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痴!姜松在心中暗骂一声。
    “皇帝陛下,农业生产是有季节性的,不是全年都要进行耕作。再说了农村中别的什么都缺乏,就是劳动力不缺乏。兴建工业是不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百姓更重视农业生产。而工业的主体是有钱的家族,百姓仅仅是业余时间的手工活。如果不大力发展工业,就算农业生产搞得再好,其产量是有一定极限的,不可能让单产无限的提高。所以要让百姓手中有钱,要让国家的税收有新的税源,那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才能让百姓手中有更多的钱,才能让百姓不仅仅是吃饱,还能穿好、住好。”
    “小家伙,钱在人家手中,朕总不能强迫那些大家族去兴建作坊吧?这事就算朕想,也很难推进。”
    “皇帝陛下,利益是引导产业发展的最佳因素。如果兴建工业所带来的利益高于农业生产的话,那些大家族会不投资兴建吗?还有必要的时候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朝廷专控产品的生产,这一方面繁荣了市场,另一方面能让技术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比如兵器制造、食盐的生产、茶叶的生产销售、沿海的放开、各类矿山的开采、钢铁的冶炼等等行业,在朝廷的严控下无法得到大的发展,如果把这些产业放开的话,其产能就会得到释放,税收也会增加。而百姓到作坊劳动,也能得到收入。”
    话虽这样说,姜松心里也清楚,这是不大现实的。毕竟这些产业都是朝廷严控,基本不允许民间兴办,目的就是国家想多赚点钱,事实上赚到的钱却不多。如果放开的话,仅税收一块就比朝廷自己干还多。
    皇帝摇摇头后道:“小家伙,那些都是敏感行业,要是放开的话不仅朝廷的收入会减少,更重要的是那些产品容易流向其他国家、草原上,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靠!
    这样严控同样有大量的钢铁流入到草原民族手中,老头你真的控制住了吗?还不就是想独霸好处,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当然,就算是后世也同样存在这样的事,属于国家垄断行业,目的就是国家想占好处,不想把利益分给百姓。
    这是数千年来的传统观念,要想改变不那么容易,姜松心里也清楚。封建王朝不比资本主义,其观念上的差异太大,这是和传统、习俗作对,很难会被说服。
    姜松知道,再多说也没有啥意思,搞不好还会让皇帝老儿不高兴,还是点到为止,至于是否接受那是皇帝老儿的事。姜松只能做到尽人事,不可能左右皇帝或其他众臣。
    工业的发展能快速提高其科技水平,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可此时的姜松却毫无办法,只能是自己慢慢的弄,也不期盼朝廷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皇帝陛下,大力鼓励商业的发展,能让各个地区地方的产品相互流通销售,这本身就能增加税收,还能让百姓手中生产出来的东西销售出去,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的人说商业不创造财富,是在投机倒把,其实是不正确的。商业同样是付出了劳动,产生的费用,获得一定的差价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没有商业,那其产品就无法销售,所以说无商不活就是这个道理。”
    “小家伙,商业不用鼓励,那些商人比谁都精,有钱赚他们会弄的,朕何别多管那些事。”
    “皇帝陛下,那最后一个条件也不用草民再多说了,估计教育兴国之事陛下也不会感兴趣。”
    “小家伙,朕感不感受兴趣没关系,你可以说出来其想法,反正朕不会治你的罪,放心大胆的说出来。”
    姜松彻底失去了叙说的兴趣,知道说出来只是白费口舌,皇帝老儿肯定不会当一回事。教育的根本就是让全民有知识,开发智慧,让百姓懂得更多的道理,让百姓能判断是非好坏,不会盲目相信于人。这本身对封建王朝的统治是不利的,皇帝会支持才怪。
    而且,姜松清楚此时的朝廷就连地方上的学堂都取消了,目前只有洛阳有一所,其规模还受到控制,每年只从全国各地招收37人。想要让皇帝老儿花钱办更多的学堂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皇帝不打压民间办的学堂就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还想让皇帝掏腰包让更多的人上学。清楚了不可能后,姜松没有继续说更多的废话,是简单的叙说了一下就止住,知道再多说也无益,何别浪费时间、精力、口舌呢?
    姜松心里也明白,一旦百姓都有自己的主观思想的话,再想奴役就更难了。封建王朝的帝王谁不想奴役手下的臣民,谁会愿意让臣民聪明起来。
    

第112章 花色不同
    姜松脑海中虽然拥有超过这人时代数千年的知识积累和见识,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适应这个社会,否则姜松也会被碾压而死,这就是目前的封建王朝制度。
    辞别皇帝老儿后,姜松的心中没有半点一丝丝的兴奋。虽然达到自己目的,其计划的实施也非常的顺利,算得上是按照剧本进行。然而,姜松的建议得不到认同,这是最痛苦之事。那些建议不是为姜松,确实是为了华夏民族的复兴着想,想让华夏民族强大起来,不要再走历史的老路,可一切都是白搭,历史不会因为某人而改变。
    回到福满楼酒店的房间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心情不是很好的姜松只是和老卡聊了一会,告诉老卡计划很顺利,已经得到皇帝的支持,随后就是组织货物等一系列的工作。让老卡心中有数,不用现担心什么,争取开春后启航。
    卡巴奇听后真的有点兴奋,做梦都未想到这种忽悠人的计划也能实现,激动万分的老卡确认道:“姜先生,皇帝真的同意你出使东罗马帝国吗?”
    姜松很能理解此时老卡的心情,不远万里跑到隋朝来做生意,却被突厥人给俘虏,连手下人都全部挂掉。好不容易被姜松在无意中救出来,却变得一穷二白,身上再没有半枚铜板,还欠着这段时间的食宿费等。
    虽然和姜松草签了一份合作协议,但主导权在姜松手里,卡巴奇基本是没有话语权,仅仅是帮姜松打理贸易方面的事。要想回到故里天晓得要到什么时候,现居然说是春节后就能成行,心里当然高兴。
    “老卡,这是真的。咱们的远洋贸易随之就能启动,以后你会觉得和本少爷合作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会不断的给你带来大把的金币。迟早有一天你会成为东罗马最有钱的人之一。”
    “姜先生,这是个非常振奋人的消息,咱们是否应该喝上一杯?”
    姜松微微一笑,知道这些鬼佬就喜欢这样,遇到高兴的事就喝一杯,其实是为了表示祝贺之类的意思,并非是真的想灌酒。
    酒菜一来后,姜松端起酒杯和老卡轻轻碰了一下,小小的呷了一口后道:“老卡,这次返回你的家乡,航行中会经过好多的国家。如果是在波斯稍做停留的话,你会说波斯语吗?”
    “姜先生,我对波斯很熟悉,以前都是到波斯做生意,只有这次听说东方好赚钱这才跑到这里来,谁知会出这样的事。所以,到了波斯后,通译就不用找了,本人就能担任。”
    到海外贸易最头痛的就是语言问题,特别是这个时期很难找到适当的通译。而波斯也是贸易大国,丝绸、陶瓷的销售量也非常的巨大,这一点在前世的网上看到过。
    “老卡,在你们那一带,造船业水平最高的是那些国家?此时的西班牙、荷兰这二个国家的情况你了解吗?”
    卡巴奇思考片刻后,摇摇头苦笑道:“姜先生,其实造船业及其他行业原本最发达的就是罗马帝国。后来罗马分成东西二罗马后,西罗马也灭亡掉,如果真要比较的话,荷兰要更好一点,不过东罗马和西班牙也不错。当然,东罗马现在也不弱。”
    姜松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时期用高薪把东罗马、芬兰、西班牙等国家的那些工匠招收到大隋国来是否有可能?真要是可能的话,这次姜松到后一定会实施。有一个担心是大量的优秀工匠来到后,搞不好会被朝廷给抢了,那可就真是白忙活,甚至连裤衩都会赔进去。
    如果朝廷强行把工匠要走重用的话,姜松不会有看法,毕竟这能提高整个大隋朝的科技水平。问题是朝廷不可能重用,连现在掌握在手中的大量优秀工匠都闲置在一旁,没起啥大的作用,更不会在科技研发上花钱了。
    “老卡,如果我在你们那里高薪招聘工匠的话,你觉得有可能吗?”
    卡巴奇耸耸臂膀,微笑道:“这要看你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如果开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