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要做啥高俅能想像出来,想扭头就跑,但两条腿真不听使唤。突然有一个讹力命族人抬起了头,用那只完好的眼睛扫视了一遍人群。
  当他看到高俅时裂开嘴笑了,接着又仰起头大喊,然后,被一柄弯刀戛然而止。
  “回去报信……我不能死在这里……我还要娶王大……还要当将军……还要回开封!”
  就在那一眼中高俅突然警醒了,两个讹力命族人没有出卖自己,快被打死也没把自己供出来。那个笑容就是他们的希望,他们想让自己回马尾城报警。
  除了报警之外,高俅还想起了很多自己不能死的原因,每一条好像都特别够份量。于是他的腿不软了,趁着众人都在观看砍头大戏时悄悄溜回战马边,把讹力命族人的物品偷偷扔进了河里,然后骑着一匹、带着另外两匹马沿着河边向来路走去。
  跑,万万不成,在来的路上讹力命族人就说过,夏人爱马,尤其是战马,平时是舍不得随便跑的,每天还不能骑行太远,时不时要下马步行。
  离开卓啰城两里远,高俅才敢稍微放快步伐。来时的路径大致还记得,只要那几个山口别走错应该就不会迷路。
  现在高俅担心的不是路径,而是沿途碰到的西夏军队。该和他们如何解释自己一个奴隶独自行走,所以还得编一套瞎话。好在通关的印信还在马匹的褡裢里装着没被抢走,这个瞎话不太难。
  瞎话是不太难,路径也没走错,但高俅低估了夏人的智商。当天夜里人家就反应了过来,那两个冒充梁副统兵亲军的细作还有一个伙伴。再细问下去很快就搞清楚了,这个伙伴是个宋人奴隶。
  嵬名阿吴,卓啰和南军司统兵,也就是军区司令。梁道初就是他的副手,但这个副手不太听招呼。
  当初建设马尾城的时候嵬名阿吴就极力反对,倒不是怕副手立大功抢了自己的位子,而是分兵进攻湟州没什么意义。
  如果说大宋朝廷里有反战派,那嵬名阿吴就是西夏朝廷里的反战派。他并不想看到西夏和大宋永远这么对抗下去,自然也就不愿意主动发起进攻。
  不是怕打仗怕死,而是出于对国家的长远考量。如果在大宋和辽国之间选择一个同盟,好像还是大宋比较合适。毕竟西夏没有力量打败任何一个国家,在三方里还是最弱的那个,老是连年征战无法发展。
  但是和大宋朝廷一样,有反战的就有好战的,其实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实际情况是梁太后掌权了,她就是主张联合辽国对抗大宋的主战派。
  理由也很站得住脚,大宋富。辽国和夏国差不多穷,两个穷人互相抢效率太低,不如合伙一起去抢富人,然后再说其它。
  在这种大环境下,虽然他是卓啰和南军司的主官,更贵为皇族却依旧无法阻止副将的筑城建议。不光不能阻止,还得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本来筑城的事儿进展的很顺利,再过两三个月就可以驻军,湟州的大宋军队也没有什么异动,眼看快完工麻烦却突然来了。
  这两个自称是梁道初亲兵的人一进大帐就已经露馅了,没有其它原因,只因为其中一个亲兵嵬名阿吴认识。那是个面目清秀的夏国汉人,只是起了一个羌人的名字,但来的却是个百分百的羌人。


第290章 祸害活千年
  嵬名阿吴没有叫破对方的行迹,而是打算听听他们到底要说什么。结果越听心越凉,黄羊城出事儿了!梁道初可能遇到麻烦了!
  直到此时嵬名阿吴也不认为梁道初会死,这位副将是有些心高气傲,但他不是草包,打仗也很有一套。五百多步跋子外加二千多奴隶兵,不说能独当一面吧,至少不会在湟州出事儿。
  湟州大概有多少宋军、大宋朝廷在边境有什么大规模军事调动都是瞒不住人的。至于说有位驸马到湟州担任经略安抚使的事儿,自然早就听说过。
  但也仅仅是听说,谁会拿一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驸马当回事儿。宋人就喜欢玩这种表面文章,再说了,这位驸马并没带着大军进入湟州,军力还是那些,怕啥?
  那梁道初会遇到什么麻烦呢?嵬名阿吴认为最大可能就是宋人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劫了粮道。
  原本应该上个月就返回的运粮队到现在也没回来,要是没这两个冒名顶替的家伙,自己会认为是梁道初留下了他们一起加快筑城速度,现在看来恐怕不是那么回事儿。
  抄后路、断粮道、烧粮仓,这都是西夏军队和大宋军队对垒时经常用的招数,百试不爽。谁能保证宋人吃了这么多次亏就没学乖呢?这些印信想来也是宋人趁其不备偷袭了梁道初的营地顺手抢走的,这么推论起来很合乎情理。
  想明白了,然后就是动作。嵬名阿吴的动作很快,一边调集卓啰和南军司能调动的部队,一边派快马去济桑城传令,那里还有八千擒生军。
  黄羊城和梁道初必须救,这已经不是反战和好战的事儿了,一旦自己有半分迟疑,就会得罪梁乙埋和梁太后。别看梁道初只是个私生子,但他在国相和太后眼里还是很有份量的。
  怎么救呢?还能怎么救,二千步跋子带三千负赡、四千擒生军带四千负赡,一万三千大军来一次短距离的突袭,必须能解黄羊城之困。
  不是说祁连山脉里不适合大军展开嘛,怎么又能带着一万多人解救黄羊城了?不是作者写糊涂了,而是前提条件不同。
  不能大军展开,是说无法提供补给,如果让一支只能随身自带干粮的军队在冬季的山区里跋涉上百里攻坚肯定不成,甚至都不用宋军打,自己就能把自己饿死。
  可是短时间的突袭还是可以的,解救黄羊城不用攻坚,基本就是行军到地方打完就撤退,来回不过五六天的样子。又不带太多马匹,没什么后勤需求。
  嵬名阿吴甚至希望湟州宋军全都云集在黄羊城下,这样自己就能毕其功于一役了。然后嘛,梁道初的筑城之功就不值一提了,自己大破湟州之敌的功劳就坐实了,梁家再不乐意也得认头。
  当然了,卓啰和南军司的统兵之职肯定保不住,但高升离职与被人挤走完全是两种不同待遇,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保忠,带我的卫队即刻出发把那个宋人奴隶抓住,不能让他跑回去送信。”嵬名阿吴并没忘了高俅,想突袭必须不让敌人事先得知消息,这个宋人奴隶就成了行动的关键。
  为此嵬名阿吴连自己的亲军都派了出去,他们都是族人里的勇士,在大雪天追踪一个宋人应该不是难事儿。
  这次是嵬名阿吴小看了高俅,奸臣也好、贪官也罢,他们的脑子通常比别人聪明,忍耐力也更高,否则熬不到高位,也就没有耍奸贪墨的机会了。
  高俅这一路仗着梁道初的印信和一张能说会道外加表演系毕业的脸,骗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关卡、巡逻队,马不停蹄的往西跑。
  什么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为了怕自己睡着之后从马上摔下来,干脆就用皮带把自己绑在了马鞍上。他知道夏人早晚会发现自己的,现在能多跑一步是一步,有时候一步之差就会生死两重天。
  但话又说回来了,宋人毕竟不是马背民族,即便是那些训练了半年多的特种兵,到了马背上依旧比不过这些从小就长在马背上的党项骑兵。
  两天之后高俅真跑不动了,马没事儿,他人不成了,吃啥都吐,腰就和已经断了一样。为了不让自己半路累死,高俅找了一处山坳,打算休息一个时辰再走。
  谁承想刚往毛皮上一躺,天空都没看见呢人就睡着了。这一睡差点就睡进了鬼门关,当战马把他弄醒时一队西夏骑兵正从山下匆匆而过。
  看着一人三骑急行军的速度和去的方向,高俅就知道他们很可能是在追自己。
  怎么办呢?有的人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会比平时冷静,高俅幸好是这种人之一。他仔细查看了一下方位,确定了方向之后,就做出了生与死的抉择。
  杀死一匹马,马肉放在另一匹马背上,用马骨头和缰绳给自己做了两双踏雪板,然后牵着马放弃了山谷,开始了徒步前行。
  这是他第一次长途跋涉,此时才觉出以前那些训练是多么有用。假如能让他重新选择的话,宁愿每天跟着特种部队一起。
  这时王大的模样又浮现在他脑海里,如果没有这个严厉的女孩子整天逼着自己,这段山路恐怕就是自己的坟墓。
  现在就算体力还是不太够,但至少知道了在冬天的雪山里该如何吃、如何喝、如何睡,不至于活活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