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却无视石韦的暗示,一言不发的目送着赵光义离去。
赵光义一走,石韦便急道:“陛下。晋王方才手持玉斧,分明就是想要谋害陛下,臣方才在偏间中看得一清二楚,陛下怎可放晋王走呢。”
赵匡胤却一屁股坐了下来,摇头长叹了一声。
看他那意思,似乎仍不打算处置赵光义。
石韦这下就急了,也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大声道:“陛下,此时可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陛下一味的宽容晋王。只会助长他的气焰,让他有胆量做更加出格之时,这样只会一步步的把大宋社稷往火炕里推呀。”
石韦绝不是危言耸听,他的这番大声疾呼,亦令赵匡胤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沉吟许久之后。他默默道:“晋王说得对,朕若是动了他。必会令朝野震动,于国不利。”
“可是陛下若——”
赵匡胤摆手打断了石韦,接着又道:“你说得道理,朕又岂会不知,晋王胆敢有如此行径,朕绝不会姑息于他。”
赵匡胤这番话就让石韦有点迷糊了,心想你这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护着赵光义呢,还是打算对付他呢。
石韦茫然之际,赵匡胤却道:“方才无论晋王究竟有没有害朕之心,你能挺身而出,朕都大感欣慰,你的功劳朕记下了。至于晋王那里,朕自有处置之法,你先下去吧。”
赵匡胤话已说到这个份上,石韦也知再劝不了,只得拜退而去。
回到府中的石韦,几天来一直吃不好睡不安,焦虑的等待着赵匡胤所谓的“处置之法”。
三天之后,他终于等到了宫中的消息。
天子有旨,改封晋王赵匡胤为秦王,兼德顺军节度使,即日起程赴任。
赵匡胤的这一道旨意,自然是令朝野震动,就连石韦也颇感意外。
几经琢磨之后,石韦终于想明白了赵匡胤此举的用意。
赵匡胤明知他这弟弟有谋害自己之心,但却仍然不愿杀之,多半是为了顾全大局,免得因之引起内乱。
但赵匡胤同时又不能对此不闻不问,若继续放任下去,身边留着这么一个想害自己的弟弟,他只怕也是寝食难安。
所以赵匡胤就想出这么一个法子,我既不杀你,也不纵容你,而是把你改封为秦王,把你变相的逐出京城,赶到西边去当你的节度使。
如此一来,只要赵光义离开了京师,那么也就意味着他被驱逐出了权力中心,再也掀不起什么波澜。
顺德军乃大宋西北边镇之一,那地方与以李氏为首的党项人半割据势力相邻,赵光义若想拥兵自重,割据造反的话,就势必要获得党项人的支持。
而党项人自宋初时归附大宋,先前的几任首领,直至现任的定难军军节度使李光睿,都对宋廷极为忠诚。
前番几攻北汉,这个李光睿都出兵相助,而不时的还向朝廷献上马匹,以表忠心。
赵匡胤对于李氏也十分的厚待,当年李光睿之父李彝殷为定难军节度使时,赵匡胤还亲自监督为其制作玉带,李彝殷病逝时,更曾下旨废朝三日以示哀悼。
赵匡胤与李氏之间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相当的亲密,这样的话,如果赵光义胆敢心存不轨,不用朝廷动手,李氏的党项人就会从背后捅刀子,趁机向朝廷显示忠诚。
这道旨意一下,可以说是彻底了斩断了赵光义对帝位的念想。
赵光义却没有反抗的余地,他只有乖乖的认命。
原因很简单,自行两京制后,赵光义的势力已受到颇大的削弱。
后来赵普重新入相,几下老道的手段一耍,赵光义的势力再度受损。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逼得他不惜采取下毒这等手段,以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眼下事情败坏,天子已有所防备,赵光义如果不听话,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皇帝梦破碎的赵光义,带着他的愤恨与遗憾,乖乖的离开了洛阳,前往顺德军赴任。
赵光义走后没过两个月,天子便即下令,取消两京制,以洛阳为常都,改东京汴梁为陪都。
如今晋王已不再是晋王,这道旨意下来,自然是再无反对的声音。
这一系列的变化来得如此突然,都让石韦感到有点不太适应。
赵光义一走,石韦彻底的松了口气,便想着心头的一根刺总算是拔掉,今后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他心底却总还是有点隐忧。
虽说赵光义已滚到了西北,但此人一日不死,他这心里就总是不能完全安稳,而且,天子还未立赵德昭为太子,这也多少让他有些不放心。
这日过午,石韦刚刚从官署回来,宫中便派了人来,召他入宫出诊。
让石韦感到意外的是,召他入宫的人不是天子,也不是花蕊夫人,而是宋皇后。
这位宋皇后可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宋皇后的母亲乃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儿永宁公主,她的父亲宋偓更是后唐庄宗的外孙,如今她又是大宋皇后,宋军可谓是三朝国戚,近代贵盛,鲜有其比。
开宝元年时,时年十七岁的宋氏被纳入宫中,成为了赵匡胤的第三位皇后。
按年龄来说,宋皇后要比赵匡胤小二十五岁,甚至比赵德昭还要大一岁,却比赵德芳大七岁。
石韦一面想着关于宋皇后的这些信息,一面乘车匆匆忙忙的赶往宫中,也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有种预感,觉得宋皇此番召见入宫,必然不是看病这么简单。
入得皇后所居西宫,宫女通传入内,石韦理了理衣容,拎着他的药箱从容而入。
转过一道诺大的屏风,石韦看到了珠帘之内,斜卧于榻的宋皇后。
“微臣石韦,拜见娘娘。”石韦趋步入内,恭行一礼。
“石爱卿免礼,来呀,给石爱卿赐坐。”
宫女搬来一张椅子,石韦便在榻旁坐下。此前他虽多往来宫中,但却没机会见宋皇后一眼,这次说来还是他头一回见着这位皇后娘娘。
此时炉鼎檀香袅袅,又隔着一层珠帘,虽然石韦坐得很近,但却无法看清楚宋皇后的尊容。
他只能依稀看出,这位宋皇后最多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白肤甚白,估计能被赵匡胤看上,除了家世之外,多半也是位美人。
石韦不敢多看,问道:“臣听闻娘娘身有不适,但不知娘娘是哪里不舒服,可否告知微臣。”
“这个……”珠帘中的宋皇后欲言又止。
石韦看她那样子,猜测又是什么妇科病,便道:“臣身为御医,为娘娘治病乃臣之本份,医者眼中只有病人,并无男女之别,还请娘娘如实告知。”
宋皇后顿了一顿,方才道:“你们都下去吧,有石爱卿一人就够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胎发
众宫女趋步而退,片刻间走得一人不剩,这诺大的寝宫之内,转眼只余下他二人。
石韦心说她定是有什么羞于启齿之病,否则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屏退。
“石爱卿,本宫这病……”
尽管宫中已无旁人,且有珠帘相隔,但面对着石韦这么个男人,宋皇后似乎还是有些拘泥。
石韦心中暗笑,便道:“娘娘也不必说,且让微臣来为娘娘号一号脉吧。”
“先号脉?本宫虽不太懂医术,不过你们御医问诊,似乎并不以号脉为先吧。”宋皇后和其他未见识过石韦手段的病人一样,都对此表示了怀疑。
石韦淡淡笑道:“微臣诊病与别家郎中有些不同,还请娘娘莫怪。”
帘中的宋皇后不禁多看了几眼,略一犹疑,还是将手腕从珠帘中伸了出来。
那是白雪如藕一般的臂腕,一看便知是年轻女子才有的肤色。
石韦暗叹还是当皇帝好啊,赵匡胤一条腿都快迈进棺材板的人,却还能娶小自己二十多岁的女人为妻,他也不怕吃不消么……
脑子里胡思乱想了之时,他手指轻轻搭在了那光滑柔嫩的手腕上,闭目静察其脉。
诺大的寝宫中一片静谧,静得甚至能听到二人呼吸之时。
不同的时,石韦的呼吸均匀自若,而宋皇后的呼吸却略显焦躁。
躺上榻上的宋皇后,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不动声色的将目光转向石韦,另一手悄悄的将珠帘拨开了几许缝隙。
穿越那缝隙,宋皇后清楚的看到了帘外那年轻的御医。
当她看到那张俊朗淡然的面庞时,面容上不禁流露出几分奇叹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