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的聊天,我只是站在为国家的利益着想的角度,给他们大致指出了一个方向,如果肯下决心去改变的话,虽然会让当权者失去一些权利和自由,但至少能保持住几代人的富贵,如果顽固不化,依旧保持旧有的状态,那他们距族人离散,分崩离析的结局也不远了。”
山南道的几个世家,要说全部是自然分家的,也不尽然,为了保持地方的长久平静,筑垸工程能确确实实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实惠,孙享福之前也用了一些打压他们的手段。
在船运贸易方面这些世家无法与长江水路转运公司相比较的情况下,打压他们简直就是太简单了,只需要用各种农业产品,冲击他们原先占有的市场,就能让他们的收入渠道断绝,要知道,九垸,纪南两县,光是这个冬天向北方输送的红菜苔,胡菜,胡萝卜,莴笋等蔬菜,售价就高达数十万贯,这其大部分利润,原先就是他们几家占的。
他们主要产出粮食方面,更是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江南道占据了水路转运公司的优势,直接将关中和辽东等缺粮的市场给他们截胡了,另外两个邻居,剑南道和河南道,都是产粮大户,基本不需要向山南道买粮食,去年他们自产的粮食,只能堆在本地低价售卖,以现在雇佣农民工的工价,他们完全没有多少赚头,底层族人们享受到的族内红利越来越少,都不如自己去种朝廷的田地的收入高了,那些人自然就不干了。
“那咱们需要设计一些后续手段跟进么?”李世民很满意孙享福忽悠世家达到的效果,继续问道。
“应该不用了,他们毕竟也是咱们大唐的一部分,内耗的话,损失的是国家,静待他们自生自灭就行,最多,咱们让他们看到了守旧失败的例子,再让他们看到几个改革成功的例子,有了对照,他们一定知道该咱们做。”
闻言,李世民疑惑道,“成功的例子?你指的是?”
“最先废除宗族管理制度,成立家族企业的家族,我有几个好地方,和一个好产业推荐给他们做。”孙享福解释道。
“什么地方?”
“什么产业?”
听到孙享福卖关子,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不让李世民追着孙享福后面问了,这样会显得他这个皇帝很没面子,一起抢嘴问道。
孙享福答道,“河南道的亳州,禹州,江南道的吉州(今樟树市的区域),河北道定州(今安国市的区域),这四个地方,皆是农门勘定的,最适合种植药材的地方,咱们大唐现今的大部分药材,都适合在那边大面积种植。”
这四个地方,在后世,可是被誉为我国的四大药都,是我国大部分中草药的出产地,不过要到明清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现在,还尚未形成规模。
“善阳制药厂出产的中成药丸,一直是市场上的紧缺之物,亦是西域番邦向我国采购的主要必须品,然而,由于药材产量不足,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许多药丸,一粒就卖到了几贯钱,这几州之地,如果成规模,大面积种植药材,当地的百姓,想不富也难啊!”长孙无忌有些贪婪的道。
药材如果论斤卖,尤其是紧缺类型的,其价格可能达到粮食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这可是比蓝莓,花椰菜等有益蔬菜水果还不愁销路的超经济作物,即便是他长孙氏现在已经是天下巨富,也不想坐视这样的肥水流了外人田。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是的,以大唐现在的粮食价格,和可用于充当食物的作物产量来看,市场的供需基本已经饱和,为了外部战略需求而种植太多粮食的话,百姓利益受损太大,应该改正,是时候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了。”
大唐现在可以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可不少,比如棉花,在水源充足,气候温暖的南方种植,产量比关中要高的多,大面积推广种植技术之后,市场上的货物就会增多,然之后,就是价格大幅下降,这就会让普通的百姓,也能低价享受到更舒适的衣物,铺盖等生活必须品了。
再有农门从西域各国引进回来的蔬菜,水果,其产量远远大于麦,糜等粮食作物,价格也更高,种植难度还不大,多种植一些,能够让百姓的收入增加很多。
对付世家的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什么政策计谋,只要在富民的道路上走下去,就一准能够成功,大唐现在只有三千多万人口,却掌握着比后世我国至少多三倍以上的资源,只要开发利用程度稍微提升一点点,百姓的富裕程度,就能轻松的超越后世的一些发达国家。
现在,大唐差不多已经度过了以吃饱肚子为目的农耕阶段,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农耕,让大家的生活质量更高,孙享福只是稍微给李世民提个醒,他基本就能懂这其中的意思。
“正明的意思,是不是,咱们国内现在什么东西贵,就多种什么,多产什么?”房玄龄听了孙享福的话,也是连连点头,接话道。
“是这个意思,不光是农作物方面,其它百姓生活必须品方面,也是如此,比如现在售价依然有些高的盐糖制品,咱们大唐沿海数千里,岛屿上万座,能够开发多少盐场?为何还要让百姓吃盐的时候紧巴巴的,花高价买盐?我看,光是靠开辟盐场,咱们至少也能在沿海推出十几个能够实行免费医疗,教育,养老体系的州县。”
孙享福这么一说,李世民几人眼前顿时一亮,这档子事情,可不能只富了韦家一家,拿出来大家共同富裕,提升整个国家百姓的生活质量才好。
然之后,他们又结合从世家子那边得到了一些关于资源分布的信息,想到了很多个开发的点,只等魏征和马周的律法和管理规定弄出来,就能至少上百的州县,一定程度的开始享受医疗,教育,养老方面的福利。
当然,在他们商量着类似的国家大计的时候,王旭也在组织人进行商议,推高孙享福名望的目的他确实达到了,现在无论是在百姓,还是世家方面,他都有了一呼百应的名望基础,然而,事情,却并不是如他想象那般在发展。
李世民没有因为孙享福日渐高涨的名望而忌惮他,不信任她,孙享福也没有因为有了这些名望,而想着去对抗李世民,建设什么新的社会次序。
相反,他觉得,李世民和孙享福的合作双打,玩的更顺畅了,自己这些人,虽然看似在发展产业,聚拢财富,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力,在飞快的降低。
以前的时候,他们王家若是出了大问题,整个国家都要动荡,甚至,能将朝廷搞到瘫痪,现在的话,他却没有那样的自信了,他觉得,即便是李世民一时气怒,将他整个王家从大唐抹除掉,这个国家,也未必会产生什么动摇。
这种感觉,让他有很大的挫败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财富,与权力和影响力,已经开始脱钩了。
就像一条大鱼,在一个小池塘的时候,它尽力折腾,或许能够掀起惊人的浪花,但是在江河大海里,无论他怎么动弹,浪潮都会轻易的将它掀起的涟漪抹平一样。
第636章 家族改革头号先锋
王旭毕竟不是王浩,情况不在他事先的预计当中,他就有些不知所措了,王氏族老会的意思,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反正就算是顺着李世民的意志走,王家也还能混个富贵不是,等天时有变的时候,他们现在累积的财富,就会成为他们趁势而起的资本。
所以,自从李世民启程前往岭南之后,一号垸田,难得的进入了一段时间的清静时间,整个五到六月间,百姓们也就是在忙碌的时候谈论谈论菜地里那些看上去很陌生,叫不出名字的蔬菜,以及它们的烹调方法等等,直到新一季的秧苗下地之后,孙享福和大家,才有时间歇息几天。
“二哥来信了,说太子让农学院派学子前往亳州,禹州,吉州,定州,指导种植药材,带队的师弟们,直接给了农部员外郎的官职。”孙小妹挥舞着信纸,报喜一般的朝正在池塘边钓鱼的孙享福道。
“他们都才十三四岁的毛头小子,就封员外郎的官职,今年下季,农学院再招生的时候,门槛只怕要被人踏破了。”孙享福淡淡的一笑,继续关注着水面上的鱼漂道。
“再有三个月,二哥就要起身去长安成婚了,他想让我过去暂时代管农学院。”
“你的任务是把二力带回来的那些作物都种好,农学院让得寿培养几个得力的人才负责管理就好,不影响教学的情况话,最好用非农门子弟专门做日常管理,咱们不能给别人一种这门学科是由咱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