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松跳下马背,走过去把苏晓雅抱了下来,想了想道:“晓雅妹妹,事急从权,现在只有你只好和哥同骑一匹马了,其他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等你身体稍好后,你自己再骑马同行。”
“啊!臭姜松,男女授受不亲,你难道忘记了吗?”
苏晓雅没有啃声,雪白的俏脸蛋上却羞得晕红一片。内心中有一种渴望,更有一种难为情,毕竟一旦和姜松同骑一匹马的话,二人的身体就会有接触,那不是成了姜松的女人了。二种矛盾的心理一直在苏晓雅的心中斗争、徘徊,自己也搞不明白要怎么办?
“秀宁,那你告诉哥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呢?”
李秀宁有什么办法,就算是杜如晦、虞世南、黄舍人也没有办法。当然,如果让太监黄舍人抱着苏晓雅骑马的话,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只是黄舍人自己都感觉困难,再让黄舍人抱着一人骑马赶路,那不是要他的命吗?
最后还是杜如晦出面道:“老大,特殊情况下,只能行权宜之计,不能计较太多,更不能顾虑重重,你就同苏小姐同骑一匹马,这是唯一的办法。”
姜松听后点点头,不理会李秀宁的反对,知道小太妹就是吃干醋,妒嫉心作怪。姜松也不征求意见,直接把苏晓雅强行搂上马背,随后自己跳了上去,一手拿着马缰绳,一手搂着苏晓雅纤细的小蛮腰,策马奔驰而去。
苏晓雅自始至终都未说一句话,雪白的脸蛋羞得通红,脑海中更是一片空白,象是大脑档机一样,思维全部停止工作,任由姜松抱她上马,最后由姜松搂着腰部。这一切苏晓雅感觉象做梦一样,发展得太快,半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直到姜松策马狂奔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苏晓雅整个身体向后一倒,实实在在的贴在姜松的胸脯上。此时的苏晓雅才惊呼一声‘啊!’。
“晓雅妹妹,别害怕,有哥扶着你很安全,一会有什么闪失。”
第230章 牛人相聚
姜松美人在怀,策马在前面狂奔,香艳无比。颠簸中二人的身体不停的磨蹭,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能激发出人的原始反应,搞得姜松有点心猿意马,不知所措,毕竟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青人。
苏晓雅更是脸色晕红,羞得无地自容,强烈的冲击让她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苏晓雅感觉自己的后面有什么东西,觉得很不舒服。啥也不懂的傻妞没有询问姜松,而是伸出玉手抓去,想把那东西拿开。
姜松没有想到情况的发展会这样,等到既成事实时再阻止已晚了半拍。姜松差点哼出声来,最后嘴巴凑到苏晓雅的秀耳边无耻的小声道:“晓雅妹妹,别乱碰。”
苏晓雅正迷惑不解,奇怪怎么拿不开呢?突然耳边突然有一股热气灌入,让她感觉一阵昏眩。此时的苏晓雅完全失去的意识,肢体没有了任何的反应,处于一种僵硬的状态。
回过神来的苏晓雅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道:“姜哥哥,是什么东西啊?”
“这……这……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当然,这些身体上的原始反应只是在初期,随后二人的身心都平静下来,也都不会再感觉出什么不适,在马背上有说有笑的一路前行。
李秀宁却生气了,看到姜松、苏晓雅二人亲密无间的样子,心里莫明其妙的升起一股怒火,却无地方发泄。只能是用眼珠子不停的瞪姜松,不过到了晚上夜静更深的时候,姜松就受苦了,腰上不知被李秀宁这妞拧了多少次,估计腰上全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美好香艳的旅途总是短暂的,几天后姜松一行到达江都大本营,见到房玄龄、魏征、杜淹、韦福嗣等人后,相互间客套一翻,主要是虞世南、杜如晦二人和他们唠叨,古代文士、书生见面挺隆重的,腰都弯好多次。
客套完后,房玄龄把姜松叫到一边道:“老弟,你怎么又把唐国公的千金带来了,还有另一位女孩是谁啊?”
姜松也郁闷,清楚房玄龄担心什么,这有什么办法?
“姐夫,小弟也无法,唐国公的千金纠缠着要来,能阻止得了吗?她那性格、脾气你应该清楚,一旦决定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头。另外的女孩是苏威老爷子的孙女,都是纠缠不清的主,小弟真的毫无办法。”
“老弟,二女孩都是悄悄的跟你来的?”
姜松老脸一阵赤红,意思是姜松把人家二女孩给骗来的,姜松会干这样和事吗?当然,姜松和李秀宁二人之间的那些事,房玄龄他们是清楚的,毕竟在一起呆了几个月,那些事再隐秘都会暴露无遗,况且李秀宁那丫的根本不打算回避,都是明目张胆的进行。
“姐夫,苏小姐是苏威老爷子同意,李秀宁是偷偷跑出来的。”
“你和苏小姐……”
姜松无言,谁让房玄龄他们看到姜松抱着苏晓雅同骑一匹马呢?这事让任何人看到都会有想法,都会有怀疑,况且这还是在古代行这类的事,没有关系谁会这样做。
“姐夫,你想到什么地方了?苏晓雅骑马受伤,无法骑,只好让小弟照顾一下,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小弟和苏小姐是同事关系,没其他任何的关系,你千万别误会,更不能告诉姐姐她们。”
房玄龄用玩味的口气道:“真的?”
“是真的。”知道再说什么房玄龄他们都不会相信,只能是以后让他们观察,没有必要再过多的解释,此时无法解释清楚。
“老弟,苏小姐这事你自己处理,不过唐国公千金这事你不能再陷进去。人家李小姐是有未婚夫的人,还是河东一带的大户柴氏,在朝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一旦唐国公、柴氏二大家族联手收拾你的话,情况会变得很复杂。”
姜松苦笑,别说二大家族联手,就一个唐国公姜松都感觉头大,外加一个柴氏家族,其影响力更大。关键是姜松不占理,说是人家李秀宁纠缠,这话谁也不会相信,只会觉得是姜松勾引良家妇女。
“姐夫,这事咱们暂时不用理会,等随后再考虑不迟,还是一起说说出海远航方面的事宜吧?”
杜如晦、杜淹叔侄二人在一旁叙说,二人都非常的感叹。特别是杜淹对姜松更是有一种感激涕零之心。多年的流放,终于在姜松的相助下结束了,姜松还帮搞了个正七品的上书房行走的官衔。
杜淹、韦福嗣二人在官衔上虽然比杜如晦、魏征这二名后辈整整低了二级,比房玄龄、李靖低了四级,心中却没有任何不服,毕竟杜如晦、房玄龄、李靖等人跟姜松更早一点。而二人是被皇帝流放之人,能赦免就非常不错了,那里还会再有更高的要求。
虞世南是书法家,在隋朝有一定的名声,只要是文人墨客都知道其大名。现一下子碰上房玄魏、杜淹、韦福嗣、魏征这些文人,一下子象是找到了知音,大家都有说不完、叙不够的话题。
“老大,真没有想到你身边会有如此众多的文人!”
现在虞世志也随着杜如晦、魏征一样叫姜松老大,从另一面来说是虞世南真正进入姜松集团的一种体现,是对姜松的一种认同。至于称呼上,姜松一惯无所谓,只要不称呼什么大人大人就好。
“伯施,这些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是能办实事的文人,和朝中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儒、酸儒有本质上的区别。”
经过一翻交谈后姜松知道,出海远航的一切事务基本准备完毕。北方跟随的商家的货船也基本解决,甚至把一些原来相对比较小的货船也重新进行也更换。货船的来源都是从水师中租借。对于这一点何蛮肯定愿意,一方面是有皇帝的意旨,还有就是能获得一笔不小的租金,这种二全齐美的事不做才叫傻呢?
这次出海远航,姜松的要求非常的高,每条船只必须能够携带半年左右的淡水补给。至于其他物资的补给问题不大,也占不了多少船舱,最大的舱位还是用来贮藏淡水。所以每条船的货运量都不大,只占总吨位的一小部分。
姜松欣慰的是随行的所有船只都进行的检修,全都都能在风帆的基础上进行摇橹、划桨式驱动。这一方式对于远航来说显得非常的重要,能让船只在机动性能提高不少,在作战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把小货船更换为大货船,随行的船只也相应减少。比原来的七十多条变成现在的三十多条,且都是超大型的货船、补给船,这对于航行安全更有保障。对于抵抗海上的风浪更大一点。
杜淹微笑道:“姜大人,万事具备,就等你一声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