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逍真的从高句丽抢了八千人口回来?”
“现在看来,是的。据臣得到的消息,李逍自赤山出海,直航到达平壤浿江口外,在那里寻了一处隐秘的荒岛驻足,然后派人乘船至浿江口沿岸突袭劫掠,半月时间,行动多次,来去如风,劫掠了数十村镇。”
“高句丽人都是蠢货吗?怎么就能任李逍在那里来去自如,为所欲为?”
“陛下,李逍真的是为所欲为的,他的船又大又快,而且他人也不少。他自己招募了一支部曲,另外程、薛两家这次也各有一条大船随李逍同行去百济,船上也还有荥阳郑清河崔等好多家的人,李逍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在浿江口沿岸到处劫掠,高句丽人到现在都还没弄清楚到底是哪来的一群人,一直以为是一群海贼在劫掠呢。”
李治无话可说了。
怎么听起来就这么简单呢,出海半个月轻松抢了八千多高句丽人口,在那里为所欲为一番,还能全身而退。
要是都这么容易,那高句丽岂能在朝鲜撑了七百年?不早就亡了?
隋炀帝杨广在地上若有知,只怕扬州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吧?人家前后数次兵发辽东,甚至曾经发兵一百一十万,举国之力都不曾灭掉高句丽啊。
可现在李逍就带三条船,却能在平壤附近为所欲为,折腾半个月高句丽人连他们屁都没捞着一个,任他们攻破人家近百村镇,劫掠人口八千余。
整个高句丽才多少人?
官方统计六十九万户,但考虑高句丽是个明显的奴隶封建社会,会有大量的奴隶等,那些贵族酋长们可能会有很多隐户奴隶,多算一些,那也绝不会有一千万人口,估计六七百万就是到头了。
李逍一次就劫走了人家八千啊。
“陛下,其实李逍所为倒也不是那么了得,这就跟以前草原上的突厥人南下劫掠我们北方边疆,掳夺人口一样。不过是打了个措手不及,李逍至始至终都没有攻过大城,也没跟高句丽军交过手。”
“越是如此,才越是了得了。以前李逍献的平辽策中,也曾说过要从沿海袭掠高句丽沿岸,但朝廷始终没有真正的重视这一条。而现在你看,李逍自己把这条做到了极致,不伤一兵一卒,就取得如此大的战果,让人佩服啊。”
李治甚至在想,原来李逍还真是一个兵家人才,以前献的平辽策,只当是纸上谈兵。可人家现在用事实告诉了天下人,其实人家不光会纸上谈兵,真正用兵也是很厉害的。
仅带着一些部曲护卫,加上随行各家的一点家丁,人家愣是弄出来一路水师偏军的声势来,还打出了了不得的战绩。
“李逍了得,朕心甚慰!”
第356章 宰相的攻击
长安新闻报上的一则广告,赤山浦八千奴隶拍卖会的消息让长安沸腾。
一开始绝大多数人都还以为这只是个玩笑呢,根本不可能啊。但现在从宫里得到消息,证明这是事实。
李逍真的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跑到高句丽去转了一圈回到登州,还带回了八千个奴隶。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八千奴隶可不是买回来的。
李逍去了高句丽半个月,但不是跟高句丽人做生意,而是在那里抢了高句丽人半个月,八千人是硬生生抢回来的。
许多人闻风而动,真有八千奴隶啊,这可是紧俏资源啊,岂有不下手去抢的道理。
中书省,政事堂。
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尚书崔敦礼在政事堂会议上发难,他指责李逍这次行动有诸多不合规制之处。
“李逍身为朝廷命官,被陛下授任为武珍州刺史,他为何会跑到平壤浿江口去?还在那里搞风搞雨,谁允许的?”
崔敦礼上来就敲着桌子咆哮。
身为宰相,那是无所不可过问的。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绩眼皮抬了抬,声音不疾不徐的道,“崔相莫忘记李逍此次还被陛下授予安东道经略、安抚使职。”
安东道,这是大唐新设的一道,也是大唐第十一道。虽然说这个安东道新设,无法跟天下其余十道相提并论,但不管怎么说,安东道那也是朝廷正式设置的一个道,哪怕这个道绝大多数的地盘现在还在高句丽和百济手中,但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而做为安东道经略安抚使的李逍,理论上来说,自然也是有资格出现在自己的辖区境内的。
李逍跑去平壤浿江口,根本就是在自己辖境内行动,没有跨区,也不用请求朝廷上级。
崔敦礼被李绩顶在半空中,有些尴尬。
他张了张嘴,放缓了些语气。
“李相,就算李逍是安东道经略安抚使,可他人都还没到武珍州去上任呢,事先也没有请求过朝廷,就直接带兵跑到平壤浿江口去做海贼,这总是不妥的吧?”
李绩呵呵一笑。
“老夫倒没觉得李逍这有什么不妥之处,他是安东道经略安抚使,去平壤浿江口转转也没什么不对之处。至于说做海贼,那更是用词不当。李逍是经略使,这可是带兵之将,而如今我大唐又是在征讨高句丽、百济之际,李逍这个经略使在平壤浿江口转一转,袭扰下高句丽沿岸,又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更谈不上什么不妥之处。”
说白了,这还是因为李逍那个经略使头衔之故。李逍这次劫掠平壤浿江口,用的是自己的部曲,和同行几大家族的家丁部曲,没有用一个朝廷的府兵。
经略使没调府兵,更没调安东道内的征辽野战之兵,那么理论上来讲,就算崔敦礼是兵部尚书,他也管不到李逍这次的行动,这只是地方官员在自己辖内的一次正常行动而已。
崔敦礼不满的看着李绩,李绩这也太维护李逍了,说一句他就顶一句,丝毫不给面子。
他不肯罢休。
同为宰相,他崔敦礼并不需要惧怕李绩,毕竟他崔敦礼为相,其实也是因为他早前主动投效皇帝李治,早早站对了队才有了如今的位置,加上他做为博陵崔的家主,自身也是有份量的。
“李相,既然你说李逍是经略使,又没调动府兵,这次行动并未有不妥之处,那么崔某相问,李逍此次行动究竟是公还是私呢?”
李绩看了眼崔敦礼,并不回答。
崔敦礼继续道,“如果李逍此次行动是官方行动,是安东道经略衙门的公事,那么某就要问了,既是官方行动,那李逍就算当时不用先请示兵部,那么事后也得详细报告兵部和政事堂的。再者,李逍在高句丽袭击数十村镇,抢掠八千余人口和大量钱财,那么这些当属于朝廷的战利品吧?”
“而现在李逍是怎么做的呢?他打着安东经略使的名头,事前没请求,事后没报告,带着几条船还未正式上任,就先跑到平壤行动。劫掠了大量人口钱财后,更没有半点意思要上缴朝廷,而是在报纸上公然打广告,要搞什么奴婢拍卖会,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要人他自己的口袋啊。”
私分战利品,这确实是不太妥当的行为举止。
李义府向来是看不惯崔敦礼的,虽然他和崔敦礼都算的上是皇帝的潜邸旧臣,可一个是五姓子,一个是寒门庶子出身,向来就是互相看不惯的。李义府倒不是多喜欢李逍,可他就是不喜欢崔敦礼。
见崔敦礼死咬李逍,他便站了出来。
“崔相又为何一口咬定李逍平壤行动就非是官方行动呢?陛下不是给了李逍三个月时间赴任吗?如今这才一个月呢。”
他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人家李逍现在还没正式上任呢,所以李逍劫掠平壤也可以是自己的私人行为,他又没调动朝廷兵马,带着自己的部曲袭击了高句丽人,抢了几千人口一些钱财,然后带回登州拍卖,这你管的着吗?
“岂有此理?”崔敦礼觉得这事他当然能管。
李义府却冷笑着追问,你管的着的理由何在呢,依据呢,请问李逍这次行动哪里又违背了朝廷的法度呢?
崔敦礼找不到这种法律依据,但他就是咬定李逍的行为不妥。
他坚持要政事堂下令,取消李逍的奴隶拍卖会,并要将李逍在平壤劫掠来的八千余奴隶和钱财,统统都收缴朝廷所有。
“不要脸!”李义府很不客气的嘲讽崔敦礼。
崔敦礼忍李义府很久了,顿时吹胡子瞪眼,袖子一撸,就要跟李义府较量较量。
李绩乐呵呵的坐在那里看热闹,根本不劝不拦。
倒是御史大夫宇文节开口了,“两位都是宰相,莫失了风度,若是在这政事堂上公然动手厮打,可别怪本相参二位一本。”
宇文节这话一出,崔敦礼和李义府两人马上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