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宏基是武人,可他是大家族出身,小的时候同样受到父母的教导,四书五经不敢说能跟当世大儒相比,却也学过不少。刘宏基并非是无脑子之人,应该说是很有智慧的人才对。
    “永年兄,我想好了!这事已经认真考虑过很长时间,象药师、玄龄、克明这些当世人杰都跟随你。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看错,不论你今后怎样,都会毕生跟随你。”
    汗颜!你是李世民的嫡系,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以后李世民身边的高人还剩下几人?这事感觉有点扯,是什么原因姜松说不明白。
    “刘公子,我建议你还是稍等待一段时间再做决定。说不定返回洛阳后,我就什么都不是了,甚至有可能连性命都难保,更别说什么前途。”
    刘宏基摇摇头,心里明白此时投靠姜松和等到返回洛阳后根据情况再投靠,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是等回到洛阳城后,姜松一切平安,甚至是加官的话,那时投靠叫附势。姜松肯定不会看好这样的人,这其实就是投机主义者。此时不一样,姜松的情况不明,如果赌对的话,就会成为姜松的心腹或嫡系,这是傻子都明白的事。当然,如果压错的话,自己的前程算是毁了。
    “永年,你别劝了。这事已经决定,从此时我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叫你老大,认你做咱们的头。”
    “好!我姜松终生绝对不会负你。”
    从此刻起,刘宏基算是真正进入姜松的集团核心,身上也正式印上了姜松的标签。以后将和杜如晦、李靖、房玄龄等人一样是姜松集团的核心成员。
    刘宏基离开后,清河崔家的掌柜崔灿前来拜访。这人和姜松交流过好多次,在洛阳时,由于在公开场合支持姜松,后来回到崔家后,受到崔家主的严厉训斥。本来远洋贸易是崔灿全权负责,正是由于发生了那事,崔家主重新安排了一名掌柜,崔灿则协助。估计等到返回中原后,这远洋贸易的事就再也没有崔灿的事了。
    姜松就象是一块未知的赌货,只是开了一道小口,根本看不清楚里面到底是啥情况。此时情况不明时,很多古老的家族、大商家是不会轻易下注的。要等到再开一刀后才能下注,这是正常的行事方式。崔灿则在姜松名声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公开支持,违反了崔氏家族的原则,受到家规也是情有可言。
    “晓雅,给崔掌柜的上茶,上最好的茶。”苏晓雅马上亲自给崔灿倒了杯茶水。现在苏晓雅有点象姜松的秘书一样,专门负责姜松的内务事宜。
    “姜大人,你曾经对我明言,大门永远向我敞开,不知这话还算数否?”
    姜松知道崔灿这一年来不是很顺心,受到家族的制裁和打压。其前途基本算是玩完了。崔灿也早有离开崔家的心,只是远在西洋没有办法,只能是等返回中原后再考虑。当然,就算是崔灿不愿意离开,继续呆在崔家也不会有太大的重用,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
    呵呵!
    “崔掌柜,那话随时都算数。我这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通过接触、交谈后,姜松对于崔灿的商业方面的能力还是认同的,崔灿是商业方面的高手。这一点得到了印证,这次在西洋的商业活动中,崔灿也一直帮着老卡在做销售方面的事宜。能力也受到老卡的赞扬。
    “姜大人,那从今天开始,我崔灿就跟随你了。”
    “崔掌柜,你真的决定了?”
    “决定了!”
    “好!那回到中原后,崔掌柜就帮我运作一个商业项目。”
    “少爷,具体是什么项目?”
    听到崔灿改口,姜松微微一笑,知道眼前的崔灿算是自己的人了。姜松身边最缺乏的就是商业人才,这一点是非常欠缺的,在短时间内这个现状姜松无法改变。毕竟泾松书院培养的人才还需要很长时间,不是想出人才就能出的。
    人才缺乏是制约姜松家族产业发展的瓶颈,很多的产业想兴建,却没有合适的管理人才。特别是中高端的管理人才更是严重紧缺。如果有管理人才的话,姜松矿井上就开始上马一些新项目了。
    “崔掌柜,返回中原后,我准备组建一家钱庄。”
    “钱庄?”
    

第276章 宫廷之变
    筹建钱庄这事姜松早就想运作,关键是姜松手头的资金有限,无法筹建。如果仅仅是筹建一家小小的钱庄的话,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地球人都明白,钱庄就是后世是银行,金融机构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行业。
    这些事地球人都明白,姜松清楚筹建钱庄是非常重要。弄得好的话不仅仅是赚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中原的银行业提前面市,让其发展更好,更有竞争力,以后也能让中原人利用金融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掠夺。
    现在姜松手头上有大把的资金,加上崔灿的来投,让姜松感觉筹建钱庄的时机来了。当然,筹建钱庄时姜松不会单打独干,会约一些超级大商家、大家族共同筹建。这样影响力更大,风险更小,抗击意外情况发生的能力更强。
    “崔掌柜,你没有听错,就是要筹建钱庄。我准备在大兴城筹建钱庄总行,另外在洛阳、江都筹建钱庄分行。随后再慢慢的向各地渗透,最终达到每一县都有钱庄的分支机构。”
    崔灿听后有点呆滞,不清楚姜松扣说的钱庄到底是什么玩艺。毕竟此时的隋帝国还没有钱庄这类新事物涌现出来,对于钱庄的运作更是二眼犯黑,半点经验都没有。
    “少爷,我不知道这钱庄是什么东东?”
    “崔掌柜,说简单点,钱庄就是存钱取钱的地方。如果咱们筹建好钱庄后,有商人要从洛阳带大量的资金到江南一带采购货物,商人不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钱,只要把钱存入咱们洛阳的钱庄里,由钱庄开出票据,商人拿着票据到江南的钱庄直接取现钱就行了,这样商人运作会方便快捷,资金的安全有保障。反之,商人在洛阳销售了货物,手中的钱要运回江南,也只要把钱存入洛阳钱庄,拿上票据到江南钱庄取现钱就成。”
    崔掌柜听后眼睛泛出光芒,立刻就明白了姜松所说的钱庄的运作模式。知道这事非常的靠谱,是个非常好的项目,一旦运作好的话,收益是绝对有保障。
    “少爷,好项目!你能否再多讲讲钱庄这斋的情况和运作模式。”
    崔灿现在是投靠了姜松,算得上是姜松的手下,今后会帮姜松管理一方产业。为此姜松当然不会藏私,把自己知道的钱庄的运作、方法、各种手段、收入来源、风险、制度建设等诸多的事宜详细的向催讨灿介绍。这一说就是几天几夜,二人连吃饭都是在姜松的船舱中就餐。
    期间,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来听过一下,不过知道是商业运作时都先后离开,他们对于商业操作没有任何的兴趣,只有苏晓雅在旁边负责倒茶水。
    姜松对崔灿大谈钱庄之事,为崔灿在心中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崔灿不亏为是商业方面的高手,姜松每方面只要说个头,马上就会联想起后续的运作方法。甚至到了后来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姜松非常的震撼,知道自己真的又捡到一个宝贝。
    “少爷,钱庄如果顺利发展下去的话,完全可以印制纸币,用纸币替代铜、银币。”
    姜松听后微微一愣!丫的,这也太牛叉了,怎么就能想到这一方法上。脑袋也太好用了,能想到这一层就不难看出崔灿的能力有多优秀。
    “崔掌柜,印纸币的事非常的复杂,不是那么容易操作的,这里涉及的问题非常的多,也很重要,只有国家才能进行这样的操作,不是咱们能玩的。”
    随后姜松把后世的一些纸币和的动作模式细说了一翻,特别是对金本位作了重点介绍。要让崔灿清楚,不是想印就能印的,这是需要大量的黄金或白银贮备,是一种价值、价格的体现。里面的内容很复杂,要想进行还有很多的路需要走。
    “少爷,你放心!我只是突然有这种概念,并非就想实施。我会缓慢推进,一步一步的把钱庄搞好。”
    “对!先要求稳,在稳的基础上求发展,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盲目扩张。毕竟这事是新事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边发展边总结成功经验教训,逐步形成完善的机制。”
    “少爷,我会的。”
    送走崔灿后,姜松独自一人呆在船舱中思考今年的路。姜松只清楚等返回洛阳时,太子杨广应该早就上位,这是历史发展的进程,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姜松不清楚具体的事件发生时间,只晓得是604年发生宫变事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