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王一起前往县衙听候处置。

要是你们觉得,能从本王手里逃脱,那你们大可一试。只不过,再落入本王之手,下场就不是杀头之罪。而是诛九族之罪,听明白了吗?”

一番威逼恐吓之下,衙差们自然不敢多说什么。有些怕死的衙差,更是在赵孝锡话音落下之后,给先前他们作威作福过的百姓跪头赔罪。

等到这些百姓,看到他们可怜样,饶过他们先前的举动。赵大等人,立刻命令他们捡起武器,站在赵孝锡身边听候调遣。毕竟,这个时候赵孝锡身边人手确实有点不足!

做为赵孝锡的卫队长,赵大考虑问题,首先就是考虑赵孝锡的安全。而在王府卫队没抵达前,县衙这些衙差跟城防官兵,都需要安抚住,以免他们狗急跳墙。

第六十四章临机独断

将这位显赫一方的陈县尉拿下,又顺势收服了带来的这些衙差兵丁。李家庄的百姓,也觉得逃过一劫,自然也是喜不胜收。可谁都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不将陈家的权势给打压下来,不将那位陈家女婿的县太爷给罢官去职,汀迈的情形就不会得到太大的改变。而这一点,身为王爷的赵孝锡,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做为此次事件的见证人,李有富父女自然要随赵孝锡,一起前往县衙。而李有富的侄子,也被赵孝锡给带上。另外李家庄有冤屈的百姓,都可前往县衙告状。

这次赵孝锡决定,将剿匪的事情先放放。如果不将官场整治好,这种官逼民反的事情时有发生,匪患又怎么可能会平息呢?

只有让这些被逼上山的百姓,知道官府有所改变,没有那个百姓会甘愿当山贼。到时再张贴安民告示,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种匪患丛生的情况。

随着李家庄的百姓,站在村口跪送赵孝锡一行离开。以前将陈县尉畏之如此的衙差们,也很快变成赵孝锡的忠诚部下,时刻盯着被押送的陈县尉。

在赵孝锡前往汀迈县衙时,带着命令的王府侍卫,则快马加鞭的往琼山府赶。当赵孝锡抵达汀迈,引来城中百姓跟官员恭迎时,王府卫队也全部上马开拨。

尽管只有一支百人马队,可谁都清楚,王府的卫队官兵有多么的精锐。这样一支精锐百人队,完全能够掌控汀迈的形势。毕竟,敢冒着诛九族风险的人并不多。

抵达汀迈县衙的赵孝锡,望着一脑门汗的县令,坐在那明镜高堂下的堂座上。望着站在下面一从汀迈官员。露出一丝非常生气的表现,吓的众人也是不敢吭声。

在这个时候,赵孝锡终于开腔道:“许县令,你乃先皇时期的开科进士,被朝廷外放一任知县,本应替朝廷恩养一方百姓。可今日本王初来。就看到异常生气的一幕。

听说这位陈县尉,乃是你夫人的胞弟,不知可有此事啊?看来许县令,这些年能在汀迈坐稳县令,真是费了一番心思啊!”

许县令听着赵孝锡的嘲讽,也明白这位妻弟,终于给他捅了一个天大的篓子。面对人脏俱获的局面,他清楚再狡辩也无济于事。

一直以来,他也想过当一个。类似前进包拯一般的清官。可他怎么都没想到,就因为他得罪了吏部一位官员,被开科外放时,却被任命为琼州府下的一纸县令。

这种被朝廷视为蛮荒之地的县令,如果可以拒绝的话,许县令宁愿不来。偏偏吏部文书下达,他若是不遵便是抗旨。只能无奈的,远离家乡来此上任。

抵达汀迈之后。许县令也很快发现,汀迈很多事情并非官府说了算。而是汀迈第一世家陈家说了算。汀迈接近半成的土地,都是陈家的私产。

他想施政恩养百姓,也需要得到陈家的配合。如果陈家反对于他,那他这位县令下达的命令,到了乡村根本就没人理会。

也曾想过,要治陈家一个大罪的他。却很悲哀的发现。他的提议在县衙内都不能通过。县衙的衙差,城里的兵丁,都跟陈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最后实在无奈的他,亲自上门跟陈家老太爷交谈一番。最终以跟陈家联姻的形式,将丝毫没有权力的县令。变成名符其实的县令。

可他最后还是发现,在汀迈他是堂堂的朝廷县令。可在陈家面前,他不是什么县令,只是陈家的女婿。在家里,他更是没什么话语权,钱都被他迎娶的夫人掌管着。

这种悲哀,让曾经满腹经纶的他,最终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日子。只要不搞出太大的乱子来,他都不会上堂理事,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对于这位妻弟的德性,许县令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可对于任命他为县尉,陈家老太爷还特意跟他打过招呼,他又怎么可能拒绝呢?只能无奈,通过了陈家的提议。

那位琼州知府,本身跟陈老太爷就有私交。捞了一点好处,对于他的任命也很快通过。这样一来,陈家在汀迈可谓无人可惹。

好在陈老太爷也清楚,不能将地方搞的太乱,以至很多时候,也会做一些收买民心的事情。总之,这位老太爷非常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可而止。

对于赵孝锡的质问,许县令似乎意识到,他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其实在琼山参见赵孝锡时,他就有这种感觉,这位王爷不是什么善岔,自然就不好糊弄。

如果不是这样,那位琼州知府也不用,在得到朝廷旨意之后,立刻上表去折。以年迈之名,乞求归田养老。怕的不就是,被这位王爷秋后算帐吗?

可琼州知府能以年迈为由辞官,他做为一方县令,却正值大好年华。又如何能乞老归田呢?何况,十年寒窗换来的县令之位,又岂是什么人都能放弃的呢?

都说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这些年碌碌无为的从官生涯,也将许县令的书生胆气给磨掉。面对赵孝锡的质问,也只能叩头道:“下官有罪!愿听从王爷发落!”

对于这位许县令的识趣,赵孝锡也没多说什么,很快道:“汀迈兵曹何在?”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铠甲的官员,立刻浑身一振上前道:“下官陈明义,参见王爷!”

听着这位兵曹官的禀报,赵孝锡冷笑道:“陈兵曹,敢问你是何方人士,跟许县令又是何关系?对于陈县尉今日所犯之罪,你有什么看法吗?”

赵孝锡猜的没错,这位兵曹也是陈家之人。虽说不是什么嫡系,却也是陈老太爷扶持起来的陈家官员。尽管不是什么大官,却也掌控汀迈的城防军权。

对于赵孝锡的询问,这位兵曹官也显得有些冒冷汗。吭哧半天才道:“回,回王爷,下官乃本地陈家人,按辈份当称县太爷为侄婿。对于县尉冲撞王爷,按朝廷法纪办事即可。”

他的话一出,赵孝锡突然笑道:“好,看来陈兵曹也是知朝廷法度之人。那么本王,现在让你派兵抓捕陈氏族人到衙问案,你是否敢做呢?”

这话一出,这位兵曹立刻跪下道:“请王爷恕罪,今日之事,乃陈县尉一人所为。还请王爷看在陈家行善乡民的份上,宽恕陈家人的无枉之罪啊!”

他的回答,让赵孝锡也明白,整个县府的官员,只怕都跟陈家有关系。鉴于这种情况,赵孝锡起身道:“陈家有没有罪,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本王说了算,而是汀迈百姓说了算。

放心,本王不是好杀之人,如果陈家真的有善举,本王非但不治其罪过,还将大力表彰陈家的善举。可今日之事,陈家难逃纵容之嫌,按律兵曹大人也将回避此事。

现在本王亲临,想接管县府的兵曹之事。陈兵曹觉得,本王此举是否有失朝廷律法呢?还有诸位官员,你们就没什么想跟本王说的吗?”

看着流露出一丝煞气的赵孝锡,这些都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县府官吏,自然不敢多说什么。呼拉一片跪倒,都称着‘下官有罪’以乞求活命。

面对这样一位朝廷赐封的王爷,除非真的敢行谋反之举。不然,他们能做的,就是希望这位王爷能开恩,放他们一条生路。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见这些官员,都有些烂泥扶不上墙,赵孝锡也清楚。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整个汀迈县衙,都烂到了骨子里,根本就无药可救,必须全面清洗方可整治。

做在县令的位子上,赵孝锡抽笔迅速的写了几封命令,盖上琼州王的官印。起身道:“赵五听令!”

等到那位侍卫站到前面,赵孝锡又道:“着本王将令,即刻接管汀迈城防营。在兵曹未洗清嫌疑前,暂由你接管城中兵曹之时,敢不遵从者,不用请示,斩!”

赵五上前拱手道:“手下接令!”

拿着赵孝锡签发的将令,赵五很快带着两名侍卫,一同前往城中的军营。接管这里的军务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