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断九州-第6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颜郡主安排周密,胜算虽无十分,也有六七分,只是这一战打得会比较久,鲍敦、盛家皆非可信之人。”
  “走一步算一步吧,公子可有补充?”
  徐础摇摇头。
  冯菊娘有些失望,“公子真的不管闲事了。”
  徐础笑道:“真是没有更好的主意。”
  冯菊娘告辞,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找到张释清,向她耳语多时。
  这天夜里,张释清派人将徐础请去自己房中——两人比屋而居,出门转个弯就是。
  屋中点着蜡烛,张释清换上一身新衣裳,道:“冯姐姐说,咱们得做真夫妻,才能绝了我父亲的念头……”
  徐础笑道:“田夫人此来也不全是胡说八道。”
  张释清轻哼一声,又道:“冯姐姐说她没劝动你出主意,我现在信你七成了。”
  “只是七成?”
  张释清笑着点头,“只是七成。”
  徐础吹熄蜡烛,再不计较此等小事。
  秋去冬来,接着又是春天,战事果然陷入胶着,宁军一度攻到邺城城下,很快退却,思过谷未受影响,除此之外,极少再有消息传来,天下群雄孰起孰落、孰强孰弱,谷中人全不知晓。
  初夏的一个黄昏,思过谷迎来一位意外的客人,指名要见麻金。
  麻金出谷见客,很快独自返回,将一封信送到徐础房中。
  徐础正教马轼认字,接过书信看了一遍,还给麻金,“原信退回。”
  “宋将军兴起在即,徐先生真不动心?”
  “我行过的阴谋诡计太多,害人无数,身带不祥,宋将军还是不要用我为好。”
  麻金等了一会,“我得回去。”
  徐础起身拱手,“麻兄保重。”
  麻金看一眼仍在努力描字的马轼,心生不舍,但是拱下手,转身离去,未说一字。
  徐础坐下,继续教马轼如何握笔,心如止水。


第七卷 谋断


第五百四十六章 龙体
  岁月荏苒,思过谷里多出十几户人家,成为一座不大不小的村子,鸡鸭鹅狗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上,后面跟着几名走路歪歪扭扭的孩童。
  老仆已经老得无法挺腰,依然不肯闲着,拄拐守护庄稼,驱赶路过的家禽,看到孩童过来,他笑眯眯地掏出零食,挨个分发,然后大吼一声:“人呢?”
  “在呢!”几名妇人远远地答道,正站在树阴下东拉西扯,对看护孩子不甚上心。
  老仆放过前去觅食的家禽,送孩子们往回走,“草窠里有狼,专吃小孩儿的胳膊腿,一口一个……”
  孩子们被老仆的语气吓着,纷纷跑向各自的母亲,老仆跟不上,只能劝道:“慢点、慢点……”
  妇人们笑着抱起自己的孩子,继续闲聊,老仆松了口气,回头看去,庄稼长势正好,那一队家禽走得已经远了,只有两条狗在草丛中蹿来蹿去,他于是往村子里走,顺路查看每一家的庭院,若有脏乱就站在门外叫出主人数落几句。
  接近书斋时,老仆屏息宁气,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往里面窥视一眼,谷中唯一的学生马轼正在读书,他已经七八岁了,坐姿挺拔,双手扶书,念得抑扬顿挫,老仆满意地点点头,但是没看到公子,让他有点意外。
  老仆绕过书斋,走不多远,果然看到公子正站在那里发呆。
  徐础短衣长裤,一点不像是教书的先生,但也不像是干活的农夫,更像是富人家的小厮。
  老仆上前道:“公子在看什么?”
  徐础笑道:“看那座山。”
  “这座山天天都在。”
  “老伯此话颇有玄理。”
  “公子又拿我开玩笑,我是说这座山有什么可看的?”
  “山后数十里就是邺城。”
  “公子想进城?”
  徐础摇摇头,“我在想,城里的主人现在是谁?”
  “反正不是大郡主,几年工夫,换了十几拨人。”
  “没那么多,五拨而已。”徐础笑道。
  “那也不少啦,反正公子总有办法让他们别来骚扰思过谷,我不担心,另有件事我得督促公子。”
  “嗯?”
  “公子已经成亲几年啦,怎么就不着急呢?”
  “孩子吗?这种事情急不得。”
  “小郡主人呢?是不是又跑出去玩了?公子得管一管,她不是小孩子啦,应当……”
  “应当什么?”后面有人问道。
  老仆脸不红心不跳,继续道:“应当多管些事,这么多人住在山谷里,非得是小郡主才能主持大局。”说罢慢慢转身,微微点头,“小郡主回来啦。”
  张释清笑道:“我没走远,这不就回来了?”
  “回来好,外面不安全,留在谷里才安心……”老仆唠叨着走开。
  张释清看着老仆的身影绕过书斋,笑问道:“他又催你了?”
  “嗯,他刚开口,你就将我救出来了。”徐础笑道。
  张释清脸上笑容隐去,“刚刚送来的消息,战事正向这边漫延,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如果有败兵闯来,你可拦不住。”
  “五年了。”
  “这么久了?”
  徐础点头。
  “自从欢颜离开邺城,这一带越来越乱,思过谷也难以独善其身,你有没有想过……”
  “如有必要,你带其他人去往渔阳……”
  张释清冷笑道:“现在你还说这种话?谁肯离开?我吗?”
  徐础笑道:“是我说错话,咱们都留下,渔阳亦非安全之地,欢颜郡主或许要撤往辽东。”
  “真的吗?看她写来的信,似乎还要东山再起。”
  徐础摇摇头,“天下形势日益明显,欢颜郡主若是还看不透,枉称人杰。”
  “她对咱们也要虚张声势?”
  “或许她还没有下定决心。”
  张释清黯然不语,良久才道:“真能放弃雄心退居辽东,对欢颜来说算是一件好事,总强过我父亲,非要借兵去给我哥哥报仇,却……却死在并州。”
  张释清抛去心中悲痛,“谷里有二十四名胜兵之人,我带二十人去守卫谷口,留四人看守后山小路,家里的事……”
  “我会盯着。”
  “嗯,希望不要有败兵从这里经过……”张释清左右看了一眼,突然靠近,在徐础脸上亲了一下,笑着离开,步伐轻快,仍如当年一般。
  一连几天,谷内谷外安静无事,邺城周围的大战一直没有漫延过来,张释清却不敢稍有大意,用杂草与枯枝掩藏入谷路径,派人出去打探情况。
  谷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入夜之后都不点灯,烧火都要去往隐蔽之处,以免炊烟暴露痕迹,孩子们受到提醒,再不准大声哭叫……
  这一日,外出者带回消息,邺城周围的大战似乎快要结束,但是不知谁胜谁负,入夜之后,张释清仍隐藏在谷口的一小片树丛里,监视外面的官道。
  二更左右,徐础赶来,走到妻子身边,贴耳小声道:“如何?”
  “别来烦我。”张释清抓住丈夫的手,拽他一同坐在草地上,“一个时辰前跑过去一队败兵,没发现这里。”
  两人并肩而坐,小声交谈,不远处传来几声窃笑,张释清严厉地咳了一声,笑声立即消失。
  皓月西落,远处传来杂乱的马蹄声,所有人都闭上嘴,警惕地望向数十步以外的官道,夜色太深,只能看到一条黑黢黢的阴影。
  没过多久,一队人马驰过,谷口诸人稍稍松了口气,可是没等他们真正放松,那队人马又调头回来,这次明确无误停在谷中。
  队伍中有人道:“好像就是这里,应该是荒废了,可以暂避一时。”
  张释清握紧刀柄。
  入谷的小径上尽是杂草与荆棘,外面的人黑暗中不辨真假,以为全是生长出来的,走不几步就有人道:“是不是记错了?这里好像没有路。”
  “别管道路了,先将陛下扶过来……”
  徐础与张释清互视一眼,都不知道这位“陛下”是哪一位。
  一人站在路边,厉声道:“我不用人扶,咱们不逃也不躲了,就在这里等候追兵,战个痛快!”
  “陛下……”
  “胆怯者自己离开,不要留在我身边。”
  没有人走,一共五十几人,大多骑马横在道路上,人人手持长槊,另有五六人站在路边,围绕“陛下”,“陛下”显然身负重伤,粗重的喘息声能传到隐藏者的耳中。
  “军师何在?”
  “陛下,我在这里。”一个高大的身影绕到“陛下”身前。
  “你看我只剩将士数十人,可还能夺得天下?”
  “陛下一时不察,小受挫折,回朝重整旗鼓,又得雄兵百万,何言只剩将士数十?”
  “哈哈,说得好,我又不是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