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叫天)-第5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为可笑的是,最具威力的大发熕,不能在船上直接发射,因为其反作用力会震裂船只。要把火炮吊到大船拖着的竹筏上面,然后才能再开炮。

这在战时,会有多大作用?钟进卫都不敢想。

而西洋人的战船,最大的有两千料以上。一般的战船都为五、六百料左右,每艏战船上配有三、四十门炮。

这种船结构坚固,操作灵活、火力强大。相对大明的最大战船只能安放两门大炮和若干小炮,两者火力根本无法比较。

另外大明和西方帆船还有一点区别很大,那就是船帆的应用,最终体现在船速上的区别。

大明帆船无一例外都采用了硬式船帆,这种硬式船帆的好处是调帆方便,升帆和落帆容易。船帆利用风向容易,而且效率高,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力,以较少的船员,便可以操作船帆。

但也因此要求更高的船桅,船帆也不能太宽。这样一来,就影响到了船只使用更大的船帆,船桅过高会影响到船只的稳定性。

而西方帆船则都是软质船帆,虽然利用风向没有大明帆船方便,效率也不算高,而且升帆落帆都很不方便,要使用大量的水手来进行操作,危险性也比较大。

但是西方帆船却应用三角帆来解决了问题,同时他们可以将船桅造得更高,风帆的面积也可以制作得更大。这样一来,使得西式帆船在速度上便获得了大幅度超越了大明帆船的可能性。

钟进卫听得默默无语,大明的船只不管是在规模,还是航行速度上,或者是火力配置上,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也难怪西洋人能纵横海上,无所顾忌。

郑芝龙之前说要十比一的数量之比,战力才能赶上西洋战船。钟进卫现在知道,这其实还是客气的说法而已。

不过钟进卫还有一个疑问,如果差距真有这么大的话,根本就没法和西洋人打,郑芝龙又怎么在历史上赢得了东南沿海的制海权呢?

他想到这里,不由得问道:“据说你的水师也不弱,如果不是中了敌人的奸计,还是有得一拼。我想知道,你是靠什么来拼的?”

郑芝龙本人都来京师了,又那会有什么保留,一五一十地回答道:“末将向西洋人采买了一些他们的船只,配备了他们的火炮。另外还仿制了一些,加上可以用大明船只作为辅助,在数量上又远超西洋人船只。因此如果明刀明枪地打,末将自然不会惧于他们。”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他又问了一些其他问题之后,便转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荷兰人发起的这次战事,臣以为该让大明的造船业知耻而后勇了,否则必定会影响大明的国策。”

崇祯皇帝知道钟进卫指得是藩王封建海外一事,他点点头道:“朕知道,已和温卿商议过,等红夷的事解决了之后,便全面开海禁。不过具体的事宜,还未有商议。”

钟进卫一听,就马上建议道:“陛下,臣觉得郑游击的方法不错。大明可以先采买西洋人的船只,同时通过仿制来快速缩小和西洋人在战船上面的差距。至于以后,只要加紧蒸汽机的研发,以后蒸汽机船必然会取代帆船。”

有关今后的趋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和钟进卫相比。崇祯皇帝对于这点的认识,还是非常深刻的。

因此钟进卫这么一说,他就更是期待那蒸汽机研发成功的那一日。

文华殿内的人都是大明的最高级官员,基本都知道蒸汽机的事情。当然,郑芝龙除外。他听了钟进卫的话,暗自吃惊这正气鸡到底是什么东西,会有这么厉害?

钟进卫继续建议道:“陛下,臣建议,船舶研究所向全国征召有丰富经验的船匠,凡有杰出贡献者可以参考枪炮伯、微伯之例。”

崇祯皇帝和大明的这些高官已经被江南之事深深刺激了,也知道了海防的重要性,因此对钟进卫的建议都深以为然。

“陛下,臣已了解大明和荷兰人的具体差别在哪了。臣相信,他们的火器必然没有我大明新出火器厉害。等新军一到,臣马上就领军南下。”钟进卫再次说道。

崇祯皇帝一脸激动地看着钟进卫,点点头道:“朕已安排了沿途的快马船只,还望钟师傅能早日到达江南,早日平定红夷之乱。”

第六百七十九章新军能行么

“那臣打算马上去兵仗局一趟。”钟进卫要求道。

崇祯皇帝先是点点头,马上又摇头道:“钟师傅日夜兼程赶回来,还是先去歇息一下吧!”

钟进卫一听,感激地答道:“此次江南平乱,新军要尽量发挥我大明的军械之长,臣过去兵仗局看了之后才能放心休息。”

既然钟进卫如此要求,崇祯皇帝自然不会阻止了。

当新军赶到京师时,钟进卫已经缓过劲来了。时间不等人,新军补充了军械弹药之后,便通过京杭大运河,日夜兼程地赶往江南。

此次车营没有全部都去,因为车营比较笨重,不适合江南水乡这种河道纵横的地形。并且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也将来临,绝大部分地方又没有修水泥路,车营去了只会是鸡肋而已。

将近三千的燧发枪兵和五百多野战炮兵以及一千的五军营精锐和五百死营将士,组成了这次的平乱部队。

之前的时候,也曾有朝臣提议让京营南下。但没有人保证京营去了就一定能平定红夷之乱,京师空虚,辽东战事不明,建虏动向如何,又不知道。因此,最终京营并没有冒险南下。

但现在钟进卫回来了,之前这些担心就都没有了。钟进卫在新军的基础上,抽调了部分京营,自然是没问题的。

京杭大运河上早已被先一步清理,因此运送新军的船只一路顺风,浩浩荡荡地往江南而去。

当船队经过扬州时,钟进卫站在船头不由微微感叹。这个繁华的城市,有钱人的天堂,著名的扬州瘦马,一掷千金,比排场,显阔气的地方,如今却是显得格外萧条。

京杭大运河两岸,原本应该仗着交通便利的因素,是个格外繁华的地段。如今却是不见有多少行人,除了一部分行色匆匆的路人之外,更多的是巡逻的兵丁衙役。

他们见到如此庞大的船队,满载着稀奇古怪军服的兵丁,从北至南而下,不由得都驻足观看。

甲板上执勤的新军士卒并没有因为到了从未到过的扬州,而四处观望,或者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他们都是严格执勤,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就算是不懂兵事的普通人,见了每艏船上都是如此的军士,都能得出这支军队不同寻常,肯定是朝廷从北方调过来的精锐。

而有些走南闯北的路人,或者是那些看过报纸的人,则纷纷大喜过望,惊喜地向同伴及陌生的路人显示自己的见闻广博。

“是朝廷的新军,我们大明最精锐的军队终于来了。”

“不会是那支把建虏伪都都打下来的军队吧?”

“难道还有第二支新军不成?教你一个乖,看那军服,如此奇特,唯有中兴侯的新军一家。”

“中兴侯?难道是那个传说中神仙下凡的中兴侯?”

“不错,专收蛮夷,不但收建虏,还收西夷,这下红夷有难了!”

“。。。。。。”

诸如此类的话马上在京杭大运河两岸传开了,有些沉寂地古老城镇一下又恢复了活力,开始对路过的这支新军议论纷纷。

当然,也有对新军的战力持怀疑态度的。

“怎么现在才来,不会是怕了红夷了吧?”

“你懂什么,北方不是有建虏么,那能说走就走的!”

“你别忘记了,北方来的大都是旱鸭子,来江南怎么打,还记得曹魏南征孙吴么。。。”

“说得有道理,你们是没见过,红夷那船坚炮利,可不是北方的建虏可比的,我说。。。”

“。。。。。。”

慢慢地这些言论甚至还占据了上风,因为江南人没有亲身体会过建虏的厉害,但他们却见识过红夷的强大。因此对于新军能否打过红夷一事,把握都不是很大。

但不管如何,新军的到来,多少提振了他们的信心。看着船队慢慢远去,扬州的百姓无不希望新军能打胜仗,早日把红夷赶走。

他们对新军的期望,也只是如此而已。要说歼灭红夷,那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船队过了扬州,再走了一段路之后,便有当地官府的人在前面拦住了,因为再往前已不安全。

那些西夷的大海船虽然进不来运河,但不少海贼的小船过来却是没问题。仰仗着他们红毛主子的威势,见多了卫所军队的无能,海贼们的胆子很大,已有多次窜入运河打劫。

新军开始整队下船,没喧哗,不慌乱,秩序井然,尽显精锐风范。

早有厂卫侯在这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