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地主-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三韩,持节的是薛仁贵和苏定方这两位兼任的都督。
  持节,是有没有实权的重要表现。
  何谓节,节就是节杖,是代表皇帝最高权威的一种凭证,就好比是把尚方宝剑。
  汉魏之时,领兵在外的将领如果能得到节,那就是了不得的荣耀和和。魏晋时大将们获得节的档次有三等,分别是假节、持节、使持节,其中最高的就是使持节。
  使持节的大将,有权斩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这就是节的威力,节以专杀。
  隋朝时,各处重要的地方设立总管府,总管府上还有大总管府。到了唐朝后,改总管府为都督府,管辖的军区就叫大都督府或都督府,为了加强都督们的权威,皇帝会给使持节的权力。
  而使持节的都督,有时也会被叫做节度使。
  对,就是中唐以后权力无比庞大的节度使。不过这个时候的节度使只是一种非正式职称,只是大家的俗称,权力也远没后来的大。
  到了隋朝时,使节跟爵位一样,变的很虚。
  假节这个称号很少见,而使持节和持节则都成了虚衔。
  比如都督都会例受使持节,而刺史例受持节,这相当于你当上都督,肯定就会给一个使持节衔,而当上刺史,肯定就给一个持节一样,因为太普遍了,所以大家官职前都不再缀上持节、使持节了。
  到了唐朝,旌节跟以前不同了,旌节之制,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佩之。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这时的旌节,则跟魏晋时的使持节一样拥有极大权力,但不是例授,很难得。
  李逍做为刚摘去检校称号的正式武珍州刺史,是例授持节的,不过这个持节没啥用处,就好比是后世省军区司令肯定要给他省常委进常委会一样,多数时候是不会有啥真正用处的。
  中大夫持节刺史武珍州,使经略、安抚安东道、兼代王友蓝田县开国子李逍。
  接过诏书后,李逍便骑马回蓝溪乡下了。
  婉儿临盆在即,是不可能跟着去百济的,一路太远,还得出海坐船,实在是不方便,舟车劳顿,普通人都吃不消,何况一个快生的孕妇呢。
  回蓝溪的时候,李逍排场不小,他特意让人打起了全副仪仗。
  长安到蓝溪,八十里蓝武官道上,引得不少行人侧目注视。
  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惊叹如此年轻的刺史经略,有人则感叹李逍年青得意。
  还有人说李逍厉害,许州崔彻底的折在李逍手里,连王柳两家的崩塌听说都是跟李逍有关。
  还有人说来相公就是被李逍气的辞职的。
  据说来相公那天跟李逍在皇帝御前动手打架,结果李逍把来相公揍的不轻,来相觉得很没面子,于是辞职回家了。
  李逍听着这些不时飘进来的议论,并不以为意。
  他特意打起这仪仗,还把赵持满的那雇佣兵队招来充当自己的护卫,搞的这么大声势,其实是有意的。
  他就是让大家知道,他李逍这次离京,并不是灰溜溜的跑路,而是升官了,他李逍依然得天子宠。
  那些对他有想法的家伙们,最好是都收敛收敛点。
  回到蓝溪,赵婉有些精神不振,武珍州是个很遥远的地方,现在那里还在打仗,也不知道安不安全,而且这一去,自己又不能陪在身边。
  “若不是妾要生了,妾一定跟着夫君同去。”
  李逍摸着妻子越来越大的肚子,“我这又不是流放,是升职加薪了。你看我现在不仅是持节刺史,还是经略安抚使呢,也就一两年时间,到时我肯定就又升迁回朝了。”
  “正好咱们家现在百济还有三千亩地,一千个奴隶等着去接收安排呢。”
  “夫君你向来不喜战事,之前无论如何都不肯去辽东,现在要去,妾身好担心。”
  “这不一样,之前是要去军中,战场前线总会有危险嘛,现在不同,是去后方当刺史的,不会有危险的。”
  其实李逍确实是不愿意自己跑去百济的。
  又没飞的打,又没高铁坐,这年头出趟远门多不容易啊,舟车劳累,是真的累。
  骑马能骑的人大腿跟磨破,坐车能颠的晕过去,要是坐船,那更会颠的吐。
  要是坐飞机去,也就几个小时的事情,可是这舟车换乘过去,起码得个把月时间。
  路上车马一个月,这简直就是跟红军长征一样啊。
  更别说,过了海,那里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不会再有关中长安的繁华热闹,甚至不如中原的亲切。
  到时周边全是些棒子们,整天得提心吊胆过日子,吃不好睡不香的,简直就是去受罪的。
  可不去又不行,李逍现在真是得罪了太多人了。
  不想办法爬高点,李逍这点小体格随时随地都会被人吞的连渣渣都不剩下的。
  “阿耶,咱们家的酒坊现在有陛下特赐的许可,以后可以多酿点酒,就用我之前用的秘方,拿高粱蒸烧酒,然后制药酒和香水。香水价格记得定高点,咱们控制好产量,搞好包装,只卖高价,反正咱们只盯着那些贵族豪门就行了。”
  “至于药酒,有那些方子已经不少了,全力生产,各种的都制作,药酒这个买卖肯定能长久的。”
  药酒这一块,现在有两边,一边是李逍跟薛程几家公子合作建的作坊,专门生产的是医疗用的药酒,以金创、跌打药酒为主。另一边是李逍自家的药酒坊,主要是生产保健用的药酒,比如各种治风湿腰痛的、治补肾壮阳的、补气益血的,安神失眠的等等。
  各有所长,各不打扰。
  这会是李家的传家产业,要好好管理经营。
  另外造纸、制墨、印刷坊那块,现在李逍是委托给玉濑代管,报社也是交经她的,交给她李逍是放心的。
  至于其它的产业,就只是小打小闹了,比如饭馆,养牛、种地,比如制作挂面,比如种子。本来之前李逍还计划利用蓝溪乡的乡约堂和合作社,要进军金融界,搞点钱庄、当铺之类的,暂时也只能先放下了。
  老赵人还是很不错的,“三郎放心,家里有我看着,婉娘和贞儿我也会照顾好的。”
  “到了外面,自己多照顾自己,切不可再如现在这般鲁莽了。”赵老爹的眼里,李逍还是太会惹事了些,总是不太放心啊。


第335章 武氏的承诺
  李家现在有很多条赚钱的门路,赚钱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李家现在还是实力太弱了一些,赚钱容易守家难。
  若是李逍不努力些,那么这一切都可能最终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正因此,李逍当初才会把霜糖提纯脱色秘方送给薛仁贵,后来又拉着程薛刘柳四家一起弄药酒作坊,拿出印刷术后,还把这个宝贵的技术无偿分享给了朝廷。不仅如此,他现在还死死的抱着皇帝和武氏的大腿,以至于被来济他们骂奸臣小人,甚至还不得不跑到朝鲜去做官。
  在蓝溪乡下呆了两天,好好陪了陪婉娘,甚至还到蓝溪书院里去讲了一天课。书院现在人气很棒,学生也很多,规模渐大,老师都已经有了三十多名,拥有近两千学员。
  这在整个蓝田县,都是最大的书院了,远超过了县学的规模,县学不过几十个学生而已。
  李逍向书院捐赠了一些书籍,还拿出笔钱来,设立了一个奖学金,以专门奖励那些读书优秀的学员。
  做为书院的创始人,李逍现在依然还担任着书院的名誉山长,但他已经不再具体管理书院的事务,而是将书院彻底的交给了山长杨大眼。杨老夫子很尽心尽力,他现在虽管着书院大小事务,却也还坚持亲自上课。
  不管外面风风雨雨,只要李逍能够把钱弄来,他就会维持好这个书院内部的运作,让老师们能够安心的教学,让学员们静心的读书。
  “书院里有不少好苗子。”杨大眼感叹着道。
  “既然是好苗子,那我们就全力赞助他们读书,书院可以免除他们所有的读书费用,甚至给他们奖学金。将来他们若是能够科举进士提名,这也是值得的。”
  李逍现在说话硬气多了,以前书院初办的时候,是没想过学员将来能参加科举的,只是想着教教乡里的孩子们,让他们有机会多识几个字,不做个睁眼瞎。
  而现在,他抱负更远大了。
  他希望书院的孩子们能走的更远,将来参加科举,金榜题名,甚至是入仕为官,牧民治政。
  “我对书院只有一条要求,希望老夫子你能够牢记我们办这个书院的初衷。书院不仅仅是为了让进来的孩子们去科举考试的,那是一条路,但不仅这条路。我们要因材施教,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