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

立刻欣喜的道:“是苏通判!王爷是来接苏大人,难道苏大人要来琼州上任吗?”

这种惊呼之声,很快让围观的人,知道了船上那位老人,正是大宋朝知名的有识之士苏轼。他的到来。自然引起不少围观百姓的好奇,不明白他为何到琼州来了。

可不管如何,随着苏轼下船,看着活生生出现在面前的赵颢。也显得非常意外,可还是很快弯腰道:“下官苏轼,见过两位王爷!”

有父亲在,赵孝锡自然不好出面,而赵颢立刻上前喜道:“苏大人,真没想到,你我还能在这里重逢。一路幸苦了!走,去王爷,仲明替你接风洗尘!”

面对赵颢的热情,苏轼也着实有些意外。可随着赵孝锡上前道:“父王,你何必如此急切呢!我看,这里不少百姓,都认出苏大人来了。

哦,对了,苏大人,忘了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我义兄段誉,大理镇南王之子。此番正好来琼迎亲,更好发愁无人证礼,苏大人来了,只怕也要劳烦一二啊!”

看着站在赵孝锡旁边,同样一身王侯之服的年青人。苏轼被这消息,同样惊了一下。琼州王跟大理国成了姻亲关系,那同属东南,还真能做出一些事情来。

加上他已然知道,赵孝锡是西夏的驸马,又是大理的驸马。眼下大理王世子,又娶了徐王府唯一的郡主,这两家的关系,只怕真的牢不可破了。

想到这些,苏轼也终于明白,为何当今天子会对赵孝锡如此忌惮。碰上一个文武双全的兄弟,加之又拥有不少外援,身为君主确实有些担心皇位不保啊!

看着对自己行礼的段誉,苏轼也很快弯腰道:“宋臣苏轼,见过大理王世子!”

对于这位大理唯一的王位继承人,苏轼了解的信息不多。可初次见面,对于段誉的儒雅之风,多少还是比较满意。毕竟,他也是文人出身,更喜欢文雅的年青人。

听到周围有人认出苏轼,赵孝锡也笑着道:“苏大人,看来你真是名满大宋,初到琼州就有不少人认出大人来了。苏大人,要不跟他们说几句吗?”

一些围观的百姓,尤其那些来自杭城的商人,听到赵孝锡的话。立刻挤到前面,朝苏轼说出自己的名字。甚至,其中有位在杭城,跟苏轼还打过交道的商人。

尽管离开杭城通判的位子有些年,可苏轼似乎记忆力不错,很快就认出了对方。在这种地方,能碰到以前为官时相识的人,苏轼自然还是很高兴的。

面对赵孝锡的邀请,苏轼倒也没拒绝,很快道:“多谢王爷相迎,也多谢琼州百姓的相迎。初到琼州,这里的场面,确实令本官有些意外。

蒙皇上厚爱,也蒙琼州王器重,本官不日将上儋州知州之职。希望将来,本官能当一个百姓认可的官员。也请诸位,以后多去儋州捧场经商。”

那怕苏轼明白,他到任儋州是被贬。可面对百姓之时,他也只能说是皇帝的厚爱。不管何时,维护帝王的声誉,也是身为臣子必须做到的事情。

一些来自儋州的百姓,听到尚空缺的知州,将由苏轼担任时,也显得非常高兴。不管怎么说,对于苏轼为官清廉的声誉,他们还是有所耳闻的。

有这样一位好官,成为他们的父母官,百姓自然也是喜出望外。而不少江南的商人,得知这个消息,立刻表示将来一定,到儋州去经商办厂,支持这位大人的工作。

陪着苏轼在港口街道转了一圈,对于这些全新的街道跟商铺,苏轼也感受到思想的冲击。尤其令他震撼的,还是这里平坦的水泥公路。

得知目前赵孝锡,正在推行琼州全境通行的水泥公路。当过通判跟县令的他,同样清楚一条好路,对于百姓而方多么的重要。可他同样清楚,这年头修路有多难。

先不说修路所需消耗的资金,单单修路所需的人工,很多时候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而对于赵孝锡表示,参与修路的百姓,都能享受到工钱跟钱粮的补助,也非常意外。

一直听说赵孝锡财大气粗,现在看起来还真的确有其事。可不管如何,抵达这里的苏轼却觉得,也许离开每天争吵不休的朝堂,能替百姓谋些福訨也是件幸事。

对于苏轼的感叹,赵孝锡也略有深意的道:“苏大人,本王虽然知道,此时此刻大人的心里肯定不舒服。可在本王看来,只有走出朝堂,方知这世界之大。

不管身处何地,只要心中装着这个家国天下,那么必然会有一番作为。苏大人此番上任儋州,但有所需,本王一定全力支持,请盼苏大人,能早给儋州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

听着赵孝锡的这番话,苏轼也觉得,这个王爷相比那些夸夸其谈的官员,确实有点与众不同。对他而言,苏轼更明白实干的重要性,说千句不如行一步。

带着这种先看看再说的想法,苏轼很快乘座前来迎接的马车,感受一下这与众不同水泥路的滋味。望着马车奔跑起来,一点都没有颠波,他也明白此路之平坦超乎想象。

等他抵达琼州王府时,看着王府内那些新奇的设计,很多在京城都闻所未闻。尤其现在京城,一货难求的玻璃,在这王府却随处可见。

终于明白,赵孝锡那来的底气,敢说出在琼州全境,都修这种水泥路的苏轼。也想着,要是京城那些官员,到这座王府看一眼,估计就不会觉得玻璃的稀罕了。

都说物以稀为贵,这在京城一面难求的玻璃,到了这里却普通的很。看起来,这位赵孝锡不但是个治理地方的高手,也是个经商的行家啊!

总之,抵达琼州的苏轼,也通过这种实地观察,真正认识到这位年青王爷的与众不同。甚至也开始想着,如果他成为帝王,对大宋又会有何改变呢?

第八十一章兄弟各有算计

位于琼州西北部的儋州,也算是琼州治下,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州府。说他复杂的原因,就是在这个州府之上,生活着不少被劝下山居住的黎族百姓。

另外儋州也算琼州治下,人均可开垦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州府。加上境内淡水资源比较丰厚,生活在这里的新老移民也比较多,治安情况也相对比较复杂。

虽然赵孝锡前次,已然来过这里,甚至后期还让海军,派了一个小型舰队驻扎在儋州府的北部湾。除了监控从海面上岛的零星海盗,也负责协助官府弹压地方。

自从前次,赵孝锡抵达这里,将原知州给革职查办押解进京。儋州官府,更多都处于无秩序状态。可有王府一个百人队的骑兵,坐镇州府管控局势,也没人敢造谣生事。

眼下送走嫁人的小妹,将岛上的事情交给父亲看着,赵孝锡就亲自送苏轼来此上任。原本想乘座船只,以便快点抵达,可苏轼却选择陆路通行。

清楚儋州的交通情况,还不是很乐观,目前赵孝锡派出的监工队伍。更多也是在修缮县城通往外界的公路。一些物资补给,更多都是采用海运的方式进行。

可苏轼为了更好的观察琼州的情况,自然选择陆路的方式,以便能更好的把握治理这里的脉络。对此,赵孝锡也没怎么拒绝,同样亲自陪他沿陆路抵达儋州。

先他们一步抵达儋州的知州卫队,已然将知州衙门给清理了出来。而一直提心吊胆的儋州官员,对于新任知州,竟是大名鼎鼎的东坡居士,自然也长松了一口气。

每天看着王府骑兵,在且城里转悠执勤。这些经历过清洗场面幸存在官员。都非常担心,赵孝锡会不会再派一个,不懂文事只知武备的官员来上任。

现在突闻苏轼上任知州,他们自然欢欣鼓舞,自发到城门口等待苏轼一行的到来。面对明显比琼山府,要显得荒僻不少的儋州。苏轼也觉得这才是琼州真正的面貌。

看着由府衙文案交接的一些东西,苏轼也非常意外,他这位知州手下,可指挥的官员竟然如此稀少。其中绝大多数县令跟州府官员,都被赵孝锡给砍杀待尽。

面对这种情况,苏轼无疑有点头疼,可赵孝锡也很直接的道:“苏大人,儋州府的情况,想必你现在也有所了解。目前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将府衙恢复起来。

本王在琉球,已经调派了一些新锐官员过来。他们抵达之后,你亲自负责考核,以评定他们的能力跟能担当的职务。若是觉得他们不行,那就让他们离开,本王另行任命便是。

至于那些被本王砍了的官员,都是一些死有余辜的贪官污吏。儋州会变成眼下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无所作为,只为私利所造成的。

眼下你上任。本王至少还你一个干净的官府,还有相对平静的州府局势。原先上山从匪的百姓,如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