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是小打小闹,但所处位置不同效果就不同。永兴军路是宋夏之间的主战场,双方的主力部队也都布置在这片区域,在这里获得一场胜利的影响力肯定比湟州要大得多。
  可是湟州和延州中间隔着好几个州,西夏的防御部队也不同。秦凤路这边是卓啰和南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永兴军路对面是静塞军司和嘉宁军司,湟州这边的战事会影响到永兴军路吗?
  洪涛觉得很可能会,因为这次卓啰和南军司差不多已经是倾巢出动了,如果真的被自己一锅端的话,那秦凤路西侧的兰州、湟州、西宁州等于就失控了。
  西夏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那就只能从附近的军司调兵过来补充。为什么不能从腹地调集军队呢?很简单,这时是冬天,西夏腹地的军队肯定都已经变成牧人了,这是他们的军制决定的。
  而且边军有边军的优势,他们熟悉边关,战斗力不会消弱太多。就算最终还得从腹地调兵,那也得和边军混编才成,所以从附近军司调兵是肯定的。
  但问题来了,附近的军司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抽出两万人,怎么办呢?就得临近的几个军司一起调,每个军司的数量还不会少,怎么也得有几千人规模。
  古人作战最讲究排兵布阵,这不仅仅是在阵前,还意味着平时的驻地也很讲究。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和补充,一点破绽不露是不可能的。只要露出破绽,再加上火箭的威力,宋军很可能会获得一场局部胜利。
  现在自己把时机和装备都给沈括送过去了,赢了,沈括升官晋职,对自己只有好处没坏处;输了或者没动作,自己也没啥损失,无非就是一窝蜂和火箭,以后慢慢用石油抵偿就可以了嘛。
  什么叫奸商,这就是,任何时候都在算计,尽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有时候吧,反倒是这种人更容易成功,只会什么都不顾的去爱国为民,结果反倒很容易偏差。
  初衷再高贵结果不理想也是枉然,想法再龌龊目的达到了,前者和后者孰优孰劣?
  “官人,外面有那么多敌人,这封信如何送?”莲儿的秘书技能都快满级了,只要洪涛把大概意思说明白,她提笔就能写,遣词造句根本不用操心。但是她不得不提醒洪涛,写了也是白写,送不出去。
  “让王大派人送,别看夏人多,可要是论爬雪山,他们谁也比不上本官的这些孩子。”
  莲儿担心的问题在洪涛眼里根本不是事儿,大摇大摆出城肯定没戏,但翻山越岭很容易。有了那些攀岩工具的帮助,什么步跋子也没用。
  “要不妾身也跟着王大一起去吧,我会踩滑雪板,能冲好远好快呢!”莲儿在马尾城呆腻了,每天就是滑雪滑雪,变着花样的滑雪,太没意思。
  “嘟嘟嘟……嘟嘟嘟……”就好像是故意和莲儿作对一般,外面突然想起了急促的牛角号声,夏人发起进攻了。
  “去个屁,晚上乖乖的给官人暖被窝吧。看好宸娘别到处跑,小心夏人的利箭,等官人收拾完他们就一起回湟州。”
  刚刚躺下没一个时辰还得爬起来,一边穿甲胄一边糊弄莲儿,目的就是不想让她跟着往城上跑。
  这次夏人确实来了,左中右分成了三大块,同时从北、东北、东三个方向进攻,密密麻麻的数不过来。原本城外是一片雪原,现在就像是撒了一层煤末子,黑乎乎的。
  “所有人都蹲下!”一上城头,洪涛问都没问就接管了蒋大郎的指挥权。不是鲁莽,而是为了更好作战。
  自己是没指挥过陆战,但夏人同样也没遇上过自己这种作战方式。原则上讲双方都是头一次,有没有经验不太紧要,要紧的是让每个人都听自己的命令。
  “所有人都蹲下……所有人都蹲下……”对于洪涛的命令王大向来不问为什么,瞬间就传到了下去,然后是一连串稚嫩的喊声。
  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蹲着一名儿童团员,或者叫青年团员。她们就是传令兵和督战官,负责传达洪涛的每一个命令,并要监督附近的厢役正确执行。
  这套指挥方式是洪涛根据海战总结出来的,效果很好,移植到陆战中来想必也不会太差。
  儿童团员就相当于军队的下层军官,比如排长和班长,在小规模军队中这些职位能否准确、及时的传达、执行命令,才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
  在这方面洪涛可以保证,儿童团员们不会漏掉自己的一个字,也不会丢下自己先逃跑。
  “大人,一般到二百步时夏人才会射箭,我们居高临下应该提前射击。”
  果然,蒋大郎对上司的这个命令心存疑虑,但他比较会做人,没有当众提出质疑,而是先和帅司大人一起蹲在城垛后面再小声建议。
  “你说的很可能对,但那是一般,本官不是一班也不是二班。这些大家伙光知道如何发射还不够,作为指挥官要明了它们的性能,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好好看着吧,很快这片雪原很快就会变成红色了。”
  真到了直面战争的时候洪涛反倒不紧张也不兴奋了,和海战相比陆战还是比较温柔的,至少是脚踩实地,不用去考虑风向、海况、船况,只需关注对面的敌人就可以,需要计算的东西相对少。
  “调整标尺五十步……王大,送信的人安排了吗?”现在洪涛觉得自己少发明了一样很有用的东西,就是潜望镜。没有这个设备自己就只能时不时露出半个脑袋去看敌人的动向,哪怕戴着头盔也不太安全。
  “调整标尺五十步……王十和王十一已经从西墙出去了,我让她们绕过南边这座山,然后顺着山脊走。”王大先把命令传达了下去然后才回答问题,轻重缓急判断得很明确,一个字废话都没有。
  “高俅呢?”这时洪涛突然想起了那个残疾人,王大本来应该是去照顾他的。
  “我把他放到藏兵洞里了,还盖上了我的睡袋,有宸娘陪着很安全也很暖和。”王大依旧是面无表情的回答着,就像是在说一件物品。
  “嘿嘿嘿……小高俅啊,以后有你小子受的了。还奸臣,每天不跪搓板就算是好样的。”洪涛觉得自己把王大许配给高俅的决定真是太英明了,要是他这样还能继续为患作乱的话,那就是天意,活该大宋命绝。


第295章 这窝蜂……
  在城墙的每个射击口后都有个长方形的木头架子,很简陋,谈不上任何美感,但绝对很结实,最细的木料也得胳膊粗细。
  每个架子上面都放着一具马蜂窝,洪涛所说的标尺就是架子下面的两根立柱,上面刻着简单的四五条横线。这两条立柱是活动的,可以带着上面的板子一起升降,城墙上的守军不用探出身体,就把马蜂窝的上下角度也调节了。
  具体哪个刻度是多少步远前些日子已经测量过了,调整的时候根本不用想,把正确刻度卡住就成,射出去准不准连洪涛自己都不知道。
  火箭这个玩意射程远、威力大,可它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没准儿,弄出射界也顶多是概率学上的相对准确。
  蒋大郎说的很准,敌军在漫天号角声中越走越近,在距离城墙三百米做鱼才开始射箭。有些箭矢打在冰墙上叮当乱响,有些干脆就跨射到了城内,还有被城垛阻隔之后掉落的。射击密度很大,频率也很快。
  “蹲好……不要慌……大郎,去看看敌人的距离。”洪涛是不敢再露头向外看了,身边的马蜂窝木架上中了好几箭,整个箭头都看不见了,力道可想而知。但也不能光躲着不还击啊,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只能由蒋大郎来完成。
  “二百三十步……二百步……大人,他们要冲锋了……”蒋大郎已经被自己这位领导的脸皮厚度打败过很多次了,见怪不怪,当下起身藏在城垛后面探头看一眼就汇报一次。
  洪涛向左右看了看,还成,所有厢役都老老实实的蹲在城垛后面,好像没看到有被射中的。
  这就很好嘛,看起来儿童团和青年团手中的蝎子弩暂时用不上了,她们得到的命令就是谁跑就射谁,不用警告也不用追,往死里射。
  “冲吧,不冲咋死呢……哎,我刚发现啊,夏人的箭羽是用木片做的,这有什么讲究吗?”利用这个间隙,洪涛伸手从旁边的木架上折断了一根箭矢,想看看它与宋人的箭有什么不同。
  箭头是看不到了,扎那么深拔不动,但是箭羽的构造还真的很不同。它们是用木片做的,不是传统的飞禽尾羽。
  “这是夏人的木羽箭,专门配合神臂弩用的,好像这样的箭飞的更远,为什么末将也不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