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如今朝堂之上老夫渐成孤掌难鸣之势,尚书省和监察省对老夫的掣肘越来越多,老夫的一些奏书陛下也态度模棱两可,老夫如今年岁已高,自知天命不久,想阻拦他都感觉力不从心,而东方道的修建也进展顺利,如若这场博弈陈旭胜,老夫只能解甲归田去了……”
“啊,李相不可!”苏越紧张的站了起来,“李相老当益壮,何言还家养老,我等还要依仗李相才能抗衡诸生和百家门派,不然朝堂必将混乱不堪……”
“朝堂已经混乱如此,最乱也不过法术尽毁而已,陛下不采纳老夫之言,老夫也无能为力,你等以后好自为之吧,你暂且退去!”
“李相……”
“去吧,勿要多言!”
“是,属下告退!”
看着苏越神情慌乱的走出办公室,李斯颓废的神情突然一扫而光,拈着花白的胡须微微叹息一声靠在椅背上开始闭目养神。
苏越乃是著名的纵横家苏代之后,而苏代是苏秦的长兄,苏氏一门五兄弟,皆都习纵横之术,纵横交往与七国之间,苏秦被齐宣王车裂,其兄弟鼓动秦魏燕赵四国起兵伐齐为苏秦报仇,在燕将乐毅的带领下连下七十余城,齐国大败,齐王出逃被杀,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注一下:苏秦之死说法很多,史记记载的也前后矛盾,但最为可能的说法就是苏秦和燕王易的母后有一腿,然后害怕被燕王干掉,因此就跑到了齐国,然后被人刺杀重伤,估计幕后指使者就是燕王易,苏秦自知必死,因此请求齐王将他车裂以便勾引出杀手为他报仇,不过从四国伐齐来看,这个故事也并不靠谱,只是老百姓喜欢看各种小黄文罢了!当然,这也是老客猜的,观者勿喷!)
虽然苏氏五兄弟皆都是纵横名家,但这个后人苏越却差的太远了,因为祖上的名声,秦始皇对他还是非常器重,委任为少府中书丞,和赵擎一样属于内侍和近侍,时常可以询问一些治国策略,不过一直属于不温不火的品种。
赵高和江珩的中车府令先后被罢免之后,在李斯的帮助下皇帝将他提拔为中车府令,但这个中车府令已经不属于九卿之一,而是成为了中书省的下属,不过品阶还是很高,二品大员,但在李斯看来,这个苏越太怂,属于不太灵性的属下,但用起来还是很顺手。
最主要的是苏越和陈旭有一些恩怨。
因此可以蛊惑下,看看他能不能给陈旭添一点儿堵。
不过看起来希望不大,苏越虽然很怂,但也不傻。
因为陈旭的属性太强大了,如果苏越干一些出格的事,估计等不到陈旭动手,蒙毅就会出手将其按死,又或者惹怒了现在有些心思难测皇帝,估计这个中车府令也只能趴着唱一首凉凉!
但管他呢,反正怂恿一下李斯也不会掉一根毛。
因此李斯就用了一个很诡异的借口,借易经和鬼神之语来吓唬苏越。
苏越这个人胆小怕事而且喜欢拍马屁,他和清河侯有点儿小小的过节,这就是一个种子,一旦在朝堂之上失去了李斯的支持,他们这群已经贴上了李斯标签的人或许都会被陈旭清算。
至于鬼门的真假和卦象是真是假,不会有人去过多猜疑。
这是一个敬畏鬼神的年代,诸子百家中精研易经的人非常多,许多人对于易经都非常崇信,其中甚至还包括皇帝。
第781章 拨云见日
未时末,蒙毅从尚书省回府,发现兄长已经等在了客厅,而蒙毅也大概知道最近无所事事的兄长来的原因,因此两人也针对陈旭这个蹴鞠大会商讨了一番,一致认为陈旭是最近闲的有些蛋疼,同时不想和李斯再起正面冲突。
“如此行事也好,眼下东方道的修建进度已经势不可挡,他没有必要逼迫李斯,我等也可以坐以观望等待结局!”蒙毅点头。
“不过还是要密切监视李斯的动向,上次之事李斯没有成功,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我等既然明确打算支持清河侯,就不能彻底不闻不问!”蒙恬想了一下说。
“此事自然,毕竟是姻亲,婉儿将来诞下子嗣,必然还是要继承一个侯爵之位,对我蒙氏将来也是绝大助力,此事我会仔细安排,不过兄长对于昨日陛下在朝堂之上透露要征伐西域之事如何看待?”蒙毅换了一个话题。
蒙恬沉默许久之后微微摇头:“陛下心思难测,陛下以前从未有过西征羌戎的计划,西北大军也具都屯守在九原雁门辽东等北地,对于西面的羌戎防卫并不森严,如今北方匈胡祸患已经平息,按照我的推测是西北诸地不会再起战端,没想到匈胡刚刚平定,大军裁撤还未结束,陛下又要攻击西域,此事诡异,我也想不出其中的因由……或许……清河侯应该知晓!”
“看来要再次请他来问一下才好!”蒙毅微微皱起眉头。
两家虽然是亲戚,蒙云和陈旭也来往密切,但蒙毅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秉性,对于朝政一概不管,属于典型的纨绔,这种军国大事不要指望蒙云去问,而陈旭也绝对不会主动和蒙云说这些事情。
而一想起儿子,蒙毅就恨得略微牙痒痒。
如果儿子不成器,那将来蒙氏一族几乎就只能倚仗陈旭这个外婿。
“此事不必着急,如果是清河侯所为,必然会有目的,而陛下不是糊涂之君,征伐西域必然也是因为有好处,不然不会轻易做出如此决定,静观其变为好!”蒙恬摇头。
“不过此事我突然觉得陛下一定早有筹谋,兄长调回京师估计和此事有关?”蒙毅拈着胡须突然说。
蒙恬一愣然后脸色略有些激动的站起来:“你是说陛下准备调我去执掌大军攻伐西域?”
蒙毅脸色严肃认真的微微点头:“此事虽然还未明朗,但以目前的态势看来有六七成把握,武城侯接替兄长执掌西北大军,虽然王氏三代皆都是良将,但王离毕竟年轻,才不过二十余岁,守成有余而征战经验不足,而西域在陛下心目中一定非常重要,不然不会如此慎重行事,既然兄长好好的镇守西北,而且对于部将兵卒关隘以及匈胡之地皆都熟悉,陛下又何必如此多此一举,以我蒙氏如今的地位和功劳,兄长并没有犯下大错,按照陛下一贯的作风断然不可能如此行事,不然岂不是令满朝武将心寒耶!”
“难道不是以前想的那样,是因为赵高之事?”蒙恬疑惑的站住看着蒙毅。
“赵高犯下的是谋逆之罪,按律法要被满门抄斩,虽然证词证据皆都不算严谨,但他安排勾结数郡官员修改徙令,暗中派遣家奴先后杀死两百多人证据确凿勿用他丝毫抵赖,而且赵柘隐于宫中意图暗害清河侯是也是证据确凿之事,陛下并不愚蠢,岂能想不透其中的厉害关节,我蒙氏一族三代皆都忠于陛下和大秦,丝毫没有忤逆之举,清查赵高也是为陛下和大秦江山社稷为重,如果因为此事陛下迁怒与我蒙氏兄弟,只怕会令百官寒心!”
“二弟所言有理!”蒙恬此时也恍然若悟。
“这件事也是因为陛下突然要讨伐西域我才突然想到的!”蒙毅点头。
“这么说来,陛下并不曾因为赵高之事迁怒与我蒙氏了!”蒙恬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希望如此,只有如此猜测也才能解释得通陛下为何突然要把兄长调回京师了!”
“如若陛下征讨西域是清河侯的主意,那么看来我还是小瞧了他!”
“非是兄长小瞧了他,恐怕除开皇帝之外,整个朝堂文武百官皆都小瞧了他,包括我和李斯在内,这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咸阳发生的事情只能用眼花缭乱来形容,兄长此次回来的领悟最深,咸阳变化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如果不是身在其中深有体味,再过两三年回来,恐怕兄长会觉得如同在做梦一般!”
“的确如此,咸阳变化之大,为兄的确到今天还如同在做梦一般,当初归来第一天,报纸和公交车就将我震撼的晕头转向,感觉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与亲朋好友聚会,说话竟然插不上嘴,如同一个隔绝山野的村夫一般……”蒙恬忍不住唏嘘。
“呵呵,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静观其变,如果陛下能够重新启用兄长执掌征讨西域的大军,此后一切发展都将在兄长的掌控之中,那么最终都会明白陛下如此重视西域的原因!”
“不错,西域之事必然不会是陛下心血来潮之举,为兄很是期待啊!”
蒙恬此时心结彻底打开,被调回咸阳的这两三个月每日都心中惴惴不安,今日总算是有一种拨云见日的舒畅感觉。
“既然如此,清河侯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