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黄河、淮河、长江、还是运河,两岸都会有纤道,且有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可以占用这些特殊的道路,只允许纤夫行走,就是为了保证船只通行。
  洪涛让温家造这种快速纵帆船出来并不是为了运输,而是打算培养自己的船匠和水手。他干啥事儿都不会完全信任别人,能自己掌握的必须自己掌控。
  当然了,这种小帆船也是一种实力的展现,它可以用优异的性能告诉王浩那群海商,别拿自己不当干粮,咱肚子里是有干货的,也让他们有个期盼。
  另外也是给工匠们上一课,如果不把这些造船匠压服,他们很难改变原本的工作习惯,你说啥他们都认为是外行瞎指挥,无法展开合作。
  “这种船能行?”看到没,模型还没做完呢温老头就开始犯嘀咕了。这位帅司大人造船的方法和他们的传统手艺有很多本质上的差别,自然而然的就会排斥。
  “大人的船想必是有诀窍的……”王浩不太懂造船,但他相信温家的手艺,又相信驸马的能力。两边都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只能和稀泥。
  “某要慌,本官从来不以理服人,更愿意先摆事实。成不成造出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工钱本官出,木头随便用,可行?”
  洪涛就知道他们要有这种反应,有反应就对了,没反应才不和逻辑。后世有一句话很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也云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对,造一艘试试便知!”王浩对这个建议举双手双脚赞成。
  “只是大人这艘新船体量不大,如何能运载沉重的货物?”不过他也不傻,不会造船还不会看嘛,一艘五丈多长的小船就算能造八层高也装不了多少。
  “装载货物的船先放放,把这艘船造出来看看效果。如果本官的法门可用,那就按照本官的方法造船,要是这艘船不合用再由温老爹定夺,如何?”
  用来专门装载货物的内河船洪涛也有方案了,不过那种制造方式更天马行空,要是没有一定的信任谁也不会相信。
  “使得!老三,你去挑木料。老大跟我去排滑木,小二,你陪着大人把下料的尺寸搞明白。来来来,开工了、开工了!”
  说心里话,温老头并不太讨厌这位年轻的帅司大人。他是有点喜欢指手画脚,但脾气挺爽快,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没打算用官威压人。
  老百姓不怕当官的指手画脚,就怕当官的瞎指挥。只要木料趁手,造一艘五丈长的小船费时不过三四旬,还不耽误自家工钱,试一试没什么关系。
  而且温老头还藏了个心眼,把二儿子留在了帅司大人身边,说是要研究木料尺寸,其实就是想偷学。
  把尺寸关系都搞明白,这艘船的模型也就没啥秘密了,万一真是好船温家不又多了一项手艺,这就是劳动人民的狡黠。


第525章 自筹粮草
  “温大虎是吧?来,先见识见识本官的新工具。你们俩别傻看着,过来一起学。这位温家哥哥可是造船的好把式,学不会不许吃饭!”
  温家想偷学自己的手艺,洪涛心里和明镜一样。他们的小狡黠在彭大、王大头、胡家、武家身上照样存在。自己怕他们学吗?不光不怕,还得求着学。
  洪扒皮的独门绝技是这么好学的?谁沾上谁就离不开了。这不是手艺,而是鱼饵,吃了就得上钩,吐都吐不出来,钩子上带倒刺!
  “这叫圆规,看,这么一转就可以画个圆,圆的大小调下面的刻度即可。这叫角尺、丁字尺、水平仪,想横平竖直全靠它们。看到这个吗,它叫做三棱比例尺,可以把图纸上的尺寸瞬间转换成实际尺寸,反过来也一样。嘿嘿嘿,这都是我爹爹发明的,厉害吧!”
  洪涛一挥手,宸娘和赵佣就冲了上来,一个从包里往外掏家伙,一个负责介绍每种工具的具体用法,有些还要做出现场演示。
  把温大虎讲得一愣一愣的,还不敢不耐烦。两个孩子拿出来的工具他是没见过,可马上就能发现其妙用,想不看都不成。
  “大人为何要先造小船?再有两个月就入秋了,大船如不加紧准备冬天一来就要拖到明年。”
  看到驸马闲了下来,王浩赶紧凑上去小声耳语着。他关心的不是造船,而是大名府工坊里的产品。借着造船的时间表,可以间接的搞清楚工坊的建造进度。
  “不急、不急,本官造大船非常快,从无到下水一旬半即可。且不用一艘一艘造,只要人手足够,十艘一起造依旧是一旬半。叔父不用担心无货可卖,除了甘凉路的货物之外,此地很快就可有生铁出炉。由这里直接上海船路途更近,也不失为一笔好买卖吧?”
  造船厂的事儿王浩办的很给力,此时就该给颗甜枣吃了。别的东西洪涛拿不出来,生铁随便装。高炉和焦炭炉已经不是啥高级玩意了,在胡家工匠手里比火炕难不了多少。
  只要它们一起来,想停都停不住,再加上足够数量的厢役劳动力,产量很快就能超过渭桥镇。毕竟这里的铁矿和煤矿几乎在一起,原料充足。
  “还是大人想的周到,此地盛产生丝,价格比两浙路要低一些,可以拉来散茶,运回生铁和生丝。”王浩一听生铁可以敞开数量供应,心中最后一点忧虑尽消。自己赚钱了,也就有心情替帅司大人考虑了。
  “散茶先不需要,大米倒是可以继续。”目前洪涛真顾不上民间喝茶的习惯,再说了,大名府又不要黄金储备,他们爱喝啥就喝啥。
  “大米?大人有所不知,此地和南边的澶州都有百万石谷米粮仓,虽然大多是供应边军的,但粮价并不比两浙路高,算上运费说不定还要低一些。”
  王浩觉得这位帅司大人有时候明白有时候糊涂,往湟州运粮是那边没粮食,往大名府运粮,这不成从渭桥镇收购泥炭运往磁州一样了嘛,必须赔,否则就没天理了。
  “官府的粮食不由本官支配,想开矿、造船、修码头、建工坊都需要人手,他们的口粮总不能也等仓司大人批。叔父心里应该明白,本官走到哪儿都是不合群的异类,同僚无不侧目,想从他们手里及时拿到粮食几乎不太可能,只有靠叔父鼎力相助。”
  说起粮食问题洪涛不由得也发起了牢骚,皇帝还是不敢完全相信自己,或者说他能相信,朝臣们也不允许他把整个河北地区的军政大权全交给自己。
  所以在这里发展和在湟州比起来有优势也有劣势,资源丰富、人力充沛是优势,各种关系、各种羁绊算劣势。
  换成别人来干自己的差事,三年?三个三年也搞不定。从这点上讲大舅哥看人还是比较准的,就知道自己有办法对付。但他从来不问啥办法,因为只要一问就得掏钱!
  “大人封王指日可待,我大宋只要有大人在北朝也无需多虑。”王浩此时才算听明白,合算这位侯爷是掏自己的钱给朝廷办事。
  怎么说呢,如果有人和他讲这种故事,必须一嘴啐回去。昏头了吧,世上还能有这样的官?但现实就摆在眼前,想不信都不成,只有佩服、崇拜外加自愧不如了。神就是神啊,视钱财如粪土,凡人真比不了。
  “北朝?叔父以为本官调任和北朝有关?”恭维话洪涛不想听,可是王浩的恭维话里有个很敏感的信息。
  “……不瞒大人,小人和朋友平时饮酒时也会谈起朝廷大事。大人在西北打得西夏人几年不敢犯边,却突然被调任大名府,想来官家不打算再对西夏用兵,而河北又是据北朝南下的军事要冲,派大人来此难不成真为了改桑林为白叠子花田?”
  私下里谈话时王浩还是挺真诚的,也没把驸马当做朝廷一品大员对待,能说的不能说的都愿意聊聊。同样,这位一品大员也确实没有相应的官威,要是不穿朝服扔到大街上和街头混子也差不多,甚至更次。
  “哈……看来有些事儿还得重新筹划,连江南的商贾都知道本官来此为何,想那北朝君臣也不是傻子。”
  一言惊醒梦中人,原本洪涛以为自己没那么有名,仅仅也就是在西北战场和相熟的商人里呈呈威风。
  现在看来不尽然,假如北朝有一位能攻善守的大将调到了宋辽两国边境的南京道,想必北宋君臣也不会视若罔闻、不搭不理。
  “叔父请自便,本官还有一些军务要处理,失陪!”一想起这件事儿洪涛就静不下心造船,但又不舍得走。这里确实离不开自己,光靠一个模型和一张谁也看不懂的图纸,温家啥也造不出来。
  “黄蜂,去把姬夫人请过来,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