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交与许东来,你安排三个小童贴身教授他们规矩,可以惩戒不许伤害,明白了吗?”
刚才还是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姑父,一转眼就翻脸不认人了。也不管皇子们乐意不乐意,直接给编进了第四批儿童团,本名都给抹了,还恶狠狠的威胁着。
“姑丈……佖儿害怕……”年纪最小的赵佖立马就怂了,缩在赵佣怀里怯生生的看着满身冷冰冰盔甲、一脸横肉的王大。
“……”洪涛绷着脸摆了摆手,王大就一手一个,提着赵佖和赵倜的脖领子,像提小鸡仔一样提了出去。稍大一点的赵佣看了看姑丈,又看了看裴英,啥信息也没看到,只能也跟在后面出了大帐。
“裴大人,本官已经应允了,为何还要如此苦苦相逼?”孩子们一走,洪涛立马就从书案后站了起来,满脸的不高兴。
“湟州无处可容身,难道驸马希望听到皇子不测的消息?”裴英也不装了,身上再有功夫也逃不过时光的磨砺。一把老骨头坐了好几天车,驸马车再好也累,一边回答一边坐下来锤着腿。
“……裴大人以为这种事会发生?”裴英的回答听在洪涛耳中有些唐突,难道还有人敢向皇子下毒手?
“臣不密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驸马肩负官家重托,诸事皆要小心谨慎。”
裴英实在是忍不住了,这种话本来不该由他嘴里说出来,可是驸马的政治头脑连个县官都不如。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情,都得提醒提醒。
裴英的意思洪涛完全理解了,然后就吓出了一身冷汗。假如皇子真在自己辖区内出了大问题,确实百口难辩。在政治斗争中也是讲成本和收益的,假如真能用一两位皇子的命换取极大的收益,政客们真不会手软。
除掉自己就是极大的收益,现在北宋朝廷里的好几个大矛盾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了。新政改革自己成了关键砝码、军制改革是自己的首创、币制改革已经触动了很多大势力的利益,现在又插手了储君的问题。
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凡是嘬死比较快捷的事儿好像自己都干了,还是主力。想弄死自己的、盼着自己完蛋的在朝廷里一抓一大把。
他们都能勾结敌国暗杀自己,还有什么事儿是干不出来的呢。在政治斗争里很容易没底线,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裴英这么急吼吼的带着皇子来肃州找自己,就是怕有人没底线。湟州城屁大点的地方,没有深宫高墙和宫禁体系,且人员流动非常大,又是各民族混居,皇城司的作用发挥不出来,根本无法确保皇子的安全。
和湟州比起来前线反倒是个安全地带,湟州新军是洪涛的亲信,内部构成比较单纯,属于自己说一不二的范畴,想在这里搞事情难度太大。
身处前线虽然听起来有点危险,但要是仔细看看数据就会发现,湟州新军经历了几场大战,死伤比率非常非常低。
即便是被几万西夏精锐围困时也只不过阵亡了二三百人,皇子跟在自己身边不光可以学习,还相对安全的多。
老太监不是在故意给自己添乱,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暗中帮自己的忙。而且他身上也担着很大责任呢,如果皇子是在湟州出事儿,好歹还有驸马失职的罪名顶着。可是他把皇子带到了前线,再要出事儿就是首当其冲的罪人。
对于这个老太监洪涛是真看不懂,他以前就暗中帮过自己一次,当时的借口是报答长公主之恩。这次又出手相帮,还是担着巨大的责任出手,再用原来的理由好像就有点不够了。
可他平时并不是个完全支持自己所作所为的人,甚至在有些方面可以算得上保守派。这就让人不好琢磨了,到底是出于公义还是私情伸手想帮,亦或两者兼备?
第452章 皇子的课表
“诜受教……还望老大人能时时提醒,以免铸下大错。”
不管老太监是什么初衷,事实上他都帮了自己,该有的态度必须有。而且也让洪涛有了个大致的判断,不是敌人!是不是朋友可以慢慢接触、慢慢看,不急。
“下官只是谨记陛下之托,别无所求。”洪涛在琢磨裴英,裴英同样也在琢磨洪涛。对于这位驸马他也看不清,两个人基本没有接触,光凭所作所为来了解一个人不全面。
其实洪涛想的有点多,也想歪了,裴英的举动要是放在古人眼里会很好理解。他和驸马府的那位王嬷嬷本质上一模一样,根本就没有利益之争和派别之分,完完全全都是出于一种类似家人的忠诚。
王嬷嬷把长公主视为儿女,裴英虽然不敢把神宗皇帝当成儿子,但潜意识里没区别。只要是对皇帝有利的事儿他都自然而然的支持,反之则拼命抵御。
可惜洪涛披着一张古人的皮,骨子却还无法全部融入古人的思维状态。以后世人的想法去琢磨古人的心思,驴唇不对马嘴。
“诜不太会说话,但心是好的。我会补上一纸军令发往湟州,皇子是本官下令送往军中的,老大人也是听命而已。”
其实洪涛在政治上也不完全是个新手,只是有时候和古人想的不太一样,让人看起来像个棒槌。真要讲算计他的心思还是挺细腻的,不细腻也不成,来回来去折腾好几辈子了,再傻也能学会。
“……不知驸马打算如何做好少保。”裴英没有去接这个茬儿,既然都已经来了就不怕担责任,倒是对三位皇子的未来有些拿不准。
“呵呵呵,裴大人多虑了,本官并不打算教授皇子们太多东西,他们以后可能会成为九五之尊,统管一个国家,脑子里被灌输太多东西没什么好处。至于说如何尽到少保之责,不辜负陛下的托付,我倒是有些主张,正好请老大人指正一二。”
说了这么半天,这个问题才是正事儿。光保证三位皇子的安全没用,要论安全何必千里迢迢的送到边关来历练,待在皇宫里多好。皇帝必然是想达到某种目的,洪涛也猜不出来,只能向裴英打听。
“驸马请讲,下官洗耳恭听……”对于这个问题裴英也不再闪避,没法躲,驸马真要是和训练儿童团那样训练皇子,他怀里的中旨恐怕就得拿出来了。
“本官以为,如要成为一国之君,先得有个好身体,才能应对日后的辛劳。皇子们岁数还小,也学不了什么,不如就先从身体入手,老大人以为如何?”
“此事驸马最为拿手,想来陛下也是这个意思。”看来洪涛的第一项建议获得了认同,神宗皇帝应该也意识到了身体的重要性。
“然后就是多看、多想,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想法,见识更多的底层民众生活。这对将来管理国家至关重要,好歹不会被下面的人三言两语轻易哄骗。有时候臣子们说的话和事实会有很大出入,背道而驰也不稀奇。”
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皇帝是个大课题,洪涛即便真的当过皇帝也无法说得通透。但他知道该做什么可以尽量避免当个不合格的皇帝。除了性格之外,多听多看是基本,不光要了解朝堂中的想法,最好也能通晓民间该有的反应。
“仅这两点就可以了?”这次裴英好像不太满意,追问了起来。
“老大人,如何成为一位有成就的帝王并不是本官所擅长,但如何当一名合格的臣子本官倒是很有心得。”这就是洪涛不愿意和官员接触的原因,他们说话总喜欢挖坑,同行是冤家嘛。
“孺子可教也……”可能是在皇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裴英的情绪也不错,居然开起了玩笑。别说,这个老头发自内心的笑起来还是挺慈祥的,只可惜一年也笑不了一次。
“老大人来的匆忙,本官没有什么安排,不如先在账内歇息,改日再仔细欣赏塞外景色。这里的冬日苦寒,夏日还是挺美的。”
换成别人洪涛绝不会把自己的帅帐让出来,但从这个老头身上看不到半点加害之意,也就相应的随意了很多。
“恭敬不如从命,都道驸马所用之物件件神奇,下官也见识一番才好。”裴英可能确实累了,没有推辞,还拿起羊毛睡袋仔细打量。
“此地夜晚冷意逼人,此物打开之后可以盖、扣上之后保温更好,配上防水布可以露天野营,在军伍之中使用比较方便。”
聊起这些话题洪涛就不烦了,当下把睡袋、防水布、折叠床的优缺点亲自展示了一番,还得手把手的教裴英如何使用。老头确实累了,心里一放松,靠在折叠床上很快就睡了过去,后半截的讲解等于白费口舌。
“不知道等本官老了,王大他们会不会也如此忠诚。”看着满脸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