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一面,更别说让皇帝主动来这立政殿了。
“等皇帝回来,我会去见陛下的。”王氏只能无奈道。
与此同时,柳府、王府、崔府,都是车马进进车车,无数人在奔走联络。这些勋戚世族,联络有姻,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这个时候,都抱起团来。
太师府。
赵国公长孙无忌坐在书房里,听着管家的认真禀报。一大早上的他在蓝溪别墅就接到了飞马急报,知道长安出了大事。他不顾年老体胖,一路骑马赶回的长安。
表面上听起来似乎事情不大,好像也就是几个年轻小家伙之间的意气用事,你打我,我报复你。
但做为宦海沉浮了几十年,历经三朝的元老,长孙无忌却已经敏锐的把握到了表面之下的暗流。
“几个作死的纨绔,这是要把他们数百年的家族给葬送啊!”长孙叹息一声。
“太师,事情还没这么严重吧?”
“还不严重?很严重了,这个事情绝不会有这么简单的,我虽然知道柳爽很蠢,但那事情他还做不出来,很明显,这是一个局。有人做局,在钓鱼呢,柳爽三个不过是个鱼饵,他们的目标大着呢。”
长孙无忌想的比较复杂比较远一些,整个事件中,长安之花崔璎珞只是第一个饵,有人用他把柳爽、王超、崔瞻钓进来,然后又用他来钓更大的鱼。
至于那更大的鱼,肯定就是柳家王家崔家,以及这几家后面站着的王皇后和太子李忠了。
第323章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李祥瑞有这么大本事,能布这么大一个局?”一位门客问。
“李逍不过那是那把握在别人手里的刀而已,他哪有那本事布那么大局。听说皇帝都已经带着众宰相到李逍府上去了,看来这是要把事情往大了弄了。”长孙叹息。
门客劝道,“太师,你现在都已经退下来了,又何必再担忧那些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啊。”他的潜台词是这种事情,可是不能随便插手的。
既然有人这么费心的布局,那肯定就不希望有人来破局。
当初在朝堂上,长孙无忌这帮元老都斗不过皇帝,现在既然已经都认输下台了,又哪来的资格再上场较量呢。
“明哲保身啊,太师。”
长孙无忌很犹豫,“无缘无故废后,还要废长立幼,自古就是取祸之道。我大唐开国至今不过传位三代,三十余年江山而已,我当年随着太宗皇帝一刀一枪打下这江山,不能看着上面那位胡闹啊。”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已经老了,管他洪水涛天,想管也管不了了。”这门客也是跟随了长孙无忌几十年的老人了,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日暮西山,确实也拼不动了。
“太师,就现在这样的日子不挺好吗?击击锤丸,钓钓鱼,偶尔看场马球,喝喝茶,听听曲,挺好啊!至于其它,反正你七子八婿,个个都是五品以上官阶了,富贵满门啊。”
是啊,都位至太师了,长孙无忌可以说做到了人臣之极。如今这个年纪,挂着个洛州牧、河南尹、东都留守衔,加太师衔,加开府仪同三司的散阶,爵至赵国公,不论是官阶还是爵位,都是加无可加了。
七子八婿,有做驸马都尉尚公主,也有皇子娶长孙家女子做他女婿的,哪怕是庶出的幼子都有了五品的官阶了。
长子更是位列九卿。
不折腾,他就不会倒,他不倒,长孙家就不会有事。
可长孙无忌看不得眼前这些乌糟事。
“我打算去见见李绩。”长孙无忌道。
门客大惊。
“太师,李绩不但是太傅,而且还是当政宰相,你去见李绩,不免太过惊人啊。”
对于长孙无忌这样当了几十年宰相的元老来说,皇帝还是很猜忌的。要不然也不会逼他致仕,更不会在他致仕后还一直让他留京,不让他回洛阳老家去。
怕什么?
怕的就是这些执政几十年的老宰相的影响力。
长孙无忌是致仕宰相,而李绩则是当政宰相,尤其是李绩不但是宰相,李绩还有在军中的重要影响力。
长孙无忌若和李绩会面,那肯定会引得无数人关注的,甚至皇帝可能都会因此睡不着觉。
一般情况下,这种犯忌讳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这就好比,皇子宗室不得结交百官一样,宰相同样不能跟其它官员有什么私下往来。
这都是皇帝的提防。
这种关键时候,长孙要是见了李绩,那岂能不引得皇帝猜忌?
不管说了什么,那都会让皇帝很不安的。
“老夫是退下来了,可李绩还在,他也是三朝元老。现在朝中也就他跟宇文节、来济资格老些,但陛下最听李绩的。我希望李绩能够明白眼下的局势,该他说话的时候他就得说话。”
“太师要让李绩说什么呢?”
“不能废后,更不能废太子,更万万不能立武氏为后,立武氏之子为太子,要不然,就必将祸乱天下!”长孙无忌咬牙道。
门客苦口婆心的劝阻着,“太师啊,你怎么还是这副脾气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啊。如今的陛下,早已经不是五年前的陛下了,如今陛下亲政,是真正的羽翼已丰,掌控了朝堂,他以前听不过你的话,现在就更听不过你的话了。你现在还要阻拦,除了惹陛下生厌,还能有什么结果呢?一个不好,就不是太师晚节不保,而是整个长孙府的危险了。”
“太师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但要多顾虑一下家族和后人啊。想想之前褚遂良、李道宗,若是你急流勇退,他们只怕已经病死在岭南烟瘴之地了,要么也只能孤独的终老岭南,甚至整个家族都从此散落在那蛮荒之地,太师,不得不虑啊。”
长孙无忌有些犹豫了。
若只是他自己,确实可以不顾身与名,也要维护太宗皇帝留下的这大唐江山,这是不负当年太宗对自己的临终托孤之意。
可是,人老了,顾虑也多了。
“唉!”
良久,满腔热血终究还是化做了一声叹息。
“做吧,做吧,总有一天,他们会后悔的!”
·······
胜业坊。
皇帝李治坐在李逍的厅中,宰相李绩、来济、宇文节等一干宰相全到齐了。
李逍、崔璎珞站在厅中,一边上躺在地上的崔瞻、柳爽、王超。
皇帝盯着他们五个很久了。
目光一遍遍的扫过来,又扫过去。
崔璎珞确实长的很漂亮,不过崔瞻也是非常惨。柳爽和王超也好不到哪去,一个断腿一个断手。
李逍倒是挺平静的站在那里,好像有点风轻云淡,甚至是兴灾乐祸?
皇帝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三领明光甲,五张弩机,厅中还有一堆的刀剑。
“太傅,这明光甲虽不算豪华,非将领所配,只是较粗制的低级军校所用,可看样式,似乎也是军中制式吧?”李治终于把目光收回,转向了李绩。
李绩做为久经战阵的老帅,对大唐的制式军械铠甲自是最为熟悉,只是扫几眼就能看出个底细来。
“回陛下,这三领明光甲是最为低档的,制作简单,成本不高,只是在护住前胸后背的皮甲之上,在胸前加了两块圆护以增强防御力,因制作简陋,确实只是队正、团校尉一级的低阶军官所穿。”
他指了指铠甲继续道,“我大唐府兵虽需自备武器,但为了保证军械的统一和精良,所有军械都是由军器监统一打制的,府兵们交钱购买,平时储存在军府武库中,训练或开拔之时才开库领取使用。所有的铠甲,上面还都有记号,上面会详细记有打造的工人名字以及打制年月,还有发给所府的军府以及使用者的名字等,非常详细。”
李治明知故问,“那这三领明光甲上有这些登记刻印吗?”
“没有,这三套明光甲虽是军中制式明光甲式样,可上面没有半点记号,这是私自仿造的铠甲,非军中所有。”李绩答道。
“哼,真是了不得啊,明光甲乃是军国重器,这三领不但是私藏,而且居然还是私制,还真是无法无天了!”
第324章 补刀
没有记号的铠甲出现,不外乎两个可能。一是打制铠甲的军器监出了问题,有人把制好的铠甲不做登记。第二则是有人私自仿制了制式的明光甲。
可不论是哪一种,都是相当严重的。
大唐律,私藏铠甲三领,当绞。
“柳爽、王超、崔瞻,你们三个谁来告诉朕,这三套明光甲究竟是谁的?”
躺在地上的三个人虽被御医医治过,但也是只剩下了半条命,此时心里惶惶不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