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叫天)-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有人问,那商贾就一一解释。在他解释完之后,有个人不满地说道:“皇上这是要干嘛,原先御史,锦衣卫,东厂一起监察百官,都贪腐成这样,现在还缩小了职权,那还不让那些当官的翻了天去!”

马上他的话又引来其他人的一片反驳声,给那人讲了一番道理:人人监察,就是人人不监察,有好处的时候大家都上,承担责任的时候就不见一家。各衙门都是可管可不管的职责,那万一有事追究责任都不好追究。

商贾等他们说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说了:“这位兄弟之所以疑惑之前的官吏不再嚣张,是因为皇上让三级监察部门都成立了举报处,百姓可以告官,所以他们就客气多了。”

这话一出口,又是一片议论之声,什么官官相护,什么洪武年间就有先例,说成一片。说到后面,不大相信这举报处有用的占了多数。

商贾接着说道:“现在建虏还在京畿之地,皇上为啥会选这个时候册封皇太子,大赦天下,你们知道么?”

这话题就有点敏感了,隐约知道的就沉默了,而不知道的则纷纷发问。

“因为贪腐的官员太多,逼得皇上不得不用这个名义赦免了他们。”商贾说出了自己听来的内幕。

“什么,敢逼皇上,吃了豹子胆了,还有王法么?”

“就是,这些贪官污吏就该全部处死,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一双。”

“你们不要乱说,自相残杀便宜建虏么?”

“什么自相残杀,那是贪官污吏,太祖在的话,就是剥皮的下场。”

“。。。。。。”

大堂内的人吵成一片,都各执一词。过了好一会,才慢慢静下来,那商贾说得有点渴,先端起酒杯喝了一杯,然后又说道:“朝廷最新的政策你们听说了么?”

第二百三十二章挽留炮灰

“是不是朝廷刚颁布的给官员加薪和养廉金啊?今早听同年说了。”有一个看着像读书人的食客说道。

“这位官人知道的倒快,正是此消息。”那个商贾说道。

第一次听说的食客又发表各种各样的议论了:“什么,要给这群人加薪,捞得还不够多么?”

“那养廉金是什么东西?”

“朝廷有那么多钱么?”

“大明国库里的银两早进了他们的口袋了,那还有钱。”

“说句公道话,不贪的官员也还是有的,他们的生活光靠以前的俸禄太清苦了。”

“放屁,能少取几个妾么?那钱都花女人肚皮上去了。”

“。。。。。。”

那商贾说完了消息后,也想发言,就伸出双手往下虚按,示意周围的食客安静。

食客们都很给他面子,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诸位,说句实在话,就像刚才那位兄台说的那样,官员那点俸禄还真不够看的,我黄某每月的收入都比四品官的收入要高。”那商贾说道。

他看到有人想说话,连忙加大声音继续道:“先听我说,皇上要反腐,怎么得能让办差的官员能活下去是不是,至少不能比我这种人低吧?那可是官老爷。”

大部分人没有说话,只有几个赞同的点点头。

“又因为建虏还在京畿之地,当前的要紧之事就是先赶走他们,又不能让现在的朝局拖了后腿,因此,皇上才有这番举动,不得已而为之的。你们那些嚷嚷直接举屠刀的人,有没有想过皇上的难处?”

商贾应该是酒喝多了,脸有点红。

他左侧椅子上的一个年轻人有点不服气,出声反驳道:“有什么拖不拖后腿的,前些天朝局不一样的坏么,中兴伯还不是打了一个打胜仗回来。”

“是啊,是啊,那可是灭了八千鞑子啊。”年轻人边上的那个人马上补充道。

“噗”的一声在大堂响起,众人循声看过去,发现是坐里桌的一个年轻人喷了一桌子米饭,幸亏没见他的同伴有意见,还主动收拾桌面。

“不是吧,俺咋听说是一万多鞑子呢。”之前一直没说话的壮汉这时说了,“这两rì过来买肉的那些婆娘都已传开了,就是这个数目。”

“你们说朝廷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都没打赢鞑子,最多守住城池。这中兴伯一出马,就灭了那么多鞑子?”那个矮个子问出了他心中的疑问,有点怀疑这胜仗靠谱不靠谱。

那商贾见自己这桌的同伴相问,就说了:“你错了,现在不是中兴伯,而是中兴侯了,皇上圣旨上就因为军功所以给封的侯爵。杀鞑子的事情,那是板上钉钉的。”

“你们不知道么,中兴伯,哦,中兴侯的事情?”他右则的一桌也有人掺和进来说道。

“什么事情?”

“就是为什么中兴侯能杀那么多鞑子,而别人不能。”

壮汉这次站了起来,回那人道:“这个俺知道,俺听那些婆娘说的,中兴侯是神仙下凡,身高八丈,能吞云吐雾,雷公电母都听他的。。。”

“噗”的一声又响起,比第一次还大声,众人不满的又看向刚才那桌。

果然又是那个年轻人喷了一桌子米饭,把刚换上的几个菜又给糟蹋了。

“你那厮,你是啥意思,难道是俺说错了,俺告诉你,俺是亲耳听那些婆娘说的,有个婆娘说他家男人亲眼看到过中兴侯做法,那法力高强。。。”

壮汉还没说完,一股冷风吹了进来,激得靠近门边的几桌一个激灵,包括壮汉。他吓了一跳,转头看过去,才发现原来是门帘被人掀开了。

进来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他扫视了下大堂,很快就发现了坐在里桌的一行人,快步走过去,对着刚才两次喷饭的年轻人说道:“公子,水泥厂来人到府上找您,报喜来了。”

“哦,肯定是出玻璃了,走,马上回去。”那个年轻人对同桌的同伴说道。

说完之后,他站起来对刚才的老人道:“于叔,我先赶去水泥厂了,你帮忙结帐下。”

“好,公子路上小心。”那老人回应道。

里面的两桌人都站了起来,簇拥着那个年轻人走了出去。

那老人喊小二过去结完帐,然后准备出门。有一个靠门的食客觉得这老人有点眼熟,好像去他店里买过东西。

于是,他拦住了老人。先对老人作了一揖,然后道:“敢问您可是中兴侯府上的管家于叔?”

“正是。”于海宁回答道,然后看着这个食客,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刚才那个年轻人。。。”那个食客拖着长音不敢确认。

“能让老朽称公子的,还能有谁,当然是我家中兴侯了!”于海宁觉得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他的话音刚落,大堂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声,谁也没想到,刚才的话题主角竟然和他们在一个大堂吃饭。特别是那个壮汉,张大了嘴,哑在那里。感觉自己被那些婆娘忽悠了,还身高八丈!

于海宁见大堂内的场景,微微有点得意,仰首挺胸地走了出去。

钟进卫原本是想换换口味,就穿了便衣带着护卫出来,根据于叔的介绍就近吃个饭,顺便体验下明朝风情,没想遇到了这么一出。

他一边赶路一边对稍微落后他一点的顾百川道:“谣言的威力啊,把我变成了个身高八丈,还灭了一万多鞑子。这要是再传下去,估计灭掉的人数比建虏总人口都要多了。”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笑起来了,顾百川他们也跟着笑起来。谣言从来就不靠谱,特别是老娘们传的谣言。

这个时候,被京师百姓用谣言灭掉的鞑子,正在求见奴酋皇太极。

“诸位一起来见朕,是有何要事么?”皇太极隐隐猜出他们的来意,但还是不动声sè地问道。

“大汗,我们见大金收兵一直待在几座城池,不再出去打明军,因此我们想回草原了。”有一个事先被推举出来的代表见皇太极先问,就出来表明来意。

“是啊是啊,大汗,我们待这里也没什么用处,就想回草原。我们的孩儿都还在草原等着我们回去呢。”另外一名代表紧接着补充了另外一个原因。

“你们如果现在就走,很可能会后悔莫及的。”皇太极悠悠地说道。

蒙古部落的首领一听这话,马上闻到了一股熟悉的yīn谋味道,像是又在诱惑人落他的圈套。

一些蒙古部落的首领忍住了不理会皇太极这话,但还是有几个没有忍住,问皇太极道:“大汗,什么后悔莫及?”

“你们不知道么,朕以为你们知道呢。”皇太极装出一副你们怎么这么孤陋寡闻的样子。

“大汗,出了什么事情?”

“朕现在之所以收缩兵力,是为了让明国昏君不再提防我们。”皇太极把现在的情况向这些蒙古首领们都说了一遍,毕竟到时候要攻打京师的话,这些炮灰还是可能会用到的。

蒙古首领们一听完皇太极的解释,之前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