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钱,其实一直都在钱庄,因为不管是得了钱的船厂,还是提供建筑材料的其它工厂,钱,都是存在钱庄的,工人们也大多有将钱存在钱庄的习惯,这样会更安全。
  所以,钱只是在众人手中打了个滚,变幻了一下主人而已。
  孙享福挪用了一部分房款,支付了船厂的购船款,剩下的,给各个建筑方面的工厂下了材料订单,并且,让建筑工程队扩大招工,年内,至少要将建筑队扩大三倍以上,此外,他还要想办法,将那些外地为渭南提供各种原材料的商人的钱财留下来,所以,在高胜在卖房子的时候,他也在卖,不过,卖的是大仓储。
  地产经济,有地就是王道,孙享福将各地提供木料,陶土,食品原料等等的商人们召集到了一起,向他们兜售起了渭南的仓库。
  “你们别看现在你们的货物送到渭南来,就马上可以销售出去,那是因为渭南这边新立,各种原材料缺口比较大,而且,水路船运还不够发达,有些商人的东西,还不能快速转运过来,等再过一段时间,各种建设逐渐完备,船厂大量出货之后,沿运河,沿长江流域,各处的商贾,都能将自己的产出拉到渭南来卖的时候,你们觉得,你们的竞争力在那?咱们的工厂,可不会只购买你们手上的东西,肯定会在中间挑选物美价廉的材料购买。”
  众多商人被孙享福这套说词问的一愣,这还真是个问题。
  不过,商人都是精明的,很快,他们就想通了一些事情,既然孙享福将他们这些人召集过来,还出言点醒了他们,那么,肯定有一些能够使大家双赢的办法。
  其中,木材商人章江道,“孙都督定然是有妙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等若有什么用的着的地方,孙都督尽可吩咐。”
  话说的很客套,倒是给了孙享福一个接着说下去的台阶,笑着接过话道,“你们此前往来渭南做生意,其实已经赚到了一些资本,却为何没有抢先在渭南建立仓储呢?
  要知道,一但你们有了仓储,就能够将更多的货物囤积在这里,随时满足各个工厂的需求,这岂不是提升你们很多的竞争力?
  另外,你们还可以直接守在码头,吃下那些后来的商人零零散散拉过来的货物,囤积在仓库,然后大批量的销售给各大工厂,保持住你们的供货优势,还能在中间赚一些差价,岂不是妙哉?”
  目前的情况就是,浙西商人的东西一拉到渭南来,就直接进了各大工厂的仓库,结了账,他们将一部分钱存在钱庄,还有一部分钱,拿回去用作成本,总的来说,运作还算正常,不过,他们赚的那部分钱,没有投资出来,长此以往,会累积的越来越多,对于流通不利。
  孙享福用这个他们心动的条件为诱饵,就是为了让他们把钱花出来,搞活市场,同时,也相应提升一些他们的竞争力,让各大工厂运作起来更省力。
  仓储就不可能是小打小闹的,做小了,屯不下多少东西,做大,那么,造价就高了,它不仅会让这些商人把赚到的钱花出来,还会让他们欠下钱庄一笔贷款,然而,为了自己的生意能够更加长久,好做,他们又非常有必要建立这个仓储,所以,孙享福接下来,又帮股东们回笼了上百万贯的资金。
  加速资金的滚动,朝廷的税收会猛增,钱还是那么多钱,在所以人手里滚动几圈之后,就能变出很多东西来,真正消耗的,只是一些天生地长的资源,以及过期就会作废的劳动力。
  而随着春耕的结束,法部的官员将各种大唐日报上的信息宣读给了全国各地的百姓们知道以后,三四月的时候,各地出现了一次到渭南打工的大浪潮,在劳动保障处跟各大工厂签订劳动协议的工人,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万,每天还在以几百,过千人的速度增加。


第429章 打工的人们
  四月下旬,山南道,岳州,距洞庭湖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子。
  擅长打造小渔船的村民宋涛将自己一整套的造船工具,都送给了同村的半大小子宋小鱼,锁好自己家的小木屋之后,他便背着上了行囊,手握一张昨天花了一百文才买来的船票,往岳州码头赶去。
  “涛哥,你去了渭南,每个月真的能挣到一贯钱吗?”
  天刚蒙蒙亮,就跑来门口等着了,见到宋涛出来,宋小鱼一屁股就从地上跳了起来,一边接过宋涛的行囊,一边伸着脖子问道。
  宋涛没有阻止想要帮忙的宋小鱼,将自己其中一个包袱分到他手上后笑着道,“不是一贯钱,是几贯钱,读报的法官不是说了么,像我这样可以独立造船的熟手船工,渭南现在奇缺,月薪酬至少是两贯起,在船厂表现的好的话,可以带一个小组,每个月拿三五贯的工钱都不在话下。
  当然,钱不钱的,其实是次要,前两天我去码头上看了那些关中来的大船,那才真的叫船,我这辈子,要是能造出一条像那样的大船,就是死在渭南,也值了。”
  “码头上的船,比以前在长江里跑的那些楼船还大么?”
  宋小鱼平时要帮父亲在田地里干活,可没有机会跑到几十里外的新码头玩耍,也就这阵子听下乡来宣讲律法,读报纸的实习法官说,码头上有关中造的新式水轮船停靠,可以逆水行船,还能拉上万石货物往返关中,百姓们有需要买卖的,可以去码头上交易。
  “大的多了,船舷很高,上面有很多大帆,还有几个很大的风车,可是没有船桨,具体是怎么让船在逆水的时候行走的,我也不知道,听说最大的船,可以载货三万石的同时,载客上百人。”
  其实,大水轮船除了风力齿轮推动螺旋桨之外,还有人力,或者牲畜拉动齿轮盘带动螺旋桨的功能,不过那些设置,都在船身内部,外人看不到,它之所以能载重三万石还能逆水行船,是因为它有多个螺旋桨,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只要有风推动风车转动,就能带动船底的螺旋桨转动,顺风的时候用正螺旋桨,逆风的时候,用反螺旋桨就行。
  三万石的载重,在后世来说并不算什么,还不到两千吨,很多渔船,都可以达到这个载重,但在这个时期,简直是让所有造船人仰望的存在,所以,宋小鱼决定,要将宋涛一直送到码头,顺道见识见识那样的大船。
  两人一路走着,一路聊着,直到正午十分,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终于抵达了码头,并且,看到了很多背着包袱行囊的人,正在登船,今天是起航的日子,看来,和宋涛有同样想法人不少。
  宋小鱼被眼前的这艘大船震惊了,他经过了检票人员的同意之后,他获得了上船观看一下的机会,登船之后,他觉得这船那那都稀奇,难怪宋涛的梦想,就是制造这样的一艘大船。
  此时,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宋涛一起,搭上这条船去渭南,在渭南学习更先进的造船技术,不过,在宋涛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村子,因为,他不能在没有获得爹娘准许的情况下,就离家出走。
  踏上返程的宋小鱼决定以后在家苦练宋涛平时教他的那些木工活计,同时,他还要想办法存到足够买一张去渭南的船票的钱。
  在整个山南道,同一天起航的船只有很多,不仅是在岳州,其它各地都是如此。
  蔡州,原本帮蔡家种地的一个叫牛强的小伙,在询问过读报纸的法官,如何跟蔡家解除劳动协议之后,毅然而然的决定放弃佃户的身份,脱离蔡家,搭上前往关中的水轮船,船票钱,还是他最近晚上去河里捕捞鳝鱼泥鳅,卖给收鱼的贩子攒下来的。
  和牛强做同样有类似经历的人有很多,他们要么去捕鱼,要么去伐木,套山鸡,兔子,想尽一切办法,弄到了一张前往关中的船票。
  所以,水轮船上的位置很挤,但是他们在船上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难受,因为,船工没事的时候,总会跟他们讲一些关中的事情,告诉他们,到了渭南之后,该如何谋生,还会分发给他们一些平时见都没有见过的食物,好吃到他们都不愿意那么快到达关中了。
  只可惜,水轮船的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的多,顺江直下,两天时间就到了扬州,拐入运河之后,船工告诉他们,在笔直的运河里面,水轮船可以日夜航行,最多十日,就可以到达渭南。
  要知道,以往他们随便去一下临近州城,往返都要好几天呢!现在,坐上了这水轮船,居然半个月不到,就能到达远在千里之外的关中,简直太神奇了。
  大唐的的老百姓,只要不是府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