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叫天)-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绅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此时不付出,等到建虏进城的话,就是什么都要付出了。因此他们再次进行新一轮的表态。

集资到了守城必须的钱粮之后,知县左应选主持,把石国柱素所说的事情,一件件的和乡绅们商议,得出结论,然后马上行动起来。

昌黎城中的首脑们在忙,但在靠近城墙的民房中,却倒着横七竖八的乡兵,盖着被子,打着震天的呼噜入睡中。

但有一人,却睡不着。此人中等身材,力气很大,建虏的云梯就是被他砸坏了两架。

他名叫罗霄,益州人士,与父置气,发誓出人头地才衣锦还乡,本想去关外力取战功,却遇到建虏入关,被难民裹挟进了昌黎。

战时的物资太贵,罗霄的盘缠很快用尽,又不屑干出打家劫舍的事情,因此受冻挨饿。

幸亏昌黎百姓信神佛,讲报应,不时接济他,才得以活命。

当昌黎组建民团时,他积极报名,回报昌黎百姓。不过他羞于提及姓名,每逢别人问起,都支吾应付。

也亏得他抗虏积极,又有接济他的百姓见他和善,就为他作保,因此并没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建虏细作。

他躺在炕上想着,在这仗中多立战功,这样战事结束后去求县尊,说不定能得举荐,前往军中效力,应能尽快出人头地,如此也不会负了自己出来的志向。

可谁知世事难料,罗霄最终是出名了,但却不能衣锦还乡。

将近黄昏时分,济尔哈朗和阿巴泰休息过来,正在军中议事,忽报大汗派人前来,急忙召见。

济尔哈朗是和硕贝勒,皇太极亲信;但阿巴泰年龄比济尔哈朗大,是努尔哈赤亲生儿子。因此两人并排而坐,接见来使。

皇太极所派之人大约二十上下,极为壮实,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

阿巴泰一见来人,就问道:“鳌拜,大汗派你来干嘛?”

鳌拜没理他,对济尔哈朗说道:“大汗命奴才前来询问战事近况。”

鳌拜不待见阿巴泰,直接无视他,让他感觉很是窝火。

他拍了下桌子,怒道:“狗奴才,如此轻待本贝勒,莫道本贝勒不敢杀你么?”

第一百八十六章昌黎第二战前夕

阿巴泰虽然是努尔哈赤的亲子,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因为侧妃所生,所以就不受皇太极和其他兄弟待见。

他被那些当权的兄弟屡次羞辱,也就罢了,现在连他们手下的奴才也来羞辱自己,就有点恼羞成怒,准备治一治这个奴才。

济尔哈朗却是一个会做人的人,也是一个有眼力的人,一直积极靠拢皇太极,深受他的信任。

现在瞄见阿巴泰涨成猪肝sè的脸,出言威胁大汗亲卫。毕竟是随着自己一起出来打仗的,为免得事情不可收拾,济尔哈朗出声道:“不得无礼,先见过贝勒,我再慢慢跟你说战事。”

阿巴泰一听济尔哈朗给他面子,就冻着脸,不再发作,只待鳌拜来见礼。

谁知鳌拜根本就不鸟他,只当他是空气,仍然对着济尔哈朗,大声道:“大汗只命奴才前来询问战况,其他一概不顾。瞧着昌黎城头的旗帜,怕是有人拖了咱们旗的后腿吧。”

阿巴泰再也忍不住了,一拍桌子喝道:“大胆,奴才有这样和主子说话的么,胆子真的大了,不怕本贝勒砍你的头?”

“主子,谁主子?老子是镶黄旗的奴才,是大汗的奴才,莫非你想当镶黄旗的旗主?”鳌拜丝毫不怕,直接顶道。

济尔哈朗知道皇太极平时不屑阿巴泰,怕是把他的亲卫都给影响到了。这鳌拜武勇是武勇,但脑子一根筋,跟阿巴泰对上了,除非皇太极亲来,否则谁也不能让他低头。

于是,他直接扯开话题道:“今rì凌晨打过一仗,未曾打下,乃是大意了,准备明rì再战,一举拿下昌黎。”

“昌黎城内多少明军,小小县城竟然攻不下?”鳌拜一听济尔哈朗谈正事,就不再理阿巴泰。

济尔哈朗一听,有点不好意思,但鳌拜询问,是要回奏大汗的,不能隐瞒,因此他回道:“明军不多,大多是乡兵守城。”

“什么?”鳌拜惊诧失声,然后瞄了眼阿巴泰道:“怕是有人不想咱们镶黄旗又得一城吧。明rì咱们镶黄旗上,奴才等贝勒进城再向大汗禀告,让别人嫉妒去吧。”

鳌拜是皇太极的亲信,明白主子极力打压所有能染指汗位的对手,包括潜在对手。阿巴泰是个软柿子,就先捏了,否则凭皇太极的英明,就不会多次羞辱他。

“不得乱说!也罢,正蓝旗打的也累了,就歇息下,明rì由我镶黄旗主攻。”济尔哈朗先是斥责了鳌拜,然后跟阿巴泰商量。

他想着只要自己认真对待,打下区区县城应该是举手之劳。鳌拜出的主意不错,这样可以给皇太极多挣点脸面,挽回在山海关和抚宁损失的威望。

阿巴泰yīn沉着脸,一言不发,起身离帐而去。

第二rì一早,第二次昌黎攻防战马上开始的同时,běijīng城的反腐风暴已经开始露出苗头了。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xìng惦记着事情,早早来到衙门,手下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御史袁弘勋和高捷的供状已到他的案头。

袁弘勋和高捷并不知道他俩只会在锦衣卫大狱关押一rì而已,因此,在锦衣卫的各种不留痕迹刑讯逼供下,把自己贪污的事情都招认了出来。

他们两人贪污之多,让骆养xìng都看得有点眼红。他马上收拾了下东西,进宫面圣。

崇祯皇帝一看供状上写着的内容,顿时怒了。

只见供状上写着,袁弘勋多次通过玉石买卖收取贿赂,替人弹劾竞争对手,包括商业和政治上的,累计达到八万三千两之多。

这还是小意思,利用监督职权,参与工部左侍郎李仁吉分成贪墨工款,共有九万四千两有余。

高捷更是胆大,利用巡查盐政的机会,把二十万两库银都给贪墨了,分给其他人等五万不到,其余都进了他的口袋。

还为吏部右侍郎刘鹏受贿八千金从中居间,自己向富人于承祖勒索万金。

还有零零散散的事儿不少,只是金额没有上面所列举的多。

更可恨的是,这两人所得脏银,被他们运回老家买田地去了。抄家都得不到多少现银。

崇祯皇帝马上命令骆养xìng把李仁吉和刘鹏抓捕归案,挖出他们贪污受贿的赃款。

刑科给事中何楷很无奈,供状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某年某月某rì,在某地(或和某人)因何事得银多少。因此盖章驾帖,锦衣卫再次大举出动,在京师抓人。

袁弘勋和高捷移交大理寺,李仁吉和刘鹏进锦衣卫大狱,四人刚好在门口碰到了。

“御史的铮铮铁骨都被你们给败掉了,不就一rì么,这都撑不住,我呸。”李仁吉不屑的吐了袁弘勋一口吐沫。

押送的锦衣百户谢栋听了心里暗想,就凭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蛀虫,能撑过一rì,我跟你们姓。

李仁吉和刘鹏自然不知道谢栋心里所想,在锦衣校尉的押送之下,一起雄赳赳气扬扬地跨进了北镇抚司监狱。

留给袁弘勋和高捷一个疑问,一rì是什么意思。等知道的时候,已是后悔莫及。反腐缺口从他俩身上打开,开始顺藤摸瓜。

崇祯皇帝生了一阵气之后,把东厂提督王承恩传了过来,对他说道:“你派人前往大理寺,让三司明rì开审,并监督他们审讯,不得有包庇、冤枉之事发生。”

这事东厂以前干过,自然不会陌生,王承恩欣然领命。

厂卫齐出动,有人不高兴了,但钟进卫此时却很高兴。

一座大型水泥新式窑马上就要封顶了,玻璃,钢铁的小型实验炉也快要完工。

钟进卫看着工地上热火朝天的人群,心想朝廷一声令下,就有这么多免费劳工卖力干活,真得很划算。

要管饭的成本自动被来自后世的钟进卫忽略,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但古代人服徭役其实是连饭食都得自备,也是因为这群是难民,才管饭。

钟进卫在安贵义的陪同下视察了工地后,一头钻进了一个工棚里。

现在的水泥建筑权威,实践次数最多的吴胜大正在这里给一些挑选出来的工匠骨干传授水泥使用经验,边上还有文案在专心做记录。

这些都是钟进卫要求的,只要水泥产量一上来,将会大面积展开水泥工程。

之前已经规划好的银行就不说了,接下来还会修一条水泥厂到京师主要官道的水泥路,不但便于运输,还能作为示范之用。还有即将开卖的水泥,也需要工匠去指导,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匠去做师傅。

因此世界上第一个泥水匠培训班就在大明成立了,等这第一批泥水匠出师后,让他们实践实践,再根据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