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哼了一声,颉利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了一眼孙享福,便将脑袋仰的老高,不再理他。
  “哼,本人就是安北大都督孙正明,我刚才说的话,就是我想听到的答案,你如果服从我,我可以保你不死,而且,让你锦衣玉食的在大唐生活一辈子,反之,你的妻妾,子女,马上就会人头落地,而你,到了长安之后,可能是一杯毒酒,可能是一条白陵,亦或者,五马分尸······”
  孙享福越往下面说,颉利的脸色越苍白,他现在,终于懂孙享福的意思了,别看这人不过是个小年轻,他代表的,可能是皇帝李世民,而李世民,现在需要他这么说。
  “你,你真的能保我不死,子嗣繁衍?”颉利有些结巴,忐忑的看向孙享福道。
  “当然,不然为什么在你身上费那么多口舌。”
  孙享福淡定的答了一句,颉利一想也是,连突利李世民都没有杀,还封了爵位,要是自己听从李世民的吩咐,他又有什么理由杀自己呢?活着的自己,可比死去的自己有价值。
  “那好,本汗答应你,希望你能履行自己的诺言。”
  李靖有些意外,颉利会这么容易就上道,孙享福却是一点都不意外,历史上他被李世民抓了之后,也没有显得很有骨气,李世民让他跳舞娱乐群臣,他就跳了,为的,只是多活几天而已。
  当然,李世民让他起舞,让冯智戴咏诗,最后说出“胡越一家,古未有也”,也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并不是要杀他,或者羞辱他,贞观盛世,可以说是打出来的,也可以说是融出来的,有了周边各民族打心里的支持,大唐想不强大都难。
  待颉利被押下去之后,孙享福才打了个响指,招呼帐外的薛礼进来。
  “有大任务交给你,带领咱们的人,将这里所有的突厥人押到善阳去,告诉他们,到了善阳,就能有粮,有草,有暖房过冬。沿途不管有任何人想要为难你,就打他丫的,知道没?”
  “末将领命。”
  “等等,正明,你要把所有的人都弄到善阳去?”李靖看不过去了,叫停道。
  俘虏兵将加上牧民,可是有二十万多人口,而孙享福带来的人,不过三千骑而已。首先,能不能押送都是一个问题,再加上,全部弄走,一点都不留,这合适吗?陛下可是要搞盛大的献俘仪式的。
  “呃,那就把那些突厥将领和他们的家眷留下吧!”
  孙享福也是想到了一些问题,改口道。
  “依老夫只见,还是留下一半的好。”李靖有些担忧的道。
  “反正弄多弄少他们都要喷,何必给他们留,除了那些将领和他们的家眷,都带走吧!”
  孙享福其实连那些将领和他们的家眷都不想留的,毕竟,在突厥部落,一个有身份的人,身后往往都跟着很大一个族群,他们就是以繁衍能力,来判断一个部族的大小的,所以,留下的,很可能是几千过万人,这些人口,到了善阳,足够支持孙享福开多一个产业,毕竟,来自后世的孙享福,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都需要人手去实现。
  不过,将他们留下也是有好处的,那些突厥百姓没有了自己的头人,管理起来就轻松了,毕竟,他们的普遍智商,跟汉民都差的老远。
  “如此,来自朝堂的压力恐怕会很大。”李靖很快就想到了下一步问题道。
  “没事,朝中若是有事,便由我一力承担就好。”孙享福打包票道。
  他不像李靖,五六十岁的人,还是一个郡公,像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后辈,爵位官职都在他之上,有时候在朝堂上站班的时候,会有些尴尬,所以,灭颉利这一战的功劳对他来说还是有些重要的,因为这次不能进爵国公的话,往后,可没有那么多打仗的机会了。
  毕竟,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以此时李世民的军力之强,原本可能发生的内部叛乱和边患,很可能不会发生,这不,就在颉利被灭之后,东边最强的邻国高句丽都不敢在河北道边境蹦达了么。
  而孙享福,年不过二十,已经是郡公的爵位了,再加上此次说服夷男臣服大唐的功劳,难道让他二十岁不到就封国公?那以后还这么封?
  所以,李世民让孙享福来处理这些俘虏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存了让孙享福犯错的心思,以过抵功,占一些实际利益的同时,避免他年少居高位,今后升无可升的尴尬局面。
  孙享福猜透了李世民的心思,所以,当然是要好好的配合他,别说国公,即便是他现在的这个郡公爵位和安北大都督的职位,他都嫌有些太高了,要不是管理北地确实需要这样的身份,他早就找机会犯错,降自己的爵位了。
  看看贞观朝的大臣们,只要想干事的,那一个不是起起落落好几次,以萧瑀为最,之后就是长孙无忌,排在他们一线的所有同层次大员,几乎都有升降起伏的经历。没有理由的时候,天上出现一个日食,都是理由,新唐书上,贞观初期几年,一出现有日食的记录,马上就会伴随着一条宰相被贬的记录,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听孙享福说的信誓旦旦,李靖最终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正明就请自行其事吧!老夫就当没看见,这就起行前往长安。”
  大军驻地到长安可没多远了,骑马的话,一天就能到了,不过,孙享福可没有让李靖回去的意思,阻拦道,“反正离献俘仪式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将军还是和我一起这这里住几天的好。”
  “为何?”
  “当然是让我属下的人押着人马先走几天啊!这大队人马走的慢,万一到时候陛下顶不住压力,让人追回怎么办?”
  闻言,李靖失笑的指了指孙享福,心道,这家伙也太鸡贼了,行事端的是密不透风。
  于是,孙享福和李靖在渭河旁边硬是悠哉悠哉的住了六七天,才启程前往长安,而这时,整个队伍押解的人数,只有一万余了,至于带着带着三千人,押解着近二十万人口往善阳赶的薛礼,已经走出去了七八百里地,等他们到了并州地界,收到孙享福急信,率了一万人马来接应的阿布突思,已经顺利的和他汇合了。


第277章 玩脱
  沾了颉利的光,孙享福又上了一回长安的头条,报纸这个东西被弄出来之后,现在已经成了李世民时常会用到的舆论宣传利器,在这种长脸的大事情出来的时候,自然是要用一用的。
  所以,今天孙享福和李靖一起被长安城的百姓夹道欢迎了,这个势一造出来,原本想对孙享福开喷的那些朝廷官员也只能选择暂时闭嘴了,人家可是灭突厥的功臣,而且,手里还有一个劝薛延陀向大唐称臣的大功要报。
  当然,不开喷,不代表他们就服气了,弹劾的奏章在李世民那里堆成了山,这次,孙享福侵犯的是所有人的利益,连他的盟友们也不好开口帮忙。
  献俘的仪式并不复杂,颉利在朱雀大街的尽头,皇城的正门口,当着所有到场的长安百姓的面,向城头上的李世民跪拜,并献上降书,对皇帝表示臣服。
  李世民在城头上受颉利的三拜九叩,接下降书,并当众向所有的臣子百姓宣读颉利的降书,降书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把突厥所有的一切,全部献给李世民了,而接受了降书的李世民对突厥的土地,人口,牲畜等所有的东西,拥有主权。
  最后一项,当然是论功行赏了,首功李靖,封卫国公,官拜兵部尚书。
  次功,孙正明,封善阳郡公,官拜安北大都督。
  次功,李君羡,封武安郡公,官拜云麾将军,职羽林卫将军。
  次功,苏定方,封武邑县侯,官拜忠武将军,职安北大都护府折冲都尉。
  次功,李孟尝,封汉东郡公,官拜怀化将军,职右骁卫将军。
  ······
  由于他们之前的职位和爵位不同,封的也不同,苏定方,之前就是有职无爵,现在一步直接到了侯爵,上府折冲都尉,实际掌兵,其实比各卫所将军还多,只比各卫大将军差一点点,算是封赏的比较厚重的了。
  这些封赏的旨意,除了首功的李靖这边,其它的其实早都颁布了,像孙享福,都在职司上干了一个多月了,之所以再次郑重其事的再向天下人宣读一遍,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示皇帝有功必赏的仁德,收收民心而已。
  还别说,百姓就吃这一套表面工作,看着张榜贴出来的一干受封人员名单,百姓大多羡慕的不得了。
  当然,做完表面工作,商量正事还是得在朝堂上,孙享福想不到自己第一次正式上朝就能站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