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在浙江有脱不花,江西有齐脱必达,四川有阿颜鲁,两湖有黑赤木,这些都是我大元能征惯战之将,看那王竞尧如何能胜。况且,在扬州还有我兄长镇南王脱欢把守,随时可以增援,大元的江山真正如铁打的一般!”
花稚梅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自然相信逆匪无法成功,大元必胜,可是我心中却在担心着一件事情,只怕说了出来你要不高兴。”
“但说无妨,不管你说了什么,我心中都只有开心。”真金含笑说道。
稍稍征了一下,花稚梅调整了一下姿势说道:“我读过一些书,总知道我们汉人中有这样的一个道理。太子在没有登上皇位之前,其实那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随时都有被取代的可能。我还知道你们蒙古人最重有战功的勇士,那镇南王脱欢勇猛无比,数次随着大汗东征西讨,屡立战功,甚得大汗欢心。而太子殿下您,虽然为大元操碎了心,操尽了神,可是总不如镇南王的军功来得那么实在,那么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在阿合马一事上,又弄得大汗很不开心,万一大汗哪一天不高兴了,你的这个太子之位……”
说到这里她就不再往下说了,可话里的意思已经说得明明白白。
真金却没有想到这女子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当时就征在那里陷入了沉思,好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
“我这只是随口说说,太子可千万不要往心里去。”花稚梅推了推真金说道。
真金这才醒悟过来,犹犹豫豫地说道:“我想大汗还不至于吧……”
花稚梅叹了口气:“大汗也许不至于,可谁知道镇南王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我们汉人在大唐时候出了位了不起的皇帝,叫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皇位,还不是一样靠着玄武门之变而来?那李建成辛辛苦苦当了那么多年太子,眼看就要当上皇帝了,结果被一场兵变弄得不光皇帝的位置没了,就连性命也丢在了玄武门,这世上又还有什么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呢?”
真金从床边站了起来,背着双手走到了窗口。玄武门之变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自己的老师王询也总是拿这个故事来提醒自己,和花稚梅说的非常相像。他这时想到了自己的兄长脱欢,这人勇冠三军,甚得大汗欢心。他又久在军中,极得部下拥戴,万一将来真如王询和花稚梅所说的那样,来上一个大都兵变,自己只怕也会稀里糊涂丢了性命。
他扭头看了一眼花稚梅,却发现这女子的眼中充满了对自己的忧虑,不禁心中大是感激。在这一刻真金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面前这个自己所深爱的女人,都一定要想方设法的保住这张皇位!
“你再休息一会,我去找王老师商议一些事情。”真金说完,匆匆地离开了这里。
看着真金的背影,花稚梅嘴角忽然露出了一丝讥笑,这是对真金的讥笑,也是对自己的讥笑;接着,她的眼睛里却又流露出了一丝同情……
当真金找到王询,把来意说出来的时候,王询竟然拍案而起。真金吓了一跳,还以为老师认为自己的想法龌龊,正想解释一二,却不想王询握着他的手说道:“殿下,你,你终于长大了……要知道,这太子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尊荣无比,但却又是普天下最为凶险的一张位置!”
看着太子一知半解的样子,王询慢慢说道:“自古以来为了这张位置,兄弟间反目成仇,刀兵相见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说我们汉族,就连大元这样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真金知道老师指的是什么。成吉思汗一手创建起来的帝国,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一代,已经分裂成了四个国家: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虽然元朝皇帝在名义上还是四个汗国的大汗,但实际上它们却早就已经不再服从大元皇帝的指挥。而这四个汗国为了争夺皇位,经常性的发生阴谋和叛乱,甚至就在几年前,还发生过昔日蒙古大汗蒙哥之子公然劫走皇子那木罕这样荒唐的事情。而这一切发生的根源,又有哪一点不是为了这张人人垂涎三尺的汗位?
“正如殿下所说的那样,镇南王勇武绝伦,实在对殿下是个莫大的威胁!”王询循循开导着真金说道:“况且他驻扎在扬州,乃是一方藩王,就算将来殿下能够顺利登上皇位,万一他作起反来,恐怕很难制止得住。所谓先下手为强,我劝太子尽早动手的好!”
真金皱着眉头说道:“可是镇南王军功甚大,急切间又哪里能够动摇得了他?”
王询微笑起来:“要想找机会,处处都是机会!不说别的,就说那次因为镇南王的疏忽,致使准备运往前线的百万担军粮被毁,光凭着这一条,已经可以定他一个滔天大罪。虽然念在父子之情上要不了他的命,但让他削官掉爵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说到这,王询目光直直盯向太子。真金这时候的心里矛盾到了极点,他深受汉人儒学影响,和那些蒙古人性格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说实话,他并不想和自己的兄弟为敌。但当他想到花稚梅和王询所说的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可怕结果,却又不禁动摇起来。
与其我死,不如他死!思考了好久,真金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他咬着嘴唇,对王询慢慢的点了点头……
……
很快,在大汉帝国北伐开始之后,一股针对镇南王脱欢的势力开始浮上了水面!以汉臣王询等人为首的一批朝廷官员,接二连三的上书弹劾大元重臣,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儿子镇南王脱欢!
这些弹劾的奏章看起来准备已久,桩桩件件都是直指脱欢的命门。
首先就是弹劾脱欢在征讨安南附庸国占城时作战不利,致使占城降了又叛,叛了又降,把个大元帝国玩弄于股掌之中,乃至间接造成了占城为大汉帝国所得的后果!
第二条是在远征爪哇的战斗中,敌我不分,帮组爪哇王女婿土罕必者耶攻打葛郎国。在打败了葛郎国之后,土罕必者耶见元军势盛,千恩万谢之余,表示说自己要回国都,准备正式的降表并搜罗宫内所有珍宝来献。脱欢不疑有诈,不仅马上放行,还派二百元兵护送他回城。不料,土罕必者耶狼心狗肺,边走边算计,一路派人秘密联络旧部,在半途中忽然变脸,杀掉护送他的元军将领数人,并掉转头带领爪哇军向猝不及防的元军发动进攻。元军这下亏吃大了,加上地形不熟,边打边撤,退到岸边后上军船方才撤退回国。
如果说前两条只是军事上的无能之外,那么第三条简直可以要了脱欢的一条性命,即那次扬州军粮被烧事件!
在王询等人的奏折中,脱欢的亲信部下阁赤斤居然和逆贼王竞尧的部下顾斌称兄道弟,最好导致军粮被焚,前线不战而败。虽然身为忽必烈的儿子,脱欢不至于谋反自己的父亲,但部下却大有和逆贼勾结的可能,而脱欢连带之罪名是肯定少不掉的,甚至其罪责还要在部下阁赤斤之上!
这突如其来的弹劾事件,让忽必烈大是不悦,他大声呵斥了王询等人完全是在无中生有,诽谤朝廷重臣,并当庭撕毁奏章,让王询回家闭门思过!
出师不利的局面,让真金心中忐忑不安,当他悄悄找到王询问计的时候,没有想到王询却胸有成竹地告诉太子:“大事早晚可成!大汗定了我个诽谤之罪,我诽谤的是谁?当朝的镇南王,大汗的亲生儿子,这足够杀我几次头的了!可大汗不但没有杀我的头,反而仅仅是轻描淡写的让我闭门思过。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大汗心中虽然不至于全信,但起码相信了一半,他心里已经对镇南王起疑了。殿下,当务之急是必须趁热打铁,你当多加联络朝臣,需要再接再厉,一举扳倒镇南王!”
事情果然和王询所预料的一样,忽必烈虽然当庭训斥了王询,但他的内心的确生起了对脱欢的一丝反感。自己对这个儿子曾经寄予了厚望,但他却屡屡让自己失望。征讨它国的失败暂且不去说,光是百万军粮被毁,当日已经让忽必烈气愤不已,只是碍着他是自己的儿子,这才没有对他有什么举动。而现在王询的奏章,却又勾起了他心中的这块伤疤。
就在忽必烈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元朝廷上下就象是商量好了一样,大量的朝臣和蒙古的王公贵族竟然一起上书,弹劾镇南王脱欢!罪名也都和王询所参列的罪名一样。
这让忽必烈震惊不已,在震惊的同时,他又感到了一丝惶恐,甚至是害怕……为什么会有惶恐和害怕的感觉?忽必烈自己也说不清楚,可他总是隐隐觉得这事情的背后,一定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