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长孙就是油盐不进,既不肯离开朝堂,也不肯交权,还不同意废除王皇后,连册立武氏为宸妃也不肯松口。
这个老不死的,他心里恨恨的骂了一句。
以前,他对这个舅舅是极为尊崇和感谢。感谢他让本为皇九子的他得以成为太子并继位为帝,可如今他也恨这个舅舅,恨他把着权势不可松手。
李治走了。
走的时候眼睛发红。
他深深的明白了,想要让长孙无忌主动退出朝堂不可能了,想让他交出权力更不可能。
他这个天子若想要真正掌握权柄,就只能从他舅父手里夺回来。
长孙无忌说他没他意,只是当年太宗遗命托孤,让他为顾命大臣,他还要再保扶年轻的皇帝一程。
但李治听不进去了,他已经继位五年了。
当了五年的天子,也听了长孙无忌五年的话,如今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
马车里。
武氏握着李治的手安抚道,“陛下都已经等了五年,还怕再等吗?”
“我已经等不及了。”
“臣妾今日观长孙国舅已经老迈,甚至是昏庸了。若是他还有半分当年辅佐太宗皇帝时的聪明,今日就不该那样对陛下。不过他这个样子,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
李治抚着爱妃的手,恨恨道,“朕等了五年,但不想再等五年了,哪怕是三年都不想等了。长孙无忌越来越老,也越来越跋扈,谁知道他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一个天子,如果连自己讨厌的皇后都不能废除,如果连给自己喜爱的女人一个妃子封号都做不到,甚至连立太子这样重要的事情,都不能决定的话,那他还算是一个什么皇帝。
“朕定要除掉长孙无忌,废掉王氏,废掉李忠。”
长孙无忌是宰相,更是关陇集团的代表,还是元老派之首,而王氏是皇后,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皇后,身后还有关东士族五姓七宗们的支持,太子李忠,虽是宫人刘氏所生,但却已经是长孙无忌与王皇后这两个利益集团一起支持的人。
李忠的身后,站着的不仅是长孙无忌和王皇后,还有关陇集团和关东士族这两大集团,虽然说关陇集团和关东士族也不全站在他们那边,可也代表了多数人。
这样一股强大的势力合流在一起,让李治现在是日夜不宁。
他很担心有一天,长孙无忌会废掉他,或者直接架空他。
“幸亏当年太宗给朕留下了李绩。”李治叹道。
李绩此人,平时谨慎少言,但这次关键时候的站队,还是让李治深感欣慰,若没有李绩、程咬金等人的支持,他此时面对长孙无忌的跋扈,就只能空叹奈何了。
·······
太师府。
皇帝离去,只剩下满席狼藉。
长孙无忌面容有些憔悴,他坐在厅中,迟迟不愿意离去。
今日的长孙无忌,看似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
太师、知中书、门下二省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主持朝政!
还是当今皇帝的亲舅舅,长孙家府第占据了这一个坊的半坊之地,可盛极必衰。
“父亲。”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过来。
“陛下走了吗?”
“已经出了坊门。”
长孙无忌哦了一声。
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长子,当初娶了太宗喜欢的长乐公主李丽质,拜为驸马都尉。虽然长乐公主在贞观十七年病逝,但他毕竟也是太宗的女婿,当今皇帝的妹夫。
兼之父亲的权势,让他如今在朝中担任着秘书省秘书监的要职。
秘书省是为皇帝管理图书以及处理一些文字工作的地方,若比起来,秘书监大致可相当于后世中央办公厅的主任吧,或许权力没那么大,但也是个皇帝身边的要职。
当年魏征喷太宗的时候,就是担任这个职务,还以此职参预朝政。
他站在父亲边上,看着疲惫的父亲,欲言又止。
“你有话就说。”长孙无忌道。
第167章 皇位是李家的,但天下不是
繁华过华,是落寞。
喧闹的夜宴之后,是寂静,是狼籍。
长孙无忌和长孙冲都穿着一身白麻布衣,父子俩都是朝中臣,紫袍金鱼袋,一个还是皇帝的舅舅,一个是皇帝的妹夫。他们已经到了无须身着紫袍来显示自己地位的位置,不论他们穿着什么,仅凭长孙氏几个字就足够了。
年青的长孙冲有些不解的望着父亲,看着这个日渐衰老的老头子。他有时不知道父亲还在那么努力做什么,他每天风雨无阻的去上朝,去中书门下视事办公。不论大事小事,他总要管。
朝中那么多宰相,但这几年来,却几乎都是由父亲在主持。
父亲已经位极人臣了,那他还在争什么呢。他还那么努力做什么,尤其是如今还跟皇帝在争。
这不应当啊,这江山是大唐的,父亲就算是受托孤的顾命大臣,但也别忘记了那位坐在龙椅上的才是当今皇帝。
长孙冲虽是名门子弟,但并不是什么纨绔子弟,他允文允武,本事在关陇贵族之弟中也是很强的。
他有才华,却又性格温和,在朝中人缘很好。
“父亲,陛下今日话里有话。”
“什么话里有话,皇帝是嫌弃朕了。”长孙无忌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这是一杯如今风靡长安的蓝溪药酒,据说对他的风疾有好处。蓝溪药酒长安各大药店都是有价无市,不过他长孙无忌自然是不缺的。
酒入喉,很烈,但也有股子很独特的醇厚。
不知是因为喝的太急,还是此时心情不好,他满脸通红,他伸手扯了扯自己麻衣的领口,露出半个满是毛的胸脯。
长孙虽说是员文臣,但早年也是跟着李世民马上打天下的,尤其他们长孙氏以前是北魏的皇族,长孙家族自魏入周、隋、唐,那都是将门。他的父亲长孙晟,更是大隋朝有名的草原战略专家,一手箭术更是出神入话。
一箭双雕这个成语,也正是出自他的父亲,那时他父亲还是北周使者,前往突厥草原出使,路上一箭射落双雕,引得突厥人震撼拜服。
长孙冲拿起一把扇子,替父亲一下一下的扇打着。
“父亲为何不干脆退下来呢?”长孙冲问。
“你以为我为何不肯退?恋栈权力吗?”长孙无忌问儿子。
长孙冲心里觉得父亲是有些恋栈权力,比如他和褚遂良等同为顾命大臣,但实际上父亲的权力**明显就更强,他大事小事都要抓,处处都要管。
而且父亲年纪越大,这种情况越明显。
如今皇帝妹夫都已经长大了,明显更想亲政,可父亲却就是还不肯放权。
“我不是恋栈权力不肯离去,我只是还放心不下皇帝,他就是一个毛毛躁躁的小年青,自以为已经成熟,便总想着要接过权力。可他并不知道,这份权力有多么的重,没有足够的能力前,过早的接下这权力对他而言不是好事,只会是一件坏事。”
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
当年太宗虽然也很早年纪就已经掌握天下,当皇帝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可太宗十六岁就开始起兵打天下,一路上兵戈铁马,又是朝堂争斗,凶险万分的走了过来。
这一路上,都是万分凶险,也早早的磨砺出来了。
但李治不同,他的性子本就柔弱些,当亲王这种性子不错,但当皇帝,这种性子是太弱了的。
不是说李治在皇位上坐了五年,就可以面对一切了。
“我当年与太宗布衣之交,陪他打下这大唐江山,一步步的走来,既有过血雨腥风,也有过宵衣旰食,不容易啊。如今大唐看似平稳,可这表面之下的暗流又有几个人看的到呢?”
“我既是太宗托孤的顾命大臣,也是皇帝的亲舅舅,我不能看着他犯错,只能多送扶一程。”
他叹声气,“你以为我为何要大办房遗爱谋反案?”
他不等儿子接话,就继续自言自语道,“大唐皇帝的权杖上,还充满着荆棘,我是太宗皇帝留下来的那把刀,要新皇帝把那些荆棘一点点的削去。”
房遗爱案,本身来说只是几个无知而又愚蠢的家伙的闹剧,但长孙无忌却抓住不放,甚至故意钓鱼,然后扩大化,将无数宗室勋戚功臣卷入其中,为何?
为了帮助皇帝稳固皇位。
他举起刀,帮皇帝削除了不少荆棘。
第一刀就斩向了大唐开国时就新崛起的一支势力,山东豪强集团,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绩、房玄龄、秦叔宝等人,他们都是出身于山东地方的豪强地主或是小士族,不同于关东士族门阀们,他们以前地位不低,在隋末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