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光顾着嫉妒他那张棱角分明的帅脸,洪涛漏掉了一个重要信息,犹太族人里啥时候有会驾驶海船的人了?
他们会啥早在凉州就登记过不止一次,到了开封之后又加入了几十户,但也没听说有水手这个职业,怎么突然就蹦出来认识纵帆船来历的呢!
“是跟着王掌柜海船从泉州而来的,还是大人让西迪帮他们安排的住处……”菲尼克斯眨巴眨巴眼,试图辨明这位大人是真忘了还是故意装忘了。
“……哦对了,确实有这么一档子事儿,他们是走海路到泉州的?”洪涛确实忘了,事儿太多,只要不是主线任务经常忘。
“他们一直在给阿拉伯人驾船,挣够钱之后才在泉州落脚,又帮宋人驾船,得到我们的消息才搭着北上的海船一路寻过来的。”
“这样,你现在就叫他们过来让本官看看。”洪涛明白了,这些犹太人的祖先当年不知道为何并没在一起生活,而是分散到了四面八方各寻出路。有的进入中亚地区和中国北部甚至开封,有的则去了阿拉伯地区,说不定还有在南洋各国的。
但他们好像有自己独特的联系方式,当年从凉州出发的那几位信使怪不得要成为族群的英雄呢,他们这一走愣是三年多没回来,一边走一边在沿途路过的城市乡镇中寻找族人,吃得苦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
自己到开封之后就有一群犹太人从两浙路而来,看样子消息已经贯穿大宋国土到了南海,保不齐还有他们的族人正在路上往甘凉路赶呢。
这些流落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只需要一个口信就自愿抛家舍业来复国,还是自费,没人给报销,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真是个小强一般顽强的民族,顽强的让人都无法理解。
但不管他们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假如其中真有海船的水手,那洪涛必须重用。水手和水手还不一样,内河的水手想成为海船水手得训练好几年,中间还得有亲身体验。
但跑过远海的水手就没这么麻烦了,就算船型不同、操帆技术不同,所欠缺的也只是熟悉,速度会快很多。
更主要的是船上如果有一些经验丰富的水手会非常安全,在他们的带领下新水手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些活儿要是光让船长干累死也忙不过来。
“成了,这艘船就归你的族人专用。但本官有个条件,训练水手的时候必须搭配一半孩子或者新军,而且得一视同仁。我会马上再造一艘训练船给你的族人用,同样也要帮本官训练水手。”
事实证明这些犹太水手确实不是来蒙事的,他们对纵帆非常熟悉,只适应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能满帆航行。而且他们不光是水手,还有两位纲首,也就是船长。
最远去过印度半岛东侧,具体是哪儿洪涛也听不懂,但绝对过了马六甲海峡。这就是人才啊,不可多得的人才,有跨洋航行经验的人才!
说起航海这件事儿,王浩是最郁闷的。四年前他巴巴的把三个家族里的孩子送到了湟州跟着驸马学习航海术,结果最大的孩子已经快十七了,却打死也不回家,非要跟着驸马继续深造。
到底啥叫深造王浩也不明白,反正这个孩子算肉包子打狗了。好在洪涛答应剩下两个孩子成年之后绑也得给绑回去,这才算没亏太多。但是王家想独占南洋航线的计划又得拖几年,这两个孩子刚十三岁不到。
其实剩下的两个孩子也不想回去,他们在第三批儿童团里过的挺好,导航术倒是学会了,但越学就越觉得自己像傻子,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
此时他们就像是深山沟的孩子突然到了北上广,想看的、想学的、想干的事情数不过来,能愿意回到山沟里去种地吗?
但洪涛不打算因为这件事儿被王浩非议,成年的孩子已经入了促进社,不回去可以,但另外这两个必须还给王家。
当然了,他们也会带着任务回去,比如替王十当情报来源、替老师测绘当地地图啥的。人虽然还是王家人,可这个心嘛,到底姓哪个王就很难讲喽。
眼看元丰九年的夏天随着上涨的河水突然来临,大名府城内也热闹了起来,一队一队的禁军把城西的驿馆围的水泄不通,几十个府衙的小吏不停进进出出,又是抬家具又是修剪树杈,像是要有贵客光临。
确实有客,贵不贵得两说着。据替府衙雇佣男仆女使的牙人讲,来的是辽国使团,规格还挺高,里面有个啥王爷。
辽国使团并不新鲜,只要是北朝的使团想去开封必将要途径大名府,也必须住一两天歇歇脚。但这次明显和以前不同,馆驿如此大动干戈,肯定不只是为了让辽国人住一两天。
要说老百姓有时候也挺聪明的,他们猜对了,这次的辽国使团不仅要在大名府住,还要常住。使团里的人不都去开封,只有真正的使节才会继续南下,大部分人包括一位亲王都留在大名府等候。
这是明显不符合外交规矩的,北宋朝廷也不想让辽国使团在自己的军事重镇多做停留。但辽国使团说他们这位王爷惧水,无法坐船渡过黄河,要是非逼着上船的话,一旦出现问题就得由北宋朝廷负责。
其实是个有脑子的人就能听出这番说辞完全是扯淡,就算这位王爷真的晕船,干嘛非要让他跟着来呢?换个人不就完了。
可是在宋辽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自打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就处于被动防御状态,非常不愿意挑起两国之间的争执,主要是怕辽国找借口再南侵。
就算有开国侯王诜这样的百胜将军守着开封的南大门,北宋君臣也不想给辽国口实,毕竟一打起来次次是自己吃亏,哪怕赢了也是惨胜。
明摆着辽国使团就是来大名府探听虚实的,如何既让他们挑不出毛病又得不到想要的情报呢?皇帝和大臣们没辙,干脆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开国侯。
你不是有本事嘛,正好,别没事儿折腾自己人玩了,拿出来去对付辽国使团吧,这才是真本事。
洪涛觉得吧,不管是不是敌人,人家王爷都来了,必须给予合理的待遇。倒不是怕辽国找茬儿,而是基本的外交礼节。
辽国有使团派往北宋,北宋也会往辽国派使团,如果你慢待人家,人家回头照样拿北宋使团撒气,最终难受的还是自己人。
其实朝廷把接待使团的事儿扔给大名府,洪涛真不发愁。打仗、航海、工业、金融都是副业,主业是挖坑害人。外交这个活儿就在他的业务范畴之内,要不说神宗皇帝有知人善用的本领呢,算他又找对人了。
第548章 改外交官了
“晋卿,你可不能乱来,此事牵扯甚大,若是让辽国找到借口,说不定秋天就得犯边,我们可还没准备好呢。”
看到驸马如此热心辽国使团,王韶心里是一万个不踏实。这太不像湟州那位帅司了,谁都可以说驸马弑杀、粗鄙、无礼,但朝野上下没一个人会认为这位疯驸马对敌人软弱。现在咋突然来了个大转变呢,里面必须有阴谋。
“老大人请放心,除非辽使严重触犯我朝律法,有伤人之举,否则本官不会动他们一根手指头,哪怕他们揍我一顿也可以忍。不过您来的正好,赶紧替本官补补课。不瞒老大人,到现在我连辽国大体是什么样儿都不清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多少得了解点吧?”
洪涛没对自己的行为做过多解释,只是对天发誓不会轻易得罪辽使,然后拉着王韶坐下,准备开始听课。和对阵西夏不同,那时自己要啥没啥,自然要提前做功课,好对症下药。
现在自己已经是手握雄兵、经历过大战和生死的熟练工了,不管辽国有何特点,在新军面前都玩不出花儿来。这就叫一力降十会,同时也让自己失去了充分了解辽国的愿望。
但现在不得不补课了,谁能想到自己还会充当一次外交人员,专门被指派接待辽国使团呢,临阵磨磨枪吧。
“辽国嘛,晋卿还真把老夫问住了,要是西夏和吐蕃诸部,讲上一天一夜都不会完,可对辽国老夫也是道听途说,不敢妄言。”王韶还真实诚,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并不觉得丢人。
“无碍,本官去问问宪司和漕司,他们说不定会了解一些。”
洪涛这话说得就有点口不对心了,要想问别人他早就问了,之所以问王韶,只因为他有领兵打仗的经验,能从更准确的角度阐述自己想知道的细节。
“其实晋卿身边就有一位合适的人选,何必舍近求远呢。”
“谁?”
“沈存中沈大人,他当年出使过北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