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机早晚也会升级,然后黄氏纺车就又落后了,还得继续升级。人类的科技就是这么你进一步、我追一步交错着发展起来的。
“官人,属下偷偷试过了,此物确实犀利,一寸厚的松木板被穿了这么大个洞,渭桥镇的钢甲也防不住。就是距离太差,十五步外无法把控准头。”
作为科技带头人的王大头肯定不甘落后,他也提着一个皮袋子来献宝了,还是偷偷摸摸的,说话声极小。
袋子里是把一尺来长的前装手枪,模样像极了十六世纪欧洲的燧发枪。其实它就是燧发枪,之所以造成了这个样子,完全是洪涛手绘图纸的功劳,王大头忠实的把图纸上的一切还原了出来,丝毫不差。
还多了点东西,银饰。王大头这个毛病看来一辈子都改不了,不管做什么总要尽善尽美,哪怕只是个试验品,依旧要在枪身、枪柄镶嵌上精美的银饰,以体现他的手艺不俗。
“再长的枪管还是无法制造?”洪涛对这玩意连试试的兴趣都没有,它没什么实用性,在战场上连把手弩都不如。更没有成本优势,完全靠工匠手工打造,产量非常低。
“管子倒是能做出来,就是里面的三根膛线不好弄,入刀稍微有些偏差就会有深有浅。”一提起这个问题王大头那只残废的右手直哆嗦,他真想亲自上阵挽回名声上的损失。
“不急,慢慢来,细管有困难就先弄粗管,熟能生巧嘛。这玩意不能放在本官手里,回去之后即刻熔毁,半点风声都不能透露,否则你我都要面临杀身之祸。”
洪涛是真不急,即便王大头把带膛线的枪管造出来了,自己也拿不出合适的发射药和底火,还是个废物。
湟州工匠们的起点已经很高了,至少比当年的金河帝国高,他们欠缺的只是经验。这玩意急不得,还得让成功她妈上场慢慢磨练。
其实以他们的技术储备,制造前装滑膛枪绰绰有余,但洪涛不想这么干。有了钢板弩、攻城弩、箱车和霹雳弹、火油弹,新军已经可以从装备上碾压同时代的所有的军队,没必要再更换滑膛枪。那玩意并不比现在的武器先进多少,造价还那么高,没什么大用。
那能不能弄几门滑膛炮出来呢?技术上完全能,可实际情况不允许。新军不能再加强战力了,那样会让朝臣更恐惧,保不齐连皇帝都得有想法。
所有的热武器研究都只停留在试验阶段,即便试验成功也只能进行生产工艺方面的磨合调整,没有必须情况下不打算批量生产。
到底是先去化学实验室试验火棉,还是去凉州机械厂里完善枪管加工工艺呢,亦或去毛纺厂看看黄氏纺车,或者巡视一下棉花田?
“甜瓜长势不好……我说大上啊,你手脚都有伤,没事儿就歇会儿吧,又不缺那几口瓜果吃。”还没等洪涛想好该优先干什么,高俅又一瘸一拐的来了。他真没什么新发现,是来求解惑的。
这家伙也属于闲不下来的主儿,凉州的化学实验室和玻璃作坊属于新建,还没有正式生产任务,他就在旁边弄了一个暖棚,打算继续种瓜点豆。
之所以要来洪涛这里求助,原因很简单,野地里的瓜秧比暖棚里精心伺候的长势还好,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不是说遇到不合理的问题,一定要想办法了解清楚,好奇心才是做学问的根本动力……”
高俅一看老师不愿意给答案,不得不把绝招祭了出来。这一招号称必杀技,是孩子们通过很多实践总结出来的,对付养父非常好用。
“……成吧,去告诉黄蜂备马!”洪涛咬了好几次牙,忍住了揍高俅一顿的冲动。这群孩子学好慢,学坏是真快,连高俅这么老实的人都知道用自己的话来堵自己了。
暖棚的面积没有马尾城大,总共不到半亩地的样子,里面的瓜秧长势并不赖,绿油油的看着就健康。但高俅说他在实验室西边还种了几陇瓜苗,打算趁着春夏季节合适增加点产量。
问题就出在这几陇瓜苗上,它们的长势更好,绿得都发黑了,植株更高、叶片也更肥厚,真的有点气人。
第488章 偶然发现
要知道暖棚里的土地是深翻过的,还施了底肥。松土、浇水高俅是一次不落,且环境温度更高,怎么会长不过普通田地里的呢!
“大上啊,这回你可真把为师难住了,是不是种子不同?”洪涛只是个阳台族,看过一些有关种植、积肥方面的书籍,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经验,对于这种明显不合常理的事儿也没法解释。
“此地的瓜秧都是从暖棚里移植出来的,老师不是说过植株过密结果反而少,学生才会多此一举。”高俅对这个解释不认同,种子都是一样的,甚至发芽长出真叶的地方都是一样的。
“黄蜂,你去找两个精于耕种的拓荒民来,我还就不信了!对了,是请来啊,人家要是忙就花钱雇,别败坏了你家大人的名声。”
看着高俅一脸愁闷,洪涛的好奇心也被激了起来。今儿还就得和它耗上了,自己不明白没关系,咱有明白人能请教,总不能专业的农民也给不出准确答案吧。
但这次还就是没有答案,黄蜂找来的两位老把式看过两块地里瓜秧之后,又翻了翻地里的土,再捏起一点放到嘴里品尝,然后异口同声的说是田亩里的土更肥,所以才会让瓜秧长得如此旺盛。
但人家也说了,土地太肥沃对瓜果没有啥好处,会造成瓜秧疯长却不爱结果。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都是有讲究的。
“大人真是神仙下凡,教出来的学生种地也如此精妙,幸亏大人的学生不多,不然就没了我们的活路。”
不过对于高俅的种植手艺两位老把式还是交口称赞的,他们不太明白暖棚的用作,只是觉得能让瓜苗出芽如此早必须是绝技。
“嘿我个暴脾气,黄蜂,去通知莲儿,把本官的午饭端过来,今儿本官和它们拼了!”
这样都没得到满意的答案,洪涛真忍不了。自己是星君下凡啊,怎么能对付不了几棵瓜秧呢,尤其是当着学生,这个脸丢不得。
“高俅,你老实交代,到底往地里埋什么了,是不是专门搞把戏来折腾老师玩的。宸娘年纪小,王二、王十她们是女孩子,调皮一些本官能忍,你要是也学她们肯定没好果子吃!”
坐在地头上吃完了午饭,洪涛开始了仔细勘探,甚至挖出几棵瓜秧,把地里刨了个半米多的大坑,依旧没找到土地肥沃的答案,有点恼羞成怒了。
“学生不敢,这里半个月前还是荒地,学生只是扔了一些实验室的垃圾。待他们几个来了之后,垃圾全都装到木桶里送去焦炭炉焚烧了,这才空下来……”
高俅觉得自己要倒霉,玩了命的解释不是恶作剧,同时也想好了,以后再有闲事不明白绝对不去打扰老师了。
“实验室的废料……来来来,和本官说说,你近来都在做什么实验?”废料……肥料,这个词儿引起了洪涛的注意。难道说高俅又弄出什么新鲜玩意,无意中成了肥料?
这回算是猜对了,高俅确实没闲着。硝化甘油的试验没成功,他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炼焦窑的烟囱上。既然老师能把制碱的废气变成盐酸,他也想试试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把炼焦窑的废气利用利用。
为此他也让木工作造了一个类似焦炭桶的装置,套在炼焦窑的烟囱上,试着用各种液体和焦炉废气起反应。
水、糖水、盐水、酒精、硫酸都试过,得到的产物一一收集起来。结果嘛,好像都没啥用。下一步他正打算用盐酸和硝酸试试,看看有没有收获。
“你确定把废液都倒在这里了?”炼焦炉的废气里含的物质可多了,无法确定具体种类,但听说高俅用到了硫酸,洪涛好像有点眉目了。
“肯定,这里以前是个小坑,学生严格遵守了先生的教诲,每次倾倒废液之后都会用土掩埋,开垦瓜田时才用锄头深翻过一遍……”高俅指着瓜陇中间,使劲儿向老师说明自己是遵守规矩进行试验的,真没犯规。
“这他妈就叫傻人有傻福,本官如此睿智,愣是没你的狗屎运管用,天意啊!走,去看看你收集回来的东西。”听了高俅的叙述,洪涛基本确定了一种可能性,不由得仰天长叹命运的不公。
水、糖水、盐水的溶液都被洪涛排除了,他唯一感兴趣的是硫酸溶液。焦炭炉的废气中有很高比例是焦炉煤气,煤气中氨的含量很高,硫酸恰好可以中和氨,得到的新物质叫做硫酸铵。
硫酸铵是啥呢,它是一种氮肥,后世里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