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李世民有些纠结的样子,只怕会派这些更年轻的人去了,因为,放褚遂良,宇文节,张行成这一批人去,有些浪费了,以他们的为官经历,接下来不是十部尚书的位置,就是州道大总管的位置,毕竟,朝廷现在是顶级层次官员缺口太大。
孙享福犹豫了片刻之后,将自己心里早有的一些想法提出来道,“陛下,遣一人总镇一个州道,管军管民,并非长久之计,机会合适的话,应该进行改革。”
“这个,朕也在考虑之中,目前来说,也只能这样,想要将所有的地方,管理的如同关中,山南道这么细致,需要太多的官员人手,只怕,至少得开两三次科举之后,才能做到。不过,正明既然提出来了,可有什么好的建议?”李世民有些无奈的顺势问道。
大唐的几大边镇,都有地盘大,人口多,离中枢较远的特点,安东,安西,岭南道,南中之地,任意一个地方的主官要是生了异心,都不是那么好控制的,至少要开启一次数十万人规模的全国性的战役,才能平灭,有时候,不是百姓有多想造反,而是现管的官员权力太大,刺激了他们的野心,然之后,他们会用各种手段,煽动百姓跟着自己造反。
历史上的唐朝,就是外重内轻,导致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由盛转衰,要说李隆基有多昏庸,让当时的河北幽燕之地的百姓都活不下去吗?未必,但是,现管的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轻易的就能让属下的军队,百姓跟着自己起事,这就是因为,他们主掌了当地之后,当地他们说了算,不好的方面,都是朝廷和皇帝背锅,好的方面,都是自己的功劳。
当大唐强大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外部其实根本无法战胜它了,但是,内部却能轻易的破坏它,使它走向衰亡。这一点放在那一朝,其实都通行,这个民族有最吃苦耐劳的百姓,一般情况下,只要当权者自己不作死,就不会死,往往就是内部的贪污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害了整个民族。
孙享福笑了笑道,“刚才臣说,依赖科学技术可以帮助统治,其实,在应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依然奏效,中枢,除了可以对边镇实行军政分离的体制之外,还需要对边镇,保持绝对的,让他们生不起反叛之心的武力优势。”
在后世,一个大国,总统通常会掌握核按钮,这就是绝对的武力优势,反观大唐,边镇之地的军士,装备与中枢无异,全部都是铁甲钢刀,而且,还比中枢占据一定优势,那就是马匹,船只方面,他们可以比中枢更强的机动力方面的优势,毕竟,关中到处都是田地山林,不可能养太多马,而安西大都护府,安东大都护府,定襄道的优质好马,比关中的十倍还多,岭南的海船,也是关中的好几倍多,不说四面起火,就是一个方向有叛乱,朝廷中枢也很难快速的控制局面,很容易弄的一发不可收拾。
“绝对的,让他们生不起反叛之心的武力优势?你是说火药,朕不应该将其配备给边镇各军?”李世民大致的想通了这个问题道。
孙享福点了点头答道,“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确实不需要给边镇配备,即便是配备,也是极少量配备,能保证起到决定性的防守作用就好。臣所说的绝对武力优势,是类似火药应用,热气球应用的一些更加高深的军事运用技术。
陛下,火药的作用,它可不是引燃,爆炸,那么简单,从科学技术角度讲,其实可以利用它的瞬间燃烧冲击力,和爆破能力,制作出很多强大到刀枪铠甲军阵根本无法对抗的武器,朝廷只需研发出这样的武器,保证中枢有一支军队配备,能够使用这种最高端的武器,就能对边镇武力保持碾压,而如何利用火药制作出更先进的武器,就需要各种科学技术来做研究推进。”
孙享福不认为李裕华能够凭借黑,火,药,制作出火炮,火箭弹之类的东西,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知道了它的爆炸强度之后,它就一门心思的在抓生产,做炸,药,包,和炸,药,罐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声势上,确实不弱,但是,实际作用,却未必有多强悍,宋有火器监,却先后败于辽,金,蒙古人之手。
明朝有了大批量的火炮装备大军,却被满清压着打,最后还被农民起义破了都城,这都是他们没有真正将火器的威力发挥出来的原因。
火炮,乃至火枪之类的武器,必须是要冶炼技术,与数学,物理等知识相结合,才能制造出来的东西,如果让他被动的发展,恐怕一两百年以后,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可是,将他交给像九垸县学出来的,掌握了比较高级的数学,物理知识的学生去主动研究,其实,用不了多久,它就能实现进步,并且不断的进步下去。
只要大唐中枢对边镇保证了绝对的武力优势,那么实现了大一统之后,至少可以对天下保持几十年的绝对统治,只要有个两三代人的时间,足以让欧亚大陆的所有人进入一个通用汉字,汉语的时代,毕竟,目前的世界环境下,就是非常注重文化教育的大唐,也才刚刚实现了识字率超过一成五的比例,更加别说那些文明远远落后于大唐的西域国家,现在教他们学习汉语,汉字的难度,其实跟教大唐本土少数民族百姓的难度是一样的,只要肯砸一些钱,一般只需要两三年就能出成果。
第703章 送葡萄
李世民每次都恨不得把孙享福脑袋里的东西全部都掏出来,但是能说到什么程度,孙享福却一直都有自己的分寸,总不能告诉他,未来飞机大炮都不算厉害,核武器能毁灭这个世界很多次吧!
能有希望实现的目标,或者说,能在李世民有生之年可能实现的目标,孙享福才会往外说,这还是因为李世民已经领悟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孙享福才决定多说一点的。
孙靖和孙婉婷两个小家伙,见到老爹回来之后,立即就撒娇不肯上学了,家里的那只小猴子,就是他们的新宠,如果虞秀儿在家,估计会把孙享福连带那只被孙享福恶搞,起名为悟空的猴子一起赶出家门的,在她眼里,就没有比孙家下一代的教育更重要的事情了。
两个小家伙在他面前太腻歪了,孙享福就算跟他们讲条件,都讲不好,因为他狠不下心来。
于是,孙享福带着他们在九垸县的几个种植区巡视了一遍之后,启程去江陵城了,只有说是去江陵,两个无法无天的小家伙才不敢跟去,因为虞秀儿在那边,而且,他们怕老爹在老娘面前打小报告,老老实实的背起了书包,去学校上课。
这次到江陵城,孙享福可没空着手,直接带了一船葡萄过去,拜访老熟人,没点礼物可不行。当年孙小妹种下的一千亩葡萄园,已经到了成熟期,七八九月,都是吃葡萄的好时候,由于品种比较多,九垸县本地人可以一直吃新鲜的,可别小看了一千亩,虽然只是第二年结果,但是它的平均亩产,也超过了千斤,有的品种甚至达到了亩产两千斤。
后世有一句葡萄产业比较出名的句子,叫北有吐鲁番,南有鄂公安,距九垸县现在这个位置不到一百里的公安县,便是后世我国六大葡萄种植区中,最主要的基地之一,它在零几年的时候,就创造了六万葡萄园,产出十万吨葡萄的记录,几年后,又创造了八万亩葡萄园,产出了二十万吨的新记录,是南方葡萄产量最高的地方之一,比吐鲁番的高产葡萄园,平均亩产也就只差一千多斤而已。
孙享福对于现在的这个产量,自然是非常不满意的,因为,葡萄的水份比较大,在后世,即便是普通品种低产园,一般都能种出一千到两千斤的产量,中产的可以达到三千斤以上,高产的至少四千斤以上,像吐鲁番那边的高产葡萄园,即便是亩产五六千斤,也不敢说高产,一般是七千斤以上,极限产量,甚至能突破万斤。
所以,它目前,还只能说是个起步产品,但胜在这些种出来的葡萄很甜,大唐人在这个时代,想要吃几颗新鲜可口的葡萄,可不那么容易,因为种植这个作物,是很需要技术的,它与一般作物种植的套路不同,像种菜,或者种树苗一样种出来的葡萄,通常比较酸,也只有一些正好在机缘巧合下,碰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生长地的葡萄物,结出来的果,勉强能入口,那样的葡萄物,都是被人当做宝贝一样供着的。
李世民父子和一干妃子们赖在九垸县住着,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里每天能吃到这种味道十分甘甜的新鲜葡萄。
德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