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1000万元经费……”
手中拿着详细的表格,关吉玉一张表格一张表格的将事实摆在专员的面前,作财政科长他绝不能接受现在专区所谓的“积极财政”,在他看来这那里是“积极财政”,根本就是“不问家底”。
“而反观全区的税收呢,当前田赋占全区财政收入60%
,而全区耕地不过1532万亩,每亩田赋包括附各类附加额应为o。1826元,年入279万元,而其中30%上缴中央国库、30%上缴省库,而另据行政院行政令,专区初建需经费三年免缴中央国库,即便如此,田赋所得不过200万元……”
在一张详列着专区各种税收额的表格上,管明棠可以清楚的看到实收、上缴各种支出,而最终落到专区手中的不过只有三百余万元,这便是专区实际的财政情况,而在这里新区“贡献”了170余万元。
“即便是想方设法的赖掉应缴省库部分,亦不过只有465万余元……”
放下手中的厚厚的一叠表格,关吉玉望着专员似无能为力的耸耸肩。
“可现在呢?按照专区制定的计划,明年,教育亦需要1850万元,民团需要350万元,水利及公路基建需320万元,再加之行政、医疗支出,明年专区的实际预算将超过2500万元,专员,这差出的2000万,从什么地方来?”
面对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管明棠沉默了,看着林林总总高达2500万元的开支,管明棠的眉头紧皱着,手指不时的轻击着桌面。
“专区农业合作社明年可以上缴多少利润?”
专区农业合作社是在借鉴邹平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与邹平的吸引农民加入不同,在专区实施的是行政命令的加入,现在已经“发展”二十万户农民加入合作社,而合作社除去向社员提供小额贷款之外,还负责推广各种良种,同时还有统一运销之责,在避免一般粮商、棉商操纵市场坑农的同时,合作社亦可从中获利。尽管合作社的股东大都为农民,但合作社最大股东却是专区政府,专区政府掌握了51%的股份。
“明年是合作社发最为关键的一年,按明年推广优良麦种以及棉种的计划,明年需要配合银行发放贷款不少于700万元,政府持股分红至多不超过50万元!”
都在初建之中,放眼整个专区,是个角落就需要花钱,关吉玉的话让管明棠只觉得一阵头痛。
“那公产这一块呢?”
因剿匪政府获得的一笔不菲的公产,而向无地、少地贫民售出的十余万亩耕地,可以连续征收十年的比例为37。5%的地租,而且还有城中乡间的庙产、房产。可关吉玉的汇报依然不让人乐观,左挤右挪的最终也不过就挤出了一百余万元的收入。
最终一筹莫展的管明棠冲关吉玉展出微笑。
“佩恒,你看看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
“压缩开支!”
“不行!”
在断然拒绝关吉玉的建议后,管明棠又特意强调道。
“开支不可能再压缩了,而且专区发行的建设债券,北方公司明年至多只能接受800万,再多,再多恐怕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在专区刚刚成立时,管明棠便以专区的名义发行了的600万元的专区建设债券,除去其中100万元的公路债券是通过收费公路的方式,向社会募集外,其它500万元都是由公司负担,而这两年又是公司大规模建设的时期,公司自身的财政同样极为紧张。
“那就只……”
沉默片刻,关吉玉深吸一口气说道。
“建专区银行,发行钞票!”
发行钞票!
听到这四个字的瞬间,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抬,发行钞票的确有很多好处,就像新区内发行的“公司券”,在过去的近一年之中,即为公司节约上千万元的资金,毕竟在新区内部所有交易都是“公司券”交易。
但是现在发行钞票……明年,紧皱眉头,管明棠想到明年开始实施的,将改变中国未来十年命运的“法币政策”,现在发生钞票固然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可明年呢?
“佩恒,你应该知道,现在南京收紧地方银行货币发行权,许多地方银行的货币发行权已经勒停,咱们,能拿到货币发行权吗?”
“拿不到!”
轻点着头,财政出身的吴吉玉岂不知道南京收紧地方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因,
“因为收紧货币发行,是财政部在为币制改革做准备!现在银行的货币发行量越大,币制改革难题却大,而且银行还需要清偿已发行纸币,到那时,单就是清偿纸币,就是不小的负担”
盯视着吴吉玉,管明棠不无好奇的问道。
“既然如此,咱们现在办银行,发行纸币,到时候拿什么清偿流通纸币?”
迎着专员的的疑问,吴吉玉沉吟片刻反问道。
“到时候,公司新区内发行的“公司券”是否需要清偿?”
公司券!
吴吉玉的话让管明棠一愣,公司券,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公司券就是非法定意义上的货币,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却又不是货币,既然不是货币,那又岂需要清偿?
可公司券与银行有什么关系?心下疑惑之时,管明棠看着吴吉玉问道。
“佩恒,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合作社的妙用
第344章合作社的妙用
北平宣武门外白纸坊,远远看去,可以清楚的看到数根高耸的烟囱,以及那栋坐南朝北高达4层的主工房大楼,谁曾想到,这座看似壮观的工厂,不过只是一家印刷厂,但与一般印刷局不同,这里是财政部北平印刷厂,这座位于白纸坊,占地二十四万多平方米的印刷厂,于1908年6月i日动工兴建,是当年清政府为印制纸币而特意耗资上百万两,购进美国最先进设备兴建,不过虽说那大清纸币随着满清政府的灭亡在而消失于历史之中,而且在过去多年间,这座拥有中国最先进凹印设备与凹印技术的工厂,除去为各银行代印钞票外,更多的不过只是印刷邮政部的邮票。
厂西办公楼二楼印刷厂经理室,古巴的雪茄烟雾弥漫着,叼着雪茄烟宁克有些诧异的看着来者,对于眼前的客人,宁克并不陌生,印刷厂在去年承制的十数套印刷钢板以及数百万元的“公司券”印制,后来印刷厂还协助其在新区设立了印制车间,为其建立了一整套管理以及安全保密制度。
“廖经理,不知廖经理这次上门,所为何事?”
吐一口烟雾,宁克的脸上看似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可实际上,这会他的心里却憋着一团火,究其原因,就是去年新区印刷厂设立公司券以及债券印制车间时,从印刷厂中挖走技正以及制版工十数人,虽说对于拥有一所培训学校,数十年间培训了大量人才,并不至于因其而影响生产,但这种被人算计的味道的确不好受。
“上门,自然是要谈生意不是!”
廖成克脸上堆笑着,可心里却叫着苦,当初自己那位老板挖人的时候,估计真没想过,有朝一日,还得用着他们,这也是没有办法。
“哦?什么生意?”
冷笑着,宁克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廖成克说道。
“不会是又瞧上我这小厂里的那个工人了吧!”
“瞧您说的!”
廖成克心知眼前这人对公司当初挖人可谓是颇有怨言,于是连忙道明了来意。
“这次我来印刷厂的目的非常简单,只是为了一样东西。”
“东西?”
眉头微扬,宁克懒洋洋的靠在软椅上。
“我这还有什么东西能入您的眼啊!”
“当然有,就是……”
笑着廖成克直接点出了来意。
“就是当初建这印刷厂时,制的那一套版……”
当专员在那里欣赏着刚刚印制出来的货币,吴吉玉的脸上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容。
“老板,因为时间紧,而且来不及雕刻钞版,所以我们是利用清末大清银行的旧版,挖去大清银行的名称,改刻而成……”
龙票,瞧着文件夹内那1、5、10、100面值不等的“代用券”上的腾龙,腾龙的雕刻极为精美,整个钞样设计远优于“公司券”,不过在券面上却没有了摄政王载沣的头像,而是改成了……谷物,一元的是高梁、五元的是玉米、十元的小麦、百元的是棉花,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各种农作物的实际价值的高低。
这是什么纸币?
这并不是什么纸币,准确的来说,是“邯彰行政督察专区农业合作社”印制的“代用券”。
“这代用券上标注等值面值,会不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将这套看起来倒极为精美的“代用券”收起,管明棠看着吴吉玉问道。
购粮代用券,而这正是吴吉玉用以解决当前专区所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