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如晦插话道:“刘公子,永年说的是真的。现在谁都不清楚货物装船后舱的空缺情况,只有等货物都装上船后才会清楚到底空多少?而且肯定不会太多,你要做好货物分散装运的思想准备。找搭伙人之事估计不会有结果,这次参加远洋贸易的商家实力雄厚,基本都有自己的货船。”
“刘公子,你也不用担心,到时候小弟会尽力协调,只是你真的要做好分散装运的思想准备,提前把所有货物都好好包装一下,在外包装箱上打下记号,别到时分不出产品是谁的。另外你还要找一个随你同等的人,此人必须懂得算帐,最好是会做生意的帐房先生。”
刘宏基点点头,知道姜松能答应已经够意思了。这事姜松也得和别人商量,说白了是求人的事。这种丢面子的事谁都不愿意做,更别说是帮忙。
“永年老弟,真的谢谢!”
“刘公子,你客气了。咱俩什么关系,是老朋友、老熟人,能帮的当然要帮,总不能眼看着你亏钱吧!”
“永年老弟,那为兄就先去报名,不打扰你工作了。”
“秀宁,带刘公子去报名。”
姜松嘿嘿一笑,如果李秀宁知道眼前的刘公子会是她兄弟臣子的话,不知道会怎样想。当然,这些事姜松是半个字都不敢泄露,天晓得泄露天机的后果是怎样,还是任其发展,不要有意去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
“永年,你刚才说的皇帝让你组建海关总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不是年后就得远航吗?既然海关总署让你负责,咱们走后工作上的事怎么办?”
嘿嘿!
“克明,咱们只要先把海关总署的总部组建起来就行了,至于以后的工作得等到咱们从西洋诸国返回后才能正式开展。咱们远航后,只能是先做一些具体的准备工作。毕竟这次远航的税收咱们可以在远航前让各商家交清。有了这笔钱,咱们才能修建各地海关的办公楼房,购置各种办公用具。现在咱们半分钱没有,想开展工作也无法,没有钱怎么开展工作。最少员工的薪水要保障吧!”
杜如晦听后有点迷惑不解,看了看姜松,这话怎么说呢?既然是皇帝让组建,那钱肯定是朝廷出,难道姜松又在玩象远洋贸易一样的,不花朝廷一分钱的事。
“永年,难道朝廷不给开办费用吗?”
呵呵!
“克明,海关总署的运作皇帝、朝廷不给半分钱,全部是咱们自负盈亏。皇帝只开绿灯,所有人员由咱们招聘,官员都是上书房行走,品级皇帝决定,薪水由咱们自己承担。”
杜如晦听不明白,税收是朝廷的,怎么自负盈亏,都交给朝廷了,那里还有钱来支付那些费用,这不是扯淡吗?
“永年,那咱们有什么收入来源的渠道吗?”
“海面上的进出口关税,海关总署和朝廷五五分成,凡从海面上进出隋朝境内的产品税一半上交朝廷,另一半由咱们自行支配。这笔钱只要不流入私人口袋就成。咱们可以利用这笔钱支付员工的薪水、办公费、修建各地的海关办公楼,还有就是要组建海上缉私部队。组建缉私部队就要购置战船、武器装备及招聘海上缉私人员,这些都是要靠大量的金钱来支撑。”
杜如晦听后傻眼,姜松的话如果实现,就意味着姜松手上不仅是掌握实权部门,重要的是手中掌控着一只海上力量。这比封疆大吏还牛,其权利之大出乎意料。一旦五五分成形成,海关总署所有的员工都是姜松的属于,都只认姜松,因为薪水是姜松所发,包括缉私部队也是如此。
“永……年,你是说海面上进出境内的关税咱们和朝廷五五分成?”
“克明,别激动。表面上看五五分成挺大的,其实开支也很大。如果咱们不把好海上的关口,你说有多少海商会自觉前来交税?要让海商自觉来交税,咱们就得有一只强大无比的缉私队游荡在海面上,不时对海面上的船只进行突袭检查,一旦发现未完税咱们就重罚,甚至是没收船上物资和货船,只有出重手才会让海商们害怕,才会乖乖的主动前来交税。否则别说收不到税,到时候皇帝都会找咱们的麻烦。”
第200章 魏征
“永年,你放心,为兄一定好好协助你,把海关总署的工作搞好。咱们得好好的研究一下,这对于咱们来说真的是个极大的机遇,也是挑战。”
姜松半点不担心,姜松明白不用多长时间天下就会大乱,到时候手中拥有一只强悍的武装力量,对于任何一个诸侯都不敢小视。说白了姜松就是在发展自己的武装实力,一旦海上的缉私队成立,经过几年的磨砺,会成为一只水面上的巨无霸。
海面上拥有一只强大的武装力量后,天下再乱姜松都不怕,实在不行就带上家人、朋友一起到海外找一个岛屿定居下来,甚至可以考虑跑到澳洲、北美去,那些地方应该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人发现的岛屿或陆地。
杜如晦是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能有施展才能的舞台,一展心中所学。姜松则是知道历史发展的潮流,目的是为了增强实力,拥有自保的能力。虽然出发点不一样,同样能走到一起。姜松可以给杜如晦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姜松需要杜如晦的才华帮助自己增强实力。
呵呵!
“克明,以后会有更大的舞台让你施展才华,这只是开始,慢慢的你会感觉到,和小弟共事不用花心思在勾心斗角上,小弟拥有的你们也会有,咱们心中的目标是一样,都是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努力。”
杜如晦虽然被皇帝的征招令强行招到姜松手下,却和姜松没有什么深交,他到达洛阳后,和姜松没接触几天,姜松就到江南去了。二人真正接触的时间太少,彼此之间都不是很了解,所以谈不上什么知己。
随着姜松一系列工作计划的推进,杜如晦慢慢感觉出姜松的不同之处。每次的交谈都让杜如晦惊讶,姜松那种奇特的思维方式,奇招怪招更是层出不穷,让人难以想象。现在皇帝又让姜松组建海关总署,才让杜如晦真正开始重视起来,觉得姜松不是想象中的普通人,绝对是有其他能力,否则皇帝怎么会如此重用。
姜松也不特意吹捧杜如晦,只是在尊敬的基础上给以信任,杜如晦大胆管理事务,姜松很少插手,让其全力施展才能。姜松知道,随着二人接触时间的增长,关系会得到加深。特别是等到西洋走一趟后,关系就更不一般了。
姜松大胆启用杜淹、韦福嗣二人也给杜如晦感到非常的惊讶,别人都忌讳的事,都不愿意向皇帝提取的事,姜松无所谓,居然敢向皇帝要有问题的二人,给杜如晦的触动很大。加上杜淹是杜如晦的叔叔,这事让杜如晦对姜松的好感倍增。
当然,此时的杜如晦能力上和历史上的那个是有差别的,毕竟此时的杜如晦才二十岁不到。历史上的杜如晦,这个时候还在家里读书呢?直到李世民的军队进入长安后才出仕。现在的杜如晦在学识方面还无法和历史上出仕时相提并论,说白了是少读了十多年的书,少了十多年的经历。
“姜哥哥,外面有人找你?”
郁闷!这才刚回来怎么会有人来找,洛阳城中认识的人基本没有,朝中的官员基本不和姜松来往,姜松也不交往,谁会来找呢?
“晓雅妹妹,来人是谁呢?”
“姜哥哥,那人说是叫魏征,专门来找你的。”
魏征?
尼玛!不会是历史上那个鼎鼎大名的魏征吧?想到这里姜松摇摇头,开什么玩笑,魏征怎么知道自己呢?再说了此时的魏征估计还呆在家里苦读书呢?
“晓雅妹妹,让那叫什么魏征的人进来,哥要看看是什么样的鸟人,居然敢叫魏征,魏征二字能随便叫的吗?”
“啊!”
“姜哥哥,为什么魏征这二字不能叫?”
哦!姜松被问得傻眼,历史上的魏征在人们心中太伟大,是人们敬仰的楷模。后世的人,不论官商还是普通百姓,谈到魏征都是满脸膜拜。就算算是贪官污吏、奸臣贼子对于魏征都不敢有二话。
魏征是唐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其影响力非常的巨大,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在短短17年间,仅仅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谏言就高达二百多条,这是历史上任何一名言官都没有超越的。
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