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李逍出狱,但赵持满没放出来。皇帝旨意,将赵家满门赐给李逍为奴,今天是来正式交接的了。
李家庄大门口。
大理寺的一个官员亲自带队,还有一队官兵,押着赵家一百三十八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这次,赵持满这支算是连根拔起了。虽然当年八柱国之一的赵贵还有好多支后人,但起码赵持满这一支现在是全成了奴隶。
赵持满与家人手脚都拴着绳子,串成长长的一串。
“李太监。”
大理寺的官员笑着上前,拱手问好。
李逍皱了皱眉,他知道对方是礼貌称呼,但他真不喜欢太监这个称呼。
你才太监,你全家都太监呢。
“叫我李主簿就好,人都送到了吗?”
“都到了,赵持满一家一百三十八口,都在这了。”那位官员拿出一本名册,递给李逍查验。
“我在上面签字画押,那就算交接完了?”
“对,对,对,签字画押后这一百三十八个奴隶就都是李主簿的了。不过这些人可都是皇帝钦赐,李主簿得严加看管,切莫弄丢了。”
李逍面无表情的赶紧签字画押,办好了交接手续。
“钱管家。”
“阿郎,我在。”
“把这位王狱丞和其它人请到庄上用茶,好好招待一下。”
“好的。”老钱笑着上前,把那位王狱丞一行请入庄中。
李逍待他们走了,上前几步,来到赵持满面前。
“二哥,委屈你了。”李逍上前帮赵持满解开绳索。“到了这,就是到了家了,以后不用担心了。”
赵持满神情有些萎靡,他看着李逍,又看了看李家庄,这是一个让他悔恨万分的地方。
若是他不曾来这,也就不会有赵氏一族被贬为奴的下场。
‘三郎,之前我对不起你,带兵来围庄,可你不但不计前嫌,还如此待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谁能无过呢?一时之过,能够改过就是好的。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以后我们往前看,到了这里,二哥就把他当成自己家就好了。”
赵家一百三十八口,倒不全都是赵家人,他的父母俱早亡,因此这行人里的长辈也就是他父亲的几个侍妾,然后是他这辈里的几个兄弟,然后是他的儿女和子侄,剩下的,其实都是赵家的奴婢。
对那些赵家奴婢们来说,其实除了点紧张外,倒没什么。反正在哪里都是做奴隶,只是以前在赵家做奴婢,赵家家规还不错,对待下人也好。如今到李家来,不知道李家如何。
可对赵家人来说,这确实是个天大的打击了。过去是贵族豪门,如今却成了别人的奴仆。
他们见到李逍那般态度对赵持满,惊讶之余满是欣喜。
解去了绳索,李逍把赵持满一家人安排进了庄。
原来的赵家奴仆,过去在赵家做什么差事,如今也都安排了差不多的工作。剩下的二十余口赵家人,李逍自然不可能把他们当奴仆使唤,特意让人收拾了一座院子给他们一家人居住。
“那宅子也是新建好的,就委屈你们暂时在那里安置了。”
“三郎,你别那么客气,我现在是御赐给你的奴仆,你给我安排个差事。”
‘这怎么能行,你忘记我们之前在大理寺已经喝过血酒,我们可是结义的兄弟,你到了我这,就是到了家里。”
赵持满对李逍是既感动,又愧疚。
“我这人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也就是一身骑射本领,可惜这辈子是不可能再上战场了,要不,以后我就给你赶车、护卫吧,也算是物尽其能。”赵持满道。
见他这样坚持,李逍也不好劝说。
“那就先委屈下二哥,替我好好操练下咱们庄上的家丁,训练下他们赶车骑马的本事,再教他们一些棍棒拳脚功夫。”
“可以。”赵持满点头。
“给其它人也安排个差事。”赵持满又指着自己的兄弟、妻妾们道。
李逍无奈,这人有点太死板较真。
最后只好简单做了点安排,让赵持满的妻子陪着婉娘,让他兄弟们跟着钱管家他们做事,勉强安排了下去。
这边刚安排好,李元芳来了。
李元芳是权知玉米监副监,今天刚到衙门上班,司农寺卿就找他去谈话,让他抓紧把玉米试种一下安排下去。
可李元芳哪懂得种玉米,这不只好赶来蓝溪找李逍了。
见到赵持满在,李元芳赶紧叫了声二哥。
赵持满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走到一边去了。
“我就在那边候着,有事叫我,不打扰你们谈事。”赵持满离开。
“哎,赵二哥这人太古板了些了。”李逍无奈的道。
李元芳看着他的背影,也叹气道,“赵二哥当年可是长安游侠儿们最尊崇的人物,想不到如今却落这下场。”
“不是还有我们吗,我昨日已经为赵二哥写了一道求情奏章上去了。”
‘我也写了,不过我估计这事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两人聊好几句,李元芳说明来意。
“其实玉米我已经开始试种了,另外也还写了一些章程。你现在来了,正好给我帮忙。”
“已经种下了?”
“种了一点。”李逍拉起李元芳往外走。
玉米这东西不像是水稻,基本上哪都能种,而且春夏都可以种植,虽说不能连续种植两季,但种一季玉米再种一季其它的还是可以的。上半年种玉米,下半年就可以种麦子。若是上半年种粟,那下半年可以种玉米。
当然,玉米还可以在那些间隙里种植,什么田间地头,什么院坝边上,都能种。
李逍带着李元芳走了几步,前面就是大院场。
在院场四周的廊下,便有一小垄一小垄的土,边上还插了树枝条围拦起来。
“看到那绿苗没,那就是玉米苗,已经发芽了。”
廊下枝条围起来的小土垄上,一棵棵的小绿苗是那么的嫩绿。
“这是玉米苗?这屋院里头也能种?”
“当然能种,连窗台上都能种呢,有点土就行,玉米是最好种的。”李逍笑着说道。
成片成片的种植当然好,但其实把田间地头的碎地种上玉米,也一样可以。一亩地充其量也不过只能种上三千株左右的玉米,但田地地头哪个犄角旮旯的,也能咱上三五棵甚至是十来棵的。
积少成多,也一样不是少数。
当然,玉米最大的特色还在于,他耐旱,适合在那些肥力不高且缺少的山地坡地上种植。
“这院里种了多少?”
“一百棵,我刚才查看了,全部出苗了。”李逍自豪的说道。
第223章 员外郎
李家大院的廊前,玉米芽刚刚从泥土里探出个头来,三两片嫩绿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摆着。
若不是李逍说这就是玉米,赵持满根本不敢相信。
可李逍二十一岁就封为蓝田县男爵,一个农家子白身封爵,可知当今天子对玉米的重视程度,甚至他也就是因为这玉米,才让自己和一家人都被打为奴隶。
赵持满从没见过玉米,对玉米却是既爱又恨。
“这就是玉米?”
“是的,这就是玉米,不过现在还只是刚出的嫩芽。”李逍一株株的仔细查看,并且在数数。
把玉米种在院子里,这也算是让人意外之事了。
其实就是李家大院里的人,也没人知道这就是玉米。
老钱站在一边,瞪大着双眼,“阿郎,这就是玉米?”他还以为这是李逍心血来潮在廊前种的花花草草呢。谁能料到如此珍贵的玉米,居然就种在院子里呢。
幸好这土垄围起了篱笆,要不然被鸡啊猫啊狗的伤到一株半株的,他可就担当不起了。
“粮食不都种地里吗,怎么种院里呢?”
“方便照看啊,再说这是我秧的苗,等长大点再移栽到地里去。”李逍终于数完了,一百颗苗,一颗不少,他撒了一百颗种子,居然全都发芽成活了。
这可是相当难得的数字,要知道一般情况下,田里的精种的玉米,也顶多百分之九十的发芽率,一般成片大田粗种甚至只有八成的发芽率。
或许这是因为这些种子是从空间里带出来的吧,那神秘空间里出的东西总有些灵气。
“玉米还要育秧移栽?不是直接播种吗?”
老钱是管家,虽说多年在长安的商铺里掌柜,但对于农事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
他只听说过水稻要移栽的,还没听说比如粟、麦也要移栽的。
“正常是可以直接播种的,不过眼下咱们这种子珍贵,自然得小心点。先育秧再移栽,能提高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