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7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请受学生一拜!”
  “校长威武!新军威武!”随着青衫男人的一揖到底,他身后的几百人也做出同样的动作,只是嘴上喊的词不同。
  “爹爹,当地官员和非学院内部人员都被女儿赶走了,学院里里外外也都核查过了,没有任何异常!”喊声一停,女新军才大步上前,凑到刚下船的一个男人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句。
  没错,洪涛回来了!那几十艘船上的人全是蒋二郎和萧兀纳的济州岛新军,他们已经完成了使命,即将返回家乡。
  这三百新军则是富姬和王大硬塞过来的,清一水的甘凉路拓荒民二代,对凉王最是忠心加崇拜,甘愿护卫左右,死不改悔!
  洪涛怎么会返回扬子镇呢?这就得从他给庞皇后的信中讲起了。在信里洪涛掰开了揉碎了的分析了一下大宋朝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指出再这么下去的话,老赵家的皇位就坐不稳了,很可能被新崛起的女真族灭掉。
  目前的辽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偌大一个国家,短短几年就已经被扫平了大半,仅剩下西京道和中京道的西部还残存。估计用不了半年也得被蚕食干净,到时候大宋面对的将是一个比契丹人还凶悍的国家。
  如果光是一个女真族政权也还不太要命,有幽州路的地势依仗,只要不出大纰漏,阻挡女真人南下还是能办到的。假如趁着辽国内战再把西京道南部山区抢回来的话,把握会更大一些。
  但大宋所要面临的何止一个女真族,这次和西夏人一起南侵的还有北方的阻卜族。他们已经占据了原本辽国的上京道大部,据说西夏国北部的残余势力也都投靠了他们。
  西夏人带去的不光是金银财宝和人口,还有各种先进冶炼锻造技术。彪悍的草原骑手再加上钢板弩、攻城弩和火箭,战斗力不仅不会比西夏人弱,反倒更强了。
  按照阻卜人的生活习惯,他们没有城市需要防御,打起仗来无所顾忌,来如风去如影,更不好防御,唯一的解决之策就是先下手为强。
  趁着他们还没把新地盘、新人口消耗完,内部各族群之间还没完全达成一致,赶紧派遣新军北上东进,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将来百年和平。
  但以目前大宋的状态真没这个能力,不说别的,好好的渭桥镇和大名府工坊被朝廷赎买之后不出三年就烂到了骨子里,好端端的禁军不出五年就成了废物。以这种内耗的程度,别说北伐东征,国内会不会先崩溃都是大问题。
  想改变这种状态,保住赵家的皇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甘凉路的新政。洪涛恳请皇帝看在江山社稷的份上允许齐王统领甘凉路、秦凤路西部和新打下来兴庆府一带。先用三到五年时间休养生息、扩充军备,待到时机成熟时再北伐东征,一举解决百年忧患。
  至于说谁是正统、谁是谋逆的问题,现在先不要争,争也没用,要是新军想推齐王上位,分分钟能杀个回马枪,不出一个月可以攻陷开封城。只是这样一来死伤的全是大宋百姓,百分百亲者痛仇者快,让外人看笑话,还没有任何好处。
  怕新军南下是吧?洪涛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自己放弃新军返回扬子镇继续修河铺路,老老实实当人质,既不明着支持齐王也不给朝廷捣乱。
  孰是孰非,等个三五年再议。假如到时候齐王治下并无长足发展,那自己点兵去把齐王抓回来。假如新政真能让大宋富强,皇位也就顺理成章的还给人家孩子,叔侄和平过渡也是一桩美谈。
  这个建议受到了皇帝特使章桀和安焘的原则支持,宰相章惇和不少朝臣也持乐观态度。虽然依旧有很多朝臣反对,少数人还叫嚣着要讨伐齐王和凉王的不臣之举。
  但绝大部分朝臣和皇帝心中都明白,硬打是打不过新军的,战事一起别说三五年,保不齐连一年都坚持不下来,就得被新军攻破开封城。
  真到要那个时候皇位还姓不姓赵就真不好说了,所以不管心里乐意不乐意,情势逼人啊,捏着鼻子也得先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而且这次齐王和凉王很给朝廷和皇帝留面子,没再把这份东西放在报纸上公之于众,双方只是私下协商,即便朝廷吃亏,在民众眼中也是看不到这一层的。
  最让人心动的是凉王答应为朝廷训练禁军,只训练不指挥也不要军权,并可以为朝廷的禁军有偿提供与新军一样的武器。


第797章 风平浪静(二)
  就是在这些前提下,赵颢才最终下旨同意了齐王的建议。估计他也不是真乐意,只是迫于无奈,或者还抱着有朝一日禁军练成,再翻脸不认账的打算。
  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洪涛在接到圣旨之后马上动身启程,同时还表示了一个大大的善意,撤走三千多新军。但这支新军是从哪儿而来、又去向何处始终是个秘密。
  这就是洪涛的狡猾之处,他不光要示好,同时也要警告某些人。别以为自己离开了应理城回到扬子镇就可以随意揉捏了,我这支强军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东来啊,你的文章可是越写越有味道了。怎么样,学生们的反应如何?”
  与朝廷的交易内幕没有公之于众,但洪涛还是挺在意学生们的看法。他们虽然不是系统内部的成员,却是将来国家的中坚力量,能得到认同和得不到认同区别很大。
  “大人为国操劳,赤胆忠肝,乃我辈之楷模,旁人岂能再有半分责难!”许东来也不是促进社成员,自然不知道内情,对于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双赢的结果自然很满意。
  前几个月有关齐王和凉王要割据一方的传言出来时他是最担忧的,生怕这座学院和真理报会因此而被朝廷关闭。现在事情圆满的不能再圆满了,所有谣言不攻自破,岂能不兴高采烈。
  “女儿以为爹爹不应以身犯险,这些日子学院和凉王府周遭发现了不少可疑之人。”王三并不觉得这是好事儿,养父为何回来促进社内部已经传达了,她作为凉王府和长江学院的保卫者顿感压力倍增。
  “无妨,短时间内朝廷还不敢拿为父怎样,我死了岂不是给新军开战理由。”王三的担心很正常,要是朝廷想致自己于死地,除非每天足不出户,否则想躲是躲不开的。
  凉王府紧靠着漕河,每日都有船只来来往往,扬子镇上又有浅予斋,慕名而来的病患更是络绎不绝,想准确甄别每个人的身份来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洪涛还真不太担心朝廷会派人来暗杀自己,至少在为朝廷训练出足数的禁军之前不会。现在怕打仗的不光是自己,还有皇帝和朝廷,没有足以抵御新军的力量时,他们只能先忍着。
  “爹爹真打算为朝廷训练新军?”王三听到回答,不仅没轻松反倒更紧张了。
  这些年养父之所以能让皇帝有所忌惮,凭借的就是手中军队的超凡战斗力,一旦双方力量对比不再那么悬殊,新军失去了震慑力,难免会有人起歹心。
  “那是自然,为父岂是言而无信的小人。走,先上船,回府吃完晚饭再说不迟。”
  这件事儿洪涛更不担心了,没错,自己是答应为朝廷训练禁军,还要提供相应的武器。但协议中有两个字很关键,有偿!也就是说火枪不是白送,得由朝廷花钱购买,价格嘛,自然也不会是成本价。
  火枪兵是比弓弩手厉害,但装备、使用、后期维护成本也高。这可是一大大大笔钱,目前朝廷就算砸锅卖铁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来。拿出来也没用,产量不够,只能慢慢等。
  另外自己只答应为朝廷训练禁军士兵,可没说要帮他们培训中下层军官。没有通晓新式作战操典的军官,不管怎么训练也还是一支拿着火枪的禁军。
  新式武器和老旧的作战理念有很多地方完全不同,非要把新旧两种方式往一起掺和,结果就像是一半油和一半水,永远没法融合。
  这还不算完呢,火枪兵和冷兵器军队的后勤保障系统更不一样,最次也得有人懂得如何保养、维护武器弹药吧。子弹和火枪可不像大刀长矛一般好伺候,比钢板弩和滑轮弩还麻烦,稍加不认真就得出现很多废品。
  以大宋禁军的后勤水平,他们能不让弹药库炸了就是很大进步,崭新的武器弹药放到他们手里,不出一年就得作废一半儿。这笔消耗同样要由朝廷负担,还没算上过程中的贪墨和浪费额度呢。
  洪涛觉得吧,大宋朝廷提出来的五万禁军,最终能练成二万就是万幸。练着练着他们自己就得叫停,没有收益光支出,真消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