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殖民(落爷)-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一看这银子和挖掘出来的泥土实在无法藏匿,讪讪不快地说道:

“哎……让他们进来吧!”

进来的总共五个阁臣,他们是首铺周延儒,次铺温体仁,钱象坤,何如龙等:

“微臣参见陛下。”

几位阁部大佬见到崇祯皇帝,在非正式场合是不用跪拜的,只需要行揖礼,崇祯皇帝心里肯定知道,这几个阁臣绝对是对着这些银子来的,但崇祯还是打算装着不知道:

“各位爱卿怎么不在值房上班,为何到了这里呢?”

外面那几十大箱银子,这些前来查看情况的阁臣早就看到了,几人相视一笑,那意思大家都懂,别看这几个阁臣平时个为了权利争斗不断,但是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那是惊人的一致。

周延儒是首铺,当然是他最先回话:

“启禀陛下,辽东的孙承宗大人已经数次来催要粮饷了,还有绥延的旱灾极重,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然户部已经无银可支,微臣几个实在无法解决当前的困境,所以请陛下发内幣以解朝廷危局。”

好吧!这果然是来要银子的,崇祯心里那个气啊!以前抄没魏忠贤的几百两银子,都你们这些文臣三下五除二给掏空了,害得朕每天吃糠咽菜,减膳撤乐。

结果呢?外廷就是一个无底洞,自己登基以来受的一千多万银子,再加上内幣八百多万两都砸进去了,一个泡都没有冒,辽东继续打一仗败一仗,而且还让鞑子打到京师城下,屠杀近五十多万百姓,掳掠三十多万百姓去了关外。

山西和陕西两省的流贼也是越剿越多,每月都在攻城略地,这么多银子砸下去,山陕两省的造反烽火还是如火如荼,所以崇祯那个气啊!那个急啊!

其实崇祯皇帝的性格还是比较随和的,后来为什么会不停地换阁臣,不停地诛杀失误的大臣,那都是这些文臣给逼的啊!还有大明的局势越来越险恶,也是崇祯性格变坏的原因之一。

“众位爱卿,这秋税马上就要到了,不如各位爱卿先想想办法,度过难关如何?……朕的内库也空得可以跑老鼠了,哎……”

崇祯当然不想把刚到手的银子就这样交出去,可是就算崇祯大打悲情牌,也无法让这几名阁部大臣有一丝一毫的退缩,崇祯这点表演,对于这几位在官场上打滚几十年的老油条来说,那简直是小儿科,不值得一提。

温体仁上前一步,然后对着崇祯一揖:

“陛下啊!这灾情如火,军情如火,那是片刻都延误不得的,流贼肆虐,荼毒地方,关外鞑子对咱们大明虎视眈眈,这可耽误不得,一旦辽东那些士兵因为无响而闹饷哗变,这要是让鞑子知道了,说不定又要扣关而入了。”

这温体仁是用吓的办法了,那意思就是说,皇帝要不给银子,那鞑子马上就要打到关内了。

崇祯一听那是整个脸都气白了,可偏偏还没有办法,但是崇祯还是不想把这才到手的银子送出去。

“众位爱卿,朕也知道各位艰难,现在已经十月中旬了,最多一个月,秋税就应该到了,这秋税算起来也应该有将近两百万两吧!应该可以支应一阵子了。

吴宗达又迈上一步,接着启奏道:

“陛下,微臣只知道,这天下乃陛下之天下,现在辽东鞑子虎视眈眈,西北流贼肆虐,不管是剿贼或者是辽东,那一处都是片刻耽误不得,光是辽东十五万大军的军饷,就高达四百八十万两,如果加上赏功银,起码需要五百万两,这点银子的确让户部无法支应。

所以微臣请陛下加征辽响和发内幣,这军饷充足了,也好让军士们外抵鞑虏,内剿流贼。”

这吴宗达更狠,不光要让崇祯发内幣,而且要让崇祯加征辽响,现在崇祯朝的赋税收入只有四百万两,而支出达到了一千多万两,满足了辽东的军饷,其他军队的军饷只能拖欠了。

山陕的边军也被拖欠军饷,这问题可是严重了,本来山陕就严重干旱,造反的烽火此起彼伏,那些无法生存的边军只有逃亡到造反的队伍中去,这也间接地壮大了流贼的实力。

(历史山西边军就曾被拖欠过22个月的军饷,直接导致一半以上的边军士兵加入流贼的队伍。)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71章赏赐

杨廷鉴本来不想参与到其中,这都是崇祯和阁部大佬为钱的事情扯皮,其实这根本毫无作用,只要不改变大明的税收制度,就是那该死的有功名的人免税的制度,大明朝廷无钱的困境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百分之二十的士绅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却不交税,而百分之八十的百姓只占有百分之二十的财富,却要承担大明所有的税赋,外加贪官加征的部分。

如果在让老百姓交辽响、剿响、练响,那老百姓那里还有活路啊!不反也得反了,所以杨廷鉴不得站出来说话了,这辽响就是自作孽,不可活,辽响是绝对不能征的。

“陛下,微臣认为还是应该把这些银子交给阁部大人们,现在流贼和鞑虏的确闹腾得十分厉害,现在大明天灾不断,百姓本来困苦至极,至于那辽响就不用征了吧!”

“你……”

崇祯听完杨廷鉴的话,差点没有被自己的口水给噎死,瞪着一双微微发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杨廷鉴,咬牙切齿地说道:

“杨爱卿,朕现在还不知道这地窖中有多少银子呢!这被抬出的差不多就有一百万两,要是这地窖里面有上千万两银子呢?难道朕也一并交给内阁吗?”

崇祯说的是反话,他心里气啊!自己对你杨廷鉴不错了,亲自提拔你为南镇抚司镇抚,还让你招募锦衣卫番子,还给你世袭锦衣卫百户的恩宠,结果你小子就是这样回报朕的。

杨廷鉴哪能不知道崇祯在和自己斗气,崇祯此时说到底,也就一个没有出个远门的二十一岁青年而已。

“嘿嘿,陛下别急,我估计这左耳房的藏银起码也是两百万两以上,不如就先拨付两百万两给户部应付当前危局。”

这下崇祯更是吐血了,好不容在得到的银子,一转眼就这样没有了,而且这杨廷鉴小子,一开口就要朕给外廷拨付两百万两,这小子简直是胳膊往外拐。

“不行……朕的内库此时也是空空如也……朕就在发一百万两内幣给户部吧!”

那几名阁部大臣一听立即喜上眉梢,心想:

“这杨廷鉴不错,听说还是这件的新科解元,虽然这小子自甘堕落,做了皇上的爪牙,但还算这小子没有忘记自己文臣的身份。”

几名阁臣连忙上前拜谢皇帝的慷慨之情。

“微臣代无数的灾民和为大明戍卫边疆的将士谢陛下的慷慨之情。”

伟光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在那些文臣的嘴里,那是张口就来,其实这一百万两银子有多少能到灾民和将士的手中,怕是不足三层,其他的都进了各级官员的腰包。

崇祯心情很不爽,也不想回答几位阁部大臣的话,而是挥挥手,让几位阁部大臣离去。

等几位阁部大臣离开后,崇祯皇帝的怒气还是没有消,而气愤地盯着杨廷鉴不怀好意地说道:

“杨爱卿,你还没有进士功名就想着讨好几位阁部大臣,很爽是吧!可你知道吗?朕现在很生气,朕的一百万两银子没了,你要负责帮朕在找一百万两银子出来,不是,是两百万两,一文都不能少。”

这崇祯还真是中二少年的脾气,不就是拨付了一百万两银子嘛,好在崇祯并没有责怪杨廷鉴,而是让杨廷鉴继续找银子出来,这对于杨廷鉴来说,还真不是困难的事情。

因为魏忠贤可不止藏了这一处银子,历史记载是四十多地窖的藏银,杨廷鉴估计没有那么夸张,几地窖应该是有的,总量应该在五百万两左右,

“微臣遵命,今天就找这一处吧!明日以后微臣挨过儿来搜寻就是了……内廷禁地,还是让微臣的平妻带微臣来搜寻吧!”

皇宫大内,特别的嫔妃住的后宫,杨廷鉴一个大男人还是不要到处乱窜的好,免得被人弹劾祸乱宫廷,那可死无葬身之地了。

虽然杨廷鉴可以轻松逃跑掉,但是也他表示穿越到明代拯救华夏民族的任务失败了。何况杨廷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回一趟老家,去看看邻家小妹的坟地,在问问周围的人,邻家小妹嫣儿到底是不是死了。

懿安皇后张嫣简直和自己的邻家小妹一模一样,所以才让杨廷鉴怀疑懿安皇后张嫣就是穿越而来的邻家小妹,可杨廷鉴是看着邻家小妹下葬的啊!杨廷鉴才要亲自回去看看,以解开这谜团。

傍晚时分,乾清宫左耳房的银子终于全部吊运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