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部队点上汽灯。”
王九和王十二在湟州参加过预备役训练,又去肃州实战了三个月,按说已经可以算老兵了,但他们从来也没见识过大规模作战,对战争的认识还有缺欠。不过不要紧,只要这次能保住小命,不管输赢都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场指挥官。
新军的夜行设备挺高级,一水儿的汽灯,还不是普通汽灯,外面多了个铜壳。壳体上有个活动小窗口,全拉开有一百八十度,可以控制灯光覆盖面积。虽然里面没有反光碗,也能将就当大手电筒用,还可以控制光亮的指向,不至于传的太远。
有了灯光照明,部队行进的速度快了几乎一倍,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黑乎乎的大蛇,每隔百十米会有一点点亮光,不停在平原上蠕动着身体。除了踏踏踏的脚步声和咕噜咕噜的车轮响,几乎听不到人声,很是诡异。
在这条大蛇西边七八十里还有一条同样的大蛇也正在向北游动,苗魁带领的一万新军全是轻骑兵,只携带少量火箭和攻城弩,没有箱车要照顾,渡河速度更快。
他的第一个进攻目标是辽军位于白沟河北岸的归义寨,拿下这个不到千人的前哨阵地之后,马上向新城运动。
根据山川督察院和富姬商队提供的情报,新城是辽军最靠近前线的粮草仓库,常年储备着可以供四五万军马食用的草料。
游牧民族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不是人的口粮,而是马的草料。人饿了可以吃马肉喝马奶,马要是饿两天跑不动之后,人和马全得完蛋。
苗魁对付归义寨的方式和洪涛一模一样,只是负责偷袭的特种兵运气好,没被提前发现。等新军士兵端着弓弩也摸进去之后,绝大部分守寨的辽军士兵都是被杀死在帐篷里的,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反抗。
“换上他们的衣服,抬上这两个当官的,看看能不能诈开新城!”面对六百多具敌人的尸体,己方无一伤亡,苗魁没有丝毫高兴的意思。归义寨中的守军都是汉人,也就是幽州兵,看旗号应该叫做神武兵。
叫什么无所谓,一想到新城还有可能是汉人兵将守卫苗魁就忍不住郁闷,打了半天都是自己人杀自己人真没意思。但再没意思也得完成既定目标,利用一下幽州兵的衣服和尸体应该算个不错的主意。
苗魁猜对了,归义寨这一营神武兵就是新城节度使韩宁的部下。神武军总数三千,总计六个指挥使,其中一个在归义寨、一个在西边容城,剩下四个都在新城驻扎。
这里的草料是雄州对岸两万多辽军的依仗,不容有失。但今天韩宁没在城内,早上范阳招讨使派人送信说是有紧要军务商议,只剩下副将。
归义寨距离新城只有十五里,大半夜的突然燃起大火,城墙上值守的士卒很快就发现了异常,刚刚通知了副将把探马派出去,很快探马又带着二十多人回来了。
这些人穿着神武军的衣服,说是寨子里的士兵喝多了酒发生哗变,不光放了把火,还把指挥使也砍伤了。
“放吊桥,一群废物,待节度使大人回来,把你们全绑在马后面拖死!”
借着火把的光亮,副将看清了探马确实是自己派出去的,其他那些人也确实像归义寨的兵卒。尤其是担架上躺着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必须是归义寨指挥使,两个人是姻亲,那还等啥,赶紧开城门救人吧。
这就叫天意,本来苗魁只是想试试,成功了省点事儿,不成功就按照计划攻城。没想到半路又抓到了三名新城派出的探马,一番审问下来,合算新城副将和归义寨的指挥使是姻亲。得,逼着三名探马带路吧,这个瞎话算是编圆了,看你不上当!
第601章 新老对决
吊桥放下、城门打开,再想关上就没可能了。带人下去亲自查看的副将刚走到城门洞里,就看到过了吊桥的归义寨士卒全趴在地上了。当时他还琢磨呢,说把你们拖死只是气话,也不用五体投地行此大礼吧。
同时他还看到了城门边上有两个冒着青烟的大铁球,上面的龟背花纹煞是好看,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声巨响,副将和二十多名新城军官全都报销了,没炸死的也被倒塌的门板和碎石压在下面,估计是活不了了。
与此同时远处已经传来了马蹄声,城楼上的士兵即便知道来的很可能是敌人,那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冲进来,城门炸碎了、吊桥还没卷起来,绞盘边上也滚过来一个大铁球。
这仗要是让洪涛指挥肯定会麻烦很多,他总惦记着让自己的士兵更安全,不把敌人的火力大部分压制下去坚决不会贸然冲锋。
但苗魁还没有这种习惯,诈开城门对他来说就是胜利,打仗哪儿有不死人的。新军有刀砍不动、箭射不透的甲胄、有在马上也能上弦的滑轮弩,还不冲锋等啥呢?
新城内除了军营就是仓房,为了预防火灾街道修得非常宽阔。骑兵进城不用打巷战,三四匹马并排沿着街道冲锋,想射就射两下,不想射直接就能人堆上踩过去。
一排踩不死后面还有,第一波进攻就是三千人,等他们在城里兜上两圈敌人基本也就垮了,城墙上的守军也被跟进的第二波部队干光了。
一边统计伤亡一边放火,等所有新军都撤出城时战斗刚刚进行了不到半个时辰,整座城在混合油和北风的配合下就像个大火炬,火苗比城墙还高,城内很多躲藏起来的守军甚至来不及往外跑就被大火一起吞噬了。
“这些马匹能带的带上,带不走的全都赶散,不能给契丹人留!”伤亡结果是个位数,马匹死伤略多,差点上三位数。
但在辽国境内作战唯一不缺的就是马匹,城东和城西各有两个马圈,存栏数不下二三千匹。苗魁一声令下,多一半马匹就全自由了,撒着欢的跑向了狂野,以躲避身后巨大的火炬,剩余几百匹被新军带走。
骑不上没关系,开国侯说了这将是一场恶战。既然是恶战,那多准备点马匹肯定没亏吃。也不用喂养,就这么带着走,渴了喝马奶,饿了直接吃肉!
这把大火有多大呢,三十多里外的王大都看到了左后方被火光映红的天空。此时她已经拔掉了沿途的两座小军寨,正在一条小河上架设临时桥梁。
作为中路军,她的任务不是攻城拔寨,而是用最快速度突进六十里夺取固安城。那里不光是辽国边境的重要战略据点,还把守着无定河大桥。
有了这座桥,左中右三路新军就能一脚踢开析津府的南大门,再往前全是坦途。别看只有六十里多里路,可真不太好走,全是小路,沿途还有三四条小河。
和苗魁的西路军相比,中路军还带着四百多辆箱车,那是为了攻城准备的。固安可不是军寨,而是真真正正的坚城,附近还有重兵驻守,偷袭基本没啥希望,只能强攻。
“再上二百人,多架设一座桥,我们得加快速度了。”火光代表着什么王大心里很清楚,苗魁一旦在新城得手就会用最快速度斜插固安。
这是之前商量好的步骤,中路军和东路军带着军械补给攻城、西路军负责掩护。所以中路军必须赶在西路军前面抵达固安,否则没有攻城武器的西路军会提前暴露攻击意图,给后面的战术安排增加麻烦。
“滴滴答……滴滴答……”就在前锋部队刚刚开始渡河时,远处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铜号声。
铜号带来的是警讯,前面的探马发现了敌军,人数三千以上。不光数量不少来的还特别是时候,新军的前锋刚刚渡河不到一千人,没有一辆箱车,除了少量一窝蜂之外就只有手弩。
此时摆在王大面前的是道选择题,二选一。
继续渡河就要组织已经渡河的前锋部队挡住敌人的进攻,给后续部队争取时间。一旦挡不住,前锋部队将面临无路可退的情况,损失会很大。
停止渡河把前锋部队撤回来,看清敌人规模之后再决战比较保险。以新军的火力配置,只要敌军人数别太多,完全能在强攻下抢渡成功,损失还不会太大。
“来的还真是时候,我去前面,你在这里指挥渡河。不用慌忙,一辆箱车都不许丢!”
但是这么做会耽误不少时间,王大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把大部队渡河的任务交给了王七,自己带着传令兵上马提前过河。
如果王大要是知道这股敌军是从哪儿来的,会把苗魁的祖宗八代全骂一遍。他们就是驻守在固安南边的辽国军队,隶属幹鲁朵军,也叫宫分军。
这些军人全部来自契丹部族内部,除了驻守各地幹鲁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