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我带了二十名工匠,有他们负责堆砌城墙。保证后天清晨,给将军一个全新的南门城墙。如果不信,到时将军随时派人查看便可。”

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杨士鹏,最终还是跟对待离开的许统领等人一样。让杨金豹专门负责照顾这些人,那怕这是一帮工匠。可真能做到,一日修起一面城,那便是神匠啊!

随着这些工匠马不停蹄,直接赶往破碎不堪的南门城墙过。工匠让那些请来帮忙的百姓,将那些倒塌的城墙砖石,全部给清理出来。当然,太碎不能用的便算了。

在拾掇这些老城砖的同时,城里也有一批人,在不断担着砖石送到南门。而这个时候,杨金豹就看到,这些工匠拿着马车运来的木桶,开始搅拌泥沙。

看上去,有点马虎行事般,就在城墙旧址上,重新堆砌起城墙来。这样堆砌起来的城墙,真的能用,真的不会倒塌了吗?

对于他的担心,工匠头却笑着道:“将军,别小瞧了这种水泥,这东西在王爷那里,也是几两银子一桶,普通人根本就没用过。运到这里来,那价格更高了。

有了这种水泥,现在堆砌上去的墙砖,可能看上去不结实。只要过了今晚,明天保证你用力都未必能打掉。更何况,这城墙可有两层房那样高呢?不结实,可砌不上去的。”

听完工匠头的解释,杨金豹觉得,一段时间没跟随赵孝锡。他都不明白,赵孝锡到底弄出多少新鲜的东西。那许统领所说的炸药,这工匠头所说的水泥,都是闻所未闻的东西啊!

不管杨金豹信不信,在赵煦收到大军的报捷战报,也觉得不可思议。可更多的还是欣喜,这意味着燕云十六州中,一州之地已然被收回。

那怕从信上看到,赵孝锡似乎有出手相助。可赵煦同样觉得,这位堂哥似乎还记得他是皇帝,也记得是赵家的子孙,没在这时扯他后腿。

既然他愿意在背后支持,那赵煦也乐的当个站在前面的英雄。毕竟,这一仗,赵煦所希望的,便是让大宋军民知道,他这皇帝同样不差啊!

第一百一十九章战争主动权

当刚刚结束统治轮换的朔州城,又迎来一次天明时。不少来到城门前的百姓,望着一夜拨起的半座城,觉得非常意外跟震惊。不明白,这城怎么修的这般快。

同样一早起来,便赶到城门工地的杨金豹,看着眼前这已然完工一半的城墙,同样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觉得这帮工匠修城的速度,真有点快的过份。

虽然为了修建这面被炸毁的城墙,杨士鹏从城里找了不少青壮帮忙。可杨金豹还是觉得,这速度是不是有点太快了。这样快速修建的城墙真的坚固吗?

看到过来检查的杨金豹,同样只睡了半晚的工匠头,也来到城门前。笑着道:“杨将军,看来你还是担心,这城墙不坚固。那么你试试,那边的城墙暂时还没往上砌!”

指着一面暂时还未继续往上修的城墙,工匠头信心满满的让杨金豹去检查一下。看着已然凝固结实的水泥墙体,工匠头很确信,杨金豹很难橇动这种城墙。

果不其然,当杨金豹用手中的铁枪,试着攻击了一块墙砖。发现这种看上去,下面只添加了一些所谓水泥浆的墙砖,竟然纹丝不动的粘在下一块墙砖上面。

明白这种粘合度,足以保证城墙的稳固性,杨金豹也忍不住感叹道:“王爷真是神人,有这种东西,只怕几天便能修起一座城啊!”

对此工匠头也点头道:“将军此言有理,若将军有机会,去新南城或者琼州看看,你就会知道,王爷的神奇之处随地可见。那里,才是真正一夜见。崛起的奇迹之城啊!”

听到这话,杨金豹也很意外般道:“李工匠,你是从新南城那边来的吗?”

李工匠点头道:“不错,我是前年以流民的身份,被王爷招揽到新南城去的。后来得王爷器重,看中我这点浅薄的砌砖手艺。才给了一个工匠头的身份。

此次得知王爷有需要,我老汉也是西北人,以前没少受辽狗子的欺负。就主动带着一些徒弟,还有西北出身的工匠,过来帮忙出把子力,希望给大军做点贡献。”

说到身份的转变,李工匠也很庆幸,当年他咬牙赌一把。带着一家六口,乘座那些前来招收流民的海军战船。从西北迁移到新南城生活。

除了最初日子过的苦一些,可至少衣食无忧外。如今他在新南城,除了当上工匠头外,一家人的生活也过的和和美美,有吃不完的粮食,也有穿不完的新衣。

就连以前很担心不能完成的事情,随着李朝被吞并,他两个儿子也娶了一对来自李朝的女子为妻。这意味着。他李家也算真正诸事如意了。

这次得知赵孝锡,要招收一批工匠到西北帮忙。李工匠便主动报了名。除了能享受不菲的工钱之外,李工匠这些受过辽人欺凌的工匠,也希望能替朝廷做点事。

当然,在李工匠这些人心中,最重要的还是那道招工令是赵孝锡颁布的。既然赵孝锡需要帮忙,李工匠等人觉得。知恩图报,他们也应该替赵孝锡做些事。

更何况,这次重新回到西北,他们沿途都有武卫进行保护。那怕不做事,一天都能拿到不菲的工钱。要是在路上出现伤亡。他们家人同样有不菲的抚恤金。

这种即能还赵孝锡的恩情,又能赚钱的生意,李工匠这些人又怎么可能不来呢?象李工匠这样,开始报恩赵孝锡的新移民,在新南城也不计其数。

随着琉球的移民,生活渐渐回归平静。不少年青的移民子弟,也在父母的劝说,还有自己主动申请下,加入到赵孝锡旗下的新军之中。

不管是当陆军还是海军,那怕是新南城的城防军,只要能如愿参军的青壮。他们一月所能得到的军饷,也足够膳养一家老小,还能学到不少本领。

一些年纪大,开始被部队淘汰的海盗老兵,一样不用担心没事做。虽然他们不能加入正规军,却能加入越来越大的海运部队,替人押送货物赚取钱财。

总之,在新南城只要肯努力,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事情做。就算被迁移到那里的李朝百姓,也觉得那里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能享受真正安宁的极乐之地。

对于迁移到新南城的李朝百姓,赵孝锡也根据大宋移民的比例,将他们打散混居在一个个新移民村庄里。而在新南城,汉语官话则是官方话语。

那些不会讲官话的李朝移民,抵达那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学习说汉话。而他们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进入移民学院就读的权力。

单单这项措施,就让很多觉得担心未来的李朝移民,觉得这里才是他们百姓的福地。读书,在如今这个年代,是贵族跟大户人家才能拥有的权利。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这个时代还是根深蒂固存在百姓的心中。在这些移民看来,那怕他们日子过的苦一点,只要孩子有出息,那也是很难得的。

日子有盼头,移民自然能安下心待在那里。那怕这个地方,对于他们而言,大多是陌生的。可这里的官员,对于正常移民到那里的李朝百姓,同样一视同仁。

正是这种不受岐视的待遇,让不少李朝百姓觉得。早知道是这样,他们应该主动邀请大宋,早点将李朝吞并。也省的他们,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

有了不断补充的新移民,琉球各方面的工作也紧锣有序的进行当中。一座座新城崛起,一个个小镇开设兴建,一批批移民安家落户,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

正是有了琉球跟琼州两块基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赵孝锡指派的六部官员,也渐渐能够正常运行。赵孝锡这个王爷,自然也能偷闲躲静一段时日。

清楚此次宋辽之战,关乎天下太平,赵孝锡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一个冬天,都在准备着这件事情。不论是爆破队,还是这些工匠队,其实早就抵达了西北沿海。

在赵煦带领大军,开始挺进辽境,打响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役时。这些在密营还有宋境等待的援兵,也一批批的出动,凭借赵孝锡的影响力帮助着大军。

因为昨日宋军的攻城,令朔州城里的军民,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朔州被攻陷的消息,还是在南门城墙重新修建好之后,才被后面的辽军各城得知。

面对这种几乎不可能的失败,坐镇辽国皇宫的耶律图,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可与此同时,朔州周边的辽国州城守城将,都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那就是,在接下来的宋军攻城战中,千万不能让宋军挖掘地道。一旦宋军挖掘好地道,那么他们的城墙,就坐等被塌陷的下场。没了城墙,城又如何进行防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