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地主-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压根没人吹哨,相反,还赢得支持他的百姓们的一片口哨尖叫声。把对手击落马下,这据说是程家老九的程九郎催马上前,抢到马球,一记漂亮的长杆,把马球送到了左侧队友的马前,为对手送上一记精彩的助功。
  怪不得说大唐军队总是所向无敌呢,连打个马球都跟拼命一样,这上了战场还了得?
  想想明朝时的卫所军,军官世袭的,最后都成了地主,而军户也是世袭,但最后都成了军官们的佃户甚至是仆人了,整天面黄饥瘦,吃都吃不饱,这些人训练都没有,如何打仗?
  十几个倭寇,就有登陆沿海,横扫乡镇,甚至还能攻下县城。
  丢人啊,若是朱元璋知道他的卫所兵制最后成这模样,估计都会气的从地下再爬上来,想当年明朝初立之时,明军那还有过辉煌的日子的。
  数征漠北,那也曾打的蒙古人望风而降。
  再说满清,满清八旗子弟刚入关那阵还行,后来跑马圈地,住在满城里面渐渐也就成了养猪了,尤其是京城的勋贵子弟,天天提笼跑马,守着铁庄稼,反正有粮吃,最后成了一群废了。
  再看看如今的大唐,看看这些顶级的勋贵子弟,是多和的尚武。
  从这方面来说,唐确实远胜明清许多矣。
  贵族、官员们大多文武双全,连那些什么士族子弟,那也一样是打小学习骑射的,没见过只读死书,读的手无缚鸡之力的。
  从这方面来说,他李逍这个蓝田县子,其实是有些扯贵族们的后腿了。
  比赛很精彩,皇帝和臣民们都看的很痛快。
  赛后,皇帝下旨,赏赐四支球队球员们,另外还对其中几位表现特别出色的,给予了额外赏赐。
  程九郎还获得了皇帝亲赐的一匹御马。
  李道宗赌输了,今天明显山东子更胜一筹。他拉着李逍感叹,关陇子弟不复当年了。
  户部的度支员外郎则带着几个吏员,正按先前认购的登记表找众人落实。
  黄金、白银,铜钱、绢帛都可以,户部都收,汇率按市场价就行。
  “李监正,陛下说这债券印刷之事,要委托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呢?”
  度支郎是清河崔氏子弟出身,名门子弟,又兼通过科举进士出身,能力和背景都有。身上带着股五姓子特有的傲气,他这位置本来皇帝是要给李逍的,最后李逍被大臣们反对,然后让他升了上来。
  差事办的很顺利,唯一让他很不爽的就是皇帝把债券印刷一事,却交给了李逍。
  这么重要的差事自然是应当由度支司来做的,可皇帝却没理会他的奏请,依然是交给了李家。
  债券给李家印,印好后,交到度支司,最后度支司再在上面加盖几个印章加签几个名字,就算完成。
  虽说李家只是负责印刷,不可能多印,没有度支司最后的印章签字,多印了也没用,可他还是不太爽。
  李逍只当是没看到他眼里的不爽,这雕版印刷技术,现在可是李家独一无二的专利技术。
  在当前禁止私酿导致的药酒、香水、生药几个李家重要产业停工受损严重的情况下,李逍当然不可能随便把雕版印刷技术再交出去。
  虽说雕版印刷技术也就是一层膜没捅穿的事,可只要李逍不把这层膜怎么捅告诉别人,那么短时间里,别人还是不可能独自研究出这技术的。
  这不仅涉及到刻版技术,还事关油墨这个重要技术,现在那个油墨技术已经被李逍从王家墨坊买下来了,李逍要是不肯印刷债券,别人还真没这技术。虽说度支司也可以不要脸点,弄点简单的债券,但那怎么能跟李家印的比,那不是丢人嘛。
  李逍都想好了,等为朝廷印好这批债券后,正好可以借此把雕版印刷术一炮打响,然后去找些佛寺道观,谈点印刷佛经道藏的业务。
  这年头没有印刷技术,书籍都是手抄,可是手抄是相当贵的。雕版印书成本虽也不少,但如果是印佛经道藏这样的,而且印量较大的话,那绝对是赚钱的买卖。
  把宝贵的纸和宝贵的技术用来印刷佛经道藏这样的东西,李逍觉得是浪费,他是个不信神佛的人,虽然说他是个有信仰之人,但他从不认为信仰就是信神信佛。
  印刷术应当拿来发展发展下教育,多印点有用的书才对啊。不过好像如吐蕃、突厥等不少藩邦,好像挺喜欢佛经的。李逍觉得,若是多印点佛经搞出口,其实不错。
  既能赚点胡人的银子,还能劝说下胡人们多多向善,最好是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最好。
  有了印刷术,李逍想过开个书店,也想过办份报纸什么的,不过想想报纸暂时还是算了吧,开个书店倒是可以的,这年头开书店绝对是赚钱的,特别是手里还有了雕版印刷术后,别人抄书卖,我印书卖,成本大降,产量大增,肯定利润也更高。
  李逍从不掩饰自己喜欢钱,一有机会他就想赚钱。
  从那一世到这一世,李逍吃过没钱的苦,却从不知道有钱的坏处。他想多赚些钱,因为钱有时就是最犀利的工具,能够帮你做成很多想做的事情。
  “度支司愿意出钱买下你的印刷术,开个价。”崔员外郎张口道。
  李逍哈哈一阵大笑,“我不卖!”


第260章 五姓女
  五姓子都很傲,也很拗。
  老崔找李逍买印刷技术,李逍哪会卖。他还以为李逍嫌价低,便开出了不错的价码,可不管他开啥价,李逍就是三个字回答,我不卖。
  都知道户部有钱,但李逍可没打算赚户部这点钱。
  这年头,世家豪族手里,都握着些利器。比如说田地,又比如王方翼是太原王家子,他母子当年被逐出家门时,就靠着带出去的家族制墨技术,照样在外面混的很好。
  制墨、制笔、造纸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技术,而且也多是垄断在那些世家手里。李逍突然弄出个印刷术,虽然老崔不知道具体的技术,但也清楚这技术的价值。
  可惜,任他如何开价,李逍根本不卖。
  哪怕他拿出清河崔的名头来,但奈何人家就是不踩他。一般来说,五姓七宗的名头还是不错的,总能有几份面子。奈何,遇到李逍这种愣头青,他也没办法。
  再说经过隋末唐初这些年朝廷对士族的针对,其实五姓七宗也就是表现上还好像挺风光的,但早不复当年了。毕竟,你要是在朝堂上都占据不了多少说话权,又怎么可能如过去魏晋时一般风光呢。
  当年太宗弄出来的氏族志,可是狠狠的把五姓七宗的脸按在地上摩擦了几回。
  不过虽说如今不比当年,但好歹他们也是五姓七宗啊。
  朝廷上不如过去,但百年的声望还是在的。
  老崔回到家里,夫人问他为何闷闷不乐。
  崔知悌道,“我五姓子今日却让一田舍汉欺侮,实是难以甘心。”
  “哪个田舍汉儿敢欺侮夫君,夫君可是堂堂户部度支员外郎。”崔知悌的夫人王氏,同样出身五姓七宗,为太原王氏分支女。
  虽说崔知悌家族只是清河崔氏的一个分支,早年就迁到许州,可毕竟也是清河崔的一支。
  他家族早年迁于许州鄢陵,也是世代宦族。
  祖父崔枢,曾任大唐的司农卿,父亲崔义真曾任陕州刺史。
  到了崔知悌这一代,兄弟六人,知久、知俭、知让、知温、知逊,个个人才。虽不及说百骑司统领张大师三兄弟皆为三品,门前列戟。可温家兄弟六人,也个个都是品官。
  崔知悌、崔知温、崔知俭还都曾任过刺史。
  这样的家族底蕴是极强大的,既有门荫,又走科举。
  还联姻五姓七宗。
  可这样的崔家背景,崔知悌跟李逍好声的谈个购买印刷术他还拒绝。开始他只是打算以户部的名义买,方便印刷债券,后来李逍不肯。
  他便决定以崔家的名义买,这样能开出更高的价来。
  但任价开到千贯,李逍都不肯卖。
  这就很过份了,一千贯加上崔家的名头,李逍居然还不肯,这不是对他许州崔氏的侮辱是什么,甚至是对清河崔的侮辱。
  朝中的宰相崔敦礼虽说是博陵崔第二房的,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啊。
  “这印刷术很了得吗?”王氏问。
  崔知悌见过皇帝给他的蓝溪乡约堂粮食债券,印刷的十分精美。关键是这样的债券,一百文一张,而皇帝有一万张,据说李逍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印出了这些债券。
  正因此,皇帝才特意把债券印刷之事交给李家。
  崔知悌在地方当过刺史,早知是以翊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