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一点,赵丹其实早就有了清楚的认识。
事实上在赵丹想来,秦国人眼下所能够答应的条件,估计就是范睢刚刚提出来的那个秦赵平分上党了。
如果以双方目前的实际控制区域来看的话,两国还真就是各自占领了一半的上党郡。
所以范睢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希望秦赵两国能够以眼下的实际控制线作为停战线,无条件的结束这次长平大战。
除此之外,赵国任何一个超出范睢话语之中的条件,都不可能够得到秦国的允许。
对于这一点,赵国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如果真的要以实际控制线来作为停战线的话,那么长平关和长子县就要通通归入秦国的手里。
长平关是北上党盆地的入口之一,而长子县则是北上党盆地的一部分,秦国一旦得到了这两个地方,就能够得到一条随时随地自由对北上党乃至整个赵国发动进攻的捷径。
赵丹不可能答应这个条件。
所以说双方的条件一开始就是谈不拢的。
既然谈不拢,那为什么还要谈呢?
在赵丹看来,这个时候和秦国举行会谈,其实对赵国是有两方面的好处。
首先赵国答应和谈,就等于是告诉秦国,我并不想和你来一次你死我活的大战。
否则的话,一旦秦王稷也发了疯像赵丹一样全国老少齐上阵,那么就算是这一场大战赵国能够获得最终胜利,也只不过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其次,赵国答应和谈,对于正在北边疯狂背刺赵国的燕国,多少也是一种威慑和警告。
只要等到赵国和谈完毕之后,那么从长平地区抽出手来的赵军就可以北上去应付燕国军队了。
所以当燕国君臣在听到赵国和秦国会谈的时候,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感受到一些压力,在接下来展开的进攻行动中,可能就会变得犹豫不决,束手束脚。
当然了,和谈这个选项也并不都是全然有利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赵国的盟友们的作战意志。
因此赵丹才会让虞信在提出的一堆条件中包含了秦国割让土地给魏韩两国的要求,这就是要告诉韩王然和魏无忌,赵国并没有忘记盟友们的利益,由此来继续将韩魏两国绑在赵国的战车上。
至于楚国嘛,虽然楚国的确也是在对秦作战,但是楚国并没有北上支援赵国,所以赵丹也不会去管楚国的利益,反正楚国人想要东南两郡,那就让他们自己去打就是了。
赵丹在今天出发来到这里的时候就知道,今天应该是谈不出什么结果来的。
甚至也不只是今天,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好几天里这个谈判都谈不出结果,就算谈个三五个月都不是没有可能。
赵丹现在就是在等。
等什么?
等到秦国撑不住的那一天到来。
反正现在长平战场上赵军是占优的,如果你秦国不愿意让步,那就打呗。
一步步打,往死里打。
就不信打不服你!
所以赵丹非常淡定的坐在那里,也不去理会范睢的小眼神,更没有任何开口说话的意图,完美化身为一尊雕像木偶。
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
看着赵丹的表现,秦王稷和范睢对视一眼,心中都不觉有些意外。
虽然之前秦王稷和范睢因为长平战局不利而有了一些嫌隙,但是秦王稷对于范睢的信任仍然是其他人所难以比拟的。
作为主动求和的一方,秦国当然是希望尽早结束会谈的。
现在结束战争还能够保住半个长平和东南两郡,如果再晚点的话,长平这边输赢难说,赢了怕也打不垮赵国,但东南两郡却是要重归楚国了。
因此一开始秦王稷和范睢君臣就制定了策略,希望利用范睢的口才将赵丹这条据说很沉不住气的大鱼钓起来,然后通过搞定赵丹来快速搞定和谈。
所以范睢才会在刚才抛出来这么一个“一统天下论”作为诱饵,为的就是要震到赵丹,让赵丹忍不住开口反驳或者呵斥。
要是秦国一统天下的话,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赵丹这样的他国国君,所以范睢觉得赵丹是不会对此无动于衷的。
只要赵丹一开口,范睢就有信心凭借着自己的口才,一步步的把赵丹给绕进去。
然而赵丹并没有中计,赵丹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口。
这就很尴尬了。
秦王稷向着范睢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眼神,意思很明显:“现在怎么搞?”
范睢微微摇了摇头,很显然看上去也没有太好的主意。
……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大厅之中基本上就是在秦赵两方大臣的一片争执和相互抨击的声音之中度过。
冬天的夜晚总是很快来临,几个时辰之后,大厅之中也开始点起了灯火。
是时候该用晚餐了。
赵丹站了起来,揉了揉因为跪坐一天而有些发麻的腿,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当年渑池之会的晚宴上,秦王稷对赵丹老爹赵惠文王百般刁难,才有了蔺相如出面护主的故事。
那么在这一次清河之会的晚宴上,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不知为何,赵丹突然有点期待。
第165章 秦王稷的急躁让赵丹觉得很意外
愉快的晚宴时间很快到来了。
作为这一次会议的东道主,这个晚宴理所当然是由赵国方面来举办的。
什么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自是不必说的,虽然已经是寒冬季节,但是对于赵国这样的一个强国来说,这一切都不是个事。
虽是寒冬,但是营地的大厅之中却是温暖无比。
赵丹和秦王稷分列上首左右主位,两边的两国大臣分成左右两排,依身份顺序各自落座。
除此之外,更有乐队在鸣奏乐曲,数十名赵国舞姬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声,在大殿的中央翩翩起舞。
如果说赵国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和胡服骑射之后的赵边骑名气上相提并论的话,那么就一定是赵国舞姬。
确切的说,应该是赵国的邯郸舞姬。
邯郸舞姬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一是身材,二是舞步。
在春秋战国时代,曾经有一个国家名为中山国,据传这中山国乃是来自欧洲大陆的某支白种人所建立。
在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之时,武灵王率领着赵军主力,在胡服骑射之后战斗力大增的赵国边骑军团配合下通过数年的战争灭亡了中山国,中山国由此并入赵国版图之中。
而如今邯郸城之中的许多舞姬,便来自于原先的中山故地。
这些中山女子一个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形容艳丽,以先天条件来说乃是一等一的舞姬人选,只需要稍加培训几年便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舞姬。
也不仅仅是身材和容貌出众,这些邯郸舞姬的舞步也是颇有讲究的。
赵国邯郸城流行着一种舞蹈叫做“踮屣”。这种穿着无跟小鞋而轻轻踮起脚跟而用脚尖舞蹈的舞蹈,犹如西洋的芭蕾舞。
值得一提的是芭蕾舞是在十三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西方兴起,而赵国邯郸姬们的时代则比西方早了整整一千五百年。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蹑跟为踮”;又引师古曰:“屣,谓小履无跟者也;踮,谓轻蹑之也。”
也正是因为这种舞步,还引申出了一个颇为著名的成语,叫做“邯郸学步”。
随着赵国这些年来的兴旺发达,邯郸城日渐繁荣,大有取代临淄和大梁为中原经济中心的趋势,来往行商极多。
邯郸城之中所流行的中山舞姬也就随着这些南来北往的各国行商,渐渐的将名气传遍了整个华夏大地。
在几十年后的现在,无论是哪一个国家也好,贵族们都以自己的府中有一名邯郸舞姬为荣。
天下巨富之一的吕不韦前几年也买了一个邯郸舞姬,吕不韦把这位邯郸舞姬称为赵姬,也就是秦始皇的亲生母亲。
当然了,能够流传到国外的其实并没有多少好货,真正优秀而出色的邯郸舞姬,显然只有在赵国这个原产地才能够找到。
而如今赵丹所用来在秦王稷这位天下第一君王面前献舞的邯郸舞姬,自然是出色中的出色,极品中的极品。
只见这些舞姬们纤腰翘臀,眉目含情,衣袖飘飘,虽然已经是寒冬,但是这些舞姬们身上的衣衫却颇为单薄,翩翩起舞间某些美妙部位若隐若现,端的是风情万种,却是让大厅之中响起了不少粗重的呼吸声。
相较来说,赵国大臣们就比较能够控制一些。
毕竟每逢重大祭祀或者节庆,这些邯郸姬都会出现在赵国宫城之中为国君和诸大臣献舞,虽然也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