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可惜的,留着反而让整株玉米都结不出饱满的粒子,摘掉了也不浪费,这不还能做菜嘛。炖排骨好吃,也还能凉拌或炒着吃。”
一会功夫,锅里的水也烧的差不多了,加点配料炒制一会,大火收汁,便出锅了。
一碗香喷喷又色泽鲜亮的玉米笋炖排骨便摆在长孙无忌的面前。
“来杯烧酒?”
“可以。”
长孙无忌喉头涌动了下,他想不到那猪肉居然也能散发出这么浓烈的香味。
拿起筷子,他迫不及待的夹了一段玉米笋吃。
入口首先感受到附在上面的排骨汤的浓香,然后一口咬下去,玉米笋极为的脆、鲜、甜。
嚼起来很脆,很鲜,很甜,尤其是还有着一股浓浓的排骨肉香,没有想象中的猪肉腥味,他又夹起一块排骨,骨头上的肉已经炖熟了,一咬就脱骨,但肉又不烂,口感不柴不韧。
“如何?”李逍嘎吱嘎吱的嚼着一块黄瓜问。
“不错,出人意料的鲜嫩,这玉米笋配上猪排骨,居然是想象不到的好吃。汁浓味香鲜甜甘脆,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点。”
“玉米真是个好东西啊,这多余的嫩穗居然也这么好吃,不错不错。”长孙无忌一口气吃了好几块排骨,嚼了四五根玉米笋,吃的满嘴流油。
放下筷子,长孙无忌望着李逍道,“我关陇有三郎这样的后辈年轻人,吾辈可以安心了。”
第239章 百骑司的疑惑
玉米监的那三千多株玉米长势良好,眼下正是长穗的时候。昆仑奴们按照李逍的要求,每株玉米只保留两个玉米穗,在那几块肥力比较差的山地、坡地、盐碱地甚至只保留一个穗。
瓣下来的嫩穗,监里按李逍的要求,当做了玉米监的特产,给京师百司各衙都送了点,又特意给宫廷上供了些。
李逍甚至送了玉米笋,甚至还让监里附上了一份玉米笋烹饪指南。
御厨按着这份指南,拿着新鲜的玉米笋做了好几道菜呈上。
现在宫里的御厨都知道皇帝喜欢吃炒菜,而炒菜正是来源于玉米监正李逍。御膳房现在可是十分崇拜李逍,能够满足皇帝胃的,可没几个。御膳房里现在早就配备齐全了炒菜的铁锅,以及菜薹子油、山茶油、豆油等,甚至还有专门从蓝溪李庄采购的料酒、酱油、豆瓣酱、辣椒面等,为的就是保证能让皇帝随时喝上一口正宗的炒菜。
“这道菜就是嫩玉米穗做的?”李治吃了几口,觉得这菜很不错。
“回陛下,这确实是嫩玉米穗所做,嫩玉米穗是玉米监进供的,他们称为玉米笋。”
“这几个菜做法也是玉米监正送上的吧?”李治问。
吃来吃去,李治觉得还是蓝溪李三做的菜比较符合他胃口,可惜李三是不肯做他厨子的,但幸好李三也没藏着掖着,宫里的御厨还是学会了做炒菜,甚至有位专做炒菜的厨子,其实就是自蓝溪李庄召来的。
“玉米再过不了多久就应当能收获了。”李治心里想道,虽然玉米还没成熟,但既然几块试验田里的玉米都已经开始结穗,那就说明李逍的玉米并不是虚的。现在差的,不过是最后的一步验证而已。
玉米穗都吃上了,玉米肯定也不远了。
想起自己养的那两株玉米,李治觉得是时候该把多余的穗摘除了,虽然有些不舍。
一顿午饭,李治吃的很满意,特意下旨给做菜的厨子赏赐了十匹绢布。
饭后,来百骑司郎将张大师来奏。
百骑司是由太宗李世民所创立,人数不多,但非常精练,这是一个类似于锦衣卫的特务组织。
是皇帝监察百官的耳目。
武功县男张大师向皇帝奏报的是关于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元老们的最新动向。
“你说国舅今日上午赠送给玉米监李逍一套胜业坊的别宅,中午还亲自到李宅跟李逍吃饭?”
李治没有料到,国舅长孙无忌居然会跟李逍有来往。
而且还来往这么密切。
“查到他们谈了什么吗?”
张大师根本没料到长孙无忌会跟李逍来往,李逍品级太低,过去可是不够上百骑司监察名单的,一时没有准备。
不过百骑司也不是吃干饭的,知道他们来往后,也是迅速的调查了李逍最近的动静。
结果让他们发现李逍昨天跟长孙无忌、韩瑗在长安城外的渭水河边有过见面会谈。
至于说了什么,无人知晓。
李治更加疑惑。
长孙无忌今天突然辞职,出人意料,这个举动毫无先兆。而现在百骑司告诉他,长孙无忌昨天跟李逍秘密在长安城外渭水河边会过面,而今天早朝他就请辞。
上午长孙无忌又送李逍豪宅,中午还到李逍新宅子里吃饭。
这几件事情一联系起来,李治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
在李治的印象里,李逍是个很洒脱的人,虽然有时惹他不高兴,但这人跟元老派并没有什么往来。也就和玉濑公主关系较好,和薛仁贵的儿子、程咬金的孙子关系不错。
什么时候,李逍居然又跟长孙无忌走到了一起。
“国舅胜业坊的宅子多大?”李治阴沉着脸问。
当皇帝的人,总是容易疑神疑鬼,心多猜忌。
“那座别宅占地十八亩,价值六百余万钱。”
六百多万,这可是整整六千多贯钱啊,李逍一年俸禄才多少?这么一大笔钱,长孙无忌为何要送给李逍?再联想昨天两人渭水河边密议,长孙今天辞职,下朝后就给李逍送钱,怎么看都是好像有秘密交易。
李逍凭什么敢收这一大个礼?
是他自己收,还是替人收的?
“那宅子李逍已经住进去了吗?”
“已经换上了李宅的匾,李逍已经住进去了,太师把宅子送给李逍时,连宅子里的三十余奴仆还有所有器物都送给了李逍。”
张大师做为皇帝信任之人,当然能猜到皇帝此时的一些想法。
“这个浑蛋,究竟在搞什么东西。”李治对李逍跟长孙无忌走到了一起,耿耿于怀。
李逍最近玉米种的还不错,而且还发明出了极犀利的曲辕犁,又有了盐碱地种玉米的技术,让李逍高兴之余,便恢复了李逍的原职阶位,可谁能想到,这才转眼间,李逍就又搭上了长孙无忌。
他娘的,这狗日的怎么就不知道消停呢,他到底在干嘛?
“张卿,给朕查,一定要查出李逍是何时跟国舅走到一起,还要查清楚他们昨天到底说了些什么?”
直觉告诉李治,李逍昨天跟长孙无忌说的话,导致了今天长孙的主动请辞。可他们究竟说了什么能有这样的结果,李治想不明白。
想破头颅也想不明白,他只能让张大师去查了。
张大师应声领旨。
走出宫廷,张大师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身着紫袍的张大师很纳闷,这李逍路子怎么这么野呢,谁都勾搭的上?
李逍是蓝田县男,而张大师是武功县男,都是男爵,不过张大师可是三品高官,能做皇帝的心腹并不简单。
张大师是正宗的关陇贵族,他父亲曾是隋朝的相州刺史,他的祖父亲是皖城郡公张威。张家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李唐皇家的国戚,张大师是高祖的堂外甥。
他早年也是追随高祖打天下,累军功至华州刺史,还做过太仆卿,爵封武功县男爵,后来转而执掌百骑司。
他还有两个弟弟,也皆是三品。二弟张俭,为嫡长,爵封皖城郡公,金紫光禄大夫、东夷都护。三弟张延师,则为左卫大将军,封范阳郡公,屯守长安北。
唐制三品,可门列棨戟,张家三兄弟皆为三品,一门三戟,被人称为三戟张家。
可张大师还真想不明白,这个窜起速度之快的李逍,是如何既跟李绩、程咬金、薛仁贵这票山东新贵交情极好,又能跟长孙无忌、韩瑗这两个关陇元老们往来密切的,这世上,还真有人能够两面逢源?
一个农家子田舍汉儿,甚至能让皇帝都一次次的隐藏身份去他家?
这真是邪门了!
第240章 李记捕奴队
长安豪宅的厅堂里,李逍惬意的躺在藤椅里纳凉。
他已经让人去接婉娘和贞妹来长安居住,在玉米收获之前,他还得常呆京中,还是让她们两个过来方便些。
长孙无忌吃饱喝足后,已经离去了。两人其实没谈什么,虽然长孙无忌想跟李逍谈点什么,但他并不想谈什么,也没什么可谈的。
多为大唐保留点元气吧,毕竟大唐并不是就真的天下无敌了。东突厥虽然被灭了,可西域的突厥却还总是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