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阵,而且还有一些散兵据守在“棉被墙”后面同明军顽强对射。而在明军一边,一道用沙包、石块、破家具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垒成的胸墙已经出现在明军驻守的壕沟后方,太平军的“棉被墙”遮挡住了明军的射击视线——明军也是刚刚开始玩铁丝网,没有多少经验,所以他们的铁丝网架得有点高了,被太平军拿棉被一盖,就是堵矮墙。无奈之下,罗大纲只好命令预备队临时垒了道胸墙作为掩体,看来这铁丝网蹲坑流的打法还是不大成熟啊。
……
此时此刻,在距离鸡黍镇大约150里开外的归德府城附近,也有一场阵地战很快就要展开了。不过不是太平军攻打归德府城,而是明军攻打盘踞在归德府城东北约30里的一个名叫高墙寨的大镇子。
黄植生中将指挥的明军第三军的26000人,已经在傍晚的时候抵达了归德府城。围城的5万太平军没有敢同他们展开会战,而是根据原定计划,在太平军大将堵王(赌王?洪秀全真心很幽默)黄文金的指挥下撤往高墙寨驻守。
而这个高楼寨顾名思义,自然是有高墙深壕保护的。原先这里是一处归德士绅民团的大据点,有好几万人生活在高墙寨中,民勇也有好几千。不过这些人在杨秀清大军到来之前就迁入归德府城去了,诺大个城寨随即就被太平军占领,还被改造成了个大据点。城寨外面也掘了一圈壕沟,壕沟外面则挖了无数个一尺多深的陷坑,坑里面还插了削尖的木棍,要是一脚踩上去可就乐子大了。
明军的第三、第六两军会师之后,战兵就有52000,再加上依附明军的归德府士绅武装,总兵力不下七八万人。黄任二人同罗泽南商量了一下,便兵分两路行事,由任怡江指挥第三军往东北方向去搜索太平军主力。罗泽南和黄植生则指挥第三军和两万多人的士绅武装来打高墙寨了。
黄植生早在南洋时期就追随朱济世,几年下来也算是身经数十战,抵达高墙寨前线之后,只一看便知驻守在这里的太平军士气很高,比他在项城、许昌遇到的太平军要强了许多。
“宝培,高墙寨的长毛兵不算他们的精锐,只有鸟枪、抬枪、土炮,没有洋枪洋炮,不过士气和战心都极高。”罗泽南和这些太平军的屯田军打过几天交道,对他们的情况摸得比较透。
“既然不是精锐怎么会有如此高的士气和战心?”黄植生有些不解地问,“现在连他们北殿精兵都没有什么劲头了,这些人……”
罗泽南解释道“这些人不一样,他们号称屯田八军,之前都是黄泛区的灾民,无衣无食无家,被杨秀清收容,赐给了京师周围的田土,因而对太平天国极为忠诚。又按照太平军军制编伍团营亦农亦兵,和咱们在东北的卫所兵差不多,耕战一体,的确算不上精锐。”
黄植生点点头“原来如此……他们的田土得自太平天国,便是和太平天国一体了,咱们的兵士不也一样?没有40亩赐田,如何有现在的士气?军师,看来这屯田赐田之法,的确有可取之处的。”
6221250308246583
第520章皇帝VS上帝三阵前问答
鸡黍镇前线的天色已经慢慢亮了起来,明军前沿阵地上的士兵们已经苦战了一夜,击退了太平军的6波攻势。阵地前面的铁丝网阵已经全部被太平军用棉被和尸体突破,最后明军原先蹲坑的那道壕沟里面直到明军现在据守的胸墙前,都堆满了尸体,绝大部分都是红包裹头的天国勇士。
杨秀清在用棉被法突破最后一道铁丝网后,下令发起了一次三万人规模的全线猛攻,但还是被明军的优势火力所击退——而那三道覆盖着冰冷冻棉被的铁丝网,其实还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太平军在翻越它们的时候,前进速度明显放缓,也无法组织排枪射击,结果成了明军交叉火力的活靶子,被成片成片的打死!最后当太平军冲进那条壕沟里面的时候,明军的手榴弹又雨点一样落下来……
大概是昨晚上的攻击太过猛烈,伤亡也太大,今天早上的太平军倒是静悄悄的没有任何要进攻的迹象。明军阵前的尸体都已经拖下去了,只有地面上冻结起来的血水在无声地告诉人们,昨天晚上的血战是多么的激烈血腥。
“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军的阵地上响起了山呼万岁的声音,这是朱济世在巡视各处阵地。昨晚上的激战可能是明军成立以来打过的最激烈,最血腥的一场战斗,只可惜对手是昔日的盟友,而是为推翻满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太平军!
在阵地各处转了一圈,亲口封了好几十个贵族——不是什么大贵族,最大就是子爵。他们都是在昨晚的战斗英雄。回到自己的指挥部,热罗姆。皮尔已经统计好了昨晚的战果“皇帝陛下,昨晚我们一共击毙了超过8200名太平军官兵,俘虏了160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伤员。我军一共阵亡266人,伤85人,多数都是太平军的炮击造成的损伤。”
朱济世却没有丝毫喜色,同太平军的战争对这个民族来说终究是一场悲剧。不过是不得不战一场,决定天下属谁罢了。他皱了皱眉“一个晚上就损失了一万多人,杨秀清该知道事不可为了……给骑兵发信号,让他们寻找机会和太平军的骑兵决战吧。”
白天释放烟火的效果不是太好,近卫骑兵的侦骑又无法太靠近鸡黍镇,不过也有解决的办法,就是那四个热气球,气球的表面都涂成日月同辉旗的样子,赤底金日月。非常醒目。现在又是冬季。多西北风。气球升空后很容易就会借着风向往东南飞,只要离开鸡黍镇战场稍远一点,就不难被明军侦骑发现了。看到气球。戴尔隆、墨瑟,李秋生他们三个骑兵旅长就知道出击的时候到了!
此时。阵地前面突然过来了一匹蒙古骏马,马上是一名高大的太平军军官,他手里面擎着一面白底红边的大旗,旗面在风中高高招展,上面就是一个血红的“使”字。
看着那骑士朝自己的阵地直冲过来,就有兵士举起步枪想要射击,罗大纲忙大喊“慢着!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那骑士冲到盖着棉被的铁丝网前面才勒住马匹,那骏马长嘶一声,高高人立起来,看着的确雄健,不过和明军的西洋骏马一比还是差了老远。
骑士在马上大声喊道“谁是这里管事的头目?”罗大纲看了身边一眼,一个明军少校跳过壕沟,也走到铁丝网前面“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奉天父皇上帝真圣旨,东王想和你们家朱皇帝阵前说话!”
那明军少校一愣,什么什么天父皇上帝真圣旨?这个天父皇上帝是什么来路?
那骑士却借着道“尔快快去和朱皇帝说,我在这里听回音。”
“什么?杨秀清要和我谈判?”
朱济世听到这消息也是一愣,这个杨秀清是听三国演义的评书听多了是怎么的?怎么想起要玩阵前答话了?
“罗卿,能确保安全吗?”朱济世问前来报告的罗大纲。
“能。”罗大纲道,“只需清理一下壕沟,委屈陛下蹲在壕沟里面和杨秀清说话便是。”
朱济世点点头“那就安排一下吧……再多找些大嗓门的客家人,把朕和杨秀清说的话大声喊出去。”
……
杨秀清那边的安排也差不多,“上帝”和皇帝一样胆小,不敢露出脑袋来招子弹,也是蹲在太平天国的散兵据守的壕沟里面,屁股下面还有一个小马扎,身边还有十几个结实精壮的聩营卫士手里拿着六连发柯尔特手枪,警惕地环视着四周。
“东王殿下,朱妖头也到了。”李开芳跳进壕沟朝东王拱拱手,“不过距离有些远,东王您得大声些。”
杨秀清点点头,扯着嗓子就道“朱兄弟一向可好?我是杨秀清!”
这是朱济世第一次亲耳听到杨秀清说话,杨东王说的是客家方言,朱济世是半个客家人,还是土生土长的广东梅州人,也能说一口流利的客家话。于是便用客家话大声道“杨兄弟,朕就是朱济世,你有什么话要讲吗?”
这话一出,杨秀清身边的太平军将领就是一阵骚动,他们没想到朱济世的客家话这么地道,如果不知道朱济世的身份,真要当他是客家人了。
“我太平军战城前岭,战滑县,破北京,斩杀清鞑三十万,为尔大明报仇,是尔大明恩人,尔因何恩将仇报,举兵来犯?”
朱济世闻言一笑“尔太平军将士的确有功于大明,有功于天下汉人,朕身为大明天子绝不会忘记尔等功劳,凡是太平军老兄弟来归,朕都待之以复国功臣,就是尔东王来归,朕也封尔王爵,世袭莽替,永享富贵。”
这个话可不是说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