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真有出息,如李家所说的,将来还说不定有机会入州学甚至国子监这样的好地方,就有机会做吏为官。
再穷不能穷教育。
既然李家这么好心大方的肯出钱教乡邻子弟,乡亲们自然也乐的把家里孩子送来,反正家里孩子多,少一个放牛割草的也不打紧。
看到场面这么大,杨老夫子这位山长还是请李逍这个名誉山长来把关。
李逍亲自出招生考试的题目。
其实题目非常简单,也就是些简单的加减法,然后是让孩子们学着写些简单的字,再让跟着念几句千字文。
“考试开始,第一个,赵庄赵大。”
大彪嗓门大,站在书院门前,充当高音喇叭。
李逍和杨夫子还有赵先生三人则坐在书院前刚摆下的一张书桌前,充当着面试考官。
一名才刚六岁,长的很黑瘦,穿着一件打满补丁,颜色发白的衣服,脚下只穿了双草鞋的孩子,在一个跟他长的很像,同样黑瘦,一样穿着打补丁衣服,踩着草鞋的庄汉带领下,很紧张的走过来。
“李庄主好,俺是赵旺,这是俺家小子赵大。”那男人躬着腰,讨好的对着李逍点头。
“赵庄跟我们李家庄相隔也就七八里,都是同乡邻居,你这孩子长的替结实的,想来蓝溪书院读书吗?”李逍笑着问道。
“是咧,听说李家书院读书免费?”赵旺小心的问。对于他来说,能免费读书这是关键。
李逍点头,“嗯,这个我们之前都说的清楚了,孩子只要符合条件,通过面试入学后,就由书院包揽食宿,而且学杂书费这些也是包括了的,只要好好读书,成绩好的甚至还有奖励。”
赵旺松了口气,“这真是太好了,李庄主,俺家赵大要报名。”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就开始考试。”
李逍对着明显很紧张的赵大笑了笑,“问你,假如你家有一头母牛,养了一年之后,母牛又下了一头小牛,请问,这个时候你家有几头牛?”
“两头。”
“再问,母牛值三贯钱,小牛值五百文钱,那你家的两头牛能值多少钱?”
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明显难一点,毕竟两个单位不同,一个是贯一个是文,这考验孩子们的转换能力。
“三贯半。”
“三贯半是多少文钱?”
“三千五百文钱。”
一问一对,对答如流,李逍本以为六岁的乡下孩子估计答不上这题,谁知道这黑瘦的孩子居然聪明的才对了。
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挺聪明的孩子。
“很好,你上前来,在沙盘前抄写我这张纸上的字。”
赵大上前,两只手捏的很紧,他拿起沙盘上的那根棍子时,手都有些发抖。李逍让他抄的字很简单,不过是一二三这样的简单字,但赵大却画的歪歪斜斜。
不过李逍发现他抄的很认真,字虽斜的,但却并没有缺笔少划,这孩子很细心很认真。
李逍又念了四字千字文,让他背诵,这次只对了两句。
杨老夫子转头对李逍道,“这孩子天赋很不错,是个读书种子。”
赵先生也点头,“记性好,也认真。”
李逍点头,“按十分满分来评,我看这孩子可以打九分了,直接进下一轮。”
“可以。”另两名考官都同意。
李逍便笑着对赵大道,“赵大,你很聪明,现在我问你一下,你自己想进书院读书吗?”
“想。”
赵大只回答了一个字,但那声音斩钉截铁。透露着不符合那稚嫩年龄的决心和聪明。
“很好,拿上这个木签,现在你可以站到一边等。”
“我考过了吗?”赵大担心的问。
“你过了第一轮,一会如果考过第一轮的人多,那就还要再考第二轮,先去等待休息吧。”
旁边的那些家长们看到李逍出的题目,都有些打鼓,虽然赵大直接过了,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没啥信心,觉得题目也太难了,又是算数又是写字还要背书的。
接下来的考试,果然难倒了不少的孩子。
大部份六七岁的孩子,连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算,也有许多孩子抄写不成字,更有些完全背不出半句千字文来。
于是,李逍和杨夫子他们不断的给出评份。
八分、七分、六分,甚至有五分、三分的。
算数、抄字、背书,一项都没过的,直接就是六分以下不及格,不及格的直接就被淘汰了,没有复试的资格。
而三项考试里,随便通过一项的,都能先取得及格的成绩,可以进入下一轮。
一整个上午的时间,李逍都在考这些孩子。
先是蓝溪乡的限制打掉了一大批,然后年龄又打掉了一大批,最后在面试之下,再次打掉了大批的孩子。
等到将近中午的时候,李逍已经完成了第二轮考试了。
四十个有点基础的孩子,再加上八十个没什么基础但天赋不错的孩子。
有基础的四十个孩子,基本上来自于乡里的地主之家,要么也是有些条件的自耕农,他们通过后将与原来的学生混班,直接升为二年级学生。
而另八十个孩子,就将成为一年级新生,编为两班。
最后通报结果的时候,书院的门口依然是围的水泄不通,虽然许多家长早知道自己的孩子没被挑上,可依然没有马上离开。
他们心情郁闷,叹息错失了好机会,但依然还是等着那里,希望能再有一两个名额的机会。
那些通过了的孩子,则已经全都站在一起,相互欢喜而又兴奋的正在聊天,他们的家长也全都高兴的站在一边相互恭喜。
大彪高声的宣读着通过考试的这一百二十个学生的名字,李逍目光从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扫过,这些算上蓝溪子弟中的精英了,如今尽入他的门下。
第126章 忌惮与蹭饭
李治今天依然一身工部员外郎的装扮,绿色圆领袴袍,腰间系条皮带,骑着匹青毛马,身边跟着作男儿装束,一件道袍的武氏。
他们刚从玉濑的山庄出来。
就在刚刚,李治告诉了玉濑他对李恪的处置决定。
因为李恪终于肯认罪,李治难得的网开一面,看着兄弟情面上,也看着玉濑这个他喜欢的妹妹面上,他决定削去李恪的爵位和官职,没收他的庄田钱财,但却免他一条死罪。
本来长孙无忌是已经定了吴王李恪死罪的,要在长安处以腰斩之刑。
而现在,李治决定,免李恪一死,削去官爵,贬为庶民,甚至都没将李治流放到千里之外的边疆蛮荒去。
“玉濑最近转变挺大的,变的都让人有些不敢相信。”武氏骑在白马上,白袍白马,很是英姿飒爽。
李治眼望着前方绿色的田野,“是啊,朕也想不到,她居然会自请出家,以前的玉濑可不是这样的,如今她的眼神都黯淡无光了,毫无从前那种飞扬的样子,看的让人心疼。”
“其实玉濑真想要出家,也没什么。她朝廷的长公主,刚和离,前夫又被诛,如今也是心灰意冷,她愿意,那陛下就为她在这里建一座道观,让她在这里修行就是。她心性转变,或许还是个好事呢。”武氏道。
武氏其实是不太相信玉濑真能习惯出家的生活的,毕竟她自己也是在寺里呆过一段时间的,虽然没几年,但当初太宗去世后,她与其它的妃嫔们按惯例到感业寺出家为尼,那种青灯古佛,每日出斋念经的日子可是相当寂寞难耐的。
以玉濑以前那种飞扬的性子,就算如今性子变了,也不可能真的就呆的下去,毕竟她才二十出头。
不过现在玉濑有这想法,那她这个嫂子也愿意支持,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她跟玉濑的关系还不错。而李治对玉濑的疼爱她也看在眼里,她愿意跟玉濑继续维持好关系,也希望玉濑有时也能替她在皇帝面前说些好话。
如今的武氏可是最已不满足昭仪这个宫衔,她野心勃勃的早就看上了皇后的宝座,连四妃的位置都无法满足她了。
而她也知道,想做皇后,其实太难了。
朝中第一人的长孙无忌,就不会答应。
“你说朕这次是不是太心软了些?”李治问。
武氏知道皇帝问的是放过李恪的事情,这个决定长孙无忌是坚决反对的,中枢的褚遂良等几名宰相,基本上是跟长孙无忌一条裤子的,他们都是坚决要处死李恪。
李恪是不是谋反,大家心知肚明。
之前李恪一直不肯认罪,所以大家更希望早点处死他。
而现在李恪突然认罪了,皇帝居然就要网开一面,长孙无忌等人认为这是斩草不除根会有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