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人机没有能提供更多的细节资讯就返回了,第二架无人机还在路上,他不得不自己跳下战车从地上的轮胎痕迹判断目标,对于亚希尼而言,如何取舍成为了难点。
他很快确认,敌人只是2支运输部队,因为地面上没有找到牵引火炮的痕迹,也没有履带车辆的痕迹,但是有一列车队中有一些轴距不同的大型车辆,他判断不出是什么东西,但是不能排除是那些中国人瞩目的法国卡车炮在行动,这算是一个稍微有意思的目标。
他选择放弃那些普通的6轮戴姆勒奔驰重卡,追击更加大型化的车辆。为了应对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亚希尼跑在了队列的最前方,并且钻出了炮塔,不时用望远镜观察四周,这增加了他被狙击手射杀的风险,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才能保证坦克提前发现目标。
他正抱怨慢吞吞的无人机还没有赶到,突然听到了柴油发动机轰鸣声出现在了前方不远处,这绝对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他疑心是自己的2连或者迷路的第三连,但是声音似乎有些蹊跷,那种声音不同于他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己方的或者对手的坦克。他下令全队停车怠速,降低本队的柴油机噪音。
一辆绿色的坦克从他前方200米处隆隆地开过去,那是一辆勒克莱尔式坦克。炮管朝前,车长没有伸出头来,着这意味着对方的车长根本没有发现这边的情况。
这是一场他最不希望发生的山区遭遇,亚希尼根本没有预料会遭遇敌人坦克,他原以为这些坦克还躲在锡亚尔科特挨炸。当然靠着特殊的直觉,使得他占据了先机,但是他不知道敌人的数量,并且地形不允许自己的部队充分展开,这是他最害怕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应该开火?
犹豫间,第2辆勒克莱尔从前面驶过,敌人车长只要通过潜望镜向这里望一眼,就能看到亚希尼的连队。而他们之间只有区区200米的距离,这是一个足够保证双方互相击穿的距离。
亚希尼拿起通话器,呼叫后方坦克后退,这期间第3辆坦克吱吱呀呀地从前面经过。99式坦克的炮管始终在转动跟踪目标。敌人如同被催眠一般,一辆接着一辆通过,都没有注意到这边的炮口。
第7辆坦克通过时,亚希尼后面的坦克已经退了很远,他这下令袭击下一辆坦克,同时下达的还有另外两个指令:倒车和释放烟雾。
毫无悬念,塔西姆射出的炮弹直接击中了第8辆经过的坦克,它是如此倒霉,处在了这么个不前不后的位置,在亚希尼犹豫不决,并等待后边战车倒退的最后一刻出现在了塔西姆的视野内。炮弹轻易钻破装甲,引爆了内部弹药。正在等待无人机中继通信的亚希尼,感觉到了地板在倒退,他不去看击中摧毁与否,那毫无必要,而是赶紧补充了几个命令,修正了第2连的路线,他需要第2连赶紧向自己靠拢,当然不是挤在一起,在这样的地形上,车多也未必能发扬火力,只有占据有利位置,才能从各个方向袭击敌人。
通讯始终无法接通,亚希尼重新回到周视镜,第9辆出现的敌人转弯不及,坦克结结实实地撞到了爆炸中的前车上,然后熄火了,显然印度驾驶员的注意力非常之不集中,在战场上,这往往是由于极度疲劳造成的。亚希尼眼看着敌人的炮塔转动,他知道敌人掌握着这一轮射击的先机,自己的装弹机无论如何也赶不及它的炮塔先指向自己。
榴散弹及时在四周炸开,白色烟雾迅速将亚希尼坐车遮挡起来,这是目前唯一可以指望的保护,如果敌人车长刚才心不在焉,没有记住自己的位置,或许会打偏,当然只要他切换热像仪通道,仍然可以透过烟雾看到坦克的轮廓,但是那要多花几秒种。
敌人没有多等,而是迅速开炮。
一声充满充满顿挫感的撞击声响起,这种声音意味着炮弹没有击穿99式的装甲,在200米距离内,这怎么可能?由于射击的准头不够,这枚动能穿甲弹从正面击穿了99式的带有斜度的侧装甲,炮弹在炮塔侧面留下了一道1米长的深深凹痕,然后飞离,没有伤及实质。
装弹机上的第二发炮弹推弹完毕,塔西姆向着烟雾那边,他记忆中的目标位置开火,由于对手横在那里,截面积很大,这一击把握极大。他可以听到炮弹钻破装甲特有的清脆声响,随后是二次爆炸的声音。
625燃烧的山谷
国家意志亚希尼调动的无人机正在路上,另外,他夸大了敌情,提出了再调动几架武装直升机来助阵,但是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大部分直升机正忙着收拾锡亚尔科特的外围现成的目标,飞行那么远到东部山区新战场有相当的困难。与千里外的贺凡不同,他在整个指挥体系只是一个基本单位,要调动中**队的装备并不那么的容易。
短促的遭遇与脱离后,亚希尼决定先设法拖住敌人,然后再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全歼这些敌人。他下令退出穿甲弹,重装了一发指示战场的烟雾弹,对着前方嶙峋的山上发射。
无人机慢慢悠悠跟着滚滚的红色烟雾赶到,从空中看到了被截成两段的敌人车队,除了除了主站坦克,还有其余的各种车辆,数量之多一眼看不到尾。看来梅内亚姆是打算将他的家当藏到山里,免得被空中打击全部端掉。
常勇的直升机大队已经停在了锡亚尔科特城外20公里的一块平坦的地面上,大约2个连的巴基斯坦机械化步兵提前20分钟赶到,在四周形成了防御。随着运输直升机的到达,武装直升机部队开始了弹药燃料补充作业。所有的补充都由米171直升机送到,由于距离前沿很近,整个过程紧凑高效,充满了变数。中巴两国的军队之前很少实施如此高强度的反复作战,直升机出动率一向比较低,但是此刻暴露在地面急着往回跑得敌人实在太多了,必须集中所有力量把梅内亚姆的腿打断。
在这个高地上,常勇甚至可以看到浓烟滚滚的锡亚尔科特城区,还可以看到从西南往回撤的敌人车队在大约10公里外行进时扬起的烟尘,他急等着火箭巢装满,就去收拾这些车队。印度军队对于中巴联军后卫的袭击已经彻底失败,想从容缩回去,这当然是不允许的。
两架摇摇晃晃冒着黑烟的巴基斯坦陆军的眼镜蛇攻击直升机也飞临了此地,它们再远离燃料堆放处迫降,一群人涌上去用灭火器将一架火势扑灭。其中一架的机舱完全被摧毁了,破碎的舱罩后面,前座的射击手已经完全没有人形了,飞机侧面的装甲被各种口径弹药,击中了上百次。
空军摧毁了敌人防空体系之后,所有能用得上的空对地火力都没有闲着,向逃窜中的敌人展开了攻击。但是敌人并非完全丧失了反抗能力,反攻中尤其以巴基斯坦投入的武装直升机损失最重,因为缺乏红外告警设备和远程反坦克武器,它们在混乱的战场上空执行最危险的抵近侦察和火箭弹攻击任务,很容易被敌人的小口径武器和单兵防空导弹击中。
常勇没有离开座舱,他一直在查看手边的锡亚尔科特街道平面图,据说哪里发现了敌人的新式坦克,他必须做好应战准备,城市中较高的楼房是一个麻烦,当他绕着高楼搜索地面坦克的时候。敌人可能从窗户里面开枪或者在顶楼平台上发射萨姆7导弹。
他很快又接收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在山区发现了更具价值的目标,一名巴基斯坦坦克指挥官报告发现了大量的敌人部队,但是又不够确切。由于新的任务没有多余的参考资料,上级允许他自行选择执行哪一个。他最终决定飞临东部山区,去歼灭那里未知的敌人,在他看来,在山地中遭遇敌人防空火力,更容易应付些。
尚能起飞的6架武直10与2架武直19飞随即起飞,向指示目标区进发,已知有己方坦克正在与敌人混战,这里增加了额外的目标识别方面的复杂性,他一路仔细接收指挥部收集到的有限信息,被告知附近可能出现的己方装备,包括99、96、t84和59d型坦克,具体位置都很混乱,而敌人装备包括各种卡车和牵引火炮,t72、t55和勒克莱尔坦克。他开始有些后悔接收了这项任务,简直乱成了一锅粥。在山地特有的阴影中,要分辨出t84与t72谈何容易,尤其飞行员在扣动扳机时,要要冒着误伤己方的巨大心理压力。
射击手远远看到了远处山谷中几道冲天的红色烟雾,这是某种为空中单位指示战场的烟雾弹,还可以看到附近有一列行驶的坦克纵队,这些坦克使用树枝进行了很好的伪装,这使得从侧后方很难分辨是什么型号,只是从天线上绑着的小旗子的颜色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