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首席御医(谢王堂燕)-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静玉,只觉心神大乱,师父的劝说之词哪里还听得到。

    她只惶叫道:“师父,徒儿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说着,她奋力挣脱寒镜的束缚,几步便逃出了门外。

    看着逃离而去的静玉,寒镜一脸的失望,只得摇头叹惜。

    装醉的石韦自然也有些失望,不过那静玉的矜持,却令他对这小尼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来日方长,又何必急于一时。

    于是他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看到自己衣不遮体的样子时,佯作吃惊之状,忙是去提裤子。

    “师太,方才发生了什么事,是谁扒了我的衣衫?”石韦很无辜的抱怨道。

    寒镜转过身来,看到石韦那健美的身子时,失落的情绪烟销云散,取而代之的则是久旱逢雨的冲动。

    她不待石韦穿好衣衫,便是如狼似虎的扑了上去。

    …………………………………………

    那一夜的快活之后,次日,石韦便带着表姐于桂枝起程。

    离开历阳,一路直奔江岸。

    石韦前脚刚刚抵达医营,后脚便收到了西边发来的宋军最新战报。

    曹彬进展之神速,着实令他感到吃惊。

    自前日攻克池州之后,宋军马不停蹄,一路东进,连克沿江的铜陵、芜湖等要塞,前锋距离采石矶已不到二十余里。

    一天后的黄昏,宋军水陆并进,逼近至采石矶一线。

    石韦站在江边,借着斜阳的余晖,清楚的目睹了发生在江对岸这场激战。

    根据情报,采石矶守将为马步军副都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麾下有约两万多南唐步骑。

    人数上,宋军并不占优势,且南唐军以逸待劳,本是占据着上风。

    然南唐国自中主以来,重文而抑武,军备废弛相当严重()。

    而此番南征的宋军,则是自周世宗时代就南征北战的精锐之师,此时进攻采石矶,人数虽少,但斗志和战斗力却远高于南唐兵。

    战役的结果正和石韦预料的一样。

    开战还不到一个时辰,两万多南唐守军就全线溃退,当太阳尚未落山之时,对岸采石矶上,便已高高的飘扬起了大宋的旗帜。

    宋军攻陷采石矶后不久,樊若水便率领着大批的民丁工匠赶到了长江北岸。

    次日天亮未久,上千艘的黑龙大船又从上游陆续抵达,樊若水便指挥着数万民夫,开始在长江上搭建浮桥。

    此前之时,宋军已在石碑口试搭过浮桥,并且已经获得成功,算是事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然而采石矶附近江面虽然窄,但水流却相当的湍急,此时虽已入秋,长江进入枯水季江,采石横江一带多浪平滩浅,但依然不可小觑。

    樊若水等了这些年,终于等到了属于他的一天。

    长久以来的潜伏,使他对采石江面的一波一浪都几乎了如指掌,在他的指挥下,上万民夫和数百的工匠日夜赶工,终于用三天的时间,成功的搭建成这道横跨长江的浮桥。

    有史以来,长江上的第一座桥。

    浮桥搭建成功的前一天,潘美所部的中路军业已抵达北岸。

    浮桥一成,前敌统帅曹彬便命本部兵马,以及潘美所部人马,迅速的由浮桥渡江,然后沿长江南岸,一路向金陵城挺进。

    作为医营的统领,石韦带领着他的数百名医官,跟随着大军相继过江()。

    因是需要等待后续的药车过江,石韦抽得空来,便在熊青叶的保护下,去往了离采石不远的当涂城。

    时隔数年,石韦终于又一次踏上了当涂的土地。

    当他纵马进入当涂城时,一瞬间诸多的感慨涌上心头,不禁感慨世事无常。

    谁能想到,曾经这座差点要了他命的城池,而今,他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昂首阔步的回来。

    大街之上,一队队的宋兵往来巡逻,各家各户因是害怕被战火牵连,均已门户紧闭。

    一路所见,皆是萧条之状。

    经过平安堂时,石韦发现这座自己发迹的医馆,眼下已是一片破落,只余下一片残墟断壁。

    石韦一看便知这是那李煜的杰作,想来当初他是恨自己之极,连这一座小小的医馆都不放过,竟是小气到将之夷为了平地。

    “青叶,今日能重回故乡,感觉如何?”石韦忽然问道。

    熊青叶却叹道:“我本是想回来找那辛夷报仇,谁想到这厮竟已被下狱,眼下也不知其人在何处,实在是有些可惜。”

    石韦却诡异一笑:“想报仇还不难,随我来吧。”

    熊青叶心生狐疑,不知石韦这句话言外之意,只得跟随着石韦一路往城南而去。

    须臾后,石韦在一间府宅前停下了来。

    熊青叶认得,这间宅院曾经是那县令辛夷的府第()。

    “大人,这里只是辛夷原先的府第而已,如今他早被贬官下狱,怎还可能住在这里?”熊青叶疑道。

    石韦却道:“我说他在就一定在,你尽管去撞门吧。”

    熊青中满怀狐疑,遂令手下士卒去叫门。

    本是紧闭的府门,闻知门外是宋军,只恐得罪了这般军爷,忙是乖乖的打开门。

    石韦骑马昂首而入,扬起马鞭来,冲着那惶恐的吓人喝道:“快叫你家主人出来相见。”

    过不得多时,便见一中年人慌慌张张的赶了来。

    当熊青叶看到那人的面孔时,整个人立时惊得目瞪口呆。

    那人,正是辛夷。

    “小的拜见大宋军爷,小的闻知大宋天兵吊民伐罪,甚是欢欣,早已备下些许犒军之物,还请军爷们笑纳。”

    辛夷一伏到底,忙是招呼手下将布匹、铜钱、美酒之类的孝敬之物搬上前来。

    他匍匐于地,只顾着不安的陪笑,却似乎并未留意那马上的宋官是何人。

    看着那跪伏于地的辛夷,石韦冷笑道:“故人相见,何必这般客气,我说辛县令,你就不打算抬起头来看看我是谁吗?”

    辛夷心怀困惑的抬起头来。

    当那眯着的双眼,认出马上那人的面容时,一张满是褶子的脸庞,陡然间变得惊骇万分,仿佛看到了这世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

    !@#

正文 第七十三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七十三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感谢gznzalex兄打赏)

    因是采石矶隶属于当涂,故而那当涂小县,亦是此番大宋平南的关键所在()。

    所以前番之时,石韦曾派人秘密的潜入当涂,打探过当地的情况。

    探子无意中打探到,那当涂原县令辛夷本是被贬职下狱,但此人仗着岳父在朝中的关系,花了巨资打通关节,最终总算捞得一个无罪开释()。

    罢官之后的辛夷,虽然已权势不在,但好歹是家财万贯,便在当涂继续过起了他财主老爷的日子。

    这个情报石韦自是牢记于心,而今故地重游,自然不忘回来找老冤家算总账。

    “石……石……石大人”

    惶恐的辛夷,结结巴巴了半晌,方才艰难的吐了出三个字。

    石韦出使南唐之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那辛夷京城有熟人,自然也听闻过这消息。

    他对于石韦于大宋的发迹,自然是十分的震惊,先前也心存过畏惧,但又想石韦远在汴京为官,就算权势显赫,又岂能奈何得了他。

    只是辛夷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宋军南侵的时候,石韦竟然也会随军南下。

    石韦高踞马上,俯视着辛夷,笑问道:“我说辛大人,许久未见,不知你那夫人可给你诞下了一男半女吗?”

    辛夷愣怔一下,忙道:“贱内去岁给小的生下了一个儿子,多亏了石大人医术高超,治好了贱内不孕之症,大人的恩德,小的真是感激不尽啊。”

    “原来辛大人你还记,你家夫人的不孕之症,是我石韦一手治好的呀。”石韦口气中,暗含着几分讽意。

    显然,石韦这是在讽刺他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辛夷圆滑得紧,立时便会意,神情越发的惶恐不安。

    他当即长揖到底,愧然道:“大人的恩德,小的没齿难忘。当年那件事,小的可是尽了全力想保全大人,只是那陆玄明执意要针对大人,小的职位低微,根本无法阻拦,还望大人恕罪()。”

    这辛夷又把责任全推在了陆玄明身上,反正陆玄明人在金陵,“死无对证”的任由他编便是。

    辛夷的这番托词,又岂能蒙哄得了石韦。

    当年辛夷职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