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廉颇的身后,无数赵军士兵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投石机的机括被重重地砸了下去,庞大的巨石呼啸而起冲上天空,朝着远处的函谷关城头落了下去。
在关城之前的平原上,成千上万名赵军士兵犹如一只只不知疲倦的蚂蚁汇成了一股黑色的潮水,朝着面前的关城席卷而去。
关城之上许多箭矢射下,将不少奔跑之中的赵军士兵纷纷射倒,但是其余的赵军士兵对此完全熟视无睹,他们高举着云梯推着冲车,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这座关墙给完全推倒,攻破这一座天下雄关。
战斗十分的激烈,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赵军的士兵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也有不少的赵国士兵成功的冲到了城墙之下。
一架架云梯被架在了城墙上,赵军士兵们开始犹如蚂蚁一般的在云梯之上攀附着。
在这之前的几天之中,函谷关关城之下的壕沟和护城河都已经被赵国军队给填平了。
从今天开始,双方终于迎来了最激烈的一段的攻城时刻。
在廉颇的身边,十几名赵国将军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将这位老将军簇拥在最中间,每一名赵国将军的目光都紧紧的注视着面前的函谷关城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迫切和期待的神色。
是的,廉颇所率领的赵军主力并没有像其他人所认为的那般从轵关陉去增援曲沃方向,又或者是从辽阔的中条山去进攻安邑城,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秦国人乃至整个天下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地方——函谷关。
这一次廉颇可并不打算和白起去正面对决,而是打算另辟曲径。
只要攻破了函谷关,那么赵国军队就可以长驱直入关中,直捣秦国人的腹地。
到那个时候,廉颇再配合上如今早就已经在关中搞风搞雨、让秦国君臣难受无比的李牧两万骑兵,两支部队加一起完全可以将秦国关中弄得天翻地覆。
只要廉颇大军踏入关中,那么咸阳城就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威胁,除非秦国君臣们真的已经做好了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河东的心理准备,否则的话位于河东郡之中的白起所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主力是一定会回援的。
这就叫做“围魏救赵”,或者用更加具体的说法,应该是“围关中救河东”。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攻破面前这座函谷关。
如果不能够攻克函谷关的话,那么一切都无从说起,甚至等到河东郡那边因为没有援军而战败的时候,廉颇还要因此而背上一口巨大的黑锅。
这是一场赌注,一场非常巨大的赌注。
正是因为攻克函谷关的必要性,所以当廉颇开口说话的时候,他口中所说出来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味。
“吾不管汝等要付出多少伤亡,在今日日落之前,一定要给吾将这座函谷关给彻底拿下!”
想要攻破函谷关这座和赵国高阙塞相提并论的天下雄关,难度显然是非常大的。
自从函谷关建立开始到现在,这座雄关只有一次被别人攻破过,那就是齐国大将匡章带领着齐韩魏三国联军所为。
自从那一次被攻破之后,秦国人重新整修了函谷关,让这一处函谷关变得更加的高大坚固。
从那以后,函谷关就再也没有被攻破的纪录了。
由此看来,即便此时此刻函谷关之中只有四千名守军,想要攻克函谷关其实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廉颇的心中非常的清楚,事情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函谷关虽然的确是天下雄关,但是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由于地形的原因,函谷关的重要性对于中原政权和关中政权来说完全是两个概念。
对于秦国来说,如果失去了函谷关,那么就失去能够拱卫秦国关中安全的一大屏障。
而对于赵国来说,有没有函谷关,其实都是一件很无所谓的事情。
赵国所在的中原地区实在是太大了,东南西北拥有着无数的出入口,多函谷关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也不少。
而且赵国之前面对着秦国的时候一直是一个进攻的姿态,既然是主动进攻,那么函谷关这种只能用于防守的关隘重要性显然就又要再下降不少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之前的战争之中,原本驻守在这里的赵国函谷关守军当发现了秦军到来之后便立刻十分痛快的撤离了函谷关,将这座关隘让给秦国人的原因了。
但赵军当然也不会白白的就将这一座关隘给拱手相让了。
在赵国人掌握了函谷关的这两年之中,函谷关事实上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整修,反而变得有些荒废。
大量秦军的守城器械被拆除,关内的许多防御措施也都废置,导致函谷关如今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只不过是全盛时期的七成左右。
除此之外,如今的赵军也对函谷关从里到外有着一个十分完善的了解,廉颇的帅帐之中就放着一副极其完整的函谷关平面图。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军这一战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当一座关城之中的诸多防御措施都被敌人摸得清清楚楚,当敌人知道从哪个地方攻击才是最容易攻破关墙,当敌人知道哪个地方是防线之上可能会被疏忽的漏洞,最重要的是当出现在这座关墙之下的乃是十万赵国最为精锐的部队之后,想要攻破函谷关就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只要不停的拿命去填,大抵也就够了。
在这一场攻城之战中,手握十万重兵的廉颇最不缺少的,那就是源源不断的人命啊。
当天空之上的太阳已经渐渐西斜的时候,在函谷关的关墙之上突然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之声。
廉颇顺着这一阵声音抬头望去,正好看到了一面象征着赵国的红旗在函谷关的关墙之上冉冉升起。
看着这面鲜艳无比的红旗,老将军的脸上缓缓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而在他的身边,诸多赵国将军兴奋无比,整个赵军大营都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在整整五天的激战之后,廉颇率领的赵国十万大军,以付出将近一万人伤亡的代价强行攻破了函谷关,正式开进了崤函通道之中。
第581章 四个消息
三份来自秦赵战场的战报几乎是先后脚抵达了邯郸,然后又在短短一刻钟之内先后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第一份战报,白起率领着二十万秦军在猛烈不断的攻势之后终于击破了庞煖所部的防线,庞煖被迫率领着赵军后撤一百里,在皮牢关布防。
经此一役之后,赵国在河东郡之中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军事存在,只要白起再攻克皮牢关的话,那么整个河东郡就会再度回到秦国人的手中。
看到这份战报之后赵丹心中也是烦恼不已,白起毕竟还是白起,只要一日不死,对于赵国就是一个重大威胁啊。
好在很快的,第二份消息就安慰了赵丹。
李牧火烧栎阳,用骑兵的机动性戏耍王龁所部,让王龁所率领的秦军损失惨重的捷报传回到了赵丹的手中。
这份捷报让赵丹大喜过望,根据李牧这一份极为详细的战报来看的话,至少三分之一的关中土地已经是被李牧带领着赵国骑兵肆虐完毕,至少未来的两三年之内都难以重建完毕。
如此一来,虽然赵国的河东郡处境也和秦国关中相仿,但毕竟河东郡并不是赵国眼下最重要的产粮基地,可关中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却是独一无二的。
从这一点来说,用一个被打废了的河东换取一个半残的关中,赵丹觉得其实还真不算亏本。
当然了,前提是能够把河东拿下来。
李牧的消息虽然给了赵丹很大的信心,但是同样也让赵丹对白起这位当世闻名、在后世更被许多人称为“战神”的秦国名将实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廉颇在长平之战中被压制了,庞煖在如今的这第二次河东之战中也被打败了,乐乘剧辛什么的比廉颇庞煖都还要逊色不少自然更不是白起的对手。
所以赵丹盘算来盘算去,突然发现白起这个家伙真的是强得有点过分哪。
不过赵丹也并不是就没有和白起对抗的人选了。
李牧。
从眼下来看,李牧似乎是最为靠谱、也是最有希望和白起来一次正面对阵的赵国将领了。
可问题是李牧现在才刚过三十岁,以一名将领的标准来说还是非常年轻的。
这时候的李牧碰上老辣得可以说是到达了整个人指挥艺术巅峰水平的白起,说实话赵丹的心里是有些打鼓的。
除此之外,李牧虽然有着独立指挥军队作战的经验,但是之前李牧所指挥的都是骑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