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地主-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逍不过是早早看透了这点,顺应潮流的决定而已。
  从登州港航行到平壤,得有千里,从登州港航行到武珍州,得有一千多里。
  航线肯定是越短越好。
  能让一座荒凉的小渔村变成一个繁华的海港得有几个条件,首先,得有能直航朝鲜的航海新技术,否则在现有的航行技术下,海船都是沿海岸航行,到朝鲜得先到辽东半岛去,登州在北赤山浦在南,船长们自然没理由跑到南边这小渔村来启航的道理。
  其次,在于朝廷如今对朝鲜的用兵,以及军事上的节节胜利,特别是朝廷攻打高句丽先灭百济的策略,让赤山浦拥有更便捷的位置。
  再加上如今中原的权贵们对在朝鲜圈地的极大热情,都让赤山浦开港拥有了极好的条件。
  “当长安城的贵人们都争着跑到百济去圈地占矿的时候,我没想着跟他们争。朝鲜的地以后会越来越贵,矿也会越来越贵,而且种地开矿都要很多人的,没有长安贵人们那样丰厚的底子,想在朝鲜大为作为可不容易。”
  李逍笑了笑,但并不一定也要去百济争地争矿才行。
  他在这里开发一个海港,让这里成为百济新罗高句丽东瀛到大唐的出入口海港,其实更赚。
  诚然,以后这海港若是苗头好,肯定会有贵人前来分利,但起码他下手早,那他就占有更多话语权,以后就能得到更多利益。
  他三千贯买下的这座小海浦,未来能卖出三万甚至是三十万都有可能。
  这是一头大唐独角兽。


第346章 九头蛟
  赤山浦与朝鲜隔海相望,距离平壤顺风不过两天航程。相比起原来的那条登州入朝鲜道,得动则要近月的航程那是快了不知道多少。
  这里曾经是中原疆域的最东端,不过如今大唐的东疆已经扩展到了大海之东,在朝鲜半岛上设立了两个州,是自汉以来的再次雄发。
  赤山浦现在归属于大唐十道之一的河南道。
  大唐的河南道很大,辖有后世河南、山东全境,还有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地区。共辖一府二十九州一百二十六县。
  赤山就归属于河南道登州文登县。
  这里在文登县的最东南端,人口稀少,一个县不过几千户人口而已,而这赤山浦更只是一个渔村,几十户人家,以打渔为主,少量种植一些土地,生活很穷苦,完全就是靠海吃饭。
  赤山浦现在就是一副完全未经开发的模样,进出这里得乘渔船,去县城都没条大路。
  从海里打捞上来的海草晒干之后堆集成海草屋顶,顶下是石头和泥巴垒起的屋墙,一顶顶海草房子极具特色。
  这块地已经被李逍花三千贯买下来有快三个月了。
  当初赵持满派人找上文登县买地的时候,那位县令还以为来了个傻子。三千贯钱,就在这天之角买块荒地?怕不是傻了啊。
  不过这样的买卖县令当然愿意做的,听说买地的东家是长安的一位贵人后,还很大方的多划了一些地,这位慷慨的县令手指在地图上抖了抖,于是李逍的三千贯钱,不但把整个赤山浦都买了下来,还把环港的三面海岸边的十里宽海岸买下来了。
  那位县令连赤山浦都没去过,他不过是照着地图随便一划拉,在他看来,那鬼地方田地也没几亩,当地百姓也没几个,种几亩田都不够自己吃的,县衙每年在那里连税都征不齐,能卖到三千贯,已经相当赚了。
  这三个月来,赵持满先期派来的人,也就建了一个简陋的港口码头,还有十几栋简陋的海草房子。
  看着很粗糙,不过李逍觉得很满意。
  罗马不是一天建造起来的,这赤山港也不可能一天就建起来。三个月时间,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小港口需要的一切基本条件,已经不错了。
  有了码头,也有了仓库货栈,还有几栋房子,可以做客栈、饭馆、商铺,足够了。等后续这里船多起来了,那么自然会有人气。
  有人气,就会跟着有更多的商人、商铺,到时一座港口小镇就成了,继续发展下去,早晚能成为一座繁华的港城。
  这一切的前提是,只要有船来这里就足矣。
  现在赤山浦的简易码头上,停着三条船。
  分别是程咬金家的乘风号以及薛仁贵家的破浪号,另外有李逍家的九头蛟号。在李逍看来,程家和薛家人起船号名字太随便了,程家那位管事一拍脑袋取了个乘风号,然后薛家人便跟风起了个破浪号。
  太土了。
  什么乘风破浪,那他李逍不得跟着起个沧海号?
  大海航行,好的船最重要,而有条好船还得有个威风的名字啊。
  思来想去,李逍亲自给自己的船取了个名字,九头蛟。
  他甚至亲自给自己的船设计了一副旗帜,拥有九个狰狞脑袋的海中蛟龙。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蛟即是龙,是一种神兽,拥有龙族血脉的水兽,处于在朝龙进化的一个时期,只要再渡过难劫就可以化为真龙,拥有强大的力量。
  蛟龙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渡劫后方可化龙。
  蛟和龙基本相似,区别就是蛟还没成为龙,没有角,或者只有很短很短的角,只有当他们渡过雷劫之后,才可化形为龙,长出长长的龙角,腾跃九宵,呼风唤雨。
  龙是皇家专用的,李逍不敢乱用,但蛟是没关系的。
  李逍画的这个九头蛟,九个头、两只脚,每个头上各有一对直直而类的角,如同独角兽的类角,没有分叉。颈部是白色的花纹,背上则是蓝色的花纹,胸是赭色,两肢则像锦锻一样有五彩的色泽。
  一般来说,蛟龙是生活在淡水里的,一旦当蛟入海中,便谓之走蛟,也就是将化龙。
  旗帜做的很大,大旗上的九头蛟便也越发显得巨大而凶猛。
  当旗帜立在桅顶之上,远远看着,似有一头蛟龙出海,腾云驾雾。
  薛家和程家船上的船员水手们看着李家的旗帜,都不由的羡慕,本来觉得自家乘风、破浪号听起来很霸气,可现在跟人家李家的九头蛟一比,太过平淡了些。
  “我们的佣兵团就叫九头蛟佣兵团,旗帜也以此九头蛟为徽。”
  一群佣兵们对于即将浮海东渡踏上那片陌生的国度,十分的兴奋。这群由庶子、婢生子、私生子甚至是赘婿、亡命徒、逃犯、游侠儿等组成的佣兵团,就是一群不怕死肯冒险之人。
  他们愿意拿命来拼,有人为了钱财,有人为了富贵,有人为了刺激,反正李逍向他们承诺,他们要的一切,在海之东都有。
  二百名佣兵,二十名部曲亲兵,另外还有一支五百人的队伍,这也是自各地招募而来的,这些人不如那些佣兵们亡命不怕死,但也愿意出来闯一闯,这些人则多是由农夫子弟、工匠学徒、渔民猎人、奴隶贱民等组成的,他们是做为佣兵团的后勤辅兵配置的。
  到了海那边,建营寨,运粮草,制器械,甚至是抓俘虏押俘虏守营等这些杂事,都要交给他们。
  为了这支队伍,李逍掏空了自己的家底子。
  虽然他还携带着十万贯的武珍州进奏院钱庄银票,但这是公款。
  简陋的码头上,那群辅兵们正在将一箱箱的物资运上船。
  粮食、蔬菜、衣物,甚至是战马、驮骡,以及许多武器。
  去对岸是开荒去的,不是去度假的。
  薛程两家的船边上,也是大群的人围着,他们一样忙碌的将各式物资运上船,各种种子、耕具等,他们的船上除了薛程两家的人,还有搭他们船的不少长安勋戚家的人。
  “此去百济真能赚钱吗?”
  “当然能,一本万利的买卖呢。”李逍给大家鼓劲。
  船长老王则兴奋的站在甲板上,迫不急待的要驶向大海了。
  “风向正好,乘此顺风,一日夜就可以到达对面海岸。”
  经过老王这段时间的测试,他发现如果风大风向好,那么李逍的这条九头蛟号一个时辰能航行近百里,当然这种快速航行得借风,而且就算有这样好的风,这么快的速度也是极限且比较危险。
  航行的时候不可能一直有这么好的风,也不可能一直这么快,但是一天一夜航行个四百里左右是没什么问题的,哪怕晚上不敢这么快速度,但一天一夜确实够了。
  “第一次直航,先保守点,我们先往东航行,看到高句丽的海岸线,然后再往南航行直抵武珍州港,三天时间应当够了。”
  老王很想直接向东南方向直航,直抵武珍州港,那样的话有一天一夜就能达了。
  “别急嘛,一回生二回熟,等我们顺利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