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汽灯的亮度非常高,具体有多高洪涛也没数据,但一百瓦的白炽灯在它面前就像萤火虫的屁股。
  一盏汽灯正常点亮能照亮小半个足球场,当年在地坛公园里看露天电影时,广场上就会挂起两盏汽灯,真亮!
  在没有电力和电灯的情况下,这东西是最方便、最有效的照明工具。但它的科技含量并不低,不是有了玻璃灯罩和煤油之后就可以正常发光,还需要一个比较特殊的原料,叫做硫酸钚。
  汽灯没有灯芯,它的发光和燃烧零件是个用石棉线织成的细网。能不能亮如白昼,关键就在这张细网的制作过程上。
  需要用硝酸钍溶液浸泡石棉网,利用钚元素的放射性,受到高温之后才会发出雪白的光芒。缺了这一步,汽灯只能当马灯用,亮度和油灯无异,只是因为有了玻璃灯罩不怕风而已。
  钍,放射性元素,以北宋的科技能开采放射性元素吗?答案肯定是不成的,没有一系列仪器和试剂,别说开采,怎么确定这种元素的存在都是问题。
  但钍元素有点特殊,它在大自然中会以结晶的形式存在,只要找到这种结晶,再用硝酸溶解,硝酸钍溶液就算有了。
  钍的结晶很漂亮,呈黄绿色半透明,表面还有一种油性。欧美人把它叫做独居石,意思就是从来不和其它宝石伴生,产量也很少。
  洪涛曾经在驾车穿越内蒙时见过这种结晶,当地人把它做成各种挂坠贩卖,冒充祖母绿。这个地方后世叫白云鄂博,就在包头市以北。
  可惜这块地区目前属于辽国控制,洪涛没法直接得到独居石。但富姬有办法,她向夏人开出了高价,用花膏换这种黄绿色的宝石。
  现在花膏已经是西宁州、兰州、会州、延安府、绥德军一带夏人的首选交换物资,甚至还有西夏军方冒充牧人乔装前来交换。
  互贸的货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战马可以有、甚至西夏兵甲也能搞来,只要花膏到手,对方就笑逐颜开。
  夏人倒不是拿回去抽的,这种奢侈的做法他们可能还没总结出来,目前花膏最主要的是药用。它在镇痛、止泻、止咳、痛经、解毒方面确实有特效,在缺乏医药的古代它不是神药谁还能是呢。
  但是这种玩意就是披着天使外衣的魔鬼,小剂量、短期用一用是药,大剂量、长期服用就是毒了。
  不管是药还是毒,用几块破石头就能换,这个诱惑太大了。尤其是那些比较穷的部落,拿不出太多马匹和橐驼,干脆就派人远赴西夏和辽国边境,用极低的代价和当地人换取这种石头拿回来攒着,等富姬的驼队来了之后,族里也就有神药可以用了。
  洪涛也用不到太多独居石,手指肚大小就能浸泡几十片石棉网,富姬换回来的独居石有半筐,就算不全是独居石也够用一阵子的了。
  硫酸问题在湟州天煞庙里就解决了,是通过干馏胆矾获得的,只是胆矾产量太小,造出来的硫酸不够用。
  于是洪涛干脆从硝石里先煅烧出二氧化氮,这种暗红色味道刺鼻的气体很有用,和蒸馏水发生反应后可以得到硝酸,和烧碱溶液发生反应后可以生成硝酸钠。
  利用硝酸置换,就可以靠干馏黄铁矿来获得浓硫酸了,这种方式产量大、原料来源也多,以渭桥镇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


第313章 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和硝酸钾性质很相近,硝酸钾就是黑火药中的主要配方硝石成分,原理上讲硝酸钠的氧化作用更强,加入黑火药之后爆炸威力更大。
  只是硝酸钠比硝酸钾的吸水性更强,用它配制的黑火药非常容易结板,不易于保存。但要是在战前几天之内临时调配的话,等于就把黑火药升级了,也不失为一种改良。
  但硝酸钠最有用的地方并不是制造火药,它被加热之后很容易就能分解出来一种叫做亚硝酸钠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啥呢?后世里常说剩菜放久了就会产生致癌物质,叫做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了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俗称工业盐。它们的致癌性不多说了,但这玩意据说还有医用,是一种能治疗心脏病和血管瘤的药物。
  洪涛肯定不会拿它作为药物用,以目前的技术也提炼不出医用纯度的亚硝酸钠。这种有毒的工业盐恰恰要被用于食品加工,准备的说是当做防腐剂使用。
  军队打仗,尤其是进入敌国境内的时候,关乎胜利的因素里除了武器和人员指挥之外,后勤也是不能忽视的大问题。
  北宋军队和西夏打了几十年有胜有负,赢的场次洪涛没怎么关注过,但有记录的失败资料几乎都看遍了,十次里有八次是因为后勤供不上,不用敌人打,前线的军队自己就把自己饿残了。
  洪涛目前还不算完全深入敌境,马尾城虽然处于西夏境内,可是它的位置比较独特,利用地势之利很难被大军围困。
  但他早晚要带着部队进入真正的西夏腹地,不管是野战还是攻城战,都会面临同样的后勤问题。
  在这件事儿上洪涛真不敢马虎,也不敢把希望寄托在北宋那些押粮官头上,就算王冠也不能全完放心。要想后顾无忧,必须得靠自己。
  压缩饼干和罐头食品,这就是洪涛找到的后勤解决办法。
  压缩饼干好办,有了螺杆加压机,再配上烘干箱,炒米炒面之类的主食很容易能被干燥压缩到一个很小的体积。就算还赶不上后世的压缩饼干品质,但仅靠士兵背着的登山包也能装下一个月的口粮。
  但总不能每天吃炒米炒面就凉水,那玩意吃多了拉不出屎来,也提供不了足够的营养,所以还得有蔬菜和肉食辅助。
  现在问题来了,不管是蔬菜还是肉食都很容易腐败。古人常用的办法是腌制咸菜和咸肉,这样可以适当的延长腐败时间。可是随着气温和湿度升高,这两种食物也无法长时间保存。
  光便秘和营养不良还不是太坏的结果,卫生才是终极杀器。一旦士兵大面积拉肚子,这个仗确实就没法打了,没有敌人都不见得能控制住疾病蔓延。
  洪涛已经把比较原始的罐头弄出来了,靠的是加热之后用石蜡密封在瓷罐里。效果嘛,比不密封强一些,但也不能长期保存,这是个让洪涛很头疼的问题。
  有了亚硝酸钠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无机化合物确实有毒,但只要控制好摄入量,对人体并没什么实质伤害。其实在后世的食品加工行业里经常用亚硝酸盐当做防腐剂,只是近几年才开始禁用。
  至于说什么含量合适,这个标准洪涛不知道,只能采用笨办法,一点一点试验。
  弄几个不同含量的样本让那些西夏俘虏试吃,吃上十天半个月没啥反应就是含量不太高,再从这几种含量里选择一种最低的去试验防腐效果,在室温环境下能让罐头食品两个月不腐败基本就算合格。
  它不光解决了罐头问题,还为湟州创造出一项拳头产品。以前湟州是个穷地方,除了木材、马匹和牦牛之外基本没啥特产。
  现在好了,湟州罐头就是特产,一旦产量大了就可以返销到内地的城市中去,让宋人也尝个新鲜。假如神宗皇帝和参谋部真的有眼光,就该在边境各州多建几座罐头工厂,以替换原始的军粮种类。
  由此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宋军的作战半径和持续周期长一大截,相应的减轻了后勤压力,里外一综合,战争成本就降低了。
  除了拳头产品,罐头为湟州还带来了一批就业名额。食品加工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让更多闲余劳动力获得收入。
  他们挣到钱了,家里的日子好过了,第一个感谢谁?自然是带来这些变革的帅司大人,顺便再去皇帝庙里上上香,崇拜一下神宗皇帝的金身。
  从此之后,谁再来说帅司大人不好、皇帝陛下不好,这些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就会第一个不乐意。
  啥民族、大义、国家都先放一边,只问你能让大家吃饱、穿暖、挣到钱不?能,那你只是和帅司大人等同;不能,赶紧滚一边去,别耽误大家上班。
  洪涛呢,投资建了一座罐头工厂,除了满足自己军队的需求之外还能贩卖赚钱,同时又收获了民心、解决了就业、提供了税收、富裕了自己和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人,一举好几得。
  这就是正经商人的厉害之处,他们做事往往不会太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因为那样的买卖做不长。喜欢损人利己是什么商人呢?除了一小撮生性恶毒且短视的奸商之外,大部分都是官商。
  他们的产业来的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