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他,至于其他方面姜松不清楚,只有天知道。
“淳瑛,你弟弟除了对数学感兴趣外,还对什么方面感兴趣?”
“少爷,经过二年多的学习和观察,淳风除了对数学感兴趣外,对科普常识感兴趣。特别是对你在科普读物上所说的那些什么太阳、星星、银河、月亮等比较喜欢。”
姜松摇头苦笑,天文姜松也不懂,说白了就知道点常识性的东西,更深奥的天文知识姜松就是个白痴,什么都不知道。
“淳瑛,和你说实话,我除了数学方面有点研究外,天文方面的知识真的不懂。如果真让我教你弟弟的话,数学当然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天文地理方面只能说个大概,总的还是要他自己学习研究。”
“少爷,只要你收他为徒弟就行,反正数学他最喜欢,对数字非常的敏感,学了点数学后,现在他的口算能力大提高,很多乘除法都能一口气说出答案。”
“那好吧!等我出去后考察一下,如果他愿意的话,我会把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他,就不知道他有兴趣没有。”
“少爷,谢谢!”
姜松心里在想,李淳风那小子,如果对物理有兴趣的话更好,那样就能找到物理方面的传承者。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挺多,主要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用处,所以大家都喜欢,特别是中原的文人,对数学也都有研究,毕竟要想当官,首先得懂术算。
第311章 西洋工匠
“淳瑛,有一件事你要研究一下,就是水泥那种东西。你向咱们中原的工匠、西洋方面的工匠寻问一下,目前在建筑方面使用的沾合济是些什么原料,根据他们所说的你再进行研究。”
姜松来到隋朝后,只知道目前用的主要是石灰加炭灰等原料混合起来作用。至于西洋是些什么不清楚。如果能弄出水泥那种后世的建筑材料,会对各种建筑起重要的作用。
“少爷,具体是什么东西,你要解释下,否则怎么研究?”
“淳瑛,怎么解释呢?就是修建房屋用的一种材料,有了那东西就不需要用泥土进行建筑,可以直接用沙石加上水泥混合后就成,那东西能在短时间内凝固,凝固后其硬度非常的高,稍比石头差一点点。”
“少爷,听不懂。”
“淳瑛,我只知道是用石灰石、沾土在一起烧制,烧的时候一定要用原煤,那样等石灰石烧成粉末后就形成水泥那种东西,具体是什么配比就不清楚,不过应该主要是石灰石,沾土应该用量很少。”
“少爷,是象烧石灰一样的烧制吗?”
“不是。烧石灰没有炉灶,只要把石灰石堆好后,上面密封死点火燃烧就成,那东西好象要修建一个炉堂,炉堂我让人修建,你只要安排人手进行烧制,把每一次烧制的配方记录下来,烧制好后进行试验,如果和沙子混合后加水搅拌,能在短时间内凝固起来就有点眉目,具体的配方要靠你不断的安排人烧制出来后才清楚。”
这些东西姜松肯定是不知道的,最多就是见过一下水泥厂,在网上看过点简单的介绍,具体的事不可能清楚。毕竟姜松不是学这方面的,是特种兵,那里会清楚这些。
“少爷,那化学上有吗?”
“原理应该有,只是具体的方法和配方不知道,这得靠你进行研究。”
“好吧。”
“夜深了,你去休息,我也要休息。”
姜松以为到虎跳峡随便看一下就能返回家中,谁知道这一到就有那么多的事,按这样的进度,估计得在虎跳峡呆上好几天。还有西洋来的工匠未去看望,还没有和西洋工匠研究一些工作方面的方向和项目。
次日,早餐后,姜松到了玻璃生产作坊,从埃及高薪招聘来的史密斯·J、罗西·J二父子正在指导员工生产。姜松没有出声,在一旁观看,不时用手拿起生产好的玻璃察看一翻。
在史密斯·J、罗西·J二父子的指导下,姜松家玻璃生产作坊出产的产品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在透明度方面纯净了许多。在生产平板玻璃的工艺方面进行了改进,不象原来那样需要人工进行压制,出产的平板玻璃厚度不均,质量得不到保障。
埋头工作一阵后的史密斯·J看到姜松后,兴奋的叫道:“嗨!姜先生,见到你非常的高兴!”
姜松呵呵一笑,和史密斯·J、罗西·J二父子来了个熊抱,这才道:“老J,到这里生活上还习惯吧?”
“姜先生,这里很好,工作条件不错,比在埃及时好很多,这里的菜真的好吃。”
汗颜!一吃货,西洋人怎么见到姜松后的话主要就是称赞菜好吃,就没有其他好说的吗?
郁闷归郁闷,看到玻璃作坊在史密斯·J、罗西·J二父子的指导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姜松没二话可说。原来姜松让罗士信、姜勇二人搞玻璃的研究,其产品质量非常的差,搞了好多炉玻璃出来,只能选择出少部分合格产品使用,那些合格的部分全被姜松用来弄望眼镜。所以目前隋朝境内确实没有玻璃产品销售。
“老J、小J,你们二人干得不错,玻璃产品的质量有所提高。”
“姜先生,现在还不是很好,等生产工艺改进完毕后,其出产的玻璃会更好,产量会更高。”
姜松点点头,拿起刚刚生产出来的几只酒杯、水杯察看一下,虽达不到后世那种工艺,却也非常不错了。能生产出酒杯之类的玻璃产品,就能生产出其他形状的玻璃产品,这一点姜松相信。
“老J,如果生产酒杯之类的产品,其产量怎样?”
“姜松先生,现在不行,产量无法上去,得重新修建制作车间,增加一些设备,那样才能提高产量。目前这几只样品是靠手工制作,上量很困难。”
“老J,想要怎么修建你告诉姜勇就成,他会按你的要求派工匠来帮修建,这一点你不用操心,只要你觉得合理的都会尽量满足。当然,前提条件是你必须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研究出更多的新产品,特别是在玻璃的品质上要继续研究,不用担心研究费用,只要是研究新产品、新工敢会全力支持。”
“姜先生,谢谢!”
“老J、小J,你们二人这段时间干得不错,我已经交行姜勇了,让他给你们父子二人奖励,每人奖励一百枚金币。以后研究出新产品的话,还会继续重奖。”
史密斯·J、罗西·J父子听说每人奖励一百枚金币,这下真的高兴。这在埃及时估计一年的薪水才一百枚金币呢?现在姜松开出的薪水是年薪一千枚金币,才干了十多天时间就得到了百枚金币的重奖,能不高兴才怪。
接下来就是和史密斯·J、罗西·J二父子研究产品的类型,这很关键。姜松只打算以生产平板玻璃为主,在此基础上再由家中的木匠制成各类镜子销售。这绝对是暴利,目前的隋朝还继续延用铜镜子,一旦玻璃镜子出现,会在市场上引起轰动,更会受到有钱人的追捧,其销售前景不用担心。
除了生产平板玻璃外,重点要开发生产照明用的灯具,一种是家中使用的玻璃灯具,另一种是野外用的防风马灯,这也是市场容量极大的,涉及到千家万户,产品出来后不用考虑销售问题。
酒杯、水杯肯定要生产一部分,不过姜松不打算大量生产,只准备生产一点点,为了拍卖时用,目的就是获取暴利。反正这类产品都是有钱人家才会购买,不狠狠的痛宰那行。
“老J,你们要在玻璃的抗震、抗碎性能方面研究一翻。我曾经听家师说过,世上有一种玻璃是不惧怕颠簸、打砸的。只是家师离开后就不知道这类玻璃要怎样才能弄出来。”
史密斯·J、罗西·J二父子听后微微一愣!玻璃能抗震,这事真的很鬼异,以前没听说过。意识里只清楚玻璃易碎,怎么能抗震呢?
姜松当然不是瞎胡扯,后世有无数种玻璃具有抗震,别的不说那钢化玻璃不就是吗?玻璃具有抗压、抗震、抗冲击不是神话,是真实的事。只是目前这个时代怕是有点困难。
“姜先生,你不会是开玩笑吧!”
“老J是真的,世上真的有这种抗震、抗压的玻璃。”
姜松和史密斯·J、罗西·J二父子谈完后,到其他西洋来的工匠那里去察看。这次姜松从西洋一带高薪聘请来的工匠虽然不说行业齐全,却也有好多,有的工匠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作坊,只能是先帮助搞个研究室起来,让西洋工匠们继续研究新技术、新工艺,产业不是说建就能建的,得有个过程,也要有计划,只能循序渐进。
好在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