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物知道来这些绿洲和沼泽里生活,人自然也知道,很多从凉州逃难的西夏牧民就把这些地方当成了临时避难所。
  他们不太愿意离开凉州这块宝地,人离乡贱嘛,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想多看看以后的变化。万一西夏朝廷派兵把凉州抢回来了呢,他们就还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可惜他们等来的不是西夏救兵,而是讹力命带领的宋朝特种兵。有了这个西夏叛将的存在,很多不被宋军知晓的秘密都成了公开信息。
  再加上神出鬼没的特种部队,只有少数牧民逃进了大漠深处,大部分还是成了俘虏,等待他们的只有一种命运,苦力和矿工。
  有了冰面,风就更容易了,北地的冬季啥都有可能缺,唯独风不缺,还特别多、特别猛。冰橇刚刚张起一半风帆就被大风吹得滑动了起来,上面坐着的二十多个孩子都像没重量一般,越滑越快。
  寒风、雪花都挡不住孩子们的热情,他们从来没体验过这种不用费力就如快马般风驰电掣的感觉,小脸蛋都被吹红了依旧不肯转过头避风,还咧着嘴咯咯笑。
  想演示六分仪的效果,必须进行长距离移动才明显。所以这一滑就是大半天,直到太阳西斜才收了帆,在河边找一处背风的地方扎下了临时营地。
  今天的行程基本就到这里了,按照计划明天再往北走半天,沿途测量几个点的数据之后就可以返城了。
  洪涛带着孩子们出来不仅仅是展示六分仪的功效,还要对这条河做个简单的测绘,再用这些数据重新绘制凉州附近的地图,为将来做准备。
  这个工作不仅洪涛在做,青年团员们每天都会有一支小分队出去测绘一小片区域,把数据汇总到洪涛这里。
  但提供数据最多的并不是青年团,而是富姬的驼队。她们走到哪儿就测到哪儿,这两年坚持不懈,几乎走遍了西北边关地区。
  别看洪涛并没把湟州全境的大小山川盆地通通走一遍,但是他可以很负责的说,全湟州真没几个人能像自己一样对地形了如指掌,这就叫足不出户能晓天下……
  当然了,现在说天下有点吹,但用不了太久,能晓中原、晓南北、晓整个东亚和中亚地区还是可以办到的。
  这几批孩子就是自己的双眼、双腿、双手,她们能看到的、走到的、接触到的,从某种程度上就等于自己也亲历了。


第394章 天赋秉异
  “官人,北方有马匹疾驰,数量不多,正向这边而来!”
  正当洪涛坐在帐篷里拿着笔一边描绘地图草稿,一边畅想在不远的将来大宋将军可以拿着精确的地图东征西讨,不再受地形限制时,一个梳着几根小辫子的脑袋钻了进来,先用手掌抹了一把唇上的清鼻涕才张口说话。
  “五十六,你的手帕呢!”和第一批孩子相同,儿童团里所有的孩子都姓王,名就是数字编号。她们或者他们每人脖颈上都会有个皮项圈,挂着小块铜牌,上面就是名字。
  不过这个孩子不用查验身份牌了,独特的发型很好认。他父母据说是羌人的一支,族群早就四分五裂,一会儿跟着吐蕃人混,一会儿跟着党项人混,反正谁占领了河湟地区他们就跟着谁跑。
  直到洪涛到湟州收服了溪罗撒的族群,他们才算在湟州正式定居下来。丈夫一家人专门替州衙牧马,妻子一家则是第一批种植米囊子花的,收入很不错,应该算是第一批靠劳动致富的家庭。
  家里有闲钱了,王五十六他爹脑子就开始活泛,不想让儿子长大之后继续当马倌儿,而是想让他读书认字最好能当官,不是科举那种官,而是像王大那样的军官。
  这恐怕也是很多汉地蕃族的共同想法,他们对文官兴趣不大,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也很难完全融入汉文化当中去。
  但是当军官就比较容易了,遇到兵荒马乱的年代还能有武力保护自家财产,这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尚武!
  但想快速进入新军当官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去州学进行选拔,通过考核之后进入帅司大人的儿童团,然后就会一路特权,不管帅司大人走到哪儿都不会抛弃。
  至于说儿童团算个啥性质他们根本不关心,在大多数人看来,儿童团就是帅司大人的亲军心腹,让孩子吃点苦也值得。
  改姓就更好了,能让一个穷苦孩子跟着驸马的姓,好歹也算是驸马府的人了,只要家里不是一个男孩子的都不会反对。
  王五十六进入州学考核之前一个字都不认识,数数只能数到五,再多就是左手一个右手一个两个五,他的父母也不识字,从小只教会了他如何牧马,还有辨识野外的食物、动物、找水源什么的。
  可以这么讲,他四五岁的时候就比洪涛野外生存能力强了十倍不止,一个人扔到山区里,除了被野兽吃掉之外,能保证饿不死、渴不死。洪涛倒是不太担心野兽,但如果没有武器很可能饿死或者渴死。
  “坐冰船的时候被大风吹跑了……官人,北面真有马在跑,我睡觉的时候听见的!”王五十六很不好意思的揪着自己的衣服角,声音比蚊子还小。
  这种错误在儿童团里是不能被容忍的,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就会给别人添麻烦,没人会乐意和一个添麻烦的同伴相处。
  但是他还没忘了刚才躺在毛毡上听到地面上传来的声音,这玩意已经快成本能了,从幼儿时候就是趴在地上听父母的马蹄声判断还需要多久能吃饭,长大之后也没退化。
  “吹哨报警!”洪涛知道王五十六的特异功能,这玩意除了长期训练之外还需要天赋支持。又不是一个蕃人孩子从小就由父母带着一起牧马,但能像他从几里外就听到马蹄声的几乎没见过。
  自己之所以敢带着一群孩子出行,还不需要特种兵跟随保护,就是因为知道这片地区已经被蒋二郎和讹力命扫荡过很多次了,但凡是活人都跑进了荒漠不敢在河边逗留,是哪儿来的马匹疾驰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狼群在追逐野马或者野驴之类的动物,可是自打猎狼令发布之后,凉州附近几乎连狐狸都看不见了,难道是从漠北捞过境的新狼群?
  随着一声声尖细的铜哨响起,岸边的七八座小帐篷里很快就钻出一个个矮小的身影。别看都是孩子,但穿戴甲胄的速度一点不比新军士兵慢,也不会有惊慌失措,更不能有哭喊什么的。
  这些毛病早就在每天的训练中被磨掉了,胆怯、懦弱、恐慌、怜悯这些常人的性情,在儿童团中是最容易招来惩罚和敌视的,谁改不掉谁就会有受不完的罪。
  通过这些孩子也证明了一件事儿,没有人是天生脾气不好、不喜欢这、不喜欢哪个的,臭毛病都是后天惯出来的。
  “你这耳朵真是神了,下次回家和你爹说,本官在凉州给他留五十亩好地,都是他儿子挣来的军功!”
  不光没有惊慌,孩子们在几个学长的带领下很快就潜伏到河岸两侧,用积雪和荒草藏好身形,一动不动的等着下一步命令。
  洪涛也趴在积雪里,这时终于能从地面听到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了,看来王五十六所言不假,真不是一匹。
  “我娘不让我爹来凉州,她说这边有乱兵……”王五十六咧嘴牙还没长齐的嘴乐了,儿童团里能挣军功的孩子很少,这份荣誉能让他吹嘘好久。不过他也有愁心事儿,母亲不放心凉州的未来,不愿意举家迁徙。
  “恩,你娘也没错儿,能跟着你爹去马尾城就是好女人,回家的时候不许埋怨她。再听听,还有多远?”
  王五十六母亲的担忧也是湟州大部分人的担心,即便马尾城附近的土地都分没了,甚至出现了高价倒卖的情况,选择再往北迁徙的家庭依旧是少数。
  这种普遍想法没别的办法说服,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改变,洪涛也不想让孩子回家之后埋怨家长,这于事无补。
  “正北二里路,总共十多匹,不是新军的军马,没有钉马蹄铁。”被称赞过的王五十六干劲儿更足了,用小手在雪地上刨了一个坑,差点没把脑袋埋进去,左耳朵听完右耳朵听,给出了更详细的答案。
  “传令,先射马,尽量抓活的,但不许冒险!”不是凉州兵马,也不应该是青塘兵,次仁贡多没这么大胆子不请示就擅自进入凉州辖区溜达。只要不是自己人,洪涛就没什么顾虑。
  那些人会从河边路过吗?这就是个常识问题了。在漆黑的夜晚骑马疾驰,必须要能辨认方向和路面情况,否则遇到坑坑洼洼或者灌木丛根本没时间闪避,直接就撞上去了,轻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