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首席御医(谢王堂燕)-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鼻中嗅入了几分香气,那香气显然发自于桂枝的身上,而且,她很快就觉察到,桂枝身上的香气,竟与石韦身上的香气一模一样。

    心思细腻的潘紫苏,立时就猜想到了什么。

    她的眼眸,不禁望向了石韦,目光之中,暗含着几分质怨之意。

    石韦一看潘紫苏的眼神,便知聪明如她,多半是觉察到了他和桂枝表姐间的那种暧昧不清。

    为免尴尬,石韦忙道:“表姐啊,你且带紫苏去休息吧,我还有些公事要跟若水说。”

    于桂枝一听,便道:“紫苏妹子,咱们走别,别打扰他们男人说正经事。”

    潘紫苏明知石韦是故意要支走她,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佯作无事的被于桂枝拉了离去。

    于桂枝早命下人去收拾出一间空房来,她带着潘紫苏去了,又是替她铺床,又是嘘寒问暖,问她还需要什么。

    “桂枝姐,不用你忙了,这样就很好了。”潘紫苏感激道。

    于桂枝拍了拍手,顺口问道:“对了,紫苏妹子,不知你打算住多久,什么时候回汴梁呢?”

    潘紫苏饮着手热茶,说道:“樊夫人让我来顺便帮着桂枝姐照顾远志,我就不走了。”

    于桂枝眉头微微一皱,眸中略过一丝不悦。

    汴京的家中,女眷众多,石韦为了一碗水端平,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照顾。

    正是因此,于桂枝这一次带着女儿,独自跑到这洛阳来,就是为了全身心的得到石韦的关爱()。

    她正盘算着过这“二人世界”时,谁想到潘紫苏竟来了,而且还打算常住下去。

    于桂枝的情绪,自是一下子低落起来。

    桂枝没那么多心计,脸上藏不住什么心事,潘紫苏冰雪聪明,岂能看不些端倪。

    “桂枝姐,这几日不见,你的皮肤好像红润了许多,人也年轻了许多岁呢。”潘紫苏携起桂枝的手,赞美道。

    于桂枝听着高兴,嘴上自嘲道:“哪有呢,我再年轻,还能年轻得过你么。”

    两人几句闲话后,姐妹间的感情便似拉近了一些。

    潘紫苏趁势又道:“桂枝姐,我闻着你身上好香,不知你是擦了什么脂粉?”

    “哪里是什么脂粉,我擦的这就是玫瑰精油。”桂枝也没多想,随口一答。

    潘紫苏做恍惚之状:“原来是玫瑰精油啊,方才我闻着远志身上也有这味道,我还以为他一个男人家,擦起了什么脂粉呢。”

    潘紫苏一提起此事,于桂枝的表情顿时掠过几许慌张,口中结巴道“是,是吗。其实也正常,我这精油本就是远志送的,他自己肯定还留着一瓶。”

    看着于桂枝那紧张的样子,潘紫苏更加的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她水眸转了几转,忽又抚着于桂枝手上的皮肤,笑问道:“姐你这手还热乎乎的,莫不是方才和远志一样,也是在洗澡吗?”

    听得此言,于桂枝神色更慌。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一个影帝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一个影帝

    于桂枝局促不安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一切()。

    潘紫苏眉色中的不悦一闪而过。

    “我只是随便问问了,天也不早了,桂枝姐早点休息去吧,明早我们再聊。”

    潘紫苏假作无所察觉,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于桂枝心里正慌,巴不得如此,忙是叮嘱了她一番晚上盖好被子之类的话,故作淡定的退了出来。

    方一出门,于桂枝长吁了口气,口中喃喃道:“还好她没有看出什么苗头,若不然真不知怎么圆这个谎呢。”

    她宽了些心,这才望自己的房间而去。

    却不知,此时潘紫苏正侧身立于窗边,看着于桂枝那暗自庆幸的举止,潘紫苏的嘴角不由得微微嘟起了几分。

    那边前堂里,石韦却正与樊若水聊着正事。

    “石兄,照你这么说,陛下是真的下定决心,打算迁都洛阳了?”

    樊若水方从汴京来,他又不是什么高层官员,对于洛阳发生之事并不太清楚。

    石韦点头笑道:“我说若水,你可不能只顾低头做事,耳朵也得机灵一点,这般大的事,你竟然还茫茫然。”

    石韦的话中虽有抱怨,但却已默认了樊若水所问。

    樊若水的神情不禁严肃起来,凝眉道:“迁都洛阳,据山河之险以制四方,倒也是一条长治久安之策,不过,我只怕晋王殿下那边不肯答应呢。”

    “你小子也不笨嘛,这都给你看出来了()。”石韦转而又夸了他一句。

    接着,石韦便将四周下人屏退。

    四下无人时,他才将今日宫中发生之事,向樊若水道了一来。

    樊若水听着听着,不禁神色大变:“晋王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还敢威胁圣上!”

    威胁还是轻的,说不定兔子逼急了,他连弑兄夺位这种事都做得出来。

    石韦想起了曾经历史上,关于斧声烛影的传闻,虽说是传闻,但以赵光义这等阴狠的性情,倒未必做不出来。

    当然,这等事,石韦自然不能与樊若水道来。

    他便叹道:“晋王苦心经营开封府十余年,处心积虑的想做储君,陛下如今要迁都洛阳,等于要拔他的命根子,他能不急么。”

    樊若水微微点头,却又感慨道:“远志你也真够胆大的,殿上之时,竟然那样公然的驳斥晋王,我看他眼下恐怕早已将你恨之入骨。”

    “我若不是因为无意间得罪了晋王,现下才不会吃饱了着跟他作对,若是不扶持二殿下做储君,将来不光是我,若水你,子君你们这些人,都会没有好下场,我这是不得不为之。”

    石韦的一席话,令樊若水为之震动。

    他很清楚,自己与石韦早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将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的前途与命运,也许在金陵定计的那一晚,就早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沉吟片刻,樊若水毅然道:“若非有石兄这个贵人,我樊若水又岂能有今日,石兄放心,若水会坚定的站在你这边()。”

    樊若水表明了决心,石韦心感宽慰,便笑道:“很好,有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眼下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修渠之事办好,这不仅事关到国之大事,更关系到你的前途,你一定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樊若水豪然道:“远志你放心吧,连长江我都不怕,又何惧区区一条通济渠。”

    “好好,甚好。”石韦拍着樊若水的肩,大感欣慰。

    ……………………………………

    自那天的金殿争辩后,朝中再无人对迁都之事提出反对。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晋王并没有再打算向天子施加的意思。

    不过,赵匡胤却没有强行下旨迁都,而是仍以商议为由,暂时将迁都之议悬而不绝。

    私底下时,赵匡胤却派人秘往河阳三镇,想召赵普前来叙一叙君臣旧谊。

    只是赵普的回应却是,身染疾病,未能成行,请圣上见谅。

    河阳三镇就在洛阳之北,与洛阳城只隔着一条黄河,就算是赵普有病,也不至于连这几步路都走不动。

    赵匡胤很清楚,赵普这是不想卷入迁都之争这个旋涡,借口故意不想来。

    赵匡胤又气又无奈,本想你爱来不来,但又想除了赵普之外,只怕无人能压制得住他那好弟弟。

    权衡之下,赵匡胤便令石韦去河阳给赵普诊病,私下里却授意石韦,务必要说服赵普,让他主动的站出来为君分忧。

    召赵普还朝是石韦献的计,眼下天子已将他视为心腹近臣,赵普借口不肯还朝,那自然得由他出马把赵普给“弄回来”()。

    石韦得到君命,不敢稍有耽搁,回府收拾了一番便即上路。

    河阳城位于黄河北岸,乃是黄河中游最重要的渡口,自古以来,若从河北进攻洛阳,必先据河阳。

    石韦离开洛阳,两日之后北渡黄河,顺利的抵达了河阳城。

    入城之后,石韦直抵赵普的节度使府。

    听闻当场翰林医官使亲临,赵普不敢不见,便是命人将石韦请入前堂。

    石韦闲坐堂中,环顾这大堂四周,却发现赵普的这座府院甚是简朴。

    当年赵普在汴京为相时,石韦虽然没登门拜房,但也听闻宰相的府邸富丽堂皇,在整个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豪宅。

    今时再看这座府院,简朴得连石韦都觉得有点寒酸,根本与他这节使度的身份大不相符。

    “这个赵普,估计是记恨着天子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