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七色)-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第九镇平均每人只有子弹几粒,大炮有,但是没有炮弹。直到上午11时,部队在无名纬河南岸高地集结待命,准备夜间与城里内应部队里应外合,一举成功。

然而内应部队已失败,溃兵撤出城外。接着进攻南京的三路部队均未奏效,起义军于是集中兵力总攻雨花台,终因弹药告罄而撤出战斗。16日晨,在大雾掩护下,起义军向镇江退却。

新军第九镇的官兵刚刚退,而第二师却已开始登场!

两天前,在长江边九洑洲的一个小山丘上,何大拿骑着高头大马,用马鞭子指着长江对岸,意气风发地对师参谋长高曾会说道:“高参谋长,看到如此宽阔的江河,何不赋诗一首?”

何大拿从一个县城乡勇的教头变成今天一师之统率,可谓来之不易。从开始的乡勇教头到巡警队长,接着又到济南策反第五镇,接着又带队上山下乡进行农村社会改革,严格地执行张山长定下的农村的政策,并不惜大开杀戒,得到一个“活阎王”的绰号。

何大拿无怨无恨,只因张山长当初信任他,让他当了一个巡警队长,把一县的巡警尽数交给他管理,策反第五镇之后,张山长又让他当上了一守备旅长,把山东一省之地交给他保护,可谓对他有知遇之恩。

何大拿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张山长对他无比的信任,让他粉身难报,只要张山长交代的事情,他都会努力将它办得好好的,直到令张山长满意为止。

在守备旅升级为主力师的时候,张山长让他去军校培训班学习,他在三个月的培训期中,不眠不休刻苦努力地学习,硬是通过了各项考试。

可以说,何大拿能够做到今天一师之长的位置,除了张山长对他的信任之外,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

因此,尽管高曾会的军事素养比何大拿高明了许多,但是对于何大拿还是非常恭敬和佩服的。

高曾会三十来岁,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是原山东巡防营的一个教习,混得很惨,如果不是张山长占领济南的话,他也没有那么风光。

高曾会见何大拿这个粗人居然要谈诗,不禁直摇头,连忙道:“师长大人,我们一介军人,只论刀兵,不论诗文!”

何大拿在马上得意一笑道:“嘿嘿,虽则如此,可是今天我老何却不得不趋风附雅一番了,因为我们的张大帅给我发命令的时候,后面还附了一首诗,今天,约参谋长来到长江边就是想跟参谋长一同欣赏一下这首诗。”

张山长张大炮这个假洋鬼子居然也会写诗?不会是假冒、抄袭别人的吧?高曾会一时充满了好奇,忙问道:“哦,既然是大帅的诗,那肯定是非常好的了,师长大人特地来到江边来读,的确是一大雅事。”

何大拿拿出一张纸,摊开念道:“《七律·祝第二师攻占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何大拿的腔调有点怪,读起来有点象唱戏,那种气势磅礴的意境被他降低了不少。

高曾会听罢,心里不觉得怎样,因为他手中没有百万雄师,充其量只有一万多人,根本领略不到百万雄师在手的豪迈!

高曾会连声赞道:“好诗,好诗,此诗气势雄伟,大帅的确好文采!”心里却有一些腹诽,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也太大炮了吧,第二师总共才一万三千人不够,能够过江的最多也不过一万人,却敢说百万雄师?张大炮果然名不虚传!

第一卷大炮军阀第101章海军和巡防营反正

张山长顺便给抄了一首诗给何大拿,只是一时兴起,部队横跨长江,就自然而言地想到这首诗,这个世界的历史已经完全不同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波澜壮阔的场面也许永远都不可能发生了。

百万雄师过大江虽然气势豪壮,但是打的是内战,越是场面壮阔越是让人难以接受。

现在第二师一万人过大江,在张山长看来,不大不小却是刚刚好。

正是这首诗,在何大拿并不长的军事生涯中,成为何大拿最大的收获,成为他自傲的资本,后来何大拿又请书法名家重新誉写,做为他家族的传家之宝世代相传。

这些都是后话。

张山长大肆在河南、安徽、山西、江苏进行土地改革,何大拿的第二师除了两个团四千五百多人驻守在浦口之外,其余人马在江苏、安徽两省“斗地主”斗得不亦乐乎,人马散得到处都是!

清廷的军事专家们认为,没有一个月,第二师不可能集结得起来。

却不知道在辛亥革命爆发前一个星期,张山长就命令山东民兵进入江苏和安徽,取代第二师的工作,让第二师开始秘密集结了。

清廷是百死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北洋新军被打散了,但是南方还有很多忠于朝廷的拥兵大员。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清廷电令刚刚进入四川镇压起义的端方率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及三十二标一部从四川返回湖北,整合湖北的清军,镇压武汉革命党。同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协助陆军平叛!

但是,由于浦口驻扎着山东军队,为了阻止山东军队乘机渡江,萨镇冰却留下了“海容”、“海筹”、“海琛”号三艘巡洋舰,游弋在南京对面的长江之中。

“海筹〃、〃海容〃、〃海琛〃3艘巡洋舰,是1897年9月从德国购进的,3艘巡洋舰同一个型号,排水量都是2950吨,是除了“海圻”号巡洋舰这外,清海军最大的巡洋舰,10月份长江已经快进入枯水其中,“海筹〃、〃海容〃、〃海琛〃3艘巡洋舰吃水较深,萨镇冰就把它们留在了南京。

在萨镇冰带领其它军舰赶赴武汉不久,海筹舰舰长黄钟英就准备率领三艘巡洋舰起义。

在真正的历史中,黄钟英也是率领这三艘军舰起义的。

说服黄钟黄率舰起义的人是谢葆璋,山东烟台海军学堂的校长。

谢葆璋是黄钟英的同乡好友,两人同为福建福州人,交情非浅,在原先的历史中,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之后。黄钟英因参加辛亥革命有功,被临时大总统任命为民国首任海军部总长兼海军总司令。黄钟英刚刚上任,就电请在福州的谢葆璋回海军任职。

谢葆璋自1903年冬天烟台海军学堂成立开始,就担任烟台海军学堂的监督(校长)。

由于谢葆璋的出色领导,烟台海军学堂发展迅速,短短几年便赶上和超过一些老牌的海军学校,位居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烟台海军学堂的学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中国海军的衰败状况日益不满。他们订阅不少清政府明令禁止的同盟会报刊,开始逐步同情和支持革命,个别学生甚至与同盟会建立秘密联系。

1909年,筹办海军大臣载洵视察烟台海军学堂,认为学堂办得有成绩,质量较高。于是,清政府决定选派20名满族贵胄学生来校学习,提前毕业,以加强满族人对海军的控制。

满族贵胄学生的到来,激起汉族学生强烈的反抗情绪,双方不断发生磨擦。

1910年的春季运动会上,为争夺一项锦标,互相仇视的满汉学生爆发激烈冲突。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秉承朝廷旨意,要求校方严惩汉族学生。谢葆璋不肯偏袒满族贵胄学生,据理力争。不久,清政府命海军部官员郑汝成来校查办此事。

郑汝成是谢葆璋天津水师学堂的同班同学。他告诉谢葆璋,烟台海军学堂中的各种进步活动已引起清政府的注意,京城的一些官员甚至指责谢葆璋是“乱党”。郑汝成劝谢葆璋赶快辞职,退身远祸,免得落个撤职查办的下场。

谢葆璋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已不抱幻想,毅然辞去监督职务,带着家人离开他倾注了8年心血的海军学堂,返回福州家乡。

到了1911年初,张山长占领了山东,对于烟台海军学堂进行了整改,把一帮满族贵胄全部赶了出去,接着又令人专程请谢葆璋回来重新担任校长,谢葆璋舍不得他一手创立的学校,于是又回到了山东,重新执掌烟台水师学堂。

谢葆璋的亲笔信一到黄钟英的手中,黄钟英知道是谢葆璋亲笔所书之后,没有半点犹豫就起义了。

海军的威胁一除,山东第二师渡江作战就成为可能。

何大拿虽然是一个师长,但是全凭着对张山长一片忠心才升上来的,叫他搞分田分地“斗地主”没人比得上他,但是说到指挥军队作战,他就有一点抓瞎了。

第二师在国内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农村社会改革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