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爷,咱家在虎跳峡里又新筹建了一个纺织作坊,省下来的纺织工都安排在虎跳峡里面上班。”
姜松边走边看,不时用手摸了摸纺织出来纱线、布料,真的非常的好。这里纺织的产品主要是棉制品、羊毛制品。毕竟关陇一带养蚕的百姓少,才刚刚动员起来呢。丝绸品主要还是依靠江南一带的纺织厂生产。
“老公,我听莹莹姐说,咱家现在纺织品产量差不多占隋朝的大半以上,目前还有其他地方的纺织作坊在和咱家洽谈合作事宜呢?”
姜松有点惊讶,出海远航时其家族在纺织行业所占比重仅仅达到三成,这还是包括江南姜松签订的几家丝绸作坊的产量。短短二年时间,在纺织行业内就占隋朝的绝对市场份额,这种发展速度太惊人。这一切都是因为珍妮机的出现。
呵呵!
“小勇,听到了吗?为什么咱家的在纺织行业中能在短短的几年时占有那么大的产量和市场份额?是因为欧阳大叔他们研发出水力驱动的欧阳牌纺织机,如果没有欧阳大叔他们这些优秀的工匠,这事想都别想,所以咱家一定要对工匠的研究出来的新技术给予重奖。要想在更多的行业、领域占领更大的市场,就需要工匠继续研究新技术。”
“少爷,知道了。”
到达车间深处,只见一台蒸汽机驱动着五台纺织机在转动,纺车的速度比水车驱动快了不少,五台纺织机需要二名纺工负责。
“少爷,这是开始时欧阳大叔他们生产出来的蒸汽机,动力方面有点差,只能驱动五台纺车。经过不断的改进,蒸汽机的动力越来越大,目前欧阳大叔他们生产出来的蒸汽机,差不多能驱动二十多台纺车转动,高的能驱动三十多台。”
姜松点点头,心里清楚,在目前这种科技水平下,要想确保生产出来的蒸汽机的输出动力一样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全是手工加工机构零件。除非是在专用设备上有突破,有一定的成套设备,才能确保生产出来的蒸汽机动力方面的稳定。
姜松边走边兴奋的道:“不错!真的不错!”
实用型蒸汽机提前问世一千多年啊!太令人激动,姜松象是有点做梦的感觉,没有想到欧阳大叔他们真的成功了,且性能如此之好。
姜松绝对相信,由于蒸汽机在纺织行业的广泛应用,肯定会推动隋朝科学技术的提高,也会吸引更多的工匠研究新的技术。那些有钱的商家、大户会重视起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蒸汽机的出现,并非仅仅在纺织行业有作为,在很多的行业都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是需要动力的地方都可以考虑尝试。
“少爷,这里的蒸汽机都是前期生产出来的,在性能上相对差一点点,这里的蒸汽机最多能带动八台纺车,要想看到驱动二十台纺车以上的蒸汽机,要到了虎跳峡才能看到。”
震撼!非常震撼!姜松被眼前的事实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纺织机的轮子在姜松的眼睛里突然变成了蒸气火车的轮子,真的太象了!这绝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蒸汽机的出现意味着工业化革命的开始,这是地球人都明白的事。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第305章 很惊讶
姜松边走边兴奋的道:“不错!真的不错!”
实用型蒸汽机提前问世一千多年啊!太令人激动,姜松象是有点做梦的感觉,没有想到欧阳大叔他们真的成功了,且性能如此之好。
姜松绝对相信,由于蒸汽机在纺织行业的广泛应用,肯定会推动隋朝科学技术的提高,也会吸引更多的工匠研究新的技术。那些有钱的商家、大户会重视起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蒸汽机的出现,并非仅仅在纺织行业有作为,在很多的行业都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是需要动力的地方都可以考虑尝试。
“少爷,这里的蒸汽机都是前期生产出来的,在性能上相对差一点点,这里的蒸汽机最多能带动八台纺车,要想看到驱动二十台纺车以上的蒸汽机,要到了虎跳峡才能看到。”
震撼!非常震撼!姜松被眼前的事实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纺织机的轮子在姜松的眼睛里突然变成了蒸气火车的轮子,真的太象了!这绝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蒸汽机的出现意味着工业化革命的开始,这是地球人都明白的事。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实用型蒸汽机是出现的,也运用到了纺织行业,效果非常的好。高兴之余的姜松心中并未盲目乐观,知道隋朝的皇帝、官员对于技术方面仍然是持反对态度,科技的普及不是那么容易,要想让朝廷、皇帝鼓励技术革新是痴人说梦话,根本不可能的事,中原的优秀工匠,在历代历朝都有重大的发明创造,却很多发明创造都淹没在历史潮流中,有很多的优秀技术没有流传下去,更没有得到传承。
姜松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朝廷、皇帝的身上,这些事只能靠自己默不作声的悄悄进行。幸好现在琉球岛是姜松的地盘,很多科技都能在上面推广和运用,能让琉球岛成为整个隋朝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心,技术进步的中心。
别的不说,仅仅姜松在家中的陶瓷厂见到的产品,其精美程度绝对是一流的,根本不比清朝时期的青花瓷差,那种细腻、柔滑的质感非常的好,这是北齐的工匠传下来的。在后世网络上,姜松也看过一些观点,说关陇、冀州一带的白色陶瓷原本非常的好,只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技术失传了。
当然,后世的人从地下挖到唐三彩时都会非常兴奋,都觉得是宝贝。其实唐三彩在唐朝是死人用的东西,也就是死人的陪葬品,隋唐时期,有钱人家人死了,都会把生前所住的房子、用品全部用陶瓷烧制出来,死后随葬在坟中。到了明朝后,觉得陶瓷陪葬都贵了,这才变成纸制品陪葬。
隋唐时期死人的陪葬品是唐三彩,和秦朝时期用陶俑作为陪葬品是一回事,说白了都是死人的东西。后世的现代人见到一件唐三彩就象宝贝一样收藏,有的甚至是供在家中,这不是在收藏死人的东西吗?当然这个情况,姜松也是到了隋朝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才清楚唐三彩原来是死人用的陪葬品。
“老公,再往前就是制衣作坊了?”
“雨涵,制衣作坊不是在另外一边吗?”
嘻嘻!
“老公,你离开了二年,那里清楚,现在咱家的制衣作坊规模扩大了,原来的地方太小,根本容纳不下太多的女工,只好重新修建了一个大的作坊。目前咱家的制衣作坊的绣女差不多有六百多名,那里还是原来的数十人的规模。”
姜松再一次惊讶!六百名绣女在后世不算什么,在古代可是绝对的大规模。况且,姜松家里的作坊基本都是采取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提高不少,产品质量也有保障,这一点是其他家族的作坊无法相比的。
“雨涵,六百名绣女,每天生产出那么多的成衣,能销售得出去吗?”
“老公,你放心。咱家生产的成衣在市场上反应一直很好,加上款式快,每个季节都会推出新款衣服,在销售上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很多成衣都是各地的商家来订购,咱家的零售店里销售的非常的少。”
“少爷,少夫人她们经营的制衣作坊一直都很赚钱,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绣女,其手工活非常的好。就算是那些专门为官员制做朝服的大师在手工上都赶不上。”
“哦!真有那么厉害?”
“老公,咱家的制衣作坊是流水线作业,每名绣女都只负责一小块的缝制,其熟练程度当然就日益完美。而那些制衣的大师再优秀,却每件衣服的各部位都是靠一人缝制,难免会出现一丁点的失误,在质量上当然和咱家的无法相比。这并不能说咱家的绣女就比人家那些大师强,只能说是因为流程原因使得产品质量有了提高。”
熟能生巧就是这道理,整天只做那一点东西,不纯熟都不可能。衣服的各个部位都有专人负责,其实就是发挥了团队的作用,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率。
“好了。制衣作坊就不看了,那边是车辆生产作坊,现在的四轮马车销售情况怎样?”
“少爷,目前整车的销售情况下降很多,还不到巅峰时期的一半,部件上的销售还维持在一个上升的水平上。现在作坊抽调部分工匠开始生产家具之类的用品,不过销售情况不是很好。”
姜松点点头,四轮马车这几年赚到不少钱,算是暴利,虽有有仿造者,其质量确实没有姜松家族中生产出来的好。原因就是度量衡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