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暖暖和和的过上一个冬天。
  要是有别人愿意花钱请他们的话,这一冬天也能挣不少钱。辛苦是辛苦了点,可手艺人啥时候不辛苦过?只要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就冲驸马爷这份仁义,工匠们也得把差事办好,免得让驸马在皇帝面前不好交差。反正吧,这个屎盆子算是扣瓷实了。
  “切不可,宫中万事都有规矩,此物确实好用,官人也确实体恤陛下身体,可一旦出了纰漏,驸马府就会万劫不复,还望官人三思!”
  在往皇帝头上扣屎盆子的时候,黄蜂也在旁边听着呢,依旧是面无表情。但当洪涛说想找两个手艺好的工匠去宫里给皇帝也盘个火炕时,黄蜂突然上前一步,也学着高翠峰的德性耳语了起来。
  “善!峰所言极是,是官人疏忽了……也罢,官家应该也不冷,待火炕普及之后,自然会有宫中的匠人来操办此事,我还是别多此一举的好。”
  洪涛听了黄蜂的话,就差抡起巴掌给自己两个大嘴巴了。多玄啊,万一大舅哥听了自己的好意,脑子也一热答应了盘炕的事儿,那自己可就瞎了,等于随时多了一个能掉脑袋的理由,掉不掉全凭命。
  看来好心眼真不能四处乱放,尤其是对于皇家,该守的规矩必须守,这不光是保护皇帝,也是保护臣子。
  农历十月的最后一旬,赶在霜降之前,一亩多地的米囊子花苗全被移栽到了琼林苑的十多座大殿里。而在新盘好的二十多盘火炕上,被洪涛又种下了一批花籽。
  如果在冬天的三个多月里能正常发芽生长的话,明年开春之后就又可以多打一些种子。再把这些种子分配给指定的种植户,应该可以多种植不少亩。
  另外在琼林苑的西侧还由花匠们开辟出来了几亩新苗地,里面移栽了很多一人左右高的树苗,全部用稻草包裹了起来。
  这些树苗就是朝廷从全国各地收购来的白蜡树,花匠们说此树再粗一些就可自行过冬,即便是树苗,用稻草包裹也可确保成活。
  有了树苗,那白腊虫呢?其实它们来的更早,只是不太引人注目。在南面水边的马圈中堆了很多枯树枝子,但并不是过冬的柴火,仔细看的话,在树枝中间有很多白色的丝状物,那就是白腊虫的虫茧,非常小,还都贴在树枝上。
  本来洪涛还想把这些虫茧移到有火炕的房间里去,怕它们被冻死,结果遭到了花匠们的集体反对。他们说温度一高虫茧就会提前孵化,到时候这些小虫可没有枝叶可吃,那就只能拿米囊子花为食了。
  洪涛对这个说法深以为然,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既然这些白腊虫在野外就是这么成活的,应该是冻不死,自己也就别替虫子去操那份闲心了。
  至此,洪涛所计划的几样东西基本都算完成了,飞鹰社的球具、宝绘堂的印刷业务正在逐步盈利,米囊子花和养虫制蜡也做好了初步准备。只待明年春暖花开,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来北宋这半年来总算是没白忙活,成绩有点小斐然嘛。
  “官人我就没有个精致点的皮包吗?不成,莲儿,去找皮匠照这个样子给官人做一个,镶金带银就不用了,但要印上这些印记。”
  洪涛可没有因为丁点成绩沾沾自喜,他觉得还很不够,至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没顾得上去做呢,正好利用冬天这几月也给办了吧。
  但在去之前得好好打扮打扮,新做的锦袍穿上,再来双鹿皮长靴,披上带兜帽的斗篷,好像还缺点啥。
  左寻思右寻思,想起来了,缺个合适的皮包。自己这么大学问,总不能老提着个布袋子装东西,一个精致有型的公文包还是很必要的。
  不光要有,还得是名牌。莲儿拿走的那张纸上,不仅画着皮包的造型,还有牌子呢。
  正面是Louis VuittoN和ChaNel,背面再来个Dior、GiveNchy。字体全用纯银打造,锃光瓦亮明晃晃,全大宋咱就是独一份,丢了也好找不是。


第68章 洪景润
  弄这么大派头要去哪儿呢?当然是去算院当博士了。新皮包里装着算盘和一堆纸,上面是洪涛抽空整理出来的数学公式以及原理习题啥的,唯独没有笔墨。
  至今为止他还没学会用毛笔写繁体字,大部分认全就算不错了。但这难不住博士,自己不会写,别人也不会写吗?
  现在出门已经不用莲儿跟着了,一个女流之辈老往算院里钻不太合适。黄蜂不仅会给人打针,还写得一手不错的毛笔字。
  正好,保镖兼秘书也算不浪费人才,自己就说脑袋被驴踢过之后忘了怎么写字,由书童代替呗。反正算院里玩的是术数,谁在意文字好不好看啊。
  纸上这些东西本来想印成书再拿出去见人的,但宝绘堂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六台印刷机、二十多名工人两班倒还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给自己干私活,除非先把朝廷的邸报和孝严寺的经书停了。
  要说高翠峰做起买卖来还真不弱,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离驸马府最近的那座小庙,说服了寺里的主持,先印一百册经书,效果满意再继续。不满意这一百册就当赠送了,分文不收。
  当洪涛听说了高翠峰开展业务的方式之后,对宝绘堂就更放心了。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不仅可以上马指挥打仗,在挣钱方面也是当仁不让,一点都没有明清文人不屑于谈论钱财的假清高劲儿。
  这就很好嘛,很符合君子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谁规定说君子就得五谷不分、五体不勤、手无缚鸡之力了?
  在正统汉文化里,君子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只有被阉割文化中的伪君子,才要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德性。结局就是吃嘛嘛香干啥啥不灵、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会唯唯诺诺迎合上意、失去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精神和良知。
  洪涛当然离君子很远很远,但他会的东西一点都不比君子少,60艺都快够了。他来算院也不是真的打算给学生们讲课,系统的课程暂时还教授不了,双方的认知差距太大,甚至在学术问题上都很难沟通。
  古人的术数他很难看懂,他的现代数学古人又很难接受。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无法解决,只能慢慢来,互相学习互相熟悉。
  算盘就是双方之间的一个沟通工具,用语言讲不清楚的可以用算盘讲清楚,就在这几十个小珠子上,古代和现代的学问产生了碰撞,同时也在慢慢的融合。
  既然有了沟通的工具,洪涛就有办法去影响这些学生甚至教师。办法很简单,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小游戏、小较量来勾起他们对新计算公式和计算工具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基本就离认同不远了。
  首先需要让大家有兴趣的就是阿拉伯数字,仅就数学而言,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确实比使用汉字方便,至少写起来容易的多。
  最主要的是自己接受的就是现代数学教育,想把脑子里的知识转化成古人的形式难度太高了,别说是自己这个二手的冒充数学家,就算把陈景润找来也搞不定。
  “诸位刚才已经看到了,我所用的数字在书写速度上要快于目前的字。术数和诗词歌赋不同,丝毫美观、写意、内涵都不用追求,它需要的只有一件事儿,就是把结果算对。即使诸位的字写的再漂亮,答案被我用这些番邦字先算出来了,那赢的就还是我。”
  洪涛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找了两名学生,让他们从1写到100。自己写完了,他们还差多一半呢。
  “先生上次所云算出圆球的大小,可能演算一二,让我等眼见为实?”不过这种沟通只能在私下,算院的课程里并没有洪涛这位博士的主讲,他那套数学理论被视为来历不明的野路子。
  古人很推崇出身和血统,不仅仅是人的出身,还有学问的出处。假如洪涛能证明自己这套东西是出自张衡、张爽、刘徽、祖冲之等古代大家之手,马上就会被视为术数大家,别说讲课了,当院判都不过。
  可惜他不能,于是越是造诣高的人就越看不上他的这些诡术。没错,洪涛拿出来的办法确实计算准确、速度快,但在算院大部分教授、博士口中,都被归于一种诡术,属于难登大雅之堂的范畴。说白了吧,就是来路不正、没传承有序。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固执的这么认为,相对而言,年纪更轻、术数造诣更浅的学生和少部分博士、助教到更乐意接触新事物。
  只要确实有道理也确实有效果,他们才不管发明人有没有名气呢。洪涛那套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的理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