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秦-郝赵-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当可大用。”蒙毅借着说道。

胡亥点头同意,当初萧何就是他送到蒙毅那边的。两个人都是强人,如今强强联合,果然是惺惺相惜。蒙毅竟然为萧何来皇帝跟前撞木钟。这是好事儿,不能不答应。

一切都就绪。

三日之后,蒙恬就带着护卫人员离开了咸阳,直接北上到了云中郡的九原城。

王离本就是蒙恬麾下将官,如今老帅归来,他自然没有异议,早早的就跑到了九原城拜见蒙恬。蒙恬自然是和王离等一干边关守将研究了一番匈奴现在的情况。虽然众人都一致的认为现在是进攻匈奴最好的时机,可大秦的确支持不起更大的战争消耗。稳稳的守住北方边关才是要紧之事。

匈奴的一些不部族本来有心南进,一方面躲避凶狠强大的冒顿,一方面可以到中原大秦捞些好处。可听说蒙恬再次回到大秦边关之后,那些曾经被蒙恬打的屁滚尿流的家伙放弃了南进的想法。乖乖的留在了北方大草原。

那些受到蒙恬震慑却又被冒顿逼迫的小部落,无处可逃,最终选择臣服冒顿。谁也没想到,蒙恬的到来竟然使得匈奴的各个部落提前结束了战乱,统一起来。

蒙毅先去找叔孙通商量借调太学馆博士的事儿。叔孙通是个明白人,如今皇帝很看重他,让他休整天下礼法,他可没有冲昏头脑。蒙毅的面子不能不给,主要是老伏完。这个老头儿如今已经有七十多,在大秦绝对算得上是高寿之人,更是执拗之人,一旦他不同意,恐怕这事儿还得皇帝出面。

两个人结伴来到太学馆的时候,正是天将傍晚。蒙毅特意备了一些酒水,为的就是和伏完套套近乎,所谓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恐怕就是描写蒙毅现在的心态。

叔孙通算是半个身子在太学馆,半个个身子在朝堂,自然要和蒙毅站在一边。

此时的太学馆之中,一般的博士都已经离开。回家的回家,吃饭的吃饭。老伏完的屋中有几个三十岁左右的博士,正襟危坐,听伏完讲古书。

见蒙毅和叔孙通来到,再看看蒙毅手里提着的食盒,都纷纷起身告辞。

别的地方都换上了桌子椅子,只有伏完这里还是蒲团矮桌。曾经也有人劝伏完给太学馆换上桌椅。可老头儿说了,做学问,身段儿就得放低点儿。坐那么高,那是大老爷升堂断案的态势,太学馆不干。

所以,在伏完这里吃饭,需要跪坐。

蒙毅和叔孙通跪坐在伏完的桌案边上,把自己带来的酒菜一碟一碟的拿上来。

老伏完也不等蒙毅说话,更是没有理会叔孙通。直接拿起了竹筷,在看着顺眼的菜式上纷纷品尝一口,这才感叹道:“蒙毅不但国库管理的好,这厨艺也是了得呢。”

蒙毅抱了抱拳,笑道:“伏先生见笑了,这是府中厨子的手艺。”

老伏完点了点头,笑呵呵的说道:“你是个实在人。老夫就不和你绕圈子了。你这是说通了叔孙通,一起来做老夫的说客来了?”

看到老头儿明白,蒙毅干脆的点了点头,承认了。一边的叔孙通也拿起酒壶,给三人都倒满了酒,笑呵呵的劝酒。

“酒先不着急喝。话说明白了,这酒喝得才开心。”伏完按住了叔孙通的手说道:“陛下要普及耕种的知识,从吕氏春秋之中找了三本讲解农耕的书,想要推广,这是好事儿。蒙毅你和叔孙通整了这么一桌酒菜来陪老夫吃饭,还不就是为了从太学馆借调三十六个识字的博士么!其实你们大可不必这样,老夫我活了七十多岁,最能明白的就是一件事儿。什么学问、什么礼仪、什么诸子百家,都是扯淡。只有天下人吃饱了肚子,一切都才有着落。如果肚子都没吃饱,这些书啊本啊的,有啥用处?不要以为我老伏完是多么迂腐的儒生。这事儿莫说你好酒好菜来问,就是你当街指着老伏完骂一通,老夫也二话不说,给你博士。一个郡一个博士太少。廷尉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留下几个润色大秦法律条款的即可,多数的人都跟着蒙毅你到大秦各地区。初步给你准备了百十来人。你看够不够?”

这一番话说的蒙毅心里瞬间透亮起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笑道:“伏先生,蒙毅先干为敬。”

“你先别得意。这事儿还没完。你不可和皇帝说我答应你的事儿。老夫有点儿私心,明日想见见皇帝,借着调我太学馆学生的事儿,做点儿文章,求个恩旨。”伏完笑呵呵的说道。

第322章小事儿一桩

“什么事儿?伏先生若有什么需要陛下帮忙,大可直说。陛下不同于常人,合乎情理的应该都能答应。”蒙毅想知道伏完到底想要干什么。好早点儿去胡亥那里报告一下,如果无伤大雅,就让二世皇帝迁就一下伏完。毕竟太学馆的儒生儒生还是要用的。

伏完神秘一笑,没有和蒙毅多说。只是让蒙毅不要多问,他想看看皇帝自己的态度。叔孙通也大概知道伏完想要做的事儿,端起酒杯说道:“伏先生乃是我大秦文化一脉的贵人,此事叔孙通愿意陪同先生一道前往。”

蒙毅看着二人打哑谜,笑而不语。既然两个人对自己有所防范,那就不谈这事儿。他相信二世皇帝。

酒足饭饱之后,蒙毅打道回府。叔孙通则留在了伏完的住处。伏完因为献上书籍有功劳,加之年纪大了,胡亥特意让他居住于太学馆。和咸阳宫只有一墙之隔。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伏完就洗漱完毕,叔孙通则早早的侍立在一旁。两个人昨夜已经彻夜未眠。

朝鼓刚刚响起,伏完这没事儿从来不出太学馆的老博士就出现在了咸阳宫的正门前。

这些日子诸位大臣都因为项羽被灭,大秦重归安静而兴奋。今天更合往日不同。今日皇帝要封赏前线归来的将士。

除了李元还在武关之外,韩信所率领的人将在今日回到咸阳,接受天子的封赏。

诸位大臣看到伏完出现,以为这个老博士也是出来给元帅韩信庆贺的。毕竟现在的咸阳,韩信的名头很大。都说他是天上的武举星下凡,一出手就已经把六国连带着项羽的叛乱平定。不过诸位大臣说着说着就会把歌功颂德的话转到秦二世胡亥的身上。

说二世皇帝是真龙天子,一眼就看到韩信这员帅才。如果没有二世皇帝慧眼如炬,怎么会有韩信的兵锋建功?

听着众人的话,伏完的老脸纹丝不动。秦二世皇帝还是他当年进献典籍的时候见过一次。这两年大秦战乱,武功重于文化。皇帝也忙的不亦乐乎,根本就没有到太学馆来过。

“看,这些人都是迎接韩信的。如今武功正盛,不知道你我今日的提议会不会有用。我天下学士的面子或许不如这些武功之士。”伏完低声说道。

叔孙通看着那些歌功颂德的大臣,低声回道:“先生不用担心。皇帝不是一味穷兵黩武之人。咱们就等蒙毅的消息。”

二人昨天已经和蒙毅说了,今日要赶在诸位大臣之前见一见二世皇帝。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咸阳宫的侧门儿几就开了,一个老内侍从小门儿走了出来,张望一番,就看到了不远处的伏完和叔孙通。

他一路小跑的趋行过来,到了伏完跟前,一躬身先施礼然后才说道:“陛下在武信殿等着先生呢。请先生这边走。”

说着前面引路而去。

伏完和叔孙通跟着老内侍,从侧方小门儿一路走进咸阳宫。

武信殿上,胡亥早就听蒙毅说了,伏完今日找自己有事儿。本来今日的大喜庆,是要等到韩信等人来到咸阳,直接进宫的时候才会打开咸阳宫正中大门的。

外面的大臣都是为了迎接韩信等战将而提早前来,以示隆重。

今日是大喜庆的日子,胡亥也高兴,听了蒙毅的说辞,就让伏完和叔孙通先觐见,看烂两个人有什么说法。

不一会儿,就见老内侍领着老迈苍苍的伏完,后面跟着叔孙通就走进了武信殿。

不管胡亥如何阻止,伏完依旧按照大礼参拜了秦二世胡亥,这才起身,稳稳的站立在胡亥的对面。

武信殿正中是过道,两边就是两个巨大的圆桌,给大臣们早朝时候坐着的沙发椅极为舒服。可老伏完看都不看一眼,站在中央空处,向着胡亥一躬倒地说道:“老臣伏完参见陛下。”

“臣叔孙通参见陛下。”叔孙通也跟在后面说道。

“你二位都是老臣,此时不是上朝,不用如此客套。有什么事儿直接和朕说,蒙毅和朕简单的说过你们的情况。”胡亥看着老头儿,觉得内心好笑。他一个皇帝,想要用自己太学馆的博士本来就是一道旨意的事情。可胡亥不想那么做,他想要的是一个以制度为天的社会,而不是人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